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人类生息在地球上 ,无论是学习、工作 ,还是休闲、生活 ,自然有意无意地然而又是无时不在地和地球的位置信息打交道。自 40多年前 ,加拿大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问世以来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前进步伐 ,人与地理信息的交往 ,也就变得越来越深入和越来越广泛。互联网的出现 ,使得网络GIS或曰InternetGIS、WebGIS陡然应运而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应用的发展 ,从此树立了崭新的里程碑 ,一派网络处处在 ,GIS时时新的大好局面 !早在 1 999年 1 0月 2 9日 ,时任科技部副部长的徐冠华院士在一份报告上批示 :“ ......网络GIS很重要 ,要加强宣…  相似文献   

2.
从1970年4月22日"地球日"诞生至今,广泛的全球性宣传活动,对人类的环保意识与自觉行动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人们的环保意识,也由最初的懵懂摸索,变得越来越清晰坚定.今天,第52个世界地球日在"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主题下,直接点出了新时代的"关键词"之一——碳中和.  相似文献   

3.
地球是迄今所知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美好家园,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是人类共同的节日,是呼唤人们尊重地球、保护地球和善待地球的日子。今年,我国纪念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这一主题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地球是浩瀚宇宙中一颗璀璨的行星,自然资源是地球母亲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在不断利用和消耗各种资源,然而,地球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地球—生命—人类”系统的平衡能力与物质的生产和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必须在地球资源与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内去谋求人类文明的目标,否则,就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惩罚。自工业革命以来相当漫长的岁月里,人类一直认为大自然的“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尔后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如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温室效应和生态破坏等等,都与人类这种有失偏颇的认识有关。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的发展,人类给予地球的负载变得越来越沉重。如何善待地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和谐广西,是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广西是人口大省(区),却是经济弱省(区)。作为欠发达地区,不仅发展...  相似文献   

4.
拆迁沉思录     
仅因为一部《城市房屋管理拆迁条例》的支撑,就能让拆迁在利益面前变得如此肆无忌惮?审视拆迁背后的利益链,可以发现,GDP至上主义滋生的经营城市、经营土地的浪潮中,国土资源部门的处境越发尴尬。而地方政府过分依赖土地财政的顽症,正是拆迁难的根本性原因。在诸多利益诉求下,正在广泛征求意见的拆迁管理条例,会是天下第一难的终止符吗?  相似文献   

5.
从浩瀚太空遥望地球,地球就像一颗白里透蓝的玻璃球,蔚蓝的海洋,褐色的陆地,绿色的森林、草原,银线般闪闪发光的河流,朵朵白云飘浮在上空,展现出一幅幅清丽而柔和的画卷。宇航员们赞叹说,地球是他们见过的最美丽的星球。地球的美丽并不仅仅在于它拥有这份罕见的蓝色,更在于它用几十亿年的时间孕育了绿色的生命。迄今为止,地球是我们发现的唯一拥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可是,这颗唯一拥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当前正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地球的负担正变得越来越沉重。因此,善待地球,保护地球家园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  相似文献   

6.
汽车驶出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往西南方走了一个多小时,我问导游:我们进入东非大裂谷了吗?当地导游答:早进入了.我便觉得奇怪--怎么就没一点"掉进裂谷"的感觉呢?不一会,自己也觉得好笑,东非大裂谷平均宽度将近50公里,最宽处有200公里以上,汽车在里面行走,连一只小甲虫的分量都算不上,这道理也如同地球是圆的,而我们每天都感觉在走平路一样.  相似文献   

7.
<正>交水费电费燃气费还要去银行吗?看病挂号还要拿着板凳早晨四五点去医院排队吗?钱包没带钱在城市里会寸步难行吗?在"新型智慧城市",这些问题越来越"不是问题",越来越多人开始享受到其带来的福利。"新型智慧城市"究竟什么样?全国哪些城市"更智慧"?2016年12月27日发布的"互联网+"指数会告诉你。"互联网+"指数成为城市的新指标2016年12月27日,在北京召开的2016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峰会上,中国互联网协会、新华网和蚂  相似文献   

8.
今年4月22日,是第36个世界地球日。今年我国纪念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在这个全人类共同的节日里,希望人们尊重地球、保护地球、善待地球;希望人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资源基本国策,更好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的母亲。人类依赖地球提供的一切自然资源,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灿烂文明。千万年来,无论是刀耕火种的蛮荒古代,还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是来自地球资源。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化的发展,地球的负载变得越来越…  相似文献   

9.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4月22日)是呼唤人们尊重地球、保护地球和善待地球的日子,更是我们探索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日子。今年,我国纪念世界地球日活动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当前,全球正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地球的负担正在变得越来越沉重。因此,善待地球,保护地球家园已成为全世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心声。今年,我国开展以“善待地球——科学发展”为主题的纪念活动,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坚持科学的发…  相似文献   

