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西藏自治区土壤侵蚀类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藏自治区地域辽阔,地势高亢,土壤侵蚀类型复杂多样。根据调查和研究,在论述了西藏自治区土壤侵蚀环境背景以及土壤侵蚀营力作用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西藏土壤侵蚀类型的特征,重点论述了冻融侵蚀类型分布范围、强度,评价指标体系及分布规律,为西藏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流域侵蚀产沙人类活动影响指数研究——以长江上游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杰  贺秀斌 《地理研究》2012,31(12):2259-2269
流域产沙是土壤侵蚀的重要反映, 受降雨等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采用退 耦理论的思想和差分方法推导出流域侵蚀产沙人类活动影响指数的简易估算方法, 并对长江 上游的金沙江、乌江、嘉陵江、岷江分别计算人类活动总体贡献率。结果表明, 各流域人类 活动对侵蚀产沙变化的贡献率达72%~97%,总体上属于抑制侵蚀的正向活动。长江上游输 沙量呈阶段梯级变化, 根据流域侵蚀产沙人类活动影响指数的距平累积变化的突变特征将 1955~2009年划分为5个阶段并分析了每个阶段人类活动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侵蚀产沙的影响。 其中,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河流输沙量较大, 主要与“一五”、“大炼钢铁”、“三线建设”、 农村改革前期不稳定因素等密切相关, 而70年代河流输沙量较小是受当时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和采取“挑沙面土”、“边沟背沟”等传统水土保持措施的影响, 80年代中期后河流输沙量明 显减少, 主要受社会经济稳定有序发展、水保工程的实施及大兴水库建设等影响。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直接改变土壤侵蚀的方式和强度,具有突出的侵蚀环境效应.以黑惠江、龙川江、盘龙河流域为例,探讨了云南纵向岭谷区土壤侵蚀对土地利用的响应关系.研究表明,本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内部转化和相互转化引起土壤侵蚀程度的明显变化;耕地向林地、草地的转化使侵蚀强度指数显著降低;林地向耕地、草地转化,均显著增加侵蚀强度指数;耕地、林地、草地的内部转化对土壤侵蚀也有少量影响.另外,以土地利用为主的人类活动明显影响河流悬移质含量,林地面积提高和土壤侵蚀减弱的区域,年输沙量也相应减少,相反则增加.  相似文献   

4.
广东沿海地带侵蚀丘陵地植被的开发利用和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树培 《热带地理》1998,18(2):118-121
广东沿海地带侵蚀丘陵地面积广阔,地带性植被的代表类型为热带常绿季雨林。长因期受人类活动干扰,丘陵地的次生植被以灌草丛为优势,局部植被覆盖差,土壤侵蚀严重,引起环境退化,文中根据侵蚀丘陵地植被和环境特点,提出开发利用和改造设想。  相似文献   

5.
