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近年来,宁波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宁波”为契机,围绕生态市建设目标,全面落实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截至2005年底,全市222家需治理废弃矿山,已有82家完成治理,13家正在治理,两合计占到了总数的43.79%。其中,宁海县需治理废弃矿山治理率已达到100%。同时,严格实施矿产资源规划,严把采矿权审批关,切实落实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全市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正朝着“新帐不欠,老帐逐步还清”的目标迈进。我们做法主要是:  相似文献   

2.
2005年,莱芜市狠抓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落实,全面推进矿产资源市场化配置,取得突出成绩,创历史最好水平。一是全面推进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采矿权价款首次突破5000万元。该市继2001年敲响全省采矿权招拍挂试点第一槌,2002年敲响全省黑色金属矿权拍卖第一槌,2003年全面实现采矿权出让“双轨制”向“单轨制”转变,2004年收回砂石矿山重新招拍挂之后,2005年加大招拍挂力度,全市共出让采矿权49宗,收取价款5324.5万元,其中以招拍挂方式出让35宗,收取价款3505万元,是上年的5.3倍。同时,该市编制了全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严格规划管理。针对砂石资源开采规模小、布局散乱的问题,市、区专门编制了《砂石资源保护利用专项规划》,提高采矿权准入门槛,将建筑砂石最低开采规模提高到5万立方米/年,并优先发展10万立方米/年以上的建筑砂石企业,使全市砂石矿山数量减少了50%,初步实现了砂石资源的定时、定量、定点供应。二是加强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矿费征收首次突破1000万元。2005年,根据市场实际变化,该市适时调整采选一体铁矿企业的补偿费计费比例,确保了国家收益不流失,并加强与企业沟通联系服务,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全市全年共征收矿费1200万元,入库930万元,均创历史新高。三是争取上级支持,采矿权价款委托征收突破2000万元。2005年受省国土资源厅委托征收采矿权价款2316.4万元,超过以往历年总和。[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宝丰县国土资源局按照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统一部署,圆满完成了2014年度采矿权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检查工作。通过此次年检,共收回矿山环境治理保证金199.1万元,追缴补偿费1万余元。此次年检重点对宝丰县范围内持证矿山企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或年度开采设计实施情况,矿产资源补偿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等法定费用缴纳情况,矿产资  相似文献   

4.
<正>浙江省是全国最早实行生态治理备用金制度的地区,200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通过《关于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收取管理办法的通知》(浙政发〔2001〕81号)文件(以下简称81号文)的形式对矿山生态治理政策进行了规定,2004年省人大通过修改《浙江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第24、36条,在法规层面上对矿山生态治理备用金的征收和使用进行了规定。国土资源部2009年出台了44号部长令《矿山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5.
《浙江国土资源》2006,(1):63-64
截至2005年12月22日,全市在采的288家(3家国营矿山不计在内)老矿山已全部实现协议方式有偿出让单轨制运行,结束了该市采矿权行政无偿授予的历史,共收取协议采矿权出让金1.0015亿元;同时,丽水市2005年新设的8宗采取矿全部通过采矿权市场公开招拍挂出让,合同出让金582.84万元。目前已实际收取5884.66万元,收取比率为55.5%。  相似文献   

6.
巩义市国土资源局依靠加强动态监管,完善管理,确保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应收尽收。近年来,在矿山企业数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征缴矿产资源补偿费工作屡创新高,2008年全市征缴矿产资源补偿费1628万元,比上年度增长43.3%。  相似文献   

7.
今年上半年,三门峡市全市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388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4%,市本级共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6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0%。  相似文献   

