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一、前言利用面元法对已勘探地区作面积性的磁场正演计算,求算有无剩余异常,以了解有无较大的盲矿体存在是一个比较好的电算方法。我们用面元法计算了南沟南北两矿带磁铁矿体理论垂直磁异常,获得了较好的结果。回答了南沟富铁矿科研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采用座标旋转法以矿体为薄板进行消磁计算,然后再进行正演计算的方法,步骤是合理的。由于正演  相似文献   

2.
对岩矿标本退磁改正误差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岩矿标本的NΚ'近于1时,退磁改正系数很大且不稳定,视磁化率(Κ')的误差和退磁系数(N)的误差,经退磁改正后会引起更大的磁化率(Κ)误差和剩余磁化强度(Jr)误差,甚至可能得出磁化率(Κ)和剩余磁化强度(Jr)为负值的错误结果,导致磁参数难以用于磁测资料解释推断。提出应尽可能采集规整的岩矿标本并提高磁参数测定精度,减小视磁化率的误差和退磁系数的误差,以确保获得可用于磁测资料解释推断的磁参数。  相似文献   

3.
对于地面实测的重磁异常剖面,在准确知晓其对应地质剖面中地质体的密度及磁化强度等物性的前提下,结合区域地质条件、区内地质背景及剖面上(周边)钻探(坑道开采)资料,建立初始地质剖面模型,利用重磁异常精细正反演,可较准确地确定剖面上的地层、岩矿等地质体界线。对于已开采的(磁)铁矿,可以通过正演,计算出磁异常并与实测异常进行比较,确定是否有剩余异常存在,从而判定是否有(磁)铁矿体存在。以梅山铁矿为例,对其重磁异常资料重新进行数据处理及精细正反演计算,结合地质及物性资料进行地质解释,利用其成果布设钻孔,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比分析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主孔100~2 000 m测井磁化率与岩心样本磁化率的测量结果,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测井磁化率统计结果表明CCSD主孔100~2 000 m超高压变质岩的磁化率从高至低依次为:蛇纹岩、石英榴辉岩、金红石榴辉岩、正片麻岩、退变质榴辉岩、多硅白云母榴辉岩、副片麻岩、绿泥石角闪岩、角闪岩。由CCSD主孔100~2 000 m磁三分量测量数据得到磁异常的△BZ、△BH和△BT值,结合前人所做的岩石学研究分析发现:主孔530~575 m的磁异常主要由岩石的金红石矿化、钛磁铁矿化和磁铁矿化引起,604~643 m和652~678 m的磁异常主要由岩石的蛇纹石化引起;钻孔中岩层的磁化率对磁三分量异常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高磁化率岩层都表现出较大的磁三分量异常。  相似文献   

5.
李才明  李军  周拓宇 《矿物岩石》2004,24(1):105-107
岩(矿)石标本磁参数测定结果的精确性直接影响磁异常反演精度,对正确推断地质结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进行高精度磁测磁参数测定过程中,发现利用质子磁力仪测定岩(矿)石标本磁参数时,按过去介绍的方法测定、计算的磁化率、剩余磁化强度普遍比实际值偏大一到十几倍,在分析和确定引起误差的原因后,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即要用岩(矿)石标本所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代替其梯度进行磁参数的计算而不能用其梯度值来求磁参数。并应注意如避开探头中级化场对标本磁化的影响,用第一位置测定以减少位置不准所产生的计算误差等问题。将改进方法用于后续研究的岩(矿)石标本磁参数测定,用其结果进行磁异常反演,求得磁性体埋藏深度、产状等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相似文献   

