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阳山超大型热液金矿床的成矿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从阳山超大型金矿床的区域构造演化发展背景、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等特征进行的研究与分析表明,它是形成、产出在中新生代活化造山带、地壳高位浅成的中低温热液型超大型金矿床。从大地构造成矿学的研究途径,对其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的源区类型、形成与演化的构造环境、成矿作用的地质成因类型、成矿流体传输与聚集的构造系统等方面的初步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是变质与非变质的复杂混合体系,主要由基底、盖层中的构造热动力区域变质流体+重熔花岗岩浆热变质流体+岩浆热液等,组成多成因类型混合成矿流体,并受到同生水、大气降水的混染。因此,阳山金矿主要是由混合型变质成矿流体与岩浆热液成矿流体叠加形成,具有多因复成成矿特征的超大型中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2.
豫西熊耳山地区变质流体的性质与演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范宏瑞  谢奕汉 《矿物学报》1992,12(4):299-308,T001
流体包裹体研究发现,本区区域变质高峰期后热液以高盐度为特征,均一温度为205~360℃,盐度16~34wt%eq.NaCl。热液体系属Na-K-Cl-S-C型。变质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变质流体的组成有重大改变,从以含水溶液为主的流体转到以CO_2为主的流体。不同地区的变质岩、混合岩中流体包裹体类型、均一温度、盐度都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为同一变质流体演化的产物,说明本区在变质-混合岩化构造热事件中具很大的均匀性。因此,变质作用过程中不可能有大规模的热流体循环,也不会造成大范围的矿质运移和沉淀成矿。本区金矿不是变质同生金矿,而是变质后生金矿。文中还对退变质过程中的p-T轨迹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造山带通常记录了一个p-T空间的顺时针演化,但必须区分沿近等温减压作用部分形成的显微结构与近等压冷却作用产生的退变质特征。退变质演化可以是复合和分阶段的由减压作用和冷却作用部分组成,这种分阶段的退变质轨迹可以是横跨近等压冷却部分的流体消耗反应和近等温减压部分的流体产生反应。融熔作用则一般出现在具较大减压作用的顺时针轨迹到近等压顺时针环形或发卡式的不同进变质和退变质历史的p-T-t轨迹中  相似文献   

4.
云南老王寨金矿床合矿流体来源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老王寨金矿床合矿流体来源及其特性研究何明友,胡瑞忠(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金矿床,含矿流体,来源,特性,老王寨云南老王寨金矿床含矿流体的来源,目前尚未取得共识,已有的观点归纳起来有:火山热液论、变质热液论、岩浆热液论及...  相似文献   

5.
国外浅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床的含矿岩系以含碳和黄铁矿,夹火山物质和热水沉积物,金含量高为特征.在含矿岩系的沉积、成岩过程中,局部可以形成贫金的含矿层,少数情况下以至于形成金矿体.含矿岩系的变质作用可能形成金矿化,或为后来的成矿作用造成有利的物理和化学环境.岩浆作用为成矿作用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或为改造成矿作用提供热源和动力.金矿床受构造控制,位于地热正异常区,金矿床的形成与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变质成矿作用、岩浆期后热液成矿作用和大气降水改造成矿作用等有关.超大型浅变质碎屑岩金矿床的形成过程持续时间长,具有多期多阶段的特点.改造成矿作用在超大型浅变质细碎屑岩型金矿床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中生代形成的超大型金矿床中,构造岩浆活化作用叠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邵军  李兰英 《地质与资源》2002,11(3):147-151
元古宇辽河群盖县组是一套黏土、半黏土质陆源碎屑沉积夹中-酸性火山岩或火山碎屑岩沉积建造,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变形变质作用,导致岩石中的硅质成分分异而形成硅化石英脉,同时,岩石中的成矿物质也发生了初步的迁移和富集.燕山期的花岗岩浆活动交代重熔了变质岩系,变质岩系中大量的成矿物质被活化、迁移至岩浆期后热液中,在成矿热液演化为偏酸性-还原性条件下,金等成矿元素发生了沉淀作用.稳定同位素、稀土元素特征表明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盖县组变质岩系,成矿热液为岩浆期后热液.伴随岩浆活动产生的一系列剪切构造既为成矿热液运移提供了通道,也为矿质沉淀提供了有利空间.新甸金矿床属于岩浆期后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7.
