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裂缝问题是火山岩复杂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火山岩储层裂缝预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油气的产能、钻井工艺和增产改造措施等.本文主要根据等效HTI介质(扩容各向异性介质)的特性,立足地下介质各向异性理论,利用三维地震叠前P波在HTI介质中的属性分布特征来检测裂缝的发育情况.利用三维地震叠前P波裂缝检测技术在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深层营城组火山岩中尝试开展了储层裂缝发育预测研究.通过研究建立了火山岩裂缝地震叠前预测方法,并对营城组火山岩裂缝发育情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裂缝主要分布在工区中部构造高部位,发育方向以北北西向为主.最后利用测井资料和钻井产能资料等进行效果分析,证实该技术对于认识火山岩储层裂缝发育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说明应用地震资料开展储层裂缝预测具有横向分辨率高、实现井间分布描述和宏观空间分布规律清楚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长春岭油田储层预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用的储层横向预测技术有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和地震反演技术两大类,应用这两种技术对长春岭油田扶余油层进行了储层预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春岭油田地震资料的振幅属性与已知井砂岩发育情况吻合较好,本文利用振幅属性描述了扶余油层Ⅰ~Ⅳ砂组储层砂岩的分布趋势.应用地震反演方法得到扶余油层储层砂岩纵横向展布规律,经钻探证明,预测的结果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3.
裂缝油气藏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准确地预测储层中的裂缝发育程度等参数是勘探开发中的难点.本文采用叠后多属性分析技术对哈山西地区的石炭系火山岩裂缝密度进行了定量预测:在储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提取了对裂缝发育反映较好的多种地震属性,包括相干体、倾角方位角、曲率、蚂蚁体、弧长、瞬时频率、均方根振幅、反射强度、道微分、吸收衰减属性,并对提取的属性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的方法,对裂缝密度进行了定量预测,预测结果与工区钻井资料吻合,为下步的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机构-岩相带的地震响应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多期次喷发的火山岩在纵向和横向上相互叠置,造成火山岩地震响应特征复杂,影响了对火山岩储层的地震预测精度和地质规律的认识.本文基于钻井和连片三维地震资料,结合区域构造认识,建立了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机构-岩相带的地震响应模式,并利用相干体和地层切片等属性分析技术实现了火山机构-岩相带的空间识别.从火...  相似文献   

5.
火山岩地层的地震反射特征可通过地震参数、反射结构与地震相、地震地层结构进行地质解释.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是一套以火山岩占优势的火山岩地层.钻遇营城组钻井与地震资料匹配给出了各种地震属性、反射结构和地震相的地质解释.在徐家围子断陷地震三维工区开展的火山岩地层的地震-地质联合解释包含三个层次1:地震参数、反射结构与地震相、地...  相似文献   

6.
松辽盆地断陷期天然气有利带预测是扩大该盆地勘探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在油气资源基地松辽盆地开展大范围深层油气预测,选择徐家围子断陷内局部构造—升平-兴城构造进行地面三分量地震勘探,得到一个可行的预测方案.在深探井控制下,利用三分量地震资料,进行P波、P-SV波层位标定、震相对比,得到研究工区断陷期火山岩分布的局部预测;经过目标层段振幅比、频率比等物性参数的计算对比,得到该工区断陷期营城组有利含气区预测.进一步分析了研究工区区域构造对断陷期地层的控制作用.从烃源岩种类、成熟程度以及火山岩储层性能几方面综合分析,认为在更大范围内存在深层有利含气区带是可能的.最后指出在深层有利含气区带预测中采用三维三分量技术的必要性,以及无井控预测的基本方法,包括构造特征、地层特征预测知识的延用,多参数特征间相似性和综合比较等.  相似文献   