10.
上期介绍了一些宝石矿物方面的书籍和杂志,现在再看看身处矿物收藏领域,我们应该关注的4个重要问题. 图森,矿物学界的"麦加" 矿物收藏主要的甚至是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同其他矿物收藏者、矿物经销商和博物馆长打交道.要是你不信,那就请想想以下情景:你在早晨醒来,一切皆如常,只是你发现自己是地球上幸存的唯一人类.此时,你还会对收藏矿物标本或任何其它事情感兴趣吗?我觉得不会.  相似文献   

11.
<正>上期介绍了一些宝石矿物方面的书籍和杂志,现在再看看身处矿物收藏领域,我们应该关注的4个重要问题。图森,矿物学界的"麦加"矿物收藏主要的甚至是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同其他矿物收藏者、矿物经销商和博物馆长打交道。要是你不信,那就请想想以下情景:你在早晨醒来,一切皆如常,只是你发现自己是地球上幸存的唯一人类。此时,你还会对收藏矿物标本或任何其它事情感兴趣吗?我觉得不会。  相似文献   

12.
正编者按:诞生于45.4亿年前的蓝色行星——地球,是银河系中惟一具有生命体的行星,也是生活在地球上各种动植物的家园,包括人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各类资源进行了各种掠夺式的开采,向大自然进行了无尽地索取。这种行为的后果是青山绿水变成了穷山恶水,湛蓝的天空布满阴霾,越来越多的物种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  相似文献   

13.
正4月22日,第49个世界地球日如约而至。今年,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也将举行声势浩大的地球日纪念活动,而且,更加注重"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注重"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她给了我们丰富的资源、适宜生存的环境和唯一的家园。然而,懂得珍惜,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人类并没有意识到地球的给予是多么难能可贵、无可替代,反而  相似文献   

14.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正越来越严重的受到人类自己的破坏,地球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目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损害等。 一、“温室效应” 来自太阳各种波长的辐射,一部分在到达地面之前被大气反射回外空间或者被大气吸收之后再辐射而返回外空间;一部  相似文献   

15.
2003年4月22日是第34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善待地球——保护资源”。 地球是人类的惟一家园,人类生于斯、长于斯、繁衍于斯。地球不但负载着人类,在茫茫宇宙中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庇护所,还用她的资源养育着人类,如母亲哺育儿女一般。人类的衣食住行,  相似文献   

16.
地球系统指由大气圈、水圈、陆圈(岩石圈、地幔、地核)和生物圈(包括人类)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组成的有机整体。地球上各类自然资源,以及山水林田湖草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复杂的生命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正2020年4月22日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此次地球日的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宣传活动于4月20日开始,4月26日结束。4月22日,广西自然资源厅携手广西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以"线上+线下"的方式,组织开展第51个世界地球日系列宣传活动。该厅通过举行"美丽地球,生态自然"创意手抄报征集活动、"壮美广西小拍客"摄影大赛、地球自然资源科普及普法知识有奖问答等活动,大力普及地球科学和自然资源知识,唤起广大群众爱护地球、爱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家园的意识。  相似文献   

18.
正三、从地理名称查地质变迁1.万泉无泉运城地区的万荣县,是万泉与荣河两个县合并命名的。而"万泉无泉"的民谚,则是指万泉县没有泉水。既然如此,为何有万泉的地名?难道这仅仅是人们的一种祈盼吗(例如中阳县有一个穷山村叫"万年饱",就是人们饿怕了,希望以后能永世不挨饿而命名)?查县志发现,万泉原来是因"城临山涧,地多涌泉"而得名的。古万泉城建于峨嵋台地主峰——孤峰(海拔1411米)的北麓,几乎是千里旱原之顶端。其北东、北西有两条黄土冲沟切过,如今都是滴水俱无的干沟。那么当时"地多涌泉"  相似文献   

19.
正你想了解我国、广西自然资源管理战略方针、法律法规吗?想了解自然资源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学术理论研究成果吗?你想学会依照政策、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吗?欢迎订阅《南方国土资源》。《南方国土资源》是由广西自然资源厅主管、广西自然资源宣传中心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综合性期刊。《南方国土资源》立足广西,面向华南、全国市场,以促进"自  相似文献   

20.
春暖花开景色新,谷雨催耕水拍田。在万物焕发出勃勃生机的四月,我们迎来了第44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纪念活动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国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人类经历的漫长岁月以及可以预见的未来,地球所提供的各种资源,如土地、矿产等,仍将是人类开发利用的主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我们以及子孙后代唯一的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