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立固体岩芯钻孔数据库的意义 钻探资料是地质勘查工作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成果之一.世界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对钻孔资料的管理和使用,建立了各类钻孔数据库.  相似文献   

2.
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有助于实现保护地质资料、资源共享,数据库建设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该文介绍了山东省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流程及初步成果,已入库钻孔37 033个,数据库总数据达616.33G。建议以省国土资源资料档案馆作为负责单位,在全省范围内逐步推广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对以往形成的重要地质钻孔资料进行抢救性保存,对老钻孔资料数据抓紧整理入库。  相似文献   

3.
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是"十二五"时期一项重要任务。山东省历时3年建立了重要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数据库,将山东省内不同时代、不同单位、不同专业的各类地质钻孔资料进行统一的规范化、数字化、信息化管理。该数据库包含49107个地质钻孔的基本信息,通过"三图一表"的形式表达,其中工程布置图5510张,勘探线剖面图20686张,钻孔柱状图75711张,样品分析结果表116323张。部分钻孔数据在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服务平台面向公众开放。该文在已经取得的钻孔数据库成果的基础上,按照行业部门、工作程度、矿种、钻孔类型和钻孔深度5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及在数据库的资料汇交、信息化建设、资源共享和城市地质工作方面的应用性进行了浅析。以期通过扩大汇交范围、采用新的技术手段、补充属性数据等方法,实现数据库二次开发利用,提高山东省地质资料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和服务功能,也为城市地质调查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国地质钻孔信息清查数据库建设完成。目前正在加快建设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如何利用该数据库向社会提供地质钻孔资料,服务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重点从实现地质钻孔数据库服务利用的迫切性现状入手,对实现地质钻孔资料社会化服务利用应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5.
作为全国试点省份之一,湖南省率先开展了城市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项目。经过2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资料收集、资料整理、建立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钻孔数据库,数据库质量检查的一整套全面、系统的技术方法。本文介绍了该集群技术方法,旨在为开展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工作提供方法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国土视野     
正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服务平台开通2014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期间,中国地质调查局公开发布一批地质资料,正式开通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服务平台,面向公众发布95万个重要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此次公开发布的地质资料中,有备受关注的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1∶5万公开版地质图数据库、全国重要整装勘查区地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从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获悉,辽宁省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已全面启动,计划到2015年末,全省将完成40773个重要地质钻孔的数据入库工作。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是通过收集、整理、数字化、集成整合建库等工作,将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省地质工作形成的,依法应汇交、已归档保管且信息完整的重要地质钻孔资料著录入库,建成全省重要  相似文献   

8.
近日,经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评比验收,"河南省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清查"成果获评优秀等级。据介绍,河南省对地质钻孔基本信息进行清查始于2011年10月,该项工作由河南国土资源厅资源储量处指导协调、省地质博物馆技术支撑、49家地勘单位共同参与完成,全面清查了河南省"三项调查"及省级馆藏成果地质资料和49家地勘单位保管的钻孔资料,清查出有"钻探工作  相似文献   

9.
近日,由省齐齐哈尔矿勘总院承作的《黑龙江省重要地质钻孔资料数字化转换集成》和《黑龙江省西部实物地质资料库改造及实物地质资料抢救整理》两项目阶段性成果通过了省国土资源厅评审组检查验收。评审组认为:前一个项目,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0.
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前高台钻孔应变异常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分析总结了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前高台RZB-2钻孔应变资料的前兆异常。发现震前该台的钻孔应变资料有明显的大趋势异常和短临异常。  相似文献   

11.
《浙江国土资源》2003,(6):63-63
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加快地质资料现代化管理进程,目前已建成地质档案资料目录数据库,地质资料现代化管理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质资料档案的服务领域扩大到整  相似文献   

