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松嫩平原南部农业地质调查工作进展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南部农业地质调查项目工作周期为4年,共分4个层次开展,即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和总体综合评价。目前,松嫩平原南部农业地质调查项目基本完成了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阶段的野外工作。共采集土壤样品104322件,水样516套,布大气干湿降尘166个采样点。样品分析工作目前正在紧张地进行着,[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作为《河南省黄淮平原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重要组成部分的杞县示范区农业地质调查野外调查及采样工作日前顺利结束,为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开了个好头。  相似文献   

3.
正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质量能体现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对土地的影响,关系到环境改善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质量评价是全面衡量土地质量水平,显示土地质量差异的有效途径,是农业土地资源调查的重要内容和土地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地质量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进行研究,在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实施宏观调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近年来,浙江省率先在全省开展了县市级土地质量地质调查评价工作,在全国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数据库是以土壤地球化学调查为主,同时开展大气干(湿)沉降物、灌溉水、化肥及农作物等介质的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资料为基础,利用MapGIS软件管理编制成果图件;利用Access数据库管理规范成果数据;利用中国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下发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数据录入子系统》将数据资料数字化,从而建立评价数据库。数据库内容包括区域地理地质、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及土地利用等基础空间数据库;包括采样介质的工作区采样布置、单元素地球化学图、土壤元素分级图及大气环境、灌溉水环境、土壤质量、土地质量综合等级图为核心的空间评价数据库;包括土地规划图、特色农产品种植规划建议图、施肥建议图等各种成果图件。数据库实现了对样品及相应的众多的化验分析数据的科学有效的管理,便于数据的统一保存、分析和使用,为评价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和总体综合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为促进农业经济规划调整,现代绿色农业发展和优化、特色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提升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的综合管理能力和水平,针对野外工作管理与服务需求,基于我国北斗卫星技术、
GMSS技术、网络技术、网格技术、3G音视频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上述技术的集成与协同技术研究,建立了野外地质调查管理服
务应用系统和平台。通过数字地质调查系统(RGMAP)和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的统一整合与集成,实现野外作业人员与驻
地和野外工作站及大区中心的互联互通,形成野外地质调查生产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远程服务网格结点体系和格架,为野
外地质调查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现代地质调查工作管理与服务的新模式。在区域地质调查中,实现了野外填图人员与室内相关
专家实时地开展业务交流,实时地提高了野外填图技术人员对各种地质现象的识别与准确全面描述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自然资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对基础地质工作提出了“提升服务能力”的新要求,具体是:全面推进区域地质调查、城市地质调查、水工环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调查,建立基础地质核心数据库;开展精细化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和天然富硒土地资源详查,建立土地质量地质调查数据库;推进生态功能区和海岸带等综合地质调查.  相似文献   

7.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的调查精度较高,GPS主要应用于地球化学测网布设、土壤采样点的定位及其他生态地球化学样品的采集定位。野外工作前必须通过大地测量三角点实测数据进行GPS手持机三参数校正,在GPS中置数,校正参数满足精度要求之后方可进入野外采样阶段,因此,正确的参数设置是使用GPS的关键。利用omap结合1∶5万地形图实现了室内快速自动化校正三参数,精度高,误差小于3 m。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部署的推进,我国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承担的地质调查任务也在逐步增加。地球化学填图由于其可靠性高、精度好、进度可控等原因,往往是国外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一环。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主要环节包括野外样本采集、样本分析、数据处理及成图等。由于数据处理及成图决定了地球化学填图工作中地球化学异常的圈定及地球化学分布的判定,其模型和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地质科学家的重视,并成为地球化学填图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设计了基于ArcGIS建模器的数据处理模型,并将其用于地球化学数据处理。该模型不仅实现了从地球化学采样数据分析到地球化学成图的自动化,而且模型可以在科研人员和生产人员之间共享。模型实现了地球化学填图工作中的以下主要功能:①地球化学各元素含量数据的批量插值;②元素的分类及异常提取;③用栅格数据表示的元素含量数据转换为矢量的等值线/面并平滑。该模型已成功应用于中国商务部援摩洛哥东阿特拉斯山地区1∶10万低密度地球化学填图项目,应用于包含3个工作区45种元素共7 974个地球化学样品的数据处理。成功地解决了项目有效工期短、数据分析任务重、输出图件质量要求高等问题,充分显示了模型的高效实用性,可望在未来地质调查工作中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工作是以农用地为主要对象,以生态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开展1∶5万土壤地球化学调查,结合大气、灌溉水和农作物地球化学调查,查明土地质量与生态地质环境状况、土壤污染现状和有益元素分布,全面评价总体的、综合的生态地球化学状况和土地生产质量水平。重点评价重要的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地球化学问题,对土地质量、潜在价值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服务于土地质量与生态管护、土地资源合理与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15年起,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开展省部地质调查合作,统筹规划部署,共同组织实施浙江省内的土地质量地质调查、深部地质找矿、海岸带地质调查、城市地质调查、灾害地质调查等工作,促进地质调查成果转换应用,支撑服务浙江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建设。四年的省部地质调查合作,  相似文献   

