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令臣 《贵金属地质》2000,9(2):105-110
地电化学提取法(简称电提取)是一种物理化学相结合,以离子晕为基础的找矿方法,即用人工电场力富集、提取自然状态的微量离子晕中的元素信息,以达到直接找在放或区分物化探异常源性质为目的新兴找矿特效方法。我单位在90年代初引进此方法以来分别在辽宁省阜新排山楼金矿、盖县猫岭金矿、开原市李家银矿、北票二道沟金矿等已知矿床上进行了方法试验研究,并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在阜新排山楼金矿已知矿体上的方法试验结果对比。  相似文献   

2.
排山楼金异常受控于东西向与北东向韧性剪切带交汇部位的特征,打破了前人局限于在中生代中酸性岩浆岩内外接触带找金的常规,为在东北地区寻找韧性剪切带糜棱岩型金矿提供了先例。另外,各种地球化学参数表明,排山楼矿区金远景是可观的。  相似文献   

3.
李达  韩雪梅 《贵金属地质》1995,4(2):109-117
排山楼金矿赋存于排山楼-侯其营子韧性剪切带内,发育有与金矿有密切成生联系的围岩蚀变带。金矿物在矿石内以晶隙金、裂隙金为主,极少量的包裹金。从矿液的形成至矿体的定位,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早期的韧性变形阶段和晚期的脆-韧性变形阶段。  相似文献   

4.
辽宁阜新排山楼金矿南带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山楼金矿赋存于太古宇建平群片麻岩与元古宇长城系大红峪组砂岩、高于庄组白云岩之间的东西向韧性剪切带中,为大型同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在排山楼金矿南带十家子一带发现,与排山楼金矿赋存于相应层位中的含金韧性剪切带层序倒转,含金韧性剪切带层位由处于高于庄组白云岩层之下变为在白云岩层之上,找矿方向和重点由此发生了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5.
地电化学提取法(简称电提取)是一种物理化学相结合,以离子晕为基础的找矿方法,即用人工电场力富集,提取自然状态的微量离子晕中的元素信息,以达到直接找矿或区分物化探异常源性质为目的新兴找矿特效方法.我单位在90年代初引进此方法以来分别在辽宁省阜新排山楼金矿、盖县猫岭金矿、开原市李家银矿、北票二道沟金矿等已知矿床上进行了方法试验研究,并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在阜新排山楼金矿已知矿体上的方法试验结果对比,在已知金矿外围双山地段,通过做电提取金矿勘查工作,发现电提取金异常带,经槽探工程揭露发现平均品位1.05×10-6,最高品位2.4×10-6的含金矿化体,经打钻验证,在深部发现工业矿体,现今成为中型金矿.通过对收集的国内外和我单位电提取实地勘查资料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在典型金、银矿电提取找矿规律.  相似文献   

6.
辽宁大板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贵春 《黄金地质》2000,6(3):38-41
矿床位于辽西台陷北缘,受NE和EW向断裂控制,属著名的排山楼金矿外围。前寒武纪斜长角闪岩是主要矿源层。断裂构造为成矿提供空间。金矿化与蚀变带关系密切,蚀变越强金含量越高。属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糜棱岩化、斜长角闪质岩石和构造交汇部位是寻找金矿的重要标志。与排山楼金矿对比表明该地区具有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研究结果表明,排山楼金矿的容矿围岩是一套以英云闪长岩为主体,含少量角闪质上壳岩包体及脉岩的组合。这套英云闪长岩加脉岩(闪长玢岩)系经强变形作用改造,形成排山楼金矿现有的含矿糜棱矿系。容矿角闪质磨棱岩中金与钯关系研究结果不支持金矿质直接来自于矿体附近的角闪质上壳岩包体说法。  相似文献   

8.
排山楼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达  韩雪梅 《地质与资源》1995,4(2):109-117
排山楼金矿赋存于排山楼一侯其营子韧性剪切带内,发育有与金矿有密切成生联系的围岩蚀变带。金矿物在矿石内以晶隙金、裂隙金为主。极少量的包裹金。从矿液的形成至矿体的定位,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早期的韧性变形阶段和晚期的脆一韧性变形阶段。  相似文献   

