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省山洪灾害严重,几乎年年都会有不同程度地发生。由十山洪灾害具有来势猛、水位上涨快、涨幅大、流速急等特点,常造成巨大的破坏,并诱发泥石流、滑坡崩塌、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链,严重威胁着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湖南省山洪灾害及其伴随的地质灾害主要受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条件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影响。如何有效防治山洪灾害和因其诱发的地质灾害,己成为目前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2.
正湖南18000多个地质灾害隐患点,22000多位乡村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是地质灾害防治取得成效的巨大因素。但建立现代监测预警体系也势在必行。7月18日傍晚,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专职副主任陈平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张《湖南省地质灾害分布图》。几分钟后,陈平即将前往益阳市安化县马路镇潺溪口村。7月16日,这个位于柘溪水库边上的村庄刚经历了一场由山体滑坡导致的劫难。而就在几小时前,陈平还在岳阳地质灾害的现场进行应急救灾。7月以来,连日的暴雨让湖南这个  相似文献   

3.
6月21日,穆棱市马桥河镇杨木村突降暴雨引发山洪和泥石流,省地质灾害检查组及牡丹江市领导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取有力抢救措施,及时组织受灾农户搬迁,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目前,灾区重建和生产自救工作仍在进行。  相似文献   

4.
鲁国土资发[2005]79号2005年5月25日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山东省200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山东省200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山东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和《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规定,按照省政府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的要求,为切实做好200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省国土资源厅会同有关部门,以汛期地质灾害防治为重点,编制本方案。一、2004年地质灾害发生概况2004年全省平均降水807mm,较上年减少135.8mm,与常年相比仍属丰水年,但年降水的…  相似文献   

5.
2010年夏天,又一个不平静的汛期。台风暴雨交相袭来,山洪浊水肆意横流,桂东南地区有如水乡泽国,山体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交替而来……面对大自然的发难,玉林市陆川县再一次全民动员。他们周密部署,投入重兵,众志成城,以冲天的干劲、扎实的作风及超出过往的付出,夺取了防灾治灾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实现了年初制定的全年防治地质灾害"零伤亡"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正>一、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根据省气象部门预测,2010年我省属于气象灾害偏重年景,梅汛期可能有明显的降水集中期,预计有4个台风影响我省,可能有1-2个登陆我省,由于台风暴雨极易引发地质灾害,因此地质灾害防灾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7.
2012年威海市降水量比2011年有所增加,因降水引发的地质灾害机率有所增大,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为此,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充分准备,提早部署,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切实做好2012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编者按:广西位于云贵高原前缘地带,地形切割强烈,地质环境复杂,山多平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在多暴雨、多台风的影响下,区内地质灾害频发、多发、群发,是我国地质灾害较严重的省(区)之一。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近年来,广西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等文件精神,不断完善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山洪/泥石流灾害点多面广、发生频繁,由于其突发性强、成灾快、破坏性强、预报预警难、防御难度大,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十分突出。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系统开展山洪灾害发生的原因、特点和规律分析,深入研究暴雨-洪水-灾害发生的相关理论,探索山洪/泥石流灾害预警预报的理论与技术,可为国家山洪/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必要支撑。本刊特此围绕  相似文献   

10.
3月15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陈治胜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传达全省防汛工作会议精神,听取2021年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部署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会议指出,2021年,全省自然资源系统积极应对历史罕见特大暴雨,打好地质灾害防治硬仗,较好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2年,河南省自然灾害风险形势依然复杂...  相似文献   

