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进行冶金地质成矿区(带)地球化学普查,确定地层和岩浆岩地球化学区域背景值,建立基础地球化学资料,为基础地质研究,以及成矿预测提供基础地球化学参数,我们与广东冶金地质九三三队、九四○队协作,对广东西部地区与成矿有关的主要地层、花岗岩类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专属性开展了研究工作.我们选择不同时代,不同岩石类型、不同规模、含矿及不含矿(包括矿化)岩体31个;  相似文献   

2.
与中酸性岩浆岩有关的矿产有铁、钼、铜、钨、锡、铌、钽、稀土、铍等.岩体中成矿元素丰度在岩体含矿性地球化学评价中的作用,长期以来存在两种观点,即:①认为岩体中成矿元素丰度高,是岩体含矿的标志;②认为岩体本身成矿元素丰度高,未必有利于成矿.本文试图以成矿地质作用为基础,运用元素的基本地球化学性质,对如何根据岩浆岩中成矿元素丰度,进行岩体含矿性地球化学评价,提出几点看法. 成矿元素丰度与成矿作用的关系成矿岩体中成矿元素丰度,按其与非成矿岩体的区别可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3.
为了配合广东石绿一云浮冶金地质成矿区(带)地球化学普查,确定地层和岩浆岩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值,建立基础地球化学资料,我们对广东西部地区(图1)与成矿有关的主要地层、花岗岩类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专属性开展了研究工作. 我们选择不同时代、不同岩石类型和不同规模的含矿、矿化及不含矿之岩体计25个;远离矿区无蚀变矿化的从震旦系至二迭系以及白垩系地层剖面一条.岩石样品的采集是按“十”字或两  相似文献   

4.
岩浆岩的成矿专属性以及岩体的含矿性评价,是当前地球化学找矿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并愈来愈引起广大地质、地球化学工作者的重视.它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际意义,它的研究与岩石矿物学、矿床学和地球化学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地球化学角度来确定岩体含矿性的地球化学标志,就是要通过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找出成矿作用与岩体岩石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查明岩体成矿条件,可能成矿类型以及成矿作用的强度,在此基础上确定多种的或综合性地球化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七五”重大攻关项目“北疆矿产资源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简称院305项目)于1991年3月20—23日在北京通过验收。院305项目是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305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质研究所等单位的各类科技人员400多人参加了这一攻关项目,承担了阿尔泰花岗岩类及其与成矿关系、额尔齐斯火山岩及其含矿性、额尔齐斯构造演化及成矿系列、哈图金矿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研究及找矿靶区优选、西准噶尔蛇绿岩套地质特征及含矿性、博乐钨  相似文献   

6.
根据华南46个花岗岩类样品,在贝叶斯准则下建立了它们的成矿专属性Ⅰ、Ⅱ级判别模型,通过F检验都是高度显著的。此外,对建模样本通过聚类分析、对应分析、岩石矿物学、地球化学模式和大地构造背景研究,说明本判别模型符合迄今对花岗岩类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认识,因而模型是可靠的。 另外,经181个与建模样本有联系的岩体、13个已知典型矿床的成矿岩体和华南90个不同时代花岗岩含矿性的回归判别,结果与地质结论基本吻合。在此基础上,结合卫星遥感信息研究,对华南花岗岩类成矿规律做了进一步分析,并提出预测意见。  相似文献   

7.
岩体的含矿性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要判别某个岩体是否含矿及矿床规模大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近年来,通过对许多矿床研究证明,与成矿有关的岩体中微量成矿元素含量亦相应较高,岩体中某些氧化物的比值与岩体的含矿性也有一定关系。笔者根据区内部分岩体的造岩矿物、副矿物、某些氧化物比值以及岩体和单矿物中微量元素含量等几方面的资料,用统计法和对比法对西秦岭西北部广泛发育的燕山—印支期岩浆岩(图1)的含矿性进行综合归纳,并与国内某些成矿岩体进行比较,来探讨本区成矿岩体的特征及岩体含矿性的判别标志。由于笔者水平所限,谬误之处,请予以指正。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在空间分布、时间分布、含金刚石性、岩相、幔源包体、指示矿物、地球化学和岩体产状等方面的同类集群特性,初步探讨了其形成机理和在金刚石勘查中的意义,这将有助于正确选择金刚石原生矿成矿预测靶区、正确进行金刚石地质勘查和指导老区的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9.
综合信息成矿系列预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主要论述了综合信息区域成矿预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基本原理包括:成矿学原理、地球化学原理、地球物理和遥感地质原理。文章认为,地球化学信息对任何矿种都是直接找矿信息,其信息特征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反映了矿产资源体的特征,从区域综合异常评价的角度,综合3住处成矿系列预测,实质上是运用数学模型对地球化学异常及其产出的地质背景(地层、岩体和构造)的综合定量评价,从而提高了异常评价的有效性。基本方法主要包括综合信息成矿系列预测图的编制和综合信息成矿系列找矿模型建立。文中强调在成矿系列理论指导下,通过对异常及其产出地质背景的综合分析,以地质体或矿产资源体为单元,进行信息提取、关联和转换,最终建立综合信息成矿系列找矿模型,通过找矿模型这民矿系列的定量定位预测。  相似文献   

