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湘东地区铀成矿远景圈定及定位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湘东地区是重要的热液型铀成矿区,本文利用湘赣边区走滑构造及铀成矿动力学研究成果和相关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定性、半定量资料,采用信息量计算法、特征分析法,逻辑信息法进行区域铀成矿远景区的圈定和定位预测。  相似文献   

2.
滇西铀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闵光裕 《云南地质》1995,14(2):109-118
本文根据滇西陆壳演化的历史,论述了西铀矿在矿化类型,成矿时代及空间分布等地质特征,总结了铀成矿的规律。认为板块敛合边界上的古岛孤带是铀成矿最有利的地质环境,铀矿田明显的分布于壳内构造的硅镁层凹陷带及区域大地热流值的异常区,同时,区域性断裂及其次级构造控制的铀矿田及矿床的产出部位。滇西铀矿的三个矿化期正好与三个微板块的碰撞,拼合和陆壳发育的时期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某地区泥盆系铀矿床特征及其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自立 《广西地质》1999,12(2):9-15
文章应用地洼成矿理论和构造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了某地区F1等成矿断裂带的构造地球化学特点和元素的变化规律以及铀不断累增富集成矿的作用过程。在形成泥盆系富铀地层的基础上,经历了后期构造-岩浆活化作用的改造,形成预富矿化场-动力改造热液成矿,形成构造热液型铀矿化-表生淋积,形成叠生富矿段,使之“发展成为具有层控、岩控、构控和时控等特点的多因复成型铀矿床,从而为本区进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1华东铀矿概况 从全球来说,华东地区属西太平洋成矿域,全国铀成矿区划归为华南铀成矿省,该成矿省处于欧亚大陆与太平洋板块的交接地带,以产火山岩型、花岗岩型铀矿为特征,与区内铀成矿关系极为密切的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其成矿时代集中在燕山晚期。依据华东铀成矿特征,从主要铀矿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和控制铀成矿的区域地质构造因素出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外贝加尔热液体系铀成矿为例,从F、U、Cs等元素地球研究入手,以新的观点剖析了构造 活化区内生铀矿床的铀积聚环境和火山热液体系内的铀成矿机理,从而指明构造岩浆活化区铀找矿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碳硅泥岩型铀矿成矿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待时 《铀矿地质》1994,10(4):207-211,219
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是中国重要工业铀矿床类型之一。这类矿床具有明显的层控、构造控矿等一系列地质特征。矿床主要分布于古陆、古岛、古水下隆起动边缘部位,产于地台边缘及邻近该边缘的显生宙(加里东-印支)地槽褶皱区内。铀成矿时代主要集中于白垩-第三纪。碳硅泥中铀成矿的时空分布规律与中国有关地区地壳演化及地壳运动有关,特别是与燕山-喜马拉雅期所发生的构造(构造-岩浆)活化改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构造地球化学角度,论述了区内Ag,Pb,Zn等多金属成矿元素的聚矿成矿环境,阐述了成矿元素聚矿成矿与印支燕山期NNW向构造岩浆活动晚期脆性形变的密切关系。聚矿成矿具一定规律,受NNW向压性形变控制。从元素集散规律分析了区内的重要找矿前景,被破坏的NNW向构造岩浆岩带是该区寻隐伏和半隐伏矿带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浙西北火山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条件及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广泛的野外调查研究和大量的分析统计数据,讨论了浙西北火山岩型铀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重点探讨了劳村组、黄尖组和寿昌组的含铀性及岩性、岩相、构造和岩浆活动对成矿的控制作用。探讨了成矿溶液的成分、性质、温度和铀的迁移形式,以及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铀成矿的时空规律。  相似文献   

9.
油气对砂岩型铀矿中铀等伴生元素富集成矿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砂岩型铀矿“二次还原作用”的成矿模式,采用实验地球化学方法进行褪色蚀变模拟实验。在半动态情况下,运用含油气还原溶液与漂白砂岩和紫色砂岩反应,依此进行铀成矿作用的模拟。认为造成铀沉积的原因是由“pH落差”所致。  相似文献   

10.
松辽盆地钱家店铀矿床成矿作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笔者通过对钱家店铀矿床地质特征、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钱家店铀矿床为典型的同生沉积后生叠造复成因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矿床定位受晚白垩世姚家期辫状河道洼地、晚白垩世嫩江期末至古近纪构造反转隆升剥蚀构造窗及浅层含氧含铀水与深部油田还原性流体交替混合地球化学障等地质因素控制。矿床成矿作用历经了同生沉积成矿、油田流体叠加成矿和含氧含铀流体叠加成矿3个阶段。矿床形成年龄为96±14 Ma、67±5 Ma和40±3 Ma。在总结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钱家店铀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1.
亚欧东西向活化构造铀成矿带划分依据及铀成矿域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欧东西向活化构造铀成矿带,其铀资源量约为全球的50%,是全球最重要的大陆洲际铀成矿带。该带地质构造和成矿复杂,活化构造作用延续时间最长,从早元古宙至今断续发生活化作用,以中新生代活化最为强烈。文章从大地构造及其演化控矿的角度,以铀成矿域为单元,对划分该铀成矿带的大地构造、深部构造、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铀成矿分布等依据及铀成矿域分布作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12.
中卡兹库姆铀成矿省是中亚地区重要的成矿省,该区铀矿以砂岩型铀矿为主,其中乌奇库杜克矿床是世界最早发现的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床。本文通过对该类层间氧化带型铀矿成矿条件的研究,对比了中卡兹库姆铀成矿省与中亚地区其它铀成矿省不同的成矿特征,总结了该类型铀矿成矿的时间、空间和定位规律。  相似文献   