6.
前言本文提出用有限元法根据外部磁化埸条件和已控制的磁性体形态及磁化率参数计算磁性体内部的有效磁化强度及其在外部空间引起的磁异常.方法实质是求解偏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数值解.因为未引入均匀磁化等近似假定,所得到的解能满足磁性体内外的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及分界面条件(在数值计算允许的精度范围内),所以这种解包含了磁性体复杂形状引起的退磁影响、剩余磁化对感应磁化的影响、多个磁性体相互间的磁作用以及磁化率分布不均匀的影响.这种方法适用于非均匀磁化条件下的正演计算,为精确计算有效磁化强度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可以提高磁异常计算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7.
在磁异常处理及解释推断时,常常需要确定磁化强度方向。因为只有磁化强度方向已知时,才能正确地将磁异常化到垂直磁化,简化磁异常的解释;才能可靠地进行正演计算,为求得剩余异常创造条件;为选择法解释时所需磁化强度方向提供初始值。  相似文献   

8.
纳米比亚奥姆博姆博地区ΔT航磁化极异常以正异常为主,反映了朝斯组的分布范围。磁铁矿露头是找矿直接标志,一般分布在磁异常梯度带上。朝斯组高磁异常带是寻找磁铁矿床的优选目标靶区。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钻井揭露,在高磁异常带上发现了较好的磁铁矿体,预测该地区具有较大磁铁矿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9.
判别磁异常性质的一种新方法──磁偏角磁倾角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岩矿体剩余磁化强度与感应磁化强度的差异导致岩矿磁异常差异及磁偏角、磁倾角的不同,根据这一特征来判别异常性质。  相似文献   

10.
重磁资料的实时正演拟合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阐述了在微机上建立一套实时重磁模型编辑、修改的正演拟合程序的方法。所谓实时(Real-time)在这里指重磁模型的正演异常曲线与其模型的变化是同步的,这样在用户修正场源模型的形态或物性参数时,即可同时了解异常曲线的拟合结果。文中程序所涉及的重磁模型是由几个任意组合的多边形组成,以其形态、密度和磁化率的不同来构成复杂的地质构造。  相似文献   

11.
西昆仑山黄土的岩石磁学特征及其磁化率增强机制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壤过程中形成的细颗粒的软磁性矿物被认为是导致古土壤磁化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但近来的研究表明,在一些地区,尤其是靠近沙漠边缘的黄土-古土壤序列,源区对黄土磁化率的影响要远大于成壤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典型黄土堆积进行详细的岩石磁学研究。日前,我们在西昆仑山北侧钻取了一根长达671m的岩芯,这为研究极端干旱区黄土的岩石磁学性质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本文对第一期黄土钻探得到的207m岩芯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研究,结果表明: 昆仑山黄土的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和磁赤铁矿,同时还含有少量的针铁矿、赤铁矿;  该地区磁化率的变化主要受源区粗颗粒的软磁性矿物含量的影响,成壤作用形成的细颗粒磁性矿物对磁化率的贡献极小;  磁化率、粒度在0.5Ma左右急剧升高和变粗,主要与气候干旱化加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磁化率参数在东川铁铜矿勘查中的方法试验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磁化率测量可以作为铁氧化物铜金型矿床勘查的辅助手段,东川矿区磁化率是岩石重要的磁性参数,同时也是寻找含铜磁铁矿的明显标志,通过磁化率对比,在因民组中,特别是在火成岩中磁性出现异常地段,预示着含铜磁铁矿的定位及找矿方向。因此,测定和圈定磁化率异常对寻找含铜磁铁矿型矿床具有一定的地质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沉积变质型铁矿是山东省鲁西地区重要成因类型之一,含矿层位为新太古代泰山岩群。经过地表工程和钻探工程验证,瓦泉寨矿区C1、C2、C3、C5磁异常是由铁矿体引起。矿体总体走向NW,倾向NE,倾角55°~88°,厚度1.44~6.29m;主要矿物为磁铁矿;矿石主要呈粒状变晶结构、条带状构造。同时,本文对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的成因进行了分析,铁质来源与基性火山活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尉犁县且干布拉克蛭石矿为特大型,磷灰石矿为大型.蛭石、磷灰石均赋存于磁性较强的透辉石岩及超基性岩中,矿体与围岩间有较明显的磁性差异,含矿母岩70%被第四系覆盖.利用地面磁测,较好地圈定了含矿母岩的边界,提供了含矿体的平面形态及产状,为勘查缩小了靶区.磁法勘探不仅是直接找磁铁矿床及某些有关金属矿床的有效方法,而且在间接寻找非金属矿床上亦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磁铁矿是岩石、土壤和沉积物中少量而又普遍存在的副矿物,是环境磁记录的主要载体.磁铁矿在表生地质过程中受到机械、生物和化学风化作用使其结构、粒径、氧化程度、磁学性质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对环境磁学以及表生地质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矿物学角度研究了磁铁矿粒径、相转变、氧化程度和磁化率随着研磨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平均粒径为4 μm的磁铁矿在研磨1 h后粒径变化趋于稳定,但随着研磨时间的增加,磁化率逐步降低而氧化率逐渐增加.通过对研磨后样品进行XRD分析表明,随着研磨时间的增加,磁铁矿衍射峰强度明显减弱,衍射峰宽化,赤铁矿的衍射峰强度逐渐增强.由此可见,原生磁铁矿(对沉积物而言属于碎屑磁铁矿)低温氧化产物是赤铁矿而不是磁赤铁矿.在表生地质演化过程中颗粒的机械碰撞不仅使磁铁矿颗粒变细,而且可能影响到磁铁矿常温氧化、磁学性质和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6.
古地磁学是研究地质历史上地球磁场强度及其变化的一门学科,其核心是岩石中富含若干的磁性矿物。通过测定其保存的剩磁强度和方向等,可计算获得岩石形成时的初始磁性强度和方向,从而为约束岩石形成时的古磁极位置、形成时代和地球动力学背景等研究提供证据。矿石作为地球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类特殊的岩石,对其进行古地磁研究可为矿床的"源—运—储—保—变"等过程提供强有力的证据。现有关于矿床古地磁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通过矿物的退磁参数限定其形成时的磁化年龄(矿床定年),二是通过磁组构信息获取矿床形成后的构造应力场变化(矿床保存变化)。需要指出的是,矿床古地磁学的研究一定要立足于地质事实。由于地质产状和围岩蚀变对磁性参数的影响极大,在进行矿床地磁数据处理时一定要慎重,并与磁性地层学互相印证,才有可能获得有价值的磁性参数,从而为约束矿床成因提供有效证据。  相似文献   

