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天然富勒烯的地质产状与成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天然富勒烯研究是富勒烯科学和地质科学相交叉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迄今为止已在桑加岩、闪电熔岩、陨石撞击坑中的含碳质角砾岩、古近系/白垩系地层界线(E/K)的含碳粘土岩、三叠系/二叠系(T/P)界线岩石(粘土岩、硅质岩)、恐龙蛋壳、煤、重质油、固体沥青以及半天然的烟灰、木炭、书墨等物质中检测到富勒烯的存在,但含量很低。多数天然富勒烯的地质分布、成因机制与陨石撞击、野火、闪电等有关,但部分天然富勒烯的成因尚不清楚。天然富勒烯研究扩展了人们对自然界碳结构及其演化的认识,在地质事件、事件地层如陨石撞击事件、E/K界线、T/P界线等的研究中充分显示了其独特的方法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富勒烯(Fullerene)为除金刚石和石墨外碳元素的第三种同素异形体,自Kroto等1985年发现以来,对富勒烯的研究一直是世界性的热点话题,并在多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它具有稳定的封闭笼状结构,被认为在星际空间广泛存在。富勒烯的形成条件特殊,普通的地球环境和地质过程不利于富勒烯的生成。1992年天然富勒烯在俄罗斯前寒武纪地层桑加岩(Shungite)中被发现,引起了人们对天然富勒烯研究的兴趣。随着富勒烯在陨石和撞击构造中的发现,人们更加关注事件地层中富勒烯存在的可能性以及它们的可能来源。二叠纪—三叠纪(P-T)之交发生了地质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因此,学者十分关注P-T界线地层中是否能检测到天然富勒烯的的存在。文章回顾了富勒烯在陨石、撞击构造、K-T界线地层和P T界线地层的研究进展,并重点对P-T界线富勒烯的存在问题进行讨论,指出从样品采集到样品测试,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富勒烯的检出。P-T界线地层富勒烯可能源于陨石撞击、天然大火等极端地质事件,而包裹在富勒烯碳笼的稀有气体的同位素组成提供了进一步区分的重要证据。事件地层中普遍存在富勒烯,表明天然富勒烯可以作为地层中发生过重大灾变事件的重要的地球化学指标,而具有异常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的富勒烯则是地外撞击事件的最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3.
云南禄丰煤岩与围岩中富勒烯(C60)物质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云南煤中是否存在富勒烯还没有科学定论。本工作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中国云南禄丰晚三叠世煤岩及其围岩中是否存在天然富勒烯物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同时发展了适于从复杂地质样品中分离纯化富勒烯和定性与定量检测富勒烯的一套技术方法。结果显示,从定性角度有两个样品确实存在富勒烯。本文据此提出,富勒烯的赋存与煤岩/围岩交互相上的含煤碳质泥岩有着密切的关系。下一步研究应着重调查比煤岩与顶板和底板界面层并大力研究其中天然富勒烯的地学成因。本工作的意义还在于为今后我国加入和独立开展以富勒烯类物质(如C60/C70)及其衍生物质(如He C60 C70)作为地球化学示踪物的古地球突变大事件的研究,奠定了实验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四川地质学报》2005,25(1):64-64
本刊2004年2期刊登的由谢晓东、夏培兴撰写的(煤田地质研究的新进展和四川煤田地质工作的展望)一文提及,“特别在我省攀西地区注意碳笼(富勒烯)的寻找。”有读者提问“富勒烯”是什么?本编辑部根据有关资料对此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运用化学分离、液相色谱和基体辅助飞行时间质谱等综合方法 ,确定了煤山剖面的富勒烯不仅存在于二叠 -三叠系(P/T)事件界线白粘土中 ,更相对富集在此白粘土底部的微层中 ,相反 ,在 P/T界线附近的其他地层包括其他粘土层中均未检测到富勒烯。富勒烯在白粘土底部微层中相对富集的事实与最近获得的碳酸盐碳同位素最大负异常和生物消失最突然和最严重的位置均指向煤山剖面该白粘土底部与下层灰岩交界处的现象一致 ,表明富勒烯与 P/T灾变事件相关规律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结果同时证实了曾多有争议的 Becker等人关于煤山剖面 P/T事件界线…  相似文献   