辽宁猫岭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猫岭金矿床划分为沉积变质、变质热液和交代重熔岩浆热液三个成矿期。由硫、氢、氧同位素,稀土元素特征及包裹体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变质热液期为主成矿期,主要成矿物质来自围岩,矿床属变质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8.
区域变质作用中的流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区域变质条件下流体的流动有 4种标志 :( 1)细脉 ;( 2 )岩石学 ;( 3 )稳定同位素 ;( 4 )常量元素的交代作用。不同级别的区域变质作用中 ,流体影响着岩石的变质反应和变形 ;在高级变质的情况下甚至有熔体出现。在超高压变质条件下 ,流体量比地壳范围区域变质要少得多 ,从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的资料可知 ,流体的演化有明显的阶段性 ,局部曾发现熔融包裹体。水流体的介入 ,引起岩石的退变质和元素地球化学变异 ,是超高压变质岩抬升、进入中下地壳的产物。新近的实验岩石学成果说明 ,多硅白云母、角闪石等含羟基的矿物 ,在俯冲达 10 0km以下依然稳定 ,而一些花岗岩体系在超高压的条件下产生的超临界流体 ,乃是花岗岩、片麻岩只能部分保留超高压矿物组合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的退变质赤微构造:折返过程的启示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游振东  张泽明 《地质学报》2000,74(3):224-233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中发现了一系列退变质显微构造,其主要类型有:①由于出溶而产生的定一包裹物;②由于多型转变而产生的假像替代;③固→固反应产生的冠状体;④涉及流体的退变质反应产生的冠状体或后成合晶。借助显微构造关系,可以建立超高压变质岩的退变质演化阶段,从而构筑其PT演化趋势、识别出碰撞造山和超高压变质峰期之后的两阶段隆升历史;早期为“挤出”作用诱发的近等温减压退变质;晚期则是地壳伸展体制下的退变质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榴辉岩退变质过程中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对退变质程度连续变化样品的不同部分的对比研究表明,流体作用下的退变质过程中大离子亲石元素(Cs、Rb、Ba、Sr、K、Th、U)和轻稀土元素表现出较大的活动性,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变化相对较小。退变质后大离子亲石元素的显著增加和高场强元素、重稀土元素的轻微变化(甚至相对降低),表明与退变质作用有关的流体中的络阴离子含量很少,并不富集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退变质后总体上表现出的Si、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的明显变化,表明外来流体参与了榴辉岩的退变质过程,带入和带出了一些元素。结合榴辉岩中单矿物微量元素组成以及前人对D^Mineral/Fluid的研究成果,对流体-榴辉岩作用形成的退变质分带(富石英条带→角闪岩→退变质榴辉岩→新鲜榴辉岩)的微量元素组成变化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在流体作用下的榴辉岩退变质过程中,大离子亲石元素、轻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含量的变化除了受退变质流体性质的影响外,更大程度上取决于退变质过程中的矿物相(尤其是副矿物)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变质流体对变质反应温度缓冲作用实例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闽北麻源群、浙西南陈葵群、冀东麻粒岩和冀西南阜平群变质流体与变质反应温度关系实例研究表明,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变质流体对变质反应温度存在着明显的缓冲效应,缓冲的温度范围可超过某些变质相或变质带之间的温度差。因此,变质流体同变质温度、压力一样,是划分变质相带一个独立参数。本文从热力学理论上解释了变质流体对变质反应温度缓冲作用的机制,并对缓冲强度进行了估算,据此阐述了变质流体在变质相带研究中的重要意  相似文献   

12.