7.
叠前地震反演和岩石物理反演分别是获取弹性参数和物性参数的重要手段,两者结合有助于实现储层参数预测并精细刻画储层特征.储层物性参数的反演依赖于岩石物理模型,在进行物性参数反演时可以将复杂的岩石物理模型做泰勒展开,进而得到其一阶或高阶的近似表达式,然而这会降低模型的精确性并增加反演的误差.为了提高储层物性参数反演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本文以碎屑岩储层为例,提出了岩石物理驱动的储层物性参数非线性地震反演方法.首先,基于贝叶斯框架和高斯分布约束条件,从叠前地震数据中实现纵、横波速度及密度等弹性参数的反演.其次,通过碎屑岩岩石物理模型建立起弹性参数与物性参数之间的联系.最后,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全局寻优获得较为准确的孔隙度、泥质含量和含水饱和度等物性参数.合成数据和实际资料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反演结果与测井数据吻合较好,可有效指示含气储层区域,本文方法在储层预测和评价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四维地震(4D seimic)主要是指利用重复三维地震测量资料进行油藏动态监测。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储层特性变化所引起的地震振幅异常、频率变化以及反射同相轴下拖现象等均可作为注蒸汽波及范围四维地震监测的良好识别标志。由于叠后地震资料中常常存在动校正速度不准、动校正拉伸畸变、剩余静校正误差、以及CDP道集中各道波形的差异性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会对叠后地震资料所反映出的四维地震异常特性产生影响,造成解释结果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为此,本文尝试开展叠前地震属性反演研究,利用瞬时频率、瞬时频率梯度、能量衰减85%时的频率、最大振幅频率、最大振幅、总能量等多种衰减属性的叠前剖面及其差值剖面来定性解释四维地震实验区的注入蒸汽在剖面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垦71开发区块的主要产油层系为新近系的馆陶组河流相和古近系的东营组三角洲相地层,具有被断层复杂化的多油水系统。该区井网密集,储层厚度薄,横向关系复杂,储层与非储层速度差异小,后续开发方案调整所要求的精细储层描述难度较大。本文展示了以精细储层描述为目标的地震约束反演实例,利用多井地震、地质标定,结合三维构造解释成果,建立三维多断层精细约束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随机地震反演方法,进行了波阻抗、岩性等多种地层参数反演,较好地解决了该区薄互层储层精细描述问题,证实了精细储层反演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面向油藏开发地质问题的精细储层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垦71开发区块的主要产油层系为新近系的馆陶组河流相和古近系的东营组三角洲相地层,具有被断层复杂化的多油水系统。该区井网密集,储层厚度薄,横向关系复杂,储层与非储层速度差异小,后续开发方案调整所要求的精细储层描述难度较大。本文展示了以精细储层描述为目标的地震约束反演实例,利用多井地震、地质标定,结合三维构造解释成果,建立三维多断层精细约束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随机地震反演方法,进行了波阻抗、岩性等多种地层参数反演,较好地解决了该区薄互层储层精细描述问题,证实了精细储层反演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火山岩储层发育受岩性岩相的控制,为了提高岩性岩相地震识别的精度,选择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营城组和火石岭组典型钻井火山岩进行井旁地震相分析,分别建立了酸性和中基性火山岩的岩相识别的模版.酸性与中基性火山岩最明显的差别为爆发相和喷溢相之间的差异,酸性岩爆发相具有席状,板状,平行—亚平行反射,连续性好、局部中等,强振幅,低频的特征;酸性岩喷溢相具有楔状、局部透镜,波形反射特征,连续性中—差,中弱振幅、见中强振幅,中高频特征.中基性岩爆发相具有板状,楔状,蠕虫形反射、偶见亚平行反射,中高振幅,中高频,连续性差、见连续性中—好的特征;中基性岩喷溢相具有板状,楔状,平行—亚平行反射、局部波形反射,连续性中等、局部较差,中强振幅,中频、局部高频的特征.根据酸性、中基性火山岩不同的电性特征,结合火山岩段表现的地震内部反射结构,几何形态等地震相特征.总结出不同火山岩之间地震相与测井相的对应关系,为新区识别火山岩相,预测火山岩储层,划分有利储集相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为火石岭组和营城组两期主要火山活动间歇期的产物,也是营城组火山岩气藏的主要气源.本文在徐家围子断陷整体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连片三维地震和钻井资料,整体剖析了沙河子组的分布规律和地层发育特征.在沉积相类型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出沙河子组沉积相带的空间分布特征,沙河子组呈现以湖泊为中心、周边水系向湖盆汇聚的陆...  相似文献   

