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通过对井田内各地层及断层带富水性的分析,认为井田主要含水层为松子坎组、茅草铺组、夜郎组玉龙山段、长兴组、龙潭组及茅口组;矿井直接充水水源为长兴组岩溶水、龙潭组裂隙水及茅口组岩溶水,间接充水水源为松子坎组及茅草铺组、夜郎组玉龙山段的岩溶裂隙水;充水通道为岩溶裂隙、采动裂隙和断层破碎带;在断层破碎带附近或煤层与茅口组相接部位,易产生突水,要做好超前探放水工作,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
姚桥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萍荣 《中国煤田地质》2007,19(4):51-53,73
姚桥煤矿开采水文地质资料表明,煤层开采矿井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山西组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组与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一般以静储量为主,富水性较弱;第四系松散含水层组、下石盒子组底部分界砂岩含水层、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老窑水主要是通过断裂或导水裂隙向矿井充水,故而提出了留设保安煤柱,探放断层水、老窑水等针对性的水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白布井田水文地质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浅部6上、6中、7号煤层开采时充水水源为顶板进水的长兴组岩溶裂隙水、含煤地层裂隙水、滑坡体中的孔隙水;充水通道主要为裂隙、岩溶管道、导水裂隙带、断层带。井田深部低于白布河水位的各煤层除受上述充水水源影响外,也受河水的影响。开采东北、东南角深部28、33号煤层时,局部还会受下部茅口组岩溶水充水水源的影响。井田属以裂隙、孔隙含水层充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煤矿床。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井田边界条件、主要含水层的富水特征、断层的水文地质特征以及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的分析研究,认为二1煤层顶板的直接充水水源为顶板砂岩裂隙水,底板的直接充水水源为石炭系太原组上段石灰岩岩溶裂隙水,底板的间接充水水源为石炭系下段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水和寒武系白云质灰岩岩溶裂隙水;矿井充水通道为顶板砂岩、底板灰岩的裂隙和断层带。采用大井法对先期开采地段二1煤层-700m水平的矿井涌水量进行了预算:正常涌水量为947m^3/d,最大涌水量为1140m^3/d。结合邻近矿井的调查,认为计算的涌水量是可靠的,可作为煤矿建井设计和水害防治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赣北保峰源铀矿床水文地质特征及充水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峰源铀矿床是我国典型的碳硅泥岩型铀矿,矿床水文地质特征表明:地下水呈似层状分布,含水层主要为层间构造裂隙承压含水层、层间构造溶洞裂隙承压含水层,处于寒武系下统王音铺组第3层、第4层;震旦系灯影组第3层、第2层及陡山沱组地层中,含矿层与含水层基本一致。矿区地质构造较复杂,上下含水层之间可通过越流或导水构造加以贯通,F8构造以西,矿床充水水源主要为层间构造溶洞裂隙承压水,富水性强,F8构造以东,矿床充水水源主要是层间构造裂隙承压水,其次是构造脉状水,富水性较弱。矿床继续开采前须补充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准确查明导水构造带位置,研究矿层因断层错动与强含水层可能对接的部位,分析矿层顶底板隔水层的薄弱地段,为防水安全带的设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21,(4)
漳平市尾仑山矿区主要矿种为萤石矿,矿体赋存于晚侏罗世正长花岗岩与早三叠世溪口组蓝田灰岩段接触带中,针对大气降水、地表水体、含矿地层及上覆地层的富水性、断裂带的富水性及充导水性等可能的矿坑涌水因素,逐一分析,最后得出:直接、间接充水含水层内断层的富水性和导水性均弱;地表季节性溪流对未来矿山开采充水有一定的影响,雨季应注意引排。矿区水文地质类型为以弱岩溶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简单类型,在今后矿山开采中要加强各充水因素对矿山的影响观察,防止产生水害。  相似文献   