13.
中国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成矿规律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是中国重要工业铀矿床类型之一。这类矿床具有明显的层控、构造控矿等一系列地质特征。矿床主要分布于古陆、古岛、古水下隆起边缘部位,产于地台边缘及邻近该边缘的显生宙(加里东-印支)地槽褶皱区内。铀成矿时代主要集中于白垩-第三纪。碳硅泥岩中铀成矿的时空分布规律与中国有关地区地壳演化及地壳运动有关,特别是与燕山-喜马拉雅期所发生的构造(构造-岩浆)活化改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邵飞 《铀矿地质》2011,(5):286-292
钦杭古板块结合带抚州—绍兴段及两侧地区火山岩型铀矿床密集分布,区域构造环境演化及铀成矿地质特征分析表明:它们是中生代相同构造背景下构造-火山岩浆活动的产物,可归属为钦杭成矿带北东段的组成部分。构造是区内火山岩型铀矿主要控矿地质因素,火山构造与断裂构造联合控矿特征明显,不仅表现为构造分级控矿规律,而且各级铀成矿单位均表现了铀矿定向三等距分布规律。依据矿产集中域定向三等距分布规律,开展了铀成矿预测,指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及勘查的工作区。  相似文献   

15.
陈荣国 《福建地质》2013,32(2):96-104
以前人工作成果为基础,通过研究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相关信息分析,论述区内金矿的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认为矿床受北东向与近东西向的脆性断裂构造控制,矿床成因类型属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运用成矿规律和地质、重砂、地球化学特征综合类比进行成矿预测,共圈定两个成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叙述了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等方面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的研究新进展。该区的研究成果丰硕。从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明确了矿石及其围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铀成矿的地质环境,围岩与铀成矿的关系。利用同位素地球化学的方法厘定了铀的成矿时代,利用裂变径迹的研究构建了该区的地质热力学演化历史,推测了成矿时代与构造演化历史之间的联系。综合同位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地质热力学演化等多方面的观点讨论了铀源和成矿流体的来源及有机质在铀成矿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金属矿床分布规律与遥感地质构造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矿床绝大多数都定位在线性构造(带)、线性构造聚集地段和环形构造边缘内外侧,这种线性构造(带)以及交切而成的断块和环形构造,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与同一范围内构造一岩浆活动及矿化作用在空间和时间上有内在联系的地质块体,不同级序和不同型式的线性构造、环形构造组合,与不同级别的成矿区划在一定程度上有等同性。  相似文献   

18.
南岭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铀矿基地,产出的铀矿床以花岗岩型为主,其次为碳硅泥岩型和少量砂岩型。本文通过搜集整理前人找矿勘查和科研成果,认为南岭成矿带多期多阶段构造演化为铀成矿作用提供了初始铀源、产铀花岗岩、断裂网络和含铀热液等有利的成矿条件。产铀花岗岩大多是由高硅、过铝、偏钾高碱的S型花岗岩,沿断裂分布的构造碎裂岩、蚀变岩和还原性地质体是有利的赋矿围岩。矿化与蚀变中心带发育沥青铀矿、黑色微晶玉髓、紫黑色萤石、胶状黄铁矿、赤铁矿、绿泥石等矿物组合。铀矿体形态多样,以中小规模、中低工业品位为主。南岭成矿带中新生代多阶段区域性拉张过程中形成了多阶段铀矿化。花岗岩型铀矿床分布于加里东隆起区花岗岩内部构造结和岩体接触带附近,矿体沿断裂与蚀变体一起赋存于氧化-还原界面和脆韧性构造转换面之间的"成矿壳层"内。南岭成矿带中新生代"空间全位"铀成矿模式显示,不同的构造层、不同的建造、不同的岩性及不同的部位均有铀成矿潜力,但由于具体成矿条件的不同组合而产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时间和不同强度的铀矿化。也就是说,难以排除某一空间部位不成矿的可能性。根据这一"全位"成矿的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对南岭成矿带中新生代铀成矿作用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尚未落实的"缺位",再根据工作区具体成矿条件指导铀矿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19.
论构造成矿规律及其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在简述构造成矿学概念的演进之后.着重论述了构造成矿的对称性、等距性、递变性和侧向迁聚性等规律,对构造成矿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作者指出.构造动力成矿作用,是构造应力场、构造地球牾场和构造地球化学场的综合作用;构造成矿过程,是构造运动和成矿物质运动的全过程:是一种不断存在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开放体系中的不可逆过程.构造动力作用能促使成矿元素活化.驱动含矿溶液运移.改变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导致成矿物质聚集.构造成矿动力学机制的研究.是构造成矿学的关键问題.随着构造成矿学研究的深入发展.逐渐形成了构造成矿学的基础理沦系统.  相似文献   

20.
花岗岩成矿的几个判别标志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花岗岩具成矿专属性。在不同大地构造背景及造山作用不同阶段,不同源岩的部分熔融形成类型、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成分、成因、分异演化均不同的花岗岩类,出现不同程度的环带构造、断裂构造和交代作用现象,它们均与相关的成矿元素组合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对花岗岩成矿起关键性的控制作用。本文归纳总结了花岗岩成矿的几个判别标志:大地构造背景、花岗岩的环带构造、成矿流体可迁移性及自交代作用、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