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山东数字化台网荣成,烟台,莱阳,潍坊,苍山和大山台记录的垂直向P波初动半振幅,S波与P波的振幅比,P波,S波的卓越周期及振动持续时间比等参数进行了测算。并将之与同台址相应的模拟记录进行了对比。得出分析结果为:1,数字记录的速度震级较模拟记录的位移震级平均偏小0.11,数字记录的仿真震级与模拟记录的位移震级基本一致。2,数字记录的地震波参数与模拟记录一致性较好,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对洛阳地震台数字与模拟地震记录并行观测27个月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数字观测具有记录频带宽、获取的地震信息量更丰富、地震波到时的量取更准确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数字记录的初至波早于模拟记录,且持续时间较长,大部分的数字地震震级比模拟记录、标准震级小。  相似文献   

3.
利用广州地震台测震数字记录资料与模拟记录资料,对数字记录的震相到时、震级、地震波形清晰度、连续率与模拟记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数字记录与模拟记录的震相到时、震级差别不大,而地震波形清晰度、连续率则数字记录优于模拟记录。  相似文献   

4.
辽宁遥测数字地震台网测定各种震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前言遥测数字地震台网建成后 ,所测定震级的可使用性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数字台网与模拟台网所测定震级能否实现无缝连接 ,这个问题已在《同一台址的数字与模拟观测系统测定震级的对比研究》一文中进行了专门研究 (见本期第 2页 ) ,本文不再涉及 ;另一个问题是数字台网所测定的各种震级之间的关系 ,及各个遥测台测定的震级与平均震级之间的差别 ,本文将主要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数字地震台网采用速度型记录 ,按照中国地震局有关部门的要求 ,需要将地震资料仿真成传统的模拟记录波形 ,然后根据仿真后的波形读取地震波的周…  相似文献   

5.
对比了成都遥测地震台网模拟记录、数字速度量、仿真记录、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速报所测定的震级之间的差异,并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统计分析了山西省数字地震台网考核运行 3个月以来的记录地震的震级情况 ,将两套人机交互处理系统 (泰德和港震系统 )测定的速度震级及港震系统仿真后 (DD— 1)测得的位移震级 ,与山西省模拟台网 (即大同、太原、临汾、长治 9个模拟人工值守台 )所测定的位移震级进行了对比 ,研究了它们之间的相关程度、一致性、差异性 ,得出港震系统与泰德系统测定的速度震级与模拟震级、数字系统仿真 (DD— 1)后测定的位移震级与模拟震级相关系数均在 0 .940以上 ,相关性较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江苏数字地震台网与模拟台网的震级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戈  王保太 《地震学刊》2000,20(2):32-39
对江苏省数字地震台网观测系统与模拟台网观测系统在震级测定方面的一致性进行了探讨,定量分析了数字台网的“速度型震级”、“仿真仿移型震级”与模拟台网位移震级的差异。初步结果表明,在测量误差允许范围内,数字网的“仿真位移型震级”可以替代模拟网的位移震级,震级测定的连续性要求基本可以保证。  相似文献   

8.
姑咱台前兆观测数字记录与模拟记录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姑咱台DSQ水管仪和SS-Y伸缩仪仪器“数字化”改造过程,以及模拟与数字化2种仪器并行记录的情况,并对模拟记录和数字记录的内在精度、漂移量、记录形态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数字化观测与模拟观测的差异,为地震台站进一步搞好数字化观测,提高观测精度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同一台址的数字与模拟观测系统测定震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前言近几年来 ,全国各地的数字地震台网相继建成 ,并正在逐步取代过去一直运行的模拟地震台网。数字观测技术系统 (以下简称数字系统 )采用速度型记录 ,而模拟观测技术系统(以下简称模拟系统 )则采用位移型记录。数字系统测定的震级与模拟系统测定的震级是否能作到无缝连接 ,是模拟系统向数字系统平稳过渡 ,实现两者顺利接轨的关键。 2类震级资料的一致性将直接影响地震科研和预报工作的连续性 ,因而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所以需要对数字台与模拟台测定的震级进行认真的比较研究。辽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 (简称辽宁台网 )由位于沈阳的台网中心…  相似文献   