8.
(以下简称《暂管办法》)《暂管办法》明确指出: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矿产资源开采活动的采矿权人,必须向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作出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书面承诺,并向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管部门”)缴存备用金,以备本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防治所需资金。备用金属采矿权人所有,采矿权人依承诺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义务,经验收合格后,备用金及其利息收入返还采矿权人。备用金只能用于因矿产开发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预防、治理和被破坏的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严禁任何单位和…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始建于2004年。本文在研究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缴存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国家有关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的改革方案,就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的落地实施,提出了测算矿山环境治理恢复的基金计提标准,建立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计提、使用专户监管制度,完善矿山地质环境分期治理验收制度体系,改革闭坑、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验收制度体系等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工作中,抚顺县规范补偿费申报、缴纳程序,推动补偿费征管工作的全面开展。全县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取得历史性的突破,2008年征收并入库矿产资源补偿费221.7万元,比上年增收35.7万元,较年初核定指标超额221.7%完成征收任务。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上半年,三门峡市全市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388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4%,市本级共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6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0%。今年以来,三门峡市国土资源局采取六项措施,搞好六个结合,狠抓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收到了明显效果。一是与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治理整顿相结合。该局把征收目标列入整  相似文献   

12.
巩义市国土资源局依靠加强动态监管,完善管理,确保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应收尽收.近年来,在矿山企业数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征缴矿产资源补偿费工作屡创新高,2008年全市征缴矿产资源补偿费1628万元,比上年度增长43.3%.  相似文献   

13.
1月26日,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对2006年度全省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缴纳)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通报表彰。据了解,去年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加强管理,加大征收力度,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入库5392万元,比上年增长45.3%。  相似文献   

14.
我省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经过两年多的整顿和规范工作,“治乱”和“治散”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治本”的工作也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以全面实施规划为主要内容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宏观调控机制基本建立,以全面实行采矿权有偿使用为主要内容的矿业权市场配置机制基本建立,以全面推行矿山治理备用金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基本建立。  相似文献   

15.
黑河市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矿产95种,占全省的72.5%,资源储量大,其中铜、铁、岩金、钨等储量都位列全省前列,潜在经济价值巨大,目前已成为我省勘探和开发的主要后备资源。2012年该市共实现矿山212业总产值23.38亿元,工业增加值9.77亿元,利税总额10.60亿元,上缴矿产资源补偿费3205.96万元。  相似文献   

16.
2006年,镇平县国土资源局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创历史新高。该局通过严打非法采矿、积极宣传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方面的法律法规,排除外来干扰、严格依法行政。征收人员经常深入矿山企业调查摸排,适时掌握资源分布、开发及销售现状,做到及时足额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该年度全县共完成补偿费征收额95万余元,与2005年征收30万元相比净增202%。  相似文献   

17.
日前,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发文,表彰了8个市级“2005~2008年全省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工作先进单位”,鹤壁市国土资源局榜上有名。鹤壁市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入库额2008年比2005年翻了一番还要多,今年前八个月突破1000万元大关,创历史新高。征收面、征收率、入库率均达到100%,实现了足额征收、应收尽收。  相似文献   

18.
1994年,鹤岗市首次收缴矿产资源补偿费45万元。2002年至2008年,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总额分别为420万元、510万元、722万元、800万元、1740万元、2044万元、2100万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5.2%。这些数字的变化,见证了鹤岗国土人创新的坚实足迹——  相似文献   

19.
10月底,广西基本完成2003年矿产开发监督管理年度检查工作,取得较好成果。1、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年检共查出无证开采1301个,取缔非法开采1218个,吊销采矿许可证3个,注销采矿许可证283个,查出越界开采16个,破坏、浪费矿产资源51起。对存在问题的各类矿山进行了严肃的处理,其中停产整顿214个,限期整改302个,追征规费74.232万元,罚没款59.33万元,没收矿石5087吨,向司法机关移送刑事案件5087起。2、追征矿产资源补偿费和采矿权使用费共计74.232万元。3、年检中配合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加强矿山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有重大安…  相似文献   

20.
绥化市国土资源局严格执行采矿权出让的相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153家矿山企业实行了有偿出让,占全市矿山企业总数的80%,收取出让金102.3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