6.
利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传统工艺生产的制墨用桐油烟和松烟的微结构进行研究发现桐油烟和松烟具有比较典型的同心取向准石墨结构。桐油烟的颗粒比较均匀,颗粒直径多分布在50nm~30nm范围内;而松烟中的颗粒主要分布在直径150nm~100nm和50nm~30nm两个范围内。在研究中首次发现松烟、桐油烟中含有螺旋状、洋葱状等多种形态的类富勒烯微结构,为燃烧成因的富勒烯物质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判别标志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刘文汇  徐永昌 《沉积学报》1996,14(1):110-116
本文通过前人对天然气类型划分的分析,基于多年的研究结果,以“多源复合、多阶连续”的天然气成因新模式,提出了科学的天然成因类型划分方案,并讨论了不同成因类型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建立了天然气成因类型的判识标志。  相似文献   

8.
富勒烯笼(Fullereae Cages)Cn的结构表达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赫伟  郑辙 《地质科学》1997,32(3):313-317
据富勒烯笼Cn的构成特点,将Cn中的六边形划分出不同的晶体化学构型,而后建立六边形聚合度(HPI)的新概念并给出Cn中六边形可能存在的不同组合及数目。由此得出了Cn的结构表达式。  相似文献   

9.
天文地质学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文地质学是天文学的地质学的边缘学科,是利用天文学的研究方法、观测资料的研究成果来探讨地球上各种地质现象成因和演化规律的科学,天文地质学的兴起是地球科学进入到成因研究阶段的产物,它的研究可望促进天文学和地质学的共同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过程、研究内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据富勒烯笼Cn的构成特点,将Cn中的六边形划分出不同的晶体化学构型,而后建立六边形聚合度(HPI)的新概念并给出Cn中六边形可能存在的不同组合及数目。由此得出了Cn的结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1.
天然电气石颜色多种多样,颜色成因非常复杂。为了更好了解它的颜色成因,采用统计学中的聚类方法对其颜色成因进行了分类。该分类方法以Matlab软件为工作平台,从测试数据(电子探针分析结果)中选出对电气石颜色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氧化物,如TiO2,FeO,Fe2O3,MnO作为聚类分析的特征变量。以这些变量作为距离聚类分析的基础,对所研究各种颜色的电气石进行聚类。通过聚类分析研究,把电气石颜色成因的结果与其它测试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证实本聚类方法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2.
Nanomineral is the mineral that is less than 100nm at least one dimension. Aside from the man-made nanominerals,there is a large number of natural nanominerals. With the increasing application of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in earth science,a large number of natural nanomineral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e surface and interior of the Earth. Especially in ore deposit region,nanominerals related to ore bodies are found in various media,and these nanominerals play a unique role in the research of ore deposits. The stacked bauxite deposit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bauxite because of its large reserve.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nanominerals distributed in stacked bauxite deposit,and these ore nanominerals distributed in the deposit in the form of nanocrystals. In addition,the ore minerals in stacked bauxite deposit display changes of th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in nanoscale. The nanominerals as well as the changes of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in nanoscale can record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formation of bauxite mineralization process,providing a unique window to explore the genesis of the stacked bauxite deposit.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advantages of nanominerals in the research on the stacked bauxite deposit,providing a new method and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esis of bauxite deposit.  相似文献   

13.
至少一维尺度上小于100nm的矿物都属于纳米矿物的范畴,自然界中除了大量的人造纳米矿物之外,天然的纳米矿物分布也很广泛。随着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技术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大量的天然纳米矿物在地壳表层和内部被发现。尤其是在矿田区域,与矿体相关的纳米矿物在各种介质中被发现,并且这些纳米矿物在矿床的研究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堆积型铝土矿床储量大,是铝土矿的重要来源。在堆积型铝土矿床中发育有大量的纳米矿物,矿石矿物也以纳米级晶体分布于矿床中,并且在纳米尺度上表现出结构和成分的变化,这些纳米矿物以及结构、成分的变化记录了铝土矿成矿过程的物理化学信息,为探究铝土矿的成因提供了独特的窗口。该综述总结了纳米矿物在研究堆积型铝土矿床中的优势,为研究堆积型铝土矿床的提供了新方法,为认识堆积型铝土矿的成因提供了新角度。  相似文献   