13.
腰英台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气藏为火山机构内幕型气藏,其储层分布受火山机构控制.本文以旋回作为时间格架进行火山机构的精细划分.首先通过钻井火山岩岩性、岩相、测井资料识别出的旋回间风化壳和沉积岩夹层等地质界面,地震剖面上全区发育的连续强反射同相轴等划分火山岩的旋回.然后,在旋回内部根据不同钻井岩性、岩相的变化以及火山机构的...  相似文献   

14.
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机构相带地震-地质解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火山机构按距火山口1远近划分为火山口-近火山口、近源和远源三个相带.营城组火山机构相带有6种地震相类型,分别是丘状、透镜状、穹状、池塘状、楔状和席状地震相.丘状、透镜状和穹状均见于火山机构中心相带,但所代表的优势岩相不同,分别与爆发相、喷溢相和侵出相对应.池塘状和楔状均为近源相带,但前者以喷溢相辫状熔岩流为主,而后者...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reports the analysis on cores and rock slices,data on seismic and logging activities,characteristics of core samples,and the paleogeographic background of the Yingcheng Formation of the Xujiaweizi faulted depression in the Songliao Basin.The results show that some of the volcanic rocks were formed during subaquatic eruptions.These subaqueous volcanic rocks are further characterized by the interbedded black mudstone and tuffite,the presence of double-layer perlite enclosing aphyric or sparsely phyric rhyolite,the presence of a bentonite layer,and the coefficient of oxidation(Fe2O3/FeO).The types of rocks are volcanic breccia,lava breccias,perlite,rhyolite,tuff and sedimentary tuff.The subaquatic eruptions are distributed mainly in Wangjiatun,Shengping,Xuxi,Xuzhong,and Xudong.The XS-1 area is the most typical.The organic abundance of overburden mud rocks within the volcanic rocks of the Yingcheng Formation indicates that these rocks represent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The analysis also shows that continental subaquatic volcanic eruptions provide a rich supply of minerals and energies for the lake basin and increase the organic matter content in the water.Moreover,the water differentiation provides a good reducing environment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organic matter,and is beneficial for the formation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Finally,we propose a hypothesis to describe the mode of subaquatic eruptions and the formation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达尔罕断凸带火成岩气藏预测为例,从已钻遇火成岩的钻井资料出发,结合钻井地质信息与地震资料,利用地震特殊处理技术识别火成岩.通过分析结果,研究该区的火成岩分布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建立判断火成岩的地球物理模式.结合本区域地质资料,预测了本区的火成岩分布,总结出适合本区火成岩构造特征的火成岩气藏识别技术,包括火成岩测井识别技术、火成岩地震剖面反射特征识别技术、火成岩地震相识别技术和地震反演技术等来预测火成岩的空间展布规律,了解火成岩与构造的关系.进而识别火成岩圈闭,总结断陷层系油气成藏组合,为在本区寻找火成岩气藏提供系统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前,针对陆相薄互层油藏实施时移地震监测尚没有明显的突破,加强时移地震方法、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我国时移地震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根据油藏工程理论,在详细分析火烧油层对储层物性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实验室岩石物理测量结果,重点就稠油热采过程中温度的剧烈变化对储层岩石和孔隙流体弹性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开展了薄互层油藏火烧油层地震正演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稠油热采过程中,高温高压不仅会使得孔隙流体特性发生显著的改变,而且储层岩石本身弹性特性的变化也非常明显.即使是对于薄层或薄互层,两方面共同的变化将使得稠油热采前后储层弹性特性产生巨大的差异,进而引起显著的地震异常.因此,开展陆相薄互层稠油热采时移地震监测,不仅具有坚实的岩石物理基础,而且具有切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