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质成分数据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蒂 《地球科学》1998,23(2):28
地质学研究中遇到大量成分数据,其各行之和相同,因而组分相关性中含由闭合效应引起的伪相关,而且不服从正态分布,给统计分析带来了很大困难.分析了前人提出的一些识别成分数据中伪相关的方法的缺欠,提出对数比变换作为成分数据统计分析的基本步骤的依据、优越性及存在问题;指出闭合造成的信息损失包括基的相关结构的信息,是任何方法都找不回来的.今后应着重分析有哪些信息还保留在成分数据中,并有针对性地寻找萃取这些信息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成分数据统计分析的定和问题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德文  袁业立  孟宪伟 《地质论评》2000,46(Z1):364-366
利用成分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处理数据时,数据的定和问题的处理办法直接影响到统计结果的自然属性和实际意义.本文结合成分因子在估计沉积物端元中的应用,探讨定和问题的两种解决方案,即"剩余变量法"和"平均含量限制法".将这两种方法及传统的端元估计结果与实际端元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端元估计方面比传统方法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勘查地球化学找矿工作的重点在于正确解译地球化学数据,以便从冗杂的地质信息中精准提取与成矿有关的异常信息,指导找矿研究。然而,地球化学数据属于成分数据,具有闭合效应,只有对数据进行正确的预处理才能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还原元素真实的空间分布。本文在阿舍勒铜锌矿区外围南侧区域共收集1009件地表原生晕样品,对样品中的13种微量元素进行测试,并对原始数据、对数及ilr变换后的数据进行EDA分析,对比数据空间分布及内部结构特征。运用(稳健)主成分分析,结合成分数据双标图及第一主成分点位图,解译三类数据指示的元素组合与成矿信息之间的关联。随后运用多重分形滤波技术,对以ilr变换为基础的稳健主成分得分数据分解元素组合异常和背景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经过对数及ilr变换后的数据相比原始数据空间尺度更均匀,数据近似正态分布;②三类数据双标图表明,仅ilr变换后的数据消除了“闭合效应”,且其第一主成分元素分组揭示了研究区铜矿化与铅锌多金属矿化组合;以对数变换与ilr变换为基础的第一主成分点位图表明,后者主成分得分异常能够较好指示研究区地质找矿信息;③结合研究区地质找矿信息、元素组合异常及背景空间分布特征,最终圈定3个有利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4.
谢玉芝  汪洋 《地质论评》2023,69(1):2023010010-2023010010
岩石与矿物的地球化学成分数据具有高维度特征。传统的岩矿地球化学成分研究主要采用二元/三元图解判别法,准确率不高,在数理统计方法上有欠缺。机器学习方法非常适用于对大样本高维度的岩矿成分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处理。本文在介绍机器学习常见算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总结近5年来国内外学者将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岩石矿物成分数据研究的实例,包括:① 根据矿物成分溯源其母岩(源岩)、判别矿床类型,② 新生代火山岩溯源,③ 判别变质岩原岩,④ 依据岩浆岩成分判别大地构造环境等。已有的研究实例显示,机器学习方法的准确度明显优于传统的低维度判别法。机器学习本质是分析大样本数据的高维度变量之间的相关、归类等多元统计问题。推广机器学习的应用需要建设开放获取(Open Access)的矿物、岩石成分数据库,同时全面实施开放研究(Open Research)的发表策略。  相似文献   