17.
牛皮闸硼矿属硼镁铁型矿床。在该区通过地质填图,槽探工程,钻孔验证等手段,得知磁异常极值点与已知的硼矿或含硼层位位置相吻合。从而运用高精度磁法找磁铁矿,间接地找到与磁铁矿伴生的硼矿。该方法在硼镁铁矿型矿床的找矿中,具有费用省,方法简便,成果易于解释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红外光谱技术因其可以绿色、快速、无损、精确探测矿物和提高勘查效率而备受关注.攀西超大型太和钒钛磁铁矿床位于镁铁质-超镁铁质层状岩体中,该矿床的典型矿物的红外光谱特征研究相对缺乏,制约了勘查效率的提高.本文应用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四川太和钒钛磁铁矿床钻孔ZK1307岩心开展热红外光谱测试工作,并辅以便携式...  相似文献   

19.
吕士炳 《福建地质》2010,29(2):115-119
永安黄年山铁矿区是在煤矿预查时发现深部存在有磁性体,遂开展了高精度磁测,发现低缓磁异常,推断其由隐伏磁铁矿(化)体引起,后经钻探得以证实。结合矿区成矿地质条件,认为该区磁异常是深部找矿的有效标志。  相似文献   

20.
退磁作用对磁测资料解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磁作用使磁异常幅值变小,形态畸变,影响磁测资料反演解释的地质结果的准确性。用有限元法数值模拟磁性体在考虑退磁作用下的磁场,以二度水平圆柱体理论模型为例,研究退磁作用对磁异常的影响。当磁化率κ≥1.0 SI时,考虑与不考虑退磁作用,异常极大值偏差可达1 300 nT以上,相对偏差可达30%以上,因此认为退磁作用的影响很大,不可忽略。青海尕林格铁矿区磁测资料的反演实例说明,忽略退磁作用将导致反演的矿体体积偏小,影响钻孔的布置和资源储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