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层层落实保护责任,完善保护补偿机制,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耕地必须先补后占。二是落实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实行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政策。三是深化征地制度改革。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2.
正实施耕地保护补偿是加强耕地激励性保护的重要举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提出,要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加强对耕地保护责任主体的补偿激励。广东省于2012年9月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全省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六年探索实践,全省各地耕地保护意识显著增强,对于我国经济第一大省而言,  相似文献   

3.
正耕地是中国最为宝贵的资源,不仅承载着粮食生产的基本功能,还有水土涵养、气候调节、农耕景观等生态功能,更是"山水林田湖草"整个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向纵深发展,我们该如何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保护红线,推进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综合管护?海宁市早在2009年就启动开展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工作,坚持"谁保护、谁受益"理念,十年磨一剑,探索建立、不断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充分调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  相似文献   

4.
正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严格耕地保护的一项支撑性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土资源部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占一补一、占优补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适应国土资源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号)有关精神,实现"明责任、算大账、差别化"的  相似文献   

5.
正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持续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强化耕地保护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占补平衡,严守耕地红线。但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保护面临数量、质量、生态等多重压力,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占优补  相似文献   

6.
正"五个国土"建设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其中需要探索的问题有很多。在学习讨论中,结合驻马店市实际,我们深切感受到,推进"五个国土"建设需要创新意识,须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创新突破。一要坚定不移地保护耕地红线。全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好保护耕地的神圣职责,必须坚持各类建设少占耕地或不占耕地,严格做到"先补后占、占一补一",确保耕地占补平衡。要以基本农田保护为重点,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认真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保护耕地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推动耕地保护由数量管理向数量、  相似文献   

7.
嘉善县在全国率先创新耕地保护新机制,以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为基础,重点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垦造耕地、耕地质量提升等工程,积极拓宽补充耕地渠道,在统筹城乡发展、践行绿色发展上开拓了新路子,取得了新成效。截至2018年底,嘉善县耕地面积为40.4346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34.2177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29.3695万亩。2018年度卫片执法检查违法用地耕占比为0.73%,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8.
政策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要求各地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着力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牢牢守住耕地红线,促进形成保护更加有力、执行更加顺畅、管理更加高效的耕地保护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广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原国土资源部的决策部署,坚持多措并举守红线,积极探索建立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制度、推进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以下简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耕地保护考核机制等,在总结农民自发开展"小块并大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先建后奖、以奖代补、以补促建"的耕地整治新模式,极大推动了农村体制机制和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创新,耕地综合管护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亟待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人多地少,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且质量亟待提高。与此同时,我国真实城市化水平约4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0%,与发达国家70%~80%相差更远。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向纵深发展,如何实现在保护耕地的基础上保障发展,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基础上,采取一些市场和经济手段保护耕地,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我国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仍处在  相似文献   

11.
正"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必须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新年伊始,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奏响了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的最强音,对当前形势下如何做好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下面笔者就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结合绍兴市实际情况谈一下学习体会。一、政策文件国家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2011年8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中提出的“切实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把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强化耕地保护责任制度,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讲话精神,结合我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这是一个重大决策,表明对耕地要实行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机制。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努力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我们必须  相似文献   

14.
《浙江国土资源》2018,(5):18-18
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采取四项措施做好耕地和黑土地保护工作。一是严守耕地红线。全省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66亿亩,保护率达到80%,占全国10.77%,居全国第一位。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耕地保护主体责任,严格规划计划管控和土地用途管制,重点对"两大平原"黑土耕地集中区域给予特殊保护。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建立补充耕地储备制度,确保黑土耕地总量不减少。二是提升黑土耕地质量。大力推进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17年底。  相似文献   

15.
完善有利于农民的征地制度,建立对失地农民的保障制度。进一步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力度,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完善农村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6.
济南市辖六区三县一市,土地总面积7798km2,耕地保有量36.13万hm2,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2.13万hm2。近几年,济南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关系,坚持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落实耕地保护的基本国策和各项制度措施,耕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1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济南市始终坚持把耕地保护作为生命线来坚守,通过健全保护网络、完善考核制度、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狠抓执法监察等有力措施,有效地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平阴县不断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坚持土地开发与保护并重、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措施,坚持耕地占补平衡、先补后占,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扎实推进“保经济发展、保耕地红线”工程,新增耕地面积保持连年稳定增长,两年新增耕地372公顷,耕地保有量达到了3.33万公顷,基本农田稳定在3.11万公顷,有力地保护了土地资源,保障了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一直以来,江北区切实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不折不扣地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切实保护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不折不扣地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区域内耕地保有量不减少,不折不扣地为江北人民管好用好这方土地。  相似文献   

19.
正《国土资源部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8号,以下简称《通知》)就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近期一系列重要会议关于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的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有力举措。《通知》明确提出要通过进一步严格建设用地审批,强化耕地占补平衡数量、质量监管,严格划定和永久保护基本农田等措施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20.
庆安国土资源局始终坚持严格管理、主动提供服务的原则,在用足、用好涉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土地政策的同时,严格耕地保护。 一是加强了对国土所的垂直领导。进一步明确其职责,强化其执法、监督和服务功能。二是打造高素质型队伍。在全局开展“以勤学苦练为荣,以不学懒散为耻”的荣辱观教育。三是严格耕地保护。全面建立各乡镇政府第一负责人为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人的考核机制;严格执行先补后占制度,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的年度检查制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确保保护资料完整齐全,做到图、表、实地相一致;完善土地产权体系,明晰了土地产权,显化了集体土地资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