7.
结合邻区矿井开采数据,对井田内地形地貌、构造、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等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表水、老窑水对矿井开采影响不大,断层导水性弱,渗透途径为冒落裂隙带;矿井初期开采煤层时直接充水水源为长兴组、大隆组等岩溶裂隙水、龙潭组砂岩裂隙水,其次为老窑积水,充水通道为冒落裂隙带;中后期开采时,直接充水水源为大气降水以及河流、溪沟水。由于峨眉山玄岩的阻隔,茅口组强含水层对矿井开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河南省汝州市庇山煤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认为矿井主要充水水源为上部老窑积水、第四系孔隙水、砂岩裂隙水及灰岩岩溶裂隙水.除第四系松散孔隙含水层富水性较强外,其它各含水层富水性均较弱,对井下煤层开采威胁不大,老窑积水是构成上部煤层开采充水的主要因素,充水通道为采空塌陷带及构造断裂带.建议开展水文地质物探工作,为矿井防治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平朔矿区井工矿井的充水水源有第四系孔隙水及地表水、石炭-二叠系砂岩裂隙水、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水.充水通道包括顶底板采动裂隙、断层、岩溶陷落柱、第四系天窗、裂隙密集带及封闭不良钻孔等,其中顶底板采动裂隙、断层、岩溶陷落柱为主要导水通道.为防治煤层顶、底板含水层的水害,建议采用地面与井下、钻探与物探相结合的勘查手段,以查明含水岩系的富水状态及水力联系.  相似文献   

10.
吴堡矿区首采地段水文地质特征及矿床充水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下水类型、含水岩组等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入手,对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吴堡矿区首期开采地段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区内第四系松散层含水层在首采区虽然分别较广,但水量相对较小,正常情况下与其下含水层贯通的可能性较小,对于煤矿开采影响较小;基岩风化裂隙潜水、太原组灰岩溶隙裂隙及砂岩裂隙承压水及奥陶系灰岩岩溶承压水是煤矿开采中最为主要的突水类型。从矿坑充水水源、充水通道和充水强度角度对首期开采地段进行了矿床充水因素的研究。研究认为,矿井充水水源为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水、灰岩裂隙溶隙承压水及奥陶系岩溶承压水;充水通道主要是煤层开采后顶板形成的冒落带和导水裂隙带以及底板受其承压水的影响而产生的破坏带。建议在矿井设计前对首采地段进行三维地震勘探,进一步查明区内断层性质、规模和易发生矿井涌水的部位,为建井设计、矿坑底板的突水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1、325和706铀矿床蚀变带绿泥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岩矿鉴定结果和电子探针绿泥石分析数据为依据,将325、706花岗岩型铀矿床蚀变带绿泥石分为假象绿泥石和鳞片状绿泥石。后者由前者转变而成,转变过程中存在着铁的迁出与镁的加入,迁出的铁形成赤铁矿,可能是造成碱性蚀变带呈红色的原因之一。201、325铀矿床蚀变带绿泥石为铁镁绿泥石和蠕绿泥石,706铀矿床蚀变带绿泥石主要属密绿泥石和铁斜绿泥石,少数属铁镁绿泥石。研究发现绿泥石变种由蚀变带原岩的∑FeO与MgO比值大小决定,与铀矿蚀变带是否为酸性和碱性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绿泥石晶胞中镁羟基和铝羟基相对比例大小不同,是导致其吸收位置在2259-2262nm和2348-2359nm的诊断性吸收峰发育程度存在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13.
14.
编辑部 《地质论评》2012,58(5):10001-10004
目录  相似文献   

15.
16.
曾爱花 《矿床地质》2012,31(1):139-150
Re、Se是中国急需的紧缺矿种,对国家的资源战略与环境安全保障具有重要影响。新疆伊犁盆地511矿床在开采铀的过程中,发现了Re、Se和Mo等元素存在富集的现象。文章以511矿床7号采区为例,采取野外地质调查与室内分析测试及综合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以探求Re、Se、Mo等元素的分布特点及其与U元素富集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Re和Se在空间上与砂岩铀矿体密切共生,说明在511矿床中矿源等条件具备的情况下,7号采区内的层间氧化作用促使Re和Se富集成矿,证实了511铀矿床中与U密切相关的Se、Re等元素具有线状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CONTENTSSom。Advances in Eq一tion Geq伍ysics in Chixla一1992………………………Nia" Zo.’4~.f.Zo.’4~.f.(401)S。。。Ad——。sin*xPI口匠uI——G以不山ydcs人h一d一二g92………………··叫二瞩fLj刊一、*Doun(414)Th。勾叩lication of Subsllnace GeophysEcal Prospectinv to th。Solution of eologicalPx’OblemsEndun XZaoxlgmg曰。二d*Is士ru比…………………………………………二刀问问g*am)ltny毛2s)Soma NeZ Advare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 Induced POlallZation………………………………………………  相似文献   

18.
No.1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