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油地质是一种很复杂的科学,或者可以说是一种很复杂的地质科学的实践。为了对大家——各种专业的地质工作者们有所帮助,我愿意介绍一下石油地质的专业特点,以便大家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吸取苏联同行者的经验,也能够同  相似文献   

2.
湖南地矿局在探索和推进地质工作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适应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需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其格局正在由单一的地质勘查产业向地质勘查业、地质勘查延伸业、多种经营综合发展.(一)调整产业结构是地质工作体制改革中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关系到提高地矿部门生产力水平和取得改  相似文献   

3.
矿井地质是一门探索性、适用性都非常强的技术科学,是在煤田地质勘查的基础上、在矿井建设和生产期间、直接为煤矿建设和生产服务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我国的矿井地质工作是随着煤炭工业的迅速发展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它对煤矿建设和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初期创立阶段、曲折发展阶段、开拓前进阶段和发展提高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需求量也随之持续增长,煤炭开采逐步向深部等难采块段及边缘地区推进,其地质条件日趋复杂,开采难度加大,因此矿井地质工作必须做好基础地质的研究工作,重视高新技术应用,完善地质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勘探精度。  相似文献   

4.
二、进一步完善地质工作布局沙嵛指出:“调整好工作布局是找矿突破的重要一步.”地质工作布局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性的系统工程,既受地质规律的制约,又受经济、自然和技术条件的制约.从工作部署上要遵照地质规律办事,选择相对最好的成矿远景区带为重点地区;从地质工作任务上看,要立足于为全局服务.把重点调整到保证基础,加强普查,增强后劲,努  相似文献   

5.
基于线框架模型的三维复杂地质体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框架模型的复杂地质体三维建模方法,在准确表达复杂地质体各要素空间几何形态与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地层交错情况下断层面、地层面模型及复杂地质体模型的准确快速构建.建模实践表明:基于线框架模型的复杂地质体三维建模方法是准确高效的,能适应常见复杂地质条件下三维复杂地质体模型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地质》的历史沿革及办刊宗旨《中国地质》作为我国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原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和现在的国土资源部主办或主管的地学类刊物,它的诞生已经整整50年了。在过去的50年期间,随着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和地质工作管理体制的演变,《中国地质》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演化的过程。《中国地质》杂志的前身是《地质通讯》,创刊于1953年4月。作为当时地质部的机关刊物,以介绍、宣传地质工作的方针政策为主,也刊登一些地质勘查和调查研究的成果。1955年,为适应地质工作发展的需要,把《地质通讯》与《地质知识》合并为《地质月刊》,成为…  相似文献   

7.
郝春亮 《地质与勘探》2011,47(3):483-491
在地质研究工作中,经常遇到海量的数据需要处理.这些数据集合通常具有规模庞大、类型复杂、参数繁多、完整性差、先验信息多等特点.因此,地质数据集合分析一直是制约地质工作定量化研究的瓶颈.本文针对地质研究中数据集合的特点,结合粗糙集理论,提出一种适合地质研究领域泛用的地质数据分析和规则提取模型,并通过三个实例介绍应用该模型约...  相似文献   

8.
地质工程测量是地质找矿的基础工作,主要在地形复杂的山区进行。受交通困难,通讯不便,原国家等级三角点破坏严重,高等级GPS点、水准点分布不足等条件影响,使得传统测量的布网工作进行艰难。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与传统测量相比较具有作业效率高、定位精度高、测量数据可靠、不受通视条件影响以及适合地形复杂的山区控制测量,近几年广泛应用于各领域测量工作中。文中针对GPS控制测量原理及其在地质勘查测量中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9.
地质工作是一項向自然作斗爭,認識自然、反映自然的調查研究工作。我們所面对的地质情况是极其錯綜复杂的,不是輕而易举就能够認識了的。因此,編审地质勘探設計必須深入实际,認真調查研究掌握必要的地质情况方能編好、审好,正确地指导地质  相似文献   

10.
地基处理在火电厂建设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是电厂的基础性工作。而岩溶地区地质条件更为复杂,地基处理更显重要。对贺州电厂工程桩施工技术难点进行分析,针对施工中溶蚀带的岩溶地质情况结合岩溶地质裂隙发育,溶沟、溶槽、溶洞的错纵复杂,浅析岩溶地区基桩工程施工中技术难点及措施。  相似文献   