应用EUROSEM模型对三峡库区陡坡地水力侵蚀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王宏  蔡强国  朱远达 《地理研究》2003,22(5):579-589
三峡库区坡地资源被广泛利用,但水土保持措施没有被很好地利用。坡地,尤其是陡坡地是库区主要泥沙来源,因此,有效评估土壤侵蚀风险、预测径流和侵蚀速率以及选择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在该地区显得非常必要。EUROSEM模型是动态分布式模型,可以在单独地块或小流域中预测水力侵蚀强度,其特点比较适合库区土壤侵蚀预测预报。本研究以在三峡库区秭归县王家桥小流域水土保持试验站的标准径流小区的人工降雨资料为基础,应用EUROSEM模型模拟陡坡地中的侵蚀状况。模拟结果表明,EUROSEM对人工降雨中径流模拟效果较好,但对土壤流失的模拟效果相对较差,更精确地模拟库区陡坡地的土壤侵蚀状况则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长安少陵塬全新世以来的土壤侵蚀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杜娟  赵景波 《中国沙漠》2004,24(1):63-67
根据作者的观察和测量,文章对长安县少陵塬区土壤侵蚀特征和侵蚀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塬区土壤侵蚀的确定依据不是侵蚀面,而是土层保存程度和土层厚度的变化。高平地土壤侵蚀较弱,低地与洼地侵蚀较强,这是本文得出的与以往不同的重要规律。由塬边向塬内土壤侵蚀普遍减弱,但塬的内部也有侵蚀增强的显示,这种变化取决于塬内地形的起伏。气候对土壤也有明显的影响,无论是在全新世冷干期,还是在全新世温湿期,都存在着土壤侵蚀,但冷干期侵蚀厚度比温湿期显著大,前者侵蚀厚度比后者大7倍多。约从3100aBP全新世黄土沉积开始,土壤侵蚀发生了由弱到强的转折。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侵蚀期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2,他引:10  
赵景波  杜娟  黄春长 《中国沙漠》2002,22(3):257-261
黄土高原在沉积的同时也存在着侵蚀,主要是流水、重力等因素造成的。这种侵蚀会受到气候、构造运动以及人类活动控制。资料显示,黄土高原存在3种基本的侵蚀期,一是气候侵蚀期,二是构造侵蚀期,三是人为因素侵蚀期。此外还有气候与构造共同作用产生的侵蚀期和构造与人类共同作用产生的侵蚀期。温湿期风尘堆积少,降水量增多,流水动力增强,是黄土高原理论上的侵蚀期。构造抬升引起侵蚀基准面下降,进而导致黄土高原加快侵蚀,出现构造侵蚀期。人类活动破坏了黄土高原的植被和土层结构,导致黄土高原侵蚀加剧,从而出现了人类因素引起的现代侵蚀加速期。在黄土发育的冷干期,由于植被稀疏,侵蚀量大于温湿期,但堆积量远大于侵蚀量。要改变现代侵蚀状况,就应当加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8.
坡面土壤侵蚀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42,自引:9,他引:33  
郑粉莉  高学田 《地理科学》2003,23(2):230-235
基于土壤侵蚀发生方式,重点评述了坡面雨滴溅蚀、薄层水流侵蚀、细沟侵蚀和浅沟侵蚀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各自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坡面侵蚀过程中亟待加强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
建议用“土地侵蚀”一词取代“水土流失”这个术语.土地侵蚀是地球陆地表面的固体组成物质(岩土体)在内外营力和人为作用下,发生的风化、运移和堆积过程.按土地利用实情,土地侵蚀分为土壤侵蚀、矿山侵蚀、道路侵蚀、城镇侵蚀、岸坡侵蚀和本利用地侵蚀等.  相似文献   

10.
紫色土坡地侵蚀产沙过程的~7Be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环境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研究土壤侵蚀是传统土壤侵蚀监测技术的重要补充手段。宇宙成因核素7Be具有半衰期短和在表土分布浅等特点,能够用于指示短时间尺度的坡面侵蚀堆积过程。采用7Be技术与泥沙颗粒分析相结合,定量判读了模拟降雨下紫色土坡面侵蚀过程演变。结果表明,对于20°坡面,7Be法指示的坡面侵蚀方式转折点与侵蚀泥沙颗粒变化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7Be在表征侵蚀过程演变时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将坡面片蚀发育过程随降雨时间的变化明显地识别出来。这对防治坡面侵蚀,特别是细沟侵蚀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土壤侵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景可  陈永宗 《地理研究》1990,9(2):29-38
本文论述我国土壤侵蚀类型与自然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关系,分析影响侵蚀强度时空分布和侵蚀泥沙输移的环境因素及流域条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大柳塔镇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分析,揭示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系统中的矛盾,探讨了系统调控的思路,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工矿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应建立在水土保持的基础上,建立了大柳塔镇区生态环境治理的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13.