9.
辽西地区东五家子金矿与排山楼金矿空间位置相距较近,同属华北陆块北缘东段,且均产于新太古代变质表壳岩-深成岩组合岩系中.然而,东五家子金矿作为石英脉型金矿的代表,与以排山楼金矿为代表的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在成矿机制、成矿时代及成矿特征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别.通过对比分析上述2个金矿的矿床特征,认为局部构造环境演化差异性造成了二者成矿的不同.与此同时,内蒙地轴宝国老隆起石英脉型金矿密集分布的格局与燕山褶皱带北镇隆起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稀疏分布的格局,这一鲜明反差现象也依据“波的传导”理论得到了较好的解释.与宝国老隆起具有相似局部构造环境的旧庙隆起已发现金矿点稀少,且存在明显Au化探异常,因而有望在该区域发现“东五家子式”金矿.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排山楼矿区二长花岗岩成因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排山楼二长花岗岩体为一个小型的岩株,出露于排山楼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的北部。岩石为不等粒似斑状花岗结构,主要由钾长石、更长石、石英、黑云母和少量角闪石构成,含有锆石、榍石、磷灰石、钛铁矿等副矿物,属于高钾钙碱性准铝质I型花岗岩。该二长花岗岩具有富钠,高Sr、Ba含量,重稀土强烈亏损和轻微的正铕异常等特殊的地球化学特征,从而推断其岩浆可能起源于加厚陆壳底部角闪岩类的部分熔融。锆石U-Pb年龄(128±1.3Ma)表明该岩体在燕山晚期白垩纪侵位。由于在排山楼矿床观察到二长花岗岩的侵位晚于控矿糜棱岩带、但岩体本身又发育了金矿化,根据本岩体与含矿韧性剪切带的密切时空关系,参照区域构造热事件与成矿作用的密切联系,认为排山楼二长花岗岩浆的侵位与控矿韧性剪切作用,可能是本区燕山晚期岩石圈伸展体系下同一构造热事件的不同侧面,因而二者应存在构造机制上的密切联系。但不排除控矿韧性断裂长期活动的可能性以及曾经有更早期次金矿化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排山楼金矿是近年来在辽西地区发现的一个大型同韧性剪切带复成热液金矿床,并具有发展为特大型金矿的良好前景。这一发现证明华北地台北缘为具有巨大资源潜力的重要金矿化区,也说明区域化探工作找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以金矿为例探讨了区域化探异常评价标志,提出筛选评价主要准则是异常面积、强度和元素组合。收集了中国金矿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化探成果80个、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52个、土壤测量成果46个,提出一个有经济价值金矿异常面积为:1:5万〉2km^2,1:1万~1:2.5万〉0.2km^2。认为金异常强弱不影响找矿,但必须有浓集中心才能找到矿。同时提出Au矿元素组合主要为Au、As、Sb、Ag、Pb,其次为Cu、Hg、Zn、Mo、Bi、W、Cd、Sn。金元素浓度分带,元素套合关系是判别金矿剥蚀程度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3.
排山楼金矿床是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的大型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矿体严格受近东西向排山楼—马家荒韧性剪切带控制。此类型矿床矿化范围广,产状稳定,连续性好,矿化均匀,但品位偏低,它的发现和勘探为今后东北地区开展韧性剪带中金矿找矿工作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4.
辽宁阜新排山楼金矿的40Ar/39Ar成矿年龄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排山楼大型金矿床产于辽西高级变质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中,受绿岩中、上部层位的基性-中酸性火山岩系和东西向韧性剪切带控制。容矿岩石主要是变质安山质-英安质火山岩类。为解决主矿体的形成时代,选取含金石英细脉浸染状矿石中的石英测定了40Ar/39Ar年龄为2105.2±10.4Ma。谱线特征为马鞍型,其底坪年龄为石英的结晶年龄。由此提出排山楼金矿的成因主要与吕梁期的东西向韧性剪切带有关。  相似文献   

15.
徐瑞松  马跃良 《地球化学》1996,25(2):196-203,T001
河台金矿位于中国广东西部山区,属南亚热带气候区,该区次生针阔叶混交林发育,覆盖率大于70%,矿区植物受Au及伴生元素严重毒化,研究结果表明,河台金矿区植物叶中的Au含量比照区高30多倍,Ag、Cu、Pb、Zn、Hg的含量均与对照区处于同一数量级;河台金矿植叶色素中的Au、Cu是对照区的2倍多,Ag、Hg、S、Mn的含量均与对照区的处于同一数量级,但显弱正异常,Zn、As、Sb、Mg也与对照区的处于  相似文献   

16.
双峰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峰山金矿产于双峰山背斜核部下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第二亚组陆相火山岩内。即金矿化赋存于次生石英岩及蚀变安山岩中。金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关系密切,矿床具有Au、Ag、As、Sb、Hg等元素组合异常,表现出浅成低温热液矿化蚀变特征。提出了双峰山金矿为浅成低温热液型冰长石—绢云母金矿亚型矿床的成因认识。  相似文献   

17.
云南马厂箐金矿区煌斑岩地球化学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广泛分布于云南马厂箐金矿区煌斑岩主要为云煌区,主要元素表明为碱性系列、钾质钙碱性煌斑岩;过渡元素分配模式为慢源岩石的“W”型、不相容元素分配模式为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富集的“骆峰”型、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为“右倾”的经稀土富集型、以及模拟计算均表明,该区煌斑岩为交代富集地幔部分熔融(熔融程度约为12%)的产物。新鲜、蚀变、矿化煌斑岩Au,CO2,Fe2O3,FeO等的含量及变化规律,暗示其在金矿  相似文献   

18.
由于Au、Pt、Pd等元素分析测试技术的突破,使中国的贵金属地球化学勘查得到迅速发展。甘肃省自80年代以来,金矿地球化学勘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90年代初,在研究改进Pt、Pd、Au化学-光谱法快速联测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在祁连山地区开展了针对金和铂族元素的区域地球化学勘查。工作结果,Pt、Pd、Au的报出率都达到了100%,从而可靠地圈定了Pt、Pd、Au的地球化学异常。这一案例证明,地球化学勘查在寻找金和铂族元素矿产方面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大药坑金矿区3处没采样介质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总结了找矿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土计球化学异常元素组合受表生成壤作用影响。Au为独立组分;而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由于以机械搬远为主,其元素组合与原生组合相近。  相似文献   

20.
排山楼地区金矿化与太古宇建平群变质杂岩中的角闪质岩石,北东向,东西向断裂交汇复合部位,燕山中晚期花岗岩关系密切,研究表明:太古宇建平群大营子组,瓦子裕组原岩建造为金成矿的初始矿源层,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促使金发生第2次富集;燕山中晚期岩浆活动形成热液并直接提供部分成矿物质,断裂构造为成矿物质和热液提供定位空间,金矿化受多种因素综合控制并具有多源,多期,多阶段继承性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