10.
伍卓鹤  伍凯琳 《江苏地质》2018,42(3):370-378
主要介绍了1∶5万高精度重力测量在广东南岭雪山嶂地区地质综合调查中的应用。利用面积性及剖面性重力数据处理和解释所取得的成果,在指导1∶5万地质填图中圈定半隐伏或隐伏岩体、追踪断裂构造、确定地层界线及追索矿(化)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三位一体"成矿理论指导大宝山矿床外围找矿,圈定了大宝山矿集区含矿建造范围,追踪已知矿段延伸,分析其深部成矿潜力。根据1∶5万重力测量成果,在大宝山矿床外围的北东侧剩余重力正异常部位,成功发现深部厚大铜矿。  相似文献   

11.
赵振安 《矿产与地质》1991,5(4):240-248
在全面总结湘桂粤赣地区含锡花岗岩类岩石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从宏观地质特征、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和包裹体地球化学等方面,提出了一套定性和定量评价会锡花岗岩类成矿性综合指标,使含锡花岗岩成矿性提高到定量研究阶段,对锡矿勘探和成矿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安徽祁门东源斑岩型钨矿含矿岩体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祁门东源岩体产于城安-大历山岩体的南侧,呈岩株状产出,相伴出露有东源、西源、江家三个岩体。从东源岩体含矿性和地质特征分析,认为东源岩体为含钨地质体,通过含矿热的运移和交代作用,在岩体顶部形成钨矿化的集中区,构成斑岩型钨矿床。从区域岩浆活动看,燕山早期为皖南的主要钨成矿期,具有相似地质背景的绩溪、旌德、宁国地区是具有寻找钨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3.
呼斯特岩体矽卡岩型铜铁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呼斯特岩体成矿地质背景,以艾木斯呆依铜铁矿床为例,叙述矽卡岩型铜铁矿成矿地质特征,从岩体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和含矿性出发,指出岩体主攻矿床类型为矽卡岩型,主攻矿种为铁、铜、铅锌、钼、钨,找矿有利地段为岩体南东部凹陷部位,总体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4.
应用模糊评判法预测新疆东准噶尔地区金成矿有利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在对新疆东准噶尔地区金成矿地质基本特征分析基础上,选取地质、地球化学参数,利用各参数的权重分配进行调整,确定最佳权重分配方案,对新疆东准噶尔地区金的含矿性进行综合评判,其结果预测了该地区金矿成矿有利区。  相似文献   

15.
滇东地区铂钯无模型定量成矿预测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滇东地区在分析、建立致矿地质异常概念模型的基础上,以东川-曲靖图幅为例,探讨了采用铂钯地球化学异常与各种成矿有利地质标志相结合计算成矿有利信息量和单元总信息量,进行无模型指导下的定量成矿预测和评价的方法,圈定、评价了铂钯找矿可行地段5处,找矿有利地段3处,认为有一定的找矿潜力,可供找矿解剖验证.同时指出了该方法普遍适用于其它矿种的预测、评价及其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6.
甲乌拉矿床成矿次火山岩系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研究甲乌拉大型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次火山岩系的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入手,结合矿床构造地质特点,分析了岩石化学成分与构造环境的关系,阐述了成矿次火山岩系的演化和成矿特征,建立了成矿岩体的构造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
安村金矿地球化学异常规模大,特征好,并具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以往做了一些地质工作,但找矿尚未突破.文章从火山构造控矿特征入手,通过对相关找矿信息的综合分析研究,初步建立了矿区火山构造控矿模型,在此基础上,优选了3处找矿靶区进行找矿预测评价.  相似文献   

18.
铜镍矿床勘查中岩体含矿性的地球化学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详细研究铜镍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的同时,较系统深入地进行了岩体含矿性研究,较全面地提出了岩体含矿性的定性、定量评价标志及判断矿体剥蚀程度的评价标志,并在应用中取得了较好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李紫金 《地球科学》1995,20(2):133-137
隐伏矿预测方法的特点是以构造成矿控制研究为主线,运用构造解析、矿物学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充分利用优化处理后的物探信息,通过论证该区铬铁矿的成矿条件,成矿规律,控矿地质因素和找矿标志,评价岩体含矿性,进一步圈定有利找矿远景区,估算潜在资源量。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技术的三江北段铜多金属成矿预测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等多元地学信息的成矿预测与评价,能够优选和圈定成矿远景区,并为区域矿产资源量的估算提供依据,是国内外定量地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文中选取西南三江北段为研究区,针对研究区铜多金属矿床具有海拔高、坡度大、近地表出露和矿区剥蚀环境发育等特征,在以往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同的控矿因素进行区域预测与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矿床的变化和保存条件研究内容,提出兼顾区域控矿、变化-改造、保存因素的成矿预测评价新认识。为了检验新认识,文中根据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和已查明的24个铜多金属矿床,利用GIS技术提取铜多金属矿床赋存相关的29种多元信息,选取了证据权重法,开展基于控矿因素的20个因子和基于控矿、变化-改造和保存因素的29个因子两种区域铜多金属成矿预测与评价,编制成矿后验概率图,结合已知矿点和野外验证分析,认为基于控矿、变化-改造、保存因素的成矿预测结果优于单一的控矿因素预测结果:一方面剔除了冰川、水蚀或风化等近地表营力作用产生的非成矿异常区,另一方面提取了近地表赋存矿体的地层和岩体相关的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