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鲁山县黄土岭韧性剪切带与含金石英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姬清海 《河南地质》1992,10(4):259-263
本文系统介绍了黄土岭韧性剪切带与含金石英脉的主要特征,阐述了含金石英脉与韧性剪切带内在的成生关系,指出了韧性剪切带内的次级R、R‘、P、P‘和D组剪切裂隙是含金热液运移的通道,富集的有利场所,是含金石英脉最有利的赋存空间,最后确认含石英脉属同韧性剪切型金矿脉。  相似文献   

2.
高温高压实验研究与金的成矿成晕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龙水金矿合矿层位岩石,并均匀参入含金溶液,使试验样品含金量达150g/t。在万能材料实验机上进行72h的高温高压试验(温度恒定:450℃,最大压力达:1400kg/cm2)。结果表明,金发生了活化转移和沉淀富集,其规律可与金矿的成矿作用类比。龙水金矿今后的找矿方向仍然是龙水一三郎冲大断裂及其附近围岩中。  相似文献   

3.
呼伦贝尔盟北部地区由于新构造运动含金地质体长期风化剥蚀,促使金的活化。河流及其2-3级支流发育,流域广,水流充足,有利于砂金矿的迁移、富集。现代的乐山丘陵、宽阔沟谷有利于砂金的保存。该区已发现数十个砂金矿,多为河谷型,主要含金层为含粘土砂层或砂砾层。砂金富集与河谷地貌关系密切,河床弯曲的凸岸、变异部位、关门咀、迎门山等地貌是砂金富集有利部位。该区金直接来源于加里东和华力西花岗岩。结合金的来源、矿床的分布特征和富集规律,指出了该区今后砂金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王之彬 《黄金地质》1995,1(1):34-41
对产于新三系底部的黄松甸子砾岩型金矿的矿区地质,含金砾岩,矿床特征,金的赋存状态和富集规律进行了叙述。指出砾岩型金矿的形成受构造运行,矿质来源和古地理环境控制,并提出今后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金的成矿富集及找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含金建造着眼,根据与含金矿源层(岩)相联系的金的成矿富集,分江西省金的成矿富集为4期12型,并指出其相应的找矿方向或靶点。  相似文献   

6.
红土型金矿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及在云南的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土型金矿是含金岩石在红土化过程中经风化、淋滤、富集形成的表生金矿。在分析矿床的特征、富集规律、成矿条件、红土化过程及金在红土化过程中的迁移形式的基础上,提出4个云南红土型金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7.
本文扼要介绍了冲积型砂金矿床的一般特点,着重讨论了冲积型砂金矿成矿的控制因素,指出了有利的大地构造环境、区域构造条件和新构造运动,丰富的金源如原生金源层(体)、后生古砂金矿及各种含金风化壳,特别是红土型风化壳及有利的地貌条件,是冲积型砂金矿形成与赋存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最后,总结了冲积型砂金矿的一般富集规律,并指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李晓桦  罗祖虞  刘伟 《云南地质》2002,21(3):284-292
介绍云南东部及邻区含金建造和对金矿控矿作用的成矿区域构造背景,含金层位及空间分布,主要含金层位的沉积建造类型、特征,及建造中金的分布、成矿元素分布特征。研究含金建造对金矿的控制作用,指出区内岩浆岩活动对含金建造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前人的地质资料,结合矿床实际地质情况,对陕西省太白双王金矿床含金角砾岩带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推演,认为双王含金角砾岩是构造与热液隐爆作用相结合的产物。另外对双王金矿床不同期次角砾岩的含金性、不同标型黄铁矿的含金性及双王金矿床金矿化富集规律等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并对双王金矿下一步勘查靶区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从断裂构造控制矿体空间分布 ,控制矿体的形态、产状 ,控制金矿化富集规律等方面论述了金山金矿床断裂构造控矿规律 ;揭示金矿在有剪切变形带的波峰、波峰与波谷的转折部位 ,不同类型控矿断裂交叉部位等金矿化的富集规律 ,指出它们在寻找该类金矿中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1.
韩长寿 《河南地质》2001,19(2):120-124
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产于拆离断层附近陡倾斜破碎带中,矿体定位明显受控于拆离断层、文中分析了不同成矿阶段、围岩蚀变和含金破碎带产状变化对矿化富集的影响,根据矿化和主要蚀变类型的对称分布特点,认为拆离断层是金矿的直接导矿构造。  相似文献   

