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中国气象局和河南省气象局先后下发了《中国气象文化建设纲要》和《河南省气象文化实施方案》,提出了气象文化建设的目标:按照建设“一流的装备、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人才、一流的台站”的要求,凝炼崇高的气象人精神,树立美好的气象人形象,营造团结和谐、开拓进取的良好氛  相似文献   

2.
《气象软科学》2007,(4):163-163
曾文祺在《新民周刊》2007年第5期撰文指出,学习军队这个众所周知的组织的文化建设,对于我们的企业建设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知识分子的思想比战士来得多元化,来得复杂;对于知识分子的文化建设,比对于战士的文化建设来得艰巨。公司首先应将所有同仁的思想统一到知识型企业、学习型组织的价值认定上,要求所有同仁认定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的重要性。只要大家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3.
最近(1983)农业出版社做为“中国农书丛刊气象之部”其中的一本,出版了洪世年和陈文言编著的《中国气象史》一书,全书142页,按年代分为六章。这是世界上有关中国气象学史的第三本著作,第一部是日本的田村专之助于1973—1977年间出版的《中国气象学史研究》上、中、下三册;第二部是我国台湾省的刘昭民于1980年出版的《中华气象学  相似文献   

4.
河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五千年前,中华民族三大始祖黄帝、炎帝和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邑予涿鹿之阿”,开创了中华文明史。在中国最古老的地理著作《禹贡》里,河北属于九州中的冀州之地,因此简称为“冀”。春秋战国时期,河北地属燕国和赵国,荣辱兴衰数百年,演绎了无数慷慨悲歌的故事,史有“燕赵”之称。元、明、清三朝定都北京后,河北成为拱卫京师的畿辅之地。  相似文献   

5.
1引言 党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国家气象局、省气象局都将加强气象部门廉政文化建设作为落实《实施纲要》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了安排部署。这充分表明,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任务,  相似文献   

6.
中华学习机现已逐步发展进入到千家万户,成为开发青少年智力、普及计算机知识的重要工具。为此,我社特组织编发中华学习机系列丛书一套6本,该书作者是南京大学朱国江等人,具有多年的编程和教学实践经验,博采众家之长,扬一家之特色,作出了可喜的尝试。现已出版发行的有3本:《中华学习  相似文献   

7.
吴云 《辽宁气象》1999,(1):46-47
天气的风云变幻时刻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影响着科学文化以及政治、军事等一切活动。论述了春收战国叶期军事与气象的关系.主要分析了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司马法》《吴子兵法》中的军事气象思想.即怎样利用风、雨等气象因素出其不意.打击敌人.取得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8.
新书架     
《气象》2008,34(5):128
《气候资源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观测数据非线性时空分布理论和方法》;《长江源区气候变化及其生态水文影响》;《中华气象科普灯谜》  相似文献   

9.
三月份在张掖召开的全省高空工作座谈会上,就如何优质、高速、低耗地搞好高空测报工作,进行了讨论和交流。根据大家总结的经验教训,本刊将陆续刊登《如何避免重放球》、《怎样提高施放高度》、《如何提高记录计算质量和速度》等几个技术材料,供高空气象员学习和参考,并望大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充实、完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山东气象》2010,(4):F0004-F0004
12月5日,《中国气象局与山东省政府共同推进气象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服务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济南举行。山东省省委书记姜异康出席了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11.
国家教委在一九八六年颁发的《关于制定和修订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四年制教学计划的意见(试行)》中,根据我国社会生产水平迅速提高的需要提出,中等专业学校培养的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牢固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中等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2.
吕淑琳 《山东气象》2004,24(B11):5-6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中国气象文化建设纲要》,适应气象文化建设对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聊城市气象局通过在全系统开展深入扎实的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倡导、营造科学先进、健康向上的气象文化,围绕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气象文化,促进事业进步”进行了深入实践和有益探索,为全市气象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支持,实现了整个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春天的江南,令人神往。那细如绢丝、轻若烟雾的春雨.更是迷人。唐宋时期吟咏春雨的诗词,如同珠玑。其中,最为熟悉的恐怕莫过于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相似文献   

14.
《气象软科学》2007,(4):159-160
严昭柱在《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撰文指出,建设和谐文化,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这个意义,就国内而言,就是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而放眼全球,就是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实施这个战略决策,将加速增强我国文化国际竞争力、迅速提升国家软实力、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一)建设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5.
我从事中国气候研究至今已有55年(其中仅1991—1994年奉调至《中国气象报》社工作),退休前后开始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我研究了约40年中国气候之后发现,中国气候不仅影响到我同植被、农业和经济建设等物质层面,而且通过人们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影响到中阳传统文化,即精种层面。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一些地区,一年中某一特定时期总是会出现某种天气特征,成为一种地方性气候。最为熟知的例子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了。梅雨时节,阴雨连绵,连日不断,因此时正值梅子成熟,所以称为“梅雨”。许多诗词都有涉及到梅雨,如宋代赵师秀《约客》:  相似文献   

17.
1引言气象环境对集团人群的健康、行为、文化及生活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外国犯罪学家一直关注天气、气候变化等对犯罪的影响。龙勃罗梭在其《犯罪的原因及其矫治》中指出,犯罪不独由于犯罪人体质而发生,气候影响,人口增殖多寡及文化宗教教育遗传经济状况都是成为发生犯罪的原因及诱因。凯特勒在其《论人类及其能力的发达》中形成了一个"夏季多人身犯罪,冬季多财产犯罪"的规律性结论。我国恢复犯罪学研究以来,一般承认季节对犯罪有一定影响,但缺乏深入系统的探索。气候、天气、季节等虽然不是犯罪的原因,但作为对犯罪有一定影响的因素,掌…  相似文献   

18.
“准”是气象文化之魂,不准难以成仁、不准无法就义、不准即是无礼、不准无异不智、不准等于失信,说明了气象文化的“准”是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上。“准”是气象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生动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工作的必然要求。建设“准”文化要从求真、务实、改革、发展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法国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文化是风俗、习惯,特别是舆论。建设气象文化需要媒体的支持。“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新闻媒介就是这能“载舟”和“覆舟”的水。在气象事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今天,融洽媒介关系,争取媒介的了解、理解、支持与合作,对气象新闻危机传播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80年代,西方非理性主义理论提出了“企业文化”概念,并迅速形成为一股强大的潮流。行业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延伸和扩展,随着中西方管理的全面接触和管理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以及我国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格外青睐和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气象局高屋建瓴地提出建设气象行业文化并使之与另外两大战略并列,从而形成拓展气象工作领域战略、实施人才强局战略、建设气象文化工程三足鼎立之势,对于以“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新理念总揽气象事业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3号文件精神和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研究成果,培养“四有”职工队伍、增强部门凝聚力,不断推进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完成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都具有十分深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