11.
Fe-S系列矿物,包括陨硫铁、磁黄铁矿系列、黄铁矿、白铁矿和胶黄铁矿等,成分较为复杂,结构类型多样,在地质体中有广泛的分布。通过对其演化机制的研究,可获得形成该系列矿物地质过程的重要信息,为分析成矿地质条件提供理论依据,在成矿地质作用的研究和找矿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12.
复杂地区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地质条件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的概念:一是复杂地表地震地质条件;二是复杂的地质条件的影响.例如地下构造变化剧烈、地层倾角大、散射严重、反射信号弱,常规采集方法无法正常采集到有效地震信息,资料信躁比、分辨率都很低等.针对天山地区复杂条件下的三维地震采集,在实际工作中,总结了以采用多种震源联合激发和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进行辅助设计实施变观,以及针对山前巨厚沉积区的地表模型静校正和初至波静校正相结合的静校正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回采和剥离服务的地质工作,是露天矿在基建勘探或生产勘探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回采(剥离)块段投入的地质工作.这项工作的任务,是要在每个采剥块段上对矿体和与它同时采出的围岩进行最终的地质观察、编录、取样,并测定矿石和围岩的物理性质.在地质条件复杂和矿石品级交错地段,还要在阶段平台上用探槽揭露矿体及其边界.通过综合研究,地质人员及时将这些详尽的地质资料整理成图表,供矿山编制  相似文献   

14.
自2006年开展的全国25种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是一次摸清我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家底的重要工作。经过6年时间,通过全国近千名地质工作者的努力,目前已完成25种矿产的勘查预测区圈定和资源量估算工作,为当前部、局和省(区、市)地质找矿规划部署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矿产预测评价工作涉及到地质矿产勘查多学科多领域的信息资料和理论方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此次预测评价是我国一轮、二轮区划以来又一次大规模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全国各参加地勘单位组织了基础地质、矿产、物化遥计算机等方方面面的专家,严格按照预测评价工作"五统一"原则,在先进成矿理论和预测方法指导下对几十年地质勘查信  相似文献   

15.
郭秀霞  刘燕 《河北地质》2007,(1):32-32,29
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成果的重要记载,是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的主要载体,是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基础信息资源,具有获取成本高、数量大、类型复杂、使用范围广、经济和社会效益潜力巨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最近,笔者利用1/20万国土卫星遥感彩色红外图象,对西准噶尔的托里地区,进行了构造地质解译工作,从中发现两条古东西向的构造带。它们对该区金矿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对研究金矿的找矿方向具有一定意义。现简介如下: 一、解译区金矿地质简况 解译区是新疆地质矿产工作开展较早、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区内构造复杂,地层以古生界浅变质岩为主,海西中、晚期的岩浆活动强烈,矿产丰富。 金矿地质工作开展较早,远在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就曾在哈图山设厂采金,延续百余年。但系统的金矿地质工作则始于60年代,二十多年来,先后有七个地质单位在该  相似文献   

17.
对于复杂矿体、稀有金属和分散元素的勘探,坑探工程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它具有使地质工作者能够直接观察地质现象、矿体产状、取样方便及准确等特点,贯穿到地质工作的全过程。40年来共完成坑道工作量约415.7万m,浅井686万m;探槽  相似文献   

18.
杨渊 《云南地质》2014,(1):98-102,116
在工程建设中,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与工程周边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山地区域由于地质地形条件复杂,使得工程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大大增加.以云南大关寿山水电站为例,介绍了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基本过程和特点,对一般水电站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地质勘查初期,研究区的水文地质特征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建立研究区三维地质结构可视化模型,对模拟结果加以详细和准确的分析,是确保地质工作顺利进行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收集研究区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及钻孔数据资料,采用GMS软件建立区域三维地质模型,描述复杂的地质构造情况和表达已知水文地质现象及其特征。研究区动态地层结构特征地完美呈现,能够深入对区域水文地质特征的认知,为今后研究区地质工作的进一步进行提供前提保障。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赋存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尚存巨大的水电开发空间。青藏高原独特的地形、地质、地震、气候等特点,决定了在该地区进行水电工程建设将面临一系列工程地质挑战,只有创新勘探研究方法,超前研究相关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充分认识复杂的地质条件,采取积极、谨慎、踏实的工作态度,采用适度的工程规模、科学的规划选址、恰当的开发方式、适宜的坝型和枢纽布置、有效的风险管控等措施,可有效规避地质风险和地质灾害威胁,在地质条件极其复杂的区域安全地开发水电资源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