12.
在对全省地矿行业实物地质资料保管现状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其存在的突出问题及从依法健全管理机构,集中管理全省实物地质资料;争取专项经费、建章立制;建立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尽快实现网上查询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使其更好地为地质找矿、矿山建设、科研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3.
日前,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在第二次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联席会议纪要中,明确我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五项重点工作。一是抓好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建设、钻孔信息清查等重点工作环节,保障“两化”工作扎实推进。二是通过“抓好三个系统,重视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虚拟钻孔控制的地质剖面图构建算法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剖面图构建采用的数据源多为钻孔数据,对于构建过程中的地层尖灭、剖面图光滑处理等问题的相应算法应用较为复杂,稳定性与健壮性不尽如人意。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虚拟钻孔控制的地质剖面图构建算法。首先,根据地层尖灭处理策略构建其虚拟钻孔;其次,依据细分光滑策略采用4 点插值细分算法构建其虚拟钻孔;然后,对地层线要素进行多边形拓扑重建,构建地层多边形实体;最后,综合各项地质剖面图制图要素进行整饰输出。本文将虚拟钻孔引入地质剖面图构建的各个环节中作为算法中间单元,有效简化了建模算法实现过程,确保了算法的稳定性与高效性。实例表明,采用本文算法所构建的地质剖面图能正确反映研究区域的地质构造,增加了细分次数,可明显提高出图平滑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地质资料是极其宝贵的信息资源,也是开展地质工作的重要基础,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地质成果资料进行集成与应用,有助于发挥地质成果资料的最大效能。通过全面系统收集山东省所有地质资料成果数据、成果图件、相关科研报告和地质论文,进行纸质资料扫描建库,利用ETL工具完成多源异构地质资料数据整合,完成山东省地质资料成果集成工作;研发"地质资料数据服务系统",实现地质资料共享应用,系统结合云平台的设计思路,采用SOA架构,基于Hadoop和Spark进行搭建,支持数据库、文件等多源数据导入,提供地质资料空间数据查询检索、资料数据统计、空间分析、数据发布等功能,为不同专题的地质系统产品提供基础服务。地质资料数据服务系统为建立山东省"地质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地质勘查工作中会产生各种不同类型的地质资料,为了便于政府决策、工作部署及地质研究,需针对不同类型地质资料建立不同类的基础地质数据库。本文介绍了各类地质数据库的现状,并对地质数据库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地质工作中地质数据库的重要性,为今后地质数据库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钻孔资料是地质工作中形成的重要数据资源,囊括了地层、岩性、构造、矿化蚀变特征、元素化学分析和地下水动态等地质信息,是开展地质找矿,矿产资源评价、地质科学研究、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等工作所需要的重要地质资料。为了高效利用原始钻孔资料,本文结合近年来城市地质调查信息化和地下三维可视化建设的工作实践,研究了可操作性强、规范实用的钻孔入库数据表结构,实现了多元、多源、异构钻孔数据的规范化处理,提升了钻孔资料的利用效率和信息化服务水平,更好地发挥了基础地质资料的有力支撑作用,也为其他省市的钻孔资料信息化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直接基于钻孔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研究中存在钻孔难于获取、产状信息分布稀疏、建模结果难以人工交互干预等问题,该文以山东省枣庄市中心城区三维地质建模为例,提出一种基于剖面单元格,借助平面地质图添加虚拟钻孔的三维地质体建模方法,实现了基于平面地质图添加虚拟钻孔方式生成精准的剖面图。该方法不仅为解决当前建模中存在的数据不足、建模自动化程度较低及精度不够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扩大了三维地质建模可利用的数据源,实现了三维地质模型构建,为进一步实现钻孔、剖面与平面地质图数据融合进行模型优化和逐步求精打下了基础,为今后开展三维地质建模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详细描述了建设专项历史地图资料数据库及其管理与服务系统的全过程。从需求分析入手,介绍专项历史地图数据库技术架构和总体架构,明确系统开发所涉及的各种技术;描述了历史地图资料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逻辑模型建立和物理存储应用功能实现。以中国东海南海历史地图资料公众服务系统建设为例,介绍历史地图资料公共服务系统的功能和建设环境。  相似文献   

20.
正一、浙江省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情况(一)目的地质工作会产生大量的原始数据,尤其是钻孔地质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然而这些资料的保管非常分散,保存条件层次不齐,为长久保存和合理利用这些资料,完善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3]88)要求,2013年起,浙江省开展了全省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