试论曹娥江上游低山丘陵区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小平  毛发新 《地理学报》1989,44(2):214-220
曹娥江上游地区,由于受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成为浙江省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河流。水土流失破坏了生态平衡,威胁着流域内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安全,极需治理。  相似文献   

14.
控制坡面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是坡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关键,也是解决三峡库区移民安置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三峡库区所进行的等高活篱笆技术试验表明,这种技术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延缓径流及控制土壤流失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篱笆植物新银合欢、马桑和黄荆都是著名的绿肥植物,每年从活篱笆上修剪下的枝叶可分别为篱间地的土壤提供24000kg/hm2、8400kg/hm2和31500kg/hm2的绿肥。营养元素含量较高的新银合欢,每公顷所产绿肥含纯氮素924kg,磷48kg,钾504kg.在坡面上沿等高线种植的篱笆带密闭以后,可以起到削减径流量,延缓产流过程,增加土壤入渗,并可拦截径流中大部分的土粒。由于篱笆带阻挡了各种因素造成的土壤沿坡面下移,篱间地的坡度不断降低。这些对坡地持续生产力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生态学和地理学的角度提出“水土流失带”的概念,及其在城市边缘地区的分布,剖析了它的空间结构,物质组成结构,指出其域界范围,宽度、“环状”;分布,垂直结构特征及物质组成结构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6.
桉树人工林引种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热点,认识桉树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为桉树人工林的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维护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实现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从单因子生态环境效应(包括生物多样性、土壤侵蚀、土壤质量、植被指数、净初级生产力)和多因子生态环境综合效应(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环境综合效应)两方面总结桉树人工林引种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今后应注重桉树人工林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生态环境综合效应、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ex,Ⅵ)以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研究;结合多学科理论,充分发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遥感(Remote Sensing,RS)的优势,客观地对桉树人工林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历史时期承德、围场一带的农业开发与植被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钮仲勋  浦汉昕 《地理研究》1984,3(1):102-108
承德是清朝热河行宫的所在地,木兰围场是清皇室的狩猎区。这一地区农业开发较迟,清朝中叶承德一带始大规模农垦,而围场直至清末才放垦,但是由于不合理的农业开垦,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水土流失、沙化等自然灾害十分严重。本文对这一地区的原始植被进行了复原,并探讨其农业开发与植被变迁的历史过程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坡耕地水土流失与可持续利用图是综合表示滇东北山区各个坡耕地单元的水土流失状况及其可持续利用的专题地图。该图表示的基本内容是坡耕地类型、土壤类型、坡度级别、侵蚀强度、可持续利用程度、合理利用方向与措施。以土壤流失方程为基础,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编制了该图。该图的编制为治理本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合理利用坡耕地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Soils and alluvial sediments in two wadi systems provide preliminary evidence of intense prehistoric soil erosion in the Plateau of Central Jordan.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color, secondary carbonate morphology, and soil structure suggest that, at the end of the Pleistocene, red Mediterranean soils (terra rossa soils) extended into areas that today are dry steppes on desert fringes. The chronological correlation between alluvial depositional events and cultural phases in the context of climatic change in the Levant suggests that climatic fluctuations at the end of the Pleistocene, which were characterized by gradual drying and warming, triggered several consecutive cycles of soil erosion. There is also evidence to suggest that the advent of early farming in the early Holocen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tinuation of soil erosion processes. The results of this preliminary research suggest that studies of ancient soil erosion in this region, red Mediterranean soils are a useful chronological and pedological datum to be correlated with alluvial and colluvial deposits. [Key words: soil erosion, alluvial sequences, red Mediterranean soils, Levant, Jordan, Middle East, soil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20.
137Cs法在风沙过程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严平  张信宝 《中国沙漠》1998,18(2):182-187
137Cs法在土壤侵蚀与泥沙沉积研究中已得到普遍的应用,但在风沙过程研究中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风沙过程研究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对137Cs法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并提出了137Cs应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