12.
新构造运动强烈活动的中、高山区,在我国西部广大含金区内有着广泛的分布。由于它具有高山深谷与盆地相间起伏很大的地形环境,因而砂金矿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和我国东北部低缓山区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总结这类山区砂金富集规律,制订有效的普查准则,对于快速有效地开展我国西部广大山区的砂金矿普查工作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赣东北地区前震旦系地层金的原生富集趋势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奚舣  周新民 《江西地质》1997,11(1):46-51
在分析变质岩的含金性及地球化学性质的基础上,认为与金成矿有关的主要元素均源自前震旦系。指出了金的原生富集趋势和存在的矿源层。为在该区寻找金矿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小兴安岭砂金矿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野外调查和室内统计分析工作基础上,对研究区内60余个砂金矿床、矿点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总结了本区砂金的富集规律和砂金矿的形成条件。砂金矿床是物源和地貌共同作用的产物,两者构成了砂金矿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本区有金丰度较高的老变质岩系,构造活动与岩浆作用使其内的分散金多次迁移再富集,结果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含金地质体。这些地质体构成了本区砂金的物质基础,地貌及地貌形成过程使这些含金地质体不断遭受风化、剥蚀  相似文献   

15.
韦耀健 《矿产与地质》2004,18(3):264-268,293
研究陆丰官田、西山和毗邻矿段的含金黄铁矿—铁帽型金矿的成矿规律,以及铅锌矿化与含金黄铁矿化的分带现象。根据官田矿段铁帽型金矿的顶底板岩性与金矿化的相互关系,认为:成矿母岩包括燕山早期花岗岩(γ5^2(3))、燕山晚期黑云母花岗岩(γβ5^3(1))及下件罗统金鸡群(J1j)。并探讨该矿床成因,认为燕山早期和晚期花岗岩岩浆活动促使了含金热液的形成,Ⅰ号、Ⅱ号断裂带是含金热液的聚集场所,后期在地下水的表生地球化学作用下,最后形成次生富集的铁帽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石板溪金矿区矿体产出样式及定位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均  吴树仁 《地球科学》1995,20(2):159-165
通过研究石板溪金矿区工业矿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和金矿化的局部富集规律,对区内金矿体的空间产出样式及其定位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揭示与厘定,建立了研究区内金矿体的空间定位产状模式。  相似文献   

17.
祁雨沟角砾岩筒型金矿矿体,应用坑道直流电法,以赋矿空间趋势的“低电阻寓所“概念,使充电法在立体空间上查明了矿体宏观产状。依据金与黄铁矿正相关规律,用自电、激电、视电阻率三法配合,间接指出金矿富集地段,并有三处已被新开拓的坑道证实。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达茂旗哈力齐地区金矿的主要类型是石英脉型,本区存在两种空间分布、形态、产状截然不同的石英脉。本文作者阐述了含金石英脉的特征,尤其是含金石英脉标型特征;同时得出结论:本区含金石英脉,分布于奥陶纪中酸性岩浆岩带附近,走向为近东西向,且地表表现为呈浅灰—灰白色、透明度低、网格状破裂、裂隙中有大量黄色、褐色次生矿物的石英脉可作为本区石英脉型金矿的找矿指示标志。  相似文献   

19.
变质岩区金矿成矿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变质岩区金矿成矿系统的概念,系指产于中、深变质岩中或与变质岩有成因联系的金矿床组合。形成变质岩区金矿成矿系统的核心是原始含金建造。中国主要变质岩分布区,如胶东、秦岭、乌拉山、大青山、燕山、辽东,都有含金建造存在,含金丰度5×10-9~600×10-9,高于地壳或上地幔的平均克拉克值(4×10-9~5×10-9)。目前这些地区已发现了一系列金矿,其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于含金建造。变质富集作用包括区域高温高压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构造剪切作用,甚至于部分熔融作用、重熔岩浆的形成作用,所有这些地质活动可以导致含金建造中金矿物质的富集或贫化再分配。这一过程中碱性组分的溶出与再交代对金的活化带出与再沉淀成矿起到重要作用。金矿化总是与钾化、硅化交代或碱性花岗岩共生。成矿变质流体中K+,SiO2含量较高,x(Na+)/x(K+)值接近1,进一步表明碱性组分,尤其是钾碱组分在金矿形成中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金元素的化学稳定性,在表生条件下,原生金矿的风化、破坏与再生富集是同时进行的,追踪整个的演化过程,可建立变质岩区金矿成矿系统的模式图  相似文献   

20.
刘瑞 《山西地质》2011,(1):9-11
通过对山西平陆靖家山—武家沟一代金矿区域地质背景及金矿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得出了该区金矿的富集规律。得出本金矿区出露的矿化多为脉体的上部,在深部也可能有较好的地段;根据矿床点和矿脉在空间上等距分部的特点,应在矿脉的平行方向寻找更多的含金地质体,同时还要在外围探寻新的矿化点。本结论为该矿床或同类矿床的找矿提供了一定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