5.
杨毅恒  夏立显  李景朝 《地质论评》2000,46(Z1):367-378
对应分析是与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相类似的方法,它们都不包含响应变量,特别适用于定性数据或频率数据.这类方法的变量选择和样品选择的问题相当重要,针对矿产资源预测中模型单元的变量和预测单元的变量不平衡性,本文提出了"逐步对应分析"方法,解决了一类不含响应变量统计模型的变量和样品的选择问题,并讨论了样品和变量的最佳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数据中提取找矿地球化学信息是目前化探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地球化学背景与异常划分是提取找矿地球化学信息的关键,而地球化学数据是成分数据,具有闭合效应,使得数据在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时需进行变换。笔者采用东昆仑东段水系沉积物中11种常量元素的含量数据,通过ILR数据变换后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因子分区结果,结合EDA法,对样品数据进行分区标准化,以标准化后的值来圈定异常。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利用ILR变换后的因子分区标准化方法所圈定的异常可以去除地质体中高背景值的影响,与矿床空间位置对应较好,且该方法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实际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对数比统计分析及粒度数据中沉积水动力环境信息的萃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蒂 《沉积学报》1996,14(A00):149-157
沉积物粒度研究是沉积水动力环境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闭合效应的影响,经典统计方法难以揭示粒度数据的真实特征。对数比统计分析是克服闭合效应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波罗的海西部和南海北部的两个研究实例,在原始数据的经典统计分析不能揭示样品的自然分类的情况下,以粒度数据的对数比变换为基础的RQ型主分量分析揭示出各沉积物类型之间的明显差异,而根据这种沉积物分类进行的沉积分区清晰地反映了沉积水动力环境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谢玉芝  汪洋 《地质论评》2023,69(4):1465-1474
岩石与矿物的地球化学成分数据具有高维度特征。传统的岩矿地球化学成分研究主要采用二元/三元图解判别法,准确率不高,在数理统计方法上有欠缺。机器学习方法非常适用于对大样本高维度的岩矿成分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处理。笔者等在介绍机器学习常见算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总结近5年来国内外学者将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岩石矿物成分数据研究的实例,包括:(1)根据矿物成分溯源其母岩(源岩)、判别矿床类型,(2)新生代火山岩溯源,(3)判别变质岩原岩,(4)依据岩浆岩成分判别大地构造环境等。已有的研究实例显示,机器学习方法的准确度明显优于传统的低维度判别法。机器学习本质是分析大样本数据的高维度变量之间的相关、归类等多元统计问题。推广机器学习的应用需要建设开放获取(Open Access)的矿物、岩石成分数据库,同时全面实施开放研究(Open Research)的发表策略。  相似文献   

9.
地质成分数据统计分析——困难和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蒂 《地球科学》1998,23(2):147-152
地质学研究中遇到大量成分数据,其各行之和相同,因而组分相关性中含由闭合效应引起的伪相关,而且不服从正态分布,给统计分析带来了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10.
位于西藏改则县的多龙矿集区是班公湖—怒江结合带最重要的斑岩型铜-金产地,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本文利用MML-EM算法(Minimum Message Length-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Algorithm)和ILR变换(Isometric Log-Ratio Transformation)为基础的主成分分析定量研究多龙矿集区水系沉积物化探数据的统计分布规律。混合分布筛分结果表明,Cu、Pb、Zn、Cr、Ni、Mn、Ag、Sn、W、Mo、As、Sb、Bi、Hg和Au的元素含量都服从包含两个对数正态分布的混合分布。大部分元素的高均值子分布反映了该地区多期次岩浆或热液活动。通过作ILR变换(Isometric Log-Ratio Transformation),消除了多龙地区化探数据的闭合效应,第一主成分的元素组合指示该地区的铜-金成矿潜力。多龙地区大部分铜-金矿床(点)和地表蚀变落在第一主成分得分较高的区域。根据第一主成分的得分,本文圈定了若干个成矿潜力较大的靶区。  相似文献   

11.
钻孔简易水文观测,是研究井田水文地质特征的必要手段和布置水文地质孔的重要依据。一、简易水文观测的内容与要求 1.岩芯水文地质鉴定:主要记述含水层岩溶、裂隙性质(张开或闭合的)、裂隙产状、裂隙大小、充填程度及充填物的成分,地下水溶蚀现象等,并进行岩溶、裂隙率的统计。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对地质、化探数据进行整理、解释与模拟,是定量的描述有关地质体在空间上、时间上、物质成分上的变化规律的一种手段。借助于多元统计方法的成果阐明各种地质、地球化学因素,可以为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分析规律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讯息,以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13.
矿产统计预测是一项"把区域地质、成矿规律、地质数学信息和概念加以综合,并用计算机进行综合评价的工作"(阿格特伯格,1974).目前公认最佳的预测方法是利用地质、矿产、遥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多种信息进行资源评价的综合信息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王世称等,2000).但一些传统的分析处理方法,如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致矿异常下限等均只利用了数据的低阶统计特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上空间地学信息的复杂性,数据挖掘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不能很好的表征矿产特征,因此预测结果往往与实际矿产储量情况不符.为了更深层次的挖掘地学信息,我们提出引进一种目前只用于信号处理的高阶统计方法--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来进行矿产预测,并借鉴因子分析的思想解决独立成分分析算法不确定性的局限,使其更加适合处理地质矿产数据,结果也更加便于制图解释.  相似文献   

