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2.
3.
本文利用厂址区丰富的地震烈度资料,确定地震烈度衰减关系,通过转换得到相应的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小震近震加速度反应谱的衰减关系,为核电站中类似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太湖流域1991年特大洪涝成因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陈家其 《湖泊科学》1992,4(2):52-59
受天地生相互作用影响,1991年大气环流异常,太湖流域出现了两度梅雨,雨期长、降水强度大。由于近数十年来,水域环境发生了变化,洪水出路不畅,6—7月间发生了特大洪涝,其特征是:降水逊于历史,水位超历史;成灾面积不及历史,经济损失远超历史。协调人地关系不善,加剧了这次洪涝灾害。因而,在统一规划下,协调好人地关系,是重要的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5.
6.
重庆及邻近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分析与确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重庆及邻近地区的地震烈度资料,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重庆及邻近地区地震烈度衰减规律。这些研究可供重庆及邻近地区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和抗震规划时使用。  相似文献   

7.
计算了1587年以来的华北地区200个5级以上地震发生日的月相,其结果表明二者的相关性不明显,但分布在华北境内的中国东部重力梯级带上的101个较强地震,却与朔望日有着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以地震动衰减关系为基础的设计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倪永军  朱晞 《地震学报》2001,24(6):661-668
近十年来抗震设计主要研究的问题之一是从强调“强度”变为“表现”.人们已经注意到 ,用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 (位移 )来描述结构的破坏比用强度 (力 )更合适、更直接 .基于此 ,研究者们提出了以位移为基础的抗震设计方法 .这需要在较宽的周期和阻尼范围内建立位移设计谱 ,进行以位移为基础的抗震设计 .1 加速度设计谱典型设计谱曲线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结构的周期和阻尼、场地的类型、设计地震的震级及震中距等 ,决定设计谱曲线形状的主要参数为谱曲线的幅值、控制周期以及衰减指数等 .1 .1 设计谱曲线的幅值讨论我国的抗震设计规范中用动…  相似文献   

9.
复浩明 《地震研究》1989,12(3):201-211
继文献1、2讨论了中长期和中短期地震预报问题之后,本文进一步运用关系逻辑探讨短临地震预报问题。基本方法是根据相交关系因子μ值识别地震活动变化型式的逐时活动状态。文中,给出了计算μ值的基本公式和各种二元逻辑关系的μ值,介绍了计算μ值的两种常用方法和在短临地震预报中的具体应用,最后,对有关四个问题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
耿马—澜沧—勐海地区的卫星图象显示;组成该区构造格架的是早、晚两期形成的网格状构造。这也是该区多发生双震型地震的构造因素。但主要控制本区地震孕育、发生和迁移的却是北北西向的复杂地震断裂带。  相似文献   

11.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整体结构振动台试验设计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对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进行了整体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该大厦101层,结构高度492m,拟建成为世界上结构主体最高的建筑物.本文详细介绍了大厦结构体系、振动台试验模型材料的选取、动力相似关系的确定以及试验方案的设计.针对超高层整体结构小比例模型施工困难的特点,提出了模型的简化方法,并利用ANSYS对简化模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模型简化对结构自振特性和地震反应影响很小,验证了简化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提供的模型和试验的设计思路对今后有关的试验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河北省目前主要采用的是霍俊荣给出的适用于中国华北地区的地震动反应谱的衰减,该衰减关系分为Ⅱ型衰减关系模型和Ⅲ型衰减关系模型。使用Ⅱ型、Ⅲ型模型以及烈度衰减关系,对石家庄、邯郸、邢台、保定、张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岛、廊坊、沧州10个地级市以及沙城、三河、宁晋、磁县等曾经历史上发生过大地震的地方,进行50年超越概率10%的峰值加速度和烈度值的计算,得出不同衰减关系模型适合使用于不同地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了判别每年可能发生的地震的最大震级范围的16项指标,对大华北地区1960年至1986年M_1≥4.0级的地震(余震除外)序列进行了处理,给出了判别三种震级范围即M_(?)≤6.0、6.0相似文献   

15.
以辽宁省及其邻近地区的地震记录为例,在考虑台站空间分形的基础上,通过震源深义校正,确认了震级-频度关系中小震端频度的“掉头”现象是由于台站监测能力不足所致 小震端出现的截止震级现象做了出解释。  相似文献   

16.
17.
防震减灾行政法律关系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哈辉 《高原地震》2003,15(4):52-57
运用行政法学基本原理,结合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工作实际,分析探讨了防震减灾行政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客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甘肃及邻区8个小区域的背景b值和计算b值的最小震级下限,对计算b值的两种常用方法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同时,研究了甘肃及邻区b值与中强地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甘肃及邻区,中强震前震中区及邻区的b值往往呈现低b值,与中强地震的对应率约为50%。作者认为,在日常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中,b值可作为一种较有效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9.
中国分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确定   总被引:92,自引:14,他引:78  
本文利用我国丰富地地震工等震线资料,研究了我国烈度衰减关系分区,并建立了分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选择既有丰富的强震记录又有烈度衰减关系的美国西部地区作为参考区,并利用本文确定的分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轩换得到相应的地震动衰减关系式。  相似文献   

20.
地震激励对高速车辆-简支箱梁桥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关系到高速铁路运营安全。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和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运用有限元和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高速铁路桥梁区段车辆-轨道-桥梁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在人工地震波作用下高速铁路车-线-桥耦合系统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地震激励对轨道板、支撑层和桥梁的横向振动特性的影响大于对垂向振动特性的影响,桥梁结构对地震激励的敏感程度大于轨道结构;车辆运行速度对系统垂向振动特性的影响大于对横向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论可为地震荷载作用下高速铁路安全运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