有关闽北麻源群、浙西南陈蔡群、冀东麻粒岩和冀西南阜平群变质流体与变质反应温度关系实例研究表明,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变质流体对变质反应温度存在着明显的缓冲效应,缓冲的温度范围可超过某些变质相或变质带之间的温度差。因此,变质流体同变质温度、压力一样,是划分变质相带一个独立参数。本文从热力学理论上解释了变质流体对变质反应温度缓冲作用的机制,并对缓冲强度进行了估算,据此阐述了变质流体在变质相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乌拉山地区麻粒岩相变质流体性状及其演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徐学纯 《地质论评》1992,38(5):398-406
流体是变质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流体包裹体是变质作用某一时期流体相的最客观和最真实的记录。本区麻粒岩相变质流体以富CO_2为特点,具有高密度、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和氧逸度。变质流体的演化具有与温压条件演化相同的PTt轨迹。随着变质作用演化,流体具有密度减小、体积增大的趋势,反映了变质过程流体的演化特点及其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4.
这里介绍国外太古宙高级变质区中的几个金矿床,希望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5.
豫南中温榴辉岩中角闪石的变质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该区中温榴辉岩的各个演化阶段中,出现了不同成分的角闪石。石榴石环带及其核部的闪石等矿物包囊体记录了前榴辉阶段及其进变质演化的特征。在榴岩阶段晚期,蓝闪石稳定出现,其成分环带反映了压力降低的连续过程;角闪石-斜长石后成合晶为石榴石和绿辉石的退变质产物;退变质后期,钙质闪石大量出现。角闪石的矿物组合及其成分变化,反映了中温榴辉岩的顺时针变质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床的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床是我国目前最有前景的金矿类型之一。本文针对我国较重要的变质碎屑岩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等特征,详细讨论了该类矿床的成矿机理。最后,以黄金洞金矿床为例,讨论了该类矿床的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7.
研究区经历了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并可划分为初期、主期、峰期和晚期四个变质阶段。各变质阶段具有特定的矿物组合、变质反应、温压条件和流体特征。变质泥质岩和变质基性岩具有一致的变质演化特点和相对应的标志。高密度的CO_2流体占主导和低H_2O逸度是麻粒岩相变质流体的特点。变质作用演化的P-T-t轨迹与变质流体的演化特点是一致的,具有典型造山带型变质作用演化特征。反映了变质作用与地壳演化的关系及其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8.
萨热阔布金矿床的围岩蚀变表现为一种线性的前进变质作用,使近矿围岩中的黑云母、角闪石晶体增大,并产生了硅线石、红柱石等低压型高温特征变质矿物,同时在含金石英岩中也出现了黑云母、角闪石、石榴石、绿帘石、阳起石、透闪石、菱铁矿等有特殊成因的变质矿物,而且含金石英岩的韧性剪切变形作用甚弱,这些地质特征明显不同于与黄铁绢英岩化退变质作用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或剪切带型金矿床,它应该代表一种新的金矿类型,其形成过程可能与断裂变质作用有着内在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9.
翟明国  从柏林 《岩石学报》1995,11(3):257-272
蓝晶石在大别山含柯石英和不含柯石英的榴辉岩、高压变质的副片麻岩、非高压变质的宿松群的变质沉积岩中都是重要的变质矿物。它们多有冠状或其它的变质反应结构,形成多样化的退变质反应矿物。有些退变质反应是十分罕见的。本文报道了8种蓝晶石的矿物组合和退变质反应,推测和计算了变质反应的温度-压力条件,从而探讨了它们代表的近等温降压、升温降压和流体为重要因素的降温降压的不同的动力学过程。这些数据与用其它变质矿物所得到的温度压力条件和PTt演化基本一致。为探讨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金矿床密集区受含金丰度高的岩石圈地幔区控制和制约。本文以华北地台若干金矿床密集区为例,从地壳演化的角度,初步探索了初始地壳的含金丰度变化与金矿床密集区的关系。文章认为,初始地壳只有经活化改造和活化再造,才能形成金元素的富集域或金矿床密集区。金矿床密集区的形成是矿源、热源、搬运介质和构造条件的统一体。其中,前寒武纪古老变质基底是金矿形成的物质基础,变质基底双层结构的下层结构是金矿床的主要赋存部位,岩浆一热构造作用是初始地壳内成矿物质活化的动力,岩浆活动、流体运移是矿质的搬运工具,构造断裂是含矿热液运移的通道和聚集的空间,特别是深断裂能使深源成矿物质迁移至地壳,使矿质来源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