14.
矿物科学的概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灵 《矿物学报》2005,25(1):1-8
本文阐述了矿物科学的概念,包括矿物科学的产生背景、基本涵义与特点、主要研究内容及其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等,并对中国的矿物科学做了简要介绍。矿物科学是研究矿物及其性质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天然矿物和人工晶体材料。它不仅是为地球科学服务的学科,而且是为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工程科学与技术等学科服务的学科。矿物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矿物及其性质两大方面。矿物研究既是传统矿物学的研究领域,也是矿物科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矿物性质及其变换过程研究则是当前矿物科学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矿物科学是以矿物学等分支学科为基础并具有众多交叉分支学科的学科体系,具有比传统矿物学更加广阔的科学范畴,具有一级学科的概念。矿物学既是地质科学的一门分科,同时也是矿物科学的一门分科。中国已在矿物科学的许多学科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与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以碳酸盐为碳源生成金刚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世纪五十年代初,在金属触媒物质的参与下,由石墨得到金刚石的成功,标志着人工合成超硬材料及高温高压技术两方面的巨大突破。三十年来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推动着这一领域不断地向纵深发展,并提出了建立在不同理论基础上的金刚石生成方法,如爆破法、晶种法、气相生长法、常压高温法、薄膜推移法等等。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盆地中新世叠层石成因与古环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柴达木盆地西部干柴沟一带发育了大量湖相叠层石,主要存在于新近纪中新世地层中。柴西地区的叠层石形态各异,成因各具特点,而且部分叠层石与现代叠层石完全不同而是更类似于前寒武时期的对应物,根据国内外叠层石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成因分类标准,柴西地区主要发育了骨架、凝集和细粒叠层石。对应于不同的分类标准其成因也各不相同,细粒叠层石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微生物自身的钙化作用和生物膜上过饱和碳酸盐等物质以及微生物的引发的沉淀作用;凝集型叠层石的形成主要与原核生物和真核藻类共同发挥粘附作用有关;骨架型叠层石的形成主要是真核藻类等的钙化与原地碳酸盐的沉淀综合作用的结果。柴达木盆地频繁变化的湖相水体条件和周围的构造运动是叠层石形态多样,成因各异的主要外部和环境因素。对各类叠层石的深入细致研究将对沉积学和环境学的研究提供宝贯的现代对应物。  相似文献   

17.
蒲俊兵 《中国岩溶》2022,41(3):429-440
作为现代地球科学学科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岩溶学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地质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之间的交叉、边缘学科,并未建立起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面对全球岩溶地貌分布广泛、生态环境脆弱及问题复杂多样且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等情况,文章在简要回顾国内外岩溶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对近三十年国内外岩溶研究相关学科发展情况的分析,以地球系统科学、岩溶动力学理论为指导,讨论构建现代岩溶学学科体系这一重要问题。文章围绕岩溶动力系统的四大功能和岩溶区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实际,从地质学、地理学、地球化学、生态学、环境学、水文学等与现代岩溶学研究相关的学科出发,尝试构建现代岩溶学学科体系,其主要的学科分支包括岩溶地质学、岩溶地貌学、岩溶水文地质学、岩溶环境学、岩溶工程地质学、岩溶生态学、岩溶资源学、全球变化岩溶学、洞穴学等九个分支学科,并简要阐述了各分支学科的科学内涵和定位。分支学科的构建,体现了国际岩溶科学研究中相关研究方向和学科发展独立性和交叉性的统一,体现了国际岩溶学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对于国际岩溶科学的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Fullerenes (C60/C70), clays and rocks near the Permian-Triassic (P/T) boundary in the Meishan section of South China are explored by means of comprehensive analytical techniques, including ultrasonic extraction with column purification,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and 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 TOF MS). The study confirms the existence of fullerenes toward the P/T event boundary and their absence in clays and limestones beyond the boundary. In particular, the white clay, known as the event boundary, contains fullerenes of 0.33 ppb, while the red material, as the first lamina fill of goethite and gypsum on the base of the white clay, contains fullerenes of 1.23 ppb, and the last lamina of 2.50 ppb. Significantly, distinct enrichment of fullerenes is coincident with the disappearance of fossil records of marine species (94%) just at the base of the white clay,implying that geological fullerenes would be one of temporal remnants led by the P/T catastrophic event. This work strongly supports that fullerenes would be one of significant records of the P/T catastrophic event but their origin remains to be studied furth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