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卫星通讯的应急指挥车系统的特点是不受地点的约束,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和任何时间都可以实现与外界的通讯,这正是现场气象应急服务工作所迫切需要的.介绍了气象应急指挥车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详细阐述了其在气象应急服务中的应急流程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高龙 《陕西气象》2009,(5):42-44
1中山气象站 南极中山气象站建于1989年,海拔高度14.9m,是我国在南极开展气象考察的重要站点之一,目前已初具规模,地面观测系统、发报和通讯系统基本实现了遥测和自动化,每天通过澳大利亚戴维斯站将气象资料传人世界天气监视网。气象站利用气象资料无线短波接收系统,接收南极地区的天气图、气象报以及站区附近地区冰情图、NOAA卫星的AVHRR与TOVS数字及图像资料,为站区天气预报和海冰冰情分析提供现场图像和资料服务。  相似文献   

3.
1引言单收站的广播是单向的,如果单收站发生故障或因其它原因导致接收资料不完整时,单收站无法再次接收到已广播过的气象资料,造成当天天气图资料不完整,对预报业务正常开展产生影响。利用光纤宽带网接收气象资料是一种良好的补救方式。通过对Micaps系统参数的设置并利用批处理命令,实现利用光纤宽带网代替卫星通讯网传输气象资料的功能,当卫星通讯出现故障时Micaps系统将通过光纤宽带网从省网络中心接收卫星气象资料。2 Micaps系统文件远程接收方式Micaps系统有两种接收方式:一种是虚盘拷贝,另一种是FTP方式。选用何种方式则要看Mi-cap…  相似文献   

4.
骆继宾 《气象》1989,15(10):3-9
本文就我国气象业务技术中的主要方面,即气象台站网的建设和发展、气象通讯系统、卫星气象及气象卫星、天气预报、气候资料工作、专业气象工作等方面四十年来的发展作了简要述评。在这四十年的发展中,以近十年来的进展最为迅速和显著,本文对此作了重点的叙述。通过以上叙述也概括地说明了我国当前气象业务技术的现状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简称9210程)是气象部门20世纪90年代现代化建设的骨干。程。其主要目的是在全国地(市)级以上气象部门建设1个以卫星通讯为主,地面通讯为辅,多种手段并用的信息网络系统;建设1个覆盖全国县级以上气象信息单向广播网络接收系统。系统建成后,将在网络环境下承担全国气象观测资料、气象资料加工产品的收集、分发和管理,并提供人机交互处理系统作为天气预报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6.
乌兰察布市气象资料应用处理与共享系统,以该市已经建成的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测数据为信息资源,充分利用信息网络通讯技术和数据库存储与查询、分析、统计技术,实现全市气象部门自动气象站资料的整合与管理。通过气象资料应用处理与共享平台的建设,实现了气象资料在全市气象部门内的高效共享,并提高了气象资料在业务领域和服务领域的使用率和共享率。  相似文献   

7.
兰方信  田兰  杨柳 《贵州气象》2005,29(2):39-41
该系统实现了通过电话拨号方式接入贵州省气象信息网络中心气象数据服务器,获取所需要的常规填图资料及其分析资料、卫星云图资料、贵州省区域气象加密观测资料等图形文件资料和天气预报资料等文本文件资料。同时将收到的气象资料经过处理后回显,实现了异地与省气象台同步显示各种实时的气象资料,使常用气象资料共享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8.
焦作决策气象信息共享系统基于Web平台,实现辖区各气象观测站历史地面观测资料、灾情资料的综合查询、分析,雷达、静止卫星、闪电定位等探测图像的即时发布浏览,乡镇雨情图、黄沁河流域雨情图制作,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的分发管理等功能,客户端通过广域网(气象专线)获取焦作气象信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气象卫星云图资料微机处理系统的组成,设计方法以及系统中已实现的各项功能。在气象业务部门中使用该系统,可以从卫星云图资料中提取更多的气象要素,大大地提高了云图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据《计算机世界》周刊报导,美国海军计划1978年年底前正式建成一个以人造卫星为基础的系统,以提高全球气象预报的正确性。该系统设在蒙特雷,可处理来自国防气象卫星,以及拟议中的大洋卫星的气象资料,也可以处理来自普通的地面站、无线电探空仪、飞机、船只和自动气象浮标等的气象信息。系统目前正在安装调试。一旦把蒙特雷的天线和位于缅因州和华盛顿州的两个数据收集站用高速通讯接口通过卫星连接起来的工作完成后,整个系统就可投入工作。这个系统的心脏是新安装的一台赛伯175(Cyber175)型计算机。Cyber175对卫星发来的全部数据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