11.
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消息,浙江省地质调查院申报的“一种便携式土壤取样器”实用新型专利于2018年7月31日新获授权(专利号:Z L2018 2 0078179.6),这是该院2016年出台鼓励科技创新政策以来,继发明水体底泥取样器之后,在土地质量环境地质调查领域取得的又一项专利。近年来,浙江省地质调查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特别是在农业地质领域已取得一系列成果,这些发明创造与科研成果,进一步巩固了该院农业地质调查工作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嘉兴市立足耕地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的实际,积极创新思路,拓展内涵,探索了一条具有嘉兴特色、符合自身资源禀赋的"三地一治"地矿行政管理之路,并将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工作作为重要突破口,从地质供给侧改革出发,探索成果在土地管理、土壤污染防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多个领域的应用,着力提升地质工作为嘉兴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农业地质调查涉及与耕地、牧场、林场、养殖水体等相关的基础性调查内容,其"广义的"定义是开展与农业相关的所有地质工作。本文阐述的只是相对"狭义的"农业地质调查,主要是指以土壤、浅层地下水及水体中元素为调查对象、以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为主要手段、以农林牧等地质环境为主要目的的面积性地质调查工作。从2013年起,由海盐县人民政府委  相似文献   

14.
基础性战略性地质调查工作是一项服务于国家和全社会经济发展的公益性地质工作。地质调查是指对某地区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质、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野外地质调查中,我们进行的地质调查会辅助部分山地工程来开展,在生活上,需要野外驻地和当地群众对我们的支持,也需要当地群众及公安派出所予以一定的安全保证,我们在尊重当地民风民俗以及维护当地群众的合法权益的同时,需要一个良好的地质调查外部环境,这对顺利开展工作和提高工作效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遥感解译工作在区域地质调查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对内蒙古1∶5万六户等四幅进行矿产调查,对该地区地表覆盖严重的地区进行了地质解译、图像处理和多波段数据采集分析。由于调查区覆盖严重、可解译性差,因此研究除注重技术方法的先进性,还注重与野外调查相配合。在研究初期与验证阶段都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调查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解译目标的针对性和解译成果的准确性。该次研究成功区分地层、侵入岩、构造的相互关系。经野外验证,在地质体展布与断裂解译方面较为准确,达到了较好的地质效果,大大提高了区域地质调查和编图的速度及质量,成为该区域地质工作的重要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化探分院在野外工作中,将GPS航迹监控系统与MAPGIS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成功地革新了化探野外采样工作质量监控技术,对野外采样过程实施更为直观的航迹监控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文章系统地介绍了该技术在工作中的应用,并对关键技术环节进行分析,总结了基于MAPGIS平台上的GPS航迹监控技术的方法和流程.  相似文献   

17.
<正>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6)中要求,"有条件的地区要逐步开展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工作"。浙江就是具备了条件的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1∶25万)及县级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可以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因此,先行开展试点,  相似文献   

18.
土地质量调查作为地球化学勘查的一种技术手段,具有覆盖面积广、样品类型多等特点。在传统土地质量调查基础上开展绿色勘查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方法技术体系,提出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绿色勘查工作思路,依托胶东典型丘陵区“山东省莱阳北部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项目,系统总结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中生态环境敏感区识别、点位布设及优化、样品采集及回填、样品加工、采样工具优化等方面的绿色勘查经验和做法,开展了绿色勘查示范,为推广绿色勘查在地球化学勘查工作方面提供了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广西象州县农用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对评价区内5 335个土壤采样点的植物营养及有益元素的全量、有效态含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元素的全量除了受地质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外,在一定程度上也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有效态含量与元素的全量密切相关。并根据各养分元素的丰缺情况,对土壤改良及科学施肥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富硒农产品的适生性研究及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黑色岩系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浙江省在近十几年积极开展农业地质调查与研究。据调查发现,浙江省内的绝大多数富硒土壤分布区与黑色岩系出露范围吻合性较好,因此,"黑色岩系"被誉为浙江省"硒库"。本文从地质学角度简要介绍浙江省黑色岩系的相关知识,使相关工作者对黑色岩系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