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低轨卫星星载GPS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星载GPS观测文件相对于常规地面GPS观测文件的特点,计算一天可观测到的星载GPS卫星数目,结果表明其数目集中在4~10颗范围;研究精密星历、快速星历、超快速星历的特点及快速星历、超快速星历的切比雪夫拟合结果,拟合残差均在厘米级,体现了不同星历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汤均博 《四川测绘》2006,29(4):166-167
GPS预报星历常用来预报未来一段时间内GPS卫星的分布情况.本文通过定量分析卫星预报星历的精度,对应用预报星历预报卫星的几何分布精度因子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提出应用预报星历对GPS测量进行优化设计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由于卫星广播星历有能被用户实时观测到的特点,因此为导航和实时定位提供了方便。精密星历是高精度的事后星历,而广播星历是由全球定位系统的地面控制部分所确定和提供,并经过卫星向全球用户公开播发的一种预报星历。本文选取了GPS和GLONASS卫星系统,并对GPS和GLONASS广播星历与精密星历计算的卫星位置对比分析,最后得出广播星历的精度与卫星和原子钟的类型有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了利用IGS提供的超快速观测星历和预报星历进行5 min和30 s实时卫星钟差获取的方法,并对利用这两种星历文件获取的卫星钟差与IGS提供的最终星历做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基于IGS的超快速观测星历采用线性模型预报实时卫星钟差的精度高于基于IGS超快速预报星历采用三次样条函数直接内插获得的实时卫星钟差的精度,可以达到3 ns,能够满足一般实时单点定位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测试载波伪距单点定位的定位精度,本文建立了GPS载波伪距单点定位的无电离层组合观测方程,设计开发了GPS载波伪距单点定位程序,读取广播星历文件和观测值文件,完成卫星位置计算,最后输出观测文件中GPS卫星的坐标文件、观测文件中连续观测到的卫星坐标文件以及坐标值及改正坐标文件,逐个实现各个函数模块的功能,为实际精确定位工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实时GPS精密单点定位中,能否快速有效地得到高精度的卫星钟差预报值是影响实时单点定位速度和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GPS原子钟的高频率、高敏感和极易受到外界及其本身因素影响的性质使得卫星钟差预报至今都没能得到很好地解决,本文在目前的卫星钟差预报基础上,分别探讨了利用灰色模型理论、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等方法,以IGS超快星历中2004年12月7日卫星钟差观测资料预报8日的卫星钟差为例进行卫星钟差预报研究,初步得出如下结论:在利用IGS超快星历的前一天的卫星钟差观测值预报后一天的钟差时,线性模型相对方便有效;而灰色模型只要选取合适的模型指数系数,能得到较高精度;但二次多项式模型预报精度较差。利用线性模型能达到或优于IGS超快星历预报钟差的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7.
实时用户从广播星历获取卫星轨道和钟差,广播星历的质量影响用户的定位精度。本文首先描述了GPS广播星历中非整点时刻数据块的三种出现形式;其次,结合一周GPS星历从轨道和钟差两方面分别对非整点时刻数据块进行分析,结果证明非整点时刻数据块并非粗差数据,且其精度优于整点时刻数据块;最后,针对GPS星历中非整点时刻数据块,给出了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GPS卫星预报原理,介绍了利用YUMA概略星历进行卫星预报并提出内部可靠性预报的具体方法,详细分解了利用YUMA概略星历进行卫星预报的流程,根据内部可靠性的定义,提出进行内部可靠性预报的具体计算方法,给出了一个实际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PANDA软件精密单点定位的数据处理策略,并采用SDCORS网 81个测站2012年第一周的GPS观测数据进行静态精密单点定位处理,通过得到的各测站年积日001~007的单天解进行统计分析,验证了该软件在山东区域进行精密单点定位的精度及可靠性。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卫星截止高度角、不同对流层映射函数、不同星历钟差产品以及不同观测数据时长对其精密单点定位精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卫星截止高度角设置为10°、采用GMF对流层映射函数、利用精密星历和钟差、观测数据时长超过18 h时,PANDA软件静态精密单点定位的精度能够达到2 cm.   相似文献   