11.
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2009年“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总结我省2008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部署2009年汛期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省气候中心提供的我省今年汛期降雨趋势资料,虽然我省今年夏季总体上降雨量少于往年,但降雨分布不均,特别是在地质灾害易发区仍存在高强度降水可能,防灾工作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2.
山洪灾害是中国高频发、高死亡率的自然灾害之一。水雨情站网的合理布设及优化,有利于捕获区域暴雨、洪水情势变化的时空异质性,可显著提高中小流域山洪预警的精度,增强山洪灾害防御能力。本文以山洪灾害高发的福建省顺昌县为例,提出了面向山洪预警的水雨情站网布设方法。县内现状雨量和水位站网监测密度分别为37 km2/站和76 km2/站,主要分布在平原主干河流地区,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内站网布设不足,小流域暴雨山洪监测和预警能力较弱。针对上述问题,综合分析流域降雨时空特征、历史山洪灾害与山洪灾害预警预报需求,对研究区水雨情站网进行了合理性分析和布设研究,建议增设雨量站3座、水位站3座,其中一座水位站同时监测降雨过程,调整后县内雨量站和水位站的监测密度达到34 km2/站和68 km2/站。本文研究对山洪灾害高发区的水雨情站网布设具有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政策·法规     
曾培炎:加强监测预警提高应急能力进入汛期以来,我国西南、华南、华东地区连降暴雨,引发严重地质灾害。7月末至8月上旬,我国部分地区进入地质灾害高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对做好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4.
泰安市共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共计133处,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岩溶塌陷。本文介绍了泰安市地质背景,地质灾害发育现状特征以及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岩土体特征、降水和人类工程活动等主要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的因素。运用栅格数据处理方法将泰安市剖分为2381个单元格,采用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对泰安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进行综合分区评价,同时依据泰安市地质环境条件,结合泰安市地质灾害现状和人类工程活动,将泰安市全域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依据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原则和方法,将全市划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同时针对各防治区提出了防治建议,为泰安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以及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等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受今年第9号超强台风"圣帕"影响,衡阳市大部分地区遭遇特大暴雨并袭击诱发重大地质灾害险情。市国土资源局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预报防治工作,做到提前巡查,全面掌握,严格制度,落实责任,全市158处省市重点地质灾害监测点周边群众及时撤离,实现了易发地质灾害点人员零伤亡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正7月9~19日,短短11天,辉县市连续两次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暴雨重创。然而,由于辉县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持续扎实,群测群防网络健全,对全市110个地质灾害点24小时值班监测,防范有力,截至目前,全市没有发生一例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而这一切,得益于辉县市扎实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辉县市地处太行山东南麓,地质环境复杂,存在诸多发生地质灾害的高危因子,且在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影响下,本区地质灾害多发易发,是我省地质灾害多发区之一。每年  相似文献   

17.
<正>假如景区遇到突发山洪和泥石流怎么办?假如景点有被困游客又该怎么办?发生突发地质灾害时,该如何救援?针对这些问题,6月9日,修武县国土资源局联合云台山景区管委会在小寨沟景区举行山洪预防暨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拉开了修武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实战演练的序幕。"景区这几天连降大雨,降水量40~80毫米。据巡查人员监测,景区小寨沟将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还有30余名游客被困小寨沟,现宣布启动景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请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近日,南阳市市民意外地发现,在南阳一套节目中,主持人正在用柔美的声音播出:21日傍晚至22日全市阴有暴雨,局部有特大暴雨,地质灾害预警指数为三级,较易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这是南阳市国土资源局和南阳市气象局联合发布的全市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机制的运行,是南阳市地灾环境管理工作的一项新举措。每年的4~10月是地质灾害的多发时段,为了切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的损失,确保安全度汛,在整个汛期,尤其在强降雨时期,在天气预报节目中增…  相似文献   

19.
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及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是1949年来水利行业最大的非工程措施项目,是规模最大的全国性防灾减灾基础信息普查工程,历时4年,涉及全国30个省305个市2138个防治县(区),国土面积755万km2,人口近9亿。运用普查、详查、外业测量、分析计算等多种手段,掌握了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范围、人员分布、下垫面条件、社会经济、历史山洪灾害等基本情况,科学分析了山丘区小流域的暴雨洪水特性,评价了现状防洪能力,计算了预警指标,划定了危险区,为山洪灾害预警预报和应急救援决策提供了基础信息支撑。本文系统介绍了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的核心要点,综述了调查评价成果,归纳了调查评价成果要素类型,揭示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区、人口、历史山洪灾害事件与预警能力的空间分布一致性,即山洪灾害各要素集中分布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过渡带、川滇交界地区、黄土高原区、东部沿海地区及华北等地区,最后初步探讨了该成果的应用前景。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将为中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建设及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提供丰富的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是广西地质灾害频发的一年.由于2005年广西部分地区连遭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的袭击,共发生地质灾害1239起,比2004年增多了近一倍,但是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伤人数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与往年大体相当.取得这样的成效,主要归功于广西各级政府、广西国土资源厅、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和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防治工作的重视,以及近年来他们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采取了五个"加强"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