14.
蚀变作用的多原岩系统及质量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造成岩石地球化学不均匀性的原因,主要有测量误差、闭合问题及岩石学方面的控制等。各有其不同的研究和解决方法。对于蚀变岩的多原岩系统,常用不相容高场强元素(HFSE)来描述岩石性质,用其作为监视器,可作出各相容元素(或成分)的分异线;用不活动元素蚀变线与分异线的产点来确定原始成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蚀变岩质量变化的计算。  相似文献   

15.
余先川  张冠鹏  姚旺 《江苏地质》2019,43(1):103-110
地球化学数据元素间的相关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地球化学数据是一种不遵循正态分布的成分数据,其封闭特征存在挖掘和分析的困难和障碍,因此许多传统的统计方法不适合使用。主要通过元素值的趋势分析了地球化学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提出了形态相关系数的概念。该方法不需要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可以忽略闭包特征的影响。实验表明,该方法简单、稳定、准确,可以显示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此外,方法计算过程消除了回溯,因此适用于大数据的实时和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16.
蚀变岩质量平衡计算方法介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流体与岩石之间在反应(蚀变)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闭合问题,指出不能直接比较蚀变前后岩石成分的质量,而需要进行质量平衡计算,在这种计算中,首先要有合理的假设前提,即已知岩石质量变化前后的体积变化,或者岩石在质量变化中存在着不活动元素。介绍了选择不活动元素的多种方法及质量平衡计算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申维 《地质科技情报》2002,21(4):105-110
“国际数学地质协会2002年会”于2002年9月在德国柏林召开。会议共设18个专题:地质统计建模与不确定传播;地质统计模拟;多变量地质统计学和数据同化;GIS与地质统计学的桥接和结合;地质学中的统计方法;数学地质研究;共用的与可移动的GIS的发展和应用;地质建模和因特网展示;地球科学数据标准、词典与技术的发展和现状;空间数据;地球科学中的球状问题;成分数据分析:理论与实践;石油化学与物理数据的统计学;分析与多得分形;外生动力学和岩石圈沉积物覆盖;地壳地球化学建模和物理化学过程;环境保护定量模型:地质环境相关预测;水文地质学:地下水监控与质量评价。围绕这18个专题,介绍了国际数学地质研究的主要进展,即反映了国际数学地质研究的水平,也代表了21世纪数学地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一个地区或流域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是这个地区或流域地表水资源量的主要指标。但是不同的供水目标,对于地表水资源量具有不同保证率的要求。而年径流统计参数推求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不同保证率水资源量的精度。无资料地区非闭合流域年径流统计参数的推求,当年径流的变化特征服从P-Ⅲ型的分布时,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先求出该地区闭合流域的统计参数,再进行与相邻流域地下交换水量的调查,当每年地下交换水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9.
松辽盆地北部某地区深部地层倾角较陡,地下构造复杂,以叠加为基础的叠后时间偏移成像模糊。通过对深层复杂地质叠前时间偏移成像关键技术的研究,提出了综合建模静校正方法,以克服处理中出现的长波长静校正问题及连片处理中闭合差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用了叠前噪声压制技术、球面扩散补偿、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及剩余振幅补偿技术、多域统计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技术和Kirchhoff叠前偏移算法。结果表明,采用上述组合地震数据处理技术,可有效提高松辽北部深层复杂地质体的偏移成像质量,为准确识别其火山岩储层和火山岩气藏圈闭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红垭豁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秦祁昆晚加里东造山系中祁连构造带内,区内岩浆岩分布广泛,成矿条件优越。为有效提取矿致地球化学异常,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多重分形模型(S-A)方法对研究区沟系641件土壤样品异常进行了提取及ilr(对数比)变换,并结合密度曲线及箱线图,对比三类数据(原始、对数、ilr变换)元素的多元统计含量特征,运用S-A提取研究区地球化学异常及背景。结果显示,ilr变换后数据消除了数据闭合效应,元素含量更接近正态分布。主成分分析得到2类不同的元素组合,PC1为Cu、Fe、Mn、Ni、Pb、Zn元素组合,即中高温热液成矿元素组合形式,代表与侵入体和断裂有关的Cu-Pb-Zn多金属矿化,反映了铜多金属矿成矿过程的叠加;PC2为Au、As、Sb元素组合,代表与金锑矿化有关的低温热液活动。PC1分解图显示,PC1低背景、高异常主要分布在安山岩地层中,且周围附近有中酸性侵入岩及构造破碎带,为铜多金属矿提供物质来源,经异常查证,发现铜矿体1条。研究认为,红垭豁地区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S-A所圈定的综合异常可为下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