10.
在GPS高精度定位中,通常采用精密星历来获取观测卫星的位置。而当前一些国际组织发布的精密星历的采样率有限,因此,在GPS数据后处理中,用户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才能获得任意时刻卫星的位置。采用切比雪夫正交多项式来拟合卫星的轨道,其精度完全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利用GPS时间信息进行控制系统高精度校时的方法。该方法以GPS接收机发送的秒脉冲为基准, 同时接收GPS整秒广播时间完成控制系统自主校时, 可使控制系统的校时精度优于0.1 ms, 满足卫星对高精度时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威德尔海异常是西南极沿海地区在夏季出现的电离层异常现象。本文用西南极地区的GPS跟踪站数据和测高卫星Jason-2数据,分别提取了陆地和海洋地区大范围的电离层TEC参数。GPS反演结果的优势是获取测站上空高精度的TEC时间序列,测高反演的结果整体与GPS的结果精度相当,虽然测高的时间分辨率较低,但其优势是获取海洋广大区域的TEC值。两种观测手段的研究区域互补,可以充分观测威德尔海异常在西南极的变化特征,从空间上来看,威德尔海异常出现在以别林斯高晋海为中心的广大区域,而威德尔海异常也是覆盖了西南极的别林斯高晋海、威德尔海以及可达80°S的西南极陆地区域。从时间上来看,出现时段在每年的10月底到次年3月初,夜晚电子密度增加,白天电子密度降低,随着太阳活动的增强,其异常程度也变大。  相似文献   

13.
High precision geodetic applications of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require highly precise ephemerides of the GPS satellites. An accurate model for the non-gravitational forces on the GPS satellites is a key to high quality GPS orbit determination, especially in long arcs.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 of the satellite solar panel orientation error is investigated. These effects are approximated by empirical functions to model the satellite attitude variation in long arc orbit fit. Experiments show that major part of the long arc GPS orbit errors can be accommodated by introducing a periodic variation of the satellite solar panel orienta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satellite-Sun direction, the desired direction for solar panel normal vector, with an amplitude of about 1 degree and with a frequency of once per orbit revolution.  相似文献   

14.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美国军方研制组建的新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与常规大地测量手段相比,GPS定位技术具有全天候、站间无需保持通视、可同时测定点的三维坐标、精度高、费用省等优点。当前,GPS平面控制网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经过实验测试,在平原或浅丘地区,在不加地形改正的情况下,拟和出的正常高高程可以满足一般工程和大比例尺测图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GPS/北斗组合单点定位的数学模型,采用IGG-Ⅲ方案对单/双系统单点定位进行定权,并将结果与等权处理结果作比较。分析表明,对于单系统而言,GPS/北斗组合可以显著增加可用卫星数,降低pDop值,提高定位精度;无论是单系统还是组合系统,使用选权迭代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定位精度,提高解算成功率,且对组合定位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遥感卫星的轨道外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星载GPS接收机直接确定卫星星历是低轨卫星定位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低轨卫星的高机动性和GPS接收机较低的运算速度,导致有时下传星历数据的间隔非常大,要荻取连续的卫星轨道数据需要进一步处理。在分析遥感卫星轨道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简化轨道摄动力模型,利用模型实现了轨道外推,并利用最小方差序列匹配对低轨卫星外推数据进行修正。通过仿真验证,该算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GPS现代化重大进展——GPSL5和L3频率的发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技术原因,原定于2005年发射的GPS现代化ⅡF卫星系列延误了好长时间,现在终于在2009年3月24日成功发射了一颗GPS现代化中属于ⅡR卫星系列的ⅡR20-(M)卫星,它具有发射L1,L2,L3,L5频道信号的功能,是GPS现代化走向发播三个民用频率(L1,L2,LS)的第一步,是GPS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里程碑。而对这一GPS卫星还首次检测到它在发射L3频道信号,据有关资料,它是为安装在GPS上的,用于发现核爆炸或其他高能量红外辐射事件的核爆炸侦察系统(NDS)平台提供通讯联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STK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DOP值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STK卫星数据库建立了GPS卫星星座;根据GALILEO卫星设计参数,利用轨道向导建立GALILEO卫星星座。比较了武汉地区GPS、GALILEO、GPS和GALILEO组合的卫星可见数和GDOP值,以及全球GDOP值的分布。  相似文献   

19.
随着GPS卫星轨道、钟差及各种误差修正模型的不断精化,静态精密单点定位(PPP)定位精度达到mm级,进行电离层延迟高阶项较小量级的误差改正研究,对改进PPP数据处理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利用分布在不同地理纬度的5个IGS跟踪站3天的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了电离层延迟二阶项、三阶项对GPS观测值精度及静态PPP定位精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电离层延迟二阶项、三阶项对GPS观测值精度的影响分别为cm级和mm级,对低纬度地区PPP定位精度的影响大于3 mm,但对中高纬度的测站观测值、定位精度的影响比低纬度地区小很多。   相似文献   

20.
实时GPS精密单点定位需要实时的卫星轨道和钟差产品,为此提出一种利用区域GPS连续运行参考站和IGS发布的IGU超快轨道进行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连续运行参考站观测数据与IGU超快轨道预报部分进行实时GPS卫星钟差的估计,然后利用估计得到的实时GPS卫星钟差产品和IGU超快轨道预报部分,进行用户GPS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