10.
在安徽省数字观测系统将逐步取代模拟观测系统的过渡时期,对安徽霍山地区3个台站老皇寺、豹子崖、石家河进行了震级更正,对记录到的数字观测资料和模拟观测资料分别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经过A/D后的数字记录震级目前可以和其他数字台一起参与震级平均,数字记录结果和安徽省地震局编目结果偏差基本上未超过允许范围,速度震级和仿真位移震级之间的偏差在0.2以内。  相似文献   

11.
通过会昌台数字与模拟地震记录到的多个地震事件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前者在记录带宽、获取更多的地震动物理量、记录波形能力及可操作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数字观测完全可以取代模拟观测;对两种记录计算的地震震级进行了对比与统计分析,发现数字记录近震的震级比远震的偏差要大,远震震级可直接与全国地震目录接轨。  相似文献   

12.
用形变前兆台网及台站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对易县地震台2002年度自记水管仪和伸缩仪的模拟记录和数字化记录资料进行处理,求得噪声水平、潮汐因子和误差,再计算出内在精度,从而在噪声水平和内在精度两个方面对模拟和数字化记录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发现数字化记录资料在内在精度和噪声水平两个方面均优于模拟记录资料.  相似文献   

13.
昌黎地磁台数字仪与模拟仪数据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模拟仪和GM3磁通门磁力仪、FHD-1核旋仪对2002年、2003年的数据进行了日值差值比较、基线值及其精度分析、极大极小值相关分析,探讨模拟仪与数字仪存在的差异及原因,得出数字仪产出资料的内在质量高低和影响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得出数字仪改造是成功的,在观测技术不断完善的将来,数字仪是完全能代替模拟仪的.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地下流体数字与模拟资料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河北省地下流体数字与模拟资料从仪器性能、资料连续性、相关性、内在观测质量和方差一致性检验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模拟资料连续性好于数字化资料;水位相关性较好,多数能够通过方差一致性检验,三口井水位通过均值一致性检验,数字化水位内在质量有所提高;氡和汞相关性较差,方差和均值一致性检验均未通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蒙城地震台不同频带数字化测震仪器记录的波形及震级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不同频带仪器记录不同地震事件的特点及其优越性,有利于提高数字化资料分析的精度.在进一步保证蒙城地震台观测资料的完整性和提高全频带数字化测震观测质量的同时,为蒙城地球物理野外观测研究站的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数字地磁观测仪是模拟观测向数字观测的转型,数据采集、转换、处理都有其显著特点,对其数据的处理与产出工作流程进行分析说明,提高数据的准确、及时、可靠性,为地震预报提供有效数据,充分体现其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易县地震台的基本现状及形变数字化仪器改造情况,并从长期趋势、短期趋势和固体潮形态变化等方面对易县地震台形变模拟观测和数字化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对数模两种观测资料的连续性、稳定性、一致性和固体潮观测精度进行了分析,得出数字化资料总体评价,并对数字化资料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和稳定,我国的地震前兆观测技术也逐步实现由模拟观测向数字观测转变,地震前兆数字化观测技术日趋成热、稳定,地震前兆数字化观测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产出的数字化观测资料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过介绍新疆数字地震前兆台网中心模拟资料和数字化资料的管理,分析了历史模拟数据转入数字化平台的实现方法,阐述了地震前兆资料进入数字化统一平台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9.
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仿真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利用傅里叶分析法,把速度型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变成台站人员所熟悉的长周期,中长周期模拟常规地震记录,分析人员能在仿真后的记录波形图上识别震相和计算震级。为地震台站用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取代模拟记录提供了一种资料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山西前兆台站水位模拟与数字观测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西省前兆水位观测点介休、孝义、祁县、静乐与朔州并行的模拟与数字水位观测资料,从数据完整性进行对比,运用相关性分析对数据的一致性进行检验,与气压进行相关性分析,记录地震的能力进行对比。发现,数字观测优于模拟观测,可以替代模拟观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