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简述农业土壤的概念、物质组成、剖面特征、分类以及地理分布规律 ,论述土壤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提出农业地质土壤的概念 ,并初步介绍了农业地质土壤的分类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业地质学是地质科学向农业拓展并交融渗透构建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其研究对象为农业地质背景、农业土壤地质以及促进农业发展的农用矿质养分。上世纪70年代,农业地质学逐步在我国兴起,起始主要集中在为农业服务的区域地质、区域水文地质、农药农肥矿产勘查等传统地质领域;80年代发展为以地层、岩石和地貌等农业背景条件为研究对象的农业地质背景(系统);90年代,随着我国建设可持续发展农业、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广西农业地质背景的初步调查资料,评述了国内外农业地质学研究现状:论述了广西大农业中主要的珍稀动植物、药用动植物、粮食、水果、经济作物、林业、畜牧业等30余种名优特产的分布地区及其与地层、岩浆岩背景关系:划分了六个大衣业地质背景区,分别论述其地质、气候、农业特征。认为自然界的动植物为了适应各自生存繁衍栖息的需求,除气候、地貌因素外,与地质背景关系较密切,同时,对地质背景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专属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论述了南宁盆地各个时期地层的农业地质背景与农林作物的关系,以及水文地质背景对农林作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南宁盆地地质背景划分出优势区、次优势区和劣势区。即寒武系、第三系瓦窑村组和北湖组之单源土属优势土;泥盆系、第三系凤凰山组、古亭组、南湖组和里彩组风化土及第四系冲积土属次优势土;石炭系、第四系残坡积土属劣势土。并根据农业地质背景资料提出了南宁盆地农业综合治理的初步方案。这对今后南宁盆地农业地质的进一步研究、农业规划的合理性具有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区内特色农业种植区的地形地貌、包气带岩性结构、土壤质地类型等农业地质背景条件及浅层地下水水位、水质、水量等农业水文地质条件,总结工作区土壤盐渍化、土地沙化、水土污染、土壤肥力衰减等农业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分布规律,查明了工作区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特色农产品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特色农业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特色农产品与农业地质环境的关系,提出了农业种植区发展区划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地质勘查规划》是指导我省“十一五”期间地质勘查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的制订及发布实施,对于部署国家出资地质工作和引导商业性地质勘查,全面增强我省地质勘查的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必将起到重要作用。1地质勘查现状1.1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勘查现状1.1.1区域地质、区域矿产地质调查全省已完成1∶100万、1∶50万和1∶20万的区域地质、矿产地质调查;部分地区开展了1∶25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区域矿产调查。完成了湖南省第二轮矿产资源成矿远景区划和第三轮湖南省煤炭资源成矿远景区划。1.1.2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地质…  相似文献   

7.
《国土资源》2004,(1):15-16
提到农业地质,人们不应当忘记这个名字:爱尔。1916年这位年轻的英国剑桥大学地质系教授对土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为世界工业的飞速发展,产生的废物会污染土壤。当他将一些土壤放到实验室研究时果然印证了他的设想。作为地质学家,他认为消除土壤侵蚀的关键应是首先采用地质方法进行调查,根据  相似文献   

8.
“农业地质”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涉及到地质、农学、生物学、气候学等多门学科,它是从地球生态环境角度研究岩石、矿物在地下水作用下如何转化、迁移、富集,以及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变化过程。农业地质工作就是从这变化过程中认识其自然规律,使地质工作成果能充分有效地为农业服务。 一 农业地质在农业区划或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说到“农业地质”这个概念,许多人还比较陌生,事实上它的客观现象经常在我们身边存在,例如:广西的特色作物荔浦芋头、合浦相山荔枝、桂林罗汉果、容县沙田柚、防城大红八角、田林八渡笋、大新龙眼、灌阳…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广西沙田柚农业地质背景调查资料,以对比分析方法,论述了广西容县沙田柚的地质背景。沙田柚与“梨形文旦”的物化性状和沙田柚品质变异因素分析,认为广西沙田柚引种于浙江省玉环县梨形文旦,其品质变异原因,除气候因素外,主要是与地质背景有关,具体是受华力西期黑云母花岗体含放射性物质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0.
地质科技档案系指在地质勘查、科学研究等活动中形成的科学技术档案。它包括:区域地质调查档案、固体矿产地质档案、石油地质档案、海洋地质档案、水文地质档案、工程地质档案、环境地质档案、地球物理档案、地球化学档案、Ⅲ感地质档案、地质测绘档案、实验测试档案、探矿工程档案、地质科学研究档案等。而地质科技档案又分为:原本地质档案与复制本地质档案。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原本地质档案中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地球化学方法在研究农业地质背景中的作用。重点地讨论了区域地球化学晕与生物间关系,以及与岩、土、植物元素含量相关性问题。对农业地质背景研究将起到拓宽思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农用土地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受成土母岩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分的影响而产生的原生环境地质问题,另一种是受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及外动力作用影响而形成的次生环境地质问题.本文就其形成机制作了探讨,并结合农业生产提出了可操作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1:5万农业地质调查是地学与农学相结合探索解决农业问题的基础性工作。以农业地质背景和环境地质研究为重点,地球化学研究为核心,开展区域土壤肥力与农业环境质量评价,区域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评价,区域地球化学环境与人体健康以及土壤改良、农作物宜种性等方面的研究,为现代农业规划及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滕县煤矿区经过几十年的煤炭开发活动,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更好地指导该地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该次调查通过资料收集、地面调查、采样测试等手段,基本查明了区内矿山地质环境现状,采用叠加法对区内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及治理分区,分为重点区、次重点区和一般重点区,提出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减少矸石对方,发展水产养殖和农业种植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位于焦家断裂成矿带上的朱郭李家矿山建设规模为大型,矿区地质环境条件较为复杂,矿山开采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对土地、植被资源以及地下含水层的破坏。借鉴周边同类生产矿山对成矿带区域地质环境的影响,对朱郭李家矿区地质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投产后的朱郭李家矿区,乃至焦家断裂成矿带区域地质环境地质保护与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综合指数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在充分分析和借鉴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山东省地质环境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山东省各地市目前的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总体评价。研究中选取区域地质条件、地质灾害、人类活动和资源4个指标,各指标下又划分了若干子指标,构成了山东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三级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对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得出山东省各地市的地质环境质量的综合指数;最后根据各地市的综合指数得分将山东省地质环境质量划分为3类:即地质环境条件相对较好的鲁西鲁北地区、地质环境质量居中的胶东半岛地区和地质环境质量较差的鲁中山区。  相似文献   

17.
正政府需要地质工作,但地质工作取得的众多成果,却因种种原因,不能广为人知、广被利用。如前些年在全国开展的农业地质调查,是现代地质工作主动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创新之举,也是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的一次成功尝试。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分析了土壤中54种元素及有关表征土壤的其他指标。这些海量基础数据的获得,为农业地质的发展提供了战略基点,虽然对当地的发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前期资料收集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威海市当地地质特征,选择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环境问题和人类工程活动作为一级评价指标,地形地貌、地下水资源、区域地壳稳定性、地质灾害、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人口密度、农业活动、矿业活动作为二级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对威海市地质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地质环境质量划分为优等区、良好区和中等区3个级别。总体来说,研究区地质环境质量较好,优等区面积3278.97km~2,在研究区广泛分布,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6.66%;良好区面积2493.09km~2,分布在环翠区北部、文登区西部、乳山市北部及荣成市东部地区,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3.01%,中等区仅小范围分布威海市市中心一带,面积24.94km~2,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0.43%。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安化黑茶种植区农业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化黑茶产地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系统研究,发现种植区的海拔、气候、土壤层等特征,适宜茶叶种植。本文探索性地将土壤环境指标与地球化学异常圈定方法相结合,对Pb、Zn、Cu、Hg、As环境指标进行分析统计,发现种植区内单项指标大部分区域满足二级标准。另外,综合指标评价存在22.13%的超标区域,应进行相关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20.
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初期,实质上是找水水文地质学,到本世纪70年代,水资源成为水文地质学的主要问题。今天,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的比重迅速增长,环境水文地质已成为水文地质学研究的核心问题。21世纪水文地质工作除应重视环境水文地质外,还应涉足城市地质、灾害地质、农业地质等新领域,也应在地热地质、旅游地质领域大力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