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阐述用方差协方差数据绘制莫尔圆,以及用莫尔圆表示点位误差椭圆各元素的方法。对用莫尔圆表征坐标中误差特性的几何意义作了探讨,取得了概念清楚、直观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的点位误差度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剑红 《测绘学报》2009,38(3):0-201
将欧几里得平面或空间中各个方向上的点位方差的均值作为一种新的点位精度度量,不妨称之为点位均方向方差.从"方差"这一概念本身来看,点位均方向误差更具有"方差"蕴含的含义,能直观反映点位在各方向上平均离散状况;从可视化的角度来看,可以用点位均方向标准差为半径的圆,球或超球,近似描述出点住误差的大致分布;从概率的角度而言,比较接近误差椭圆,误差椭球或超椭球,这在扩展不确定度的描述时,不妨用相应的误差椭圆(椭球)所对应的概率值作为置信度进行描述,无须经复杂而繁琐的计算.  相似文献   

3.
许多工程问题,需要了解起始数据误差影响下待定点位在不同方向上的误差情况。这时,忽略起始误差或将起始误差和观测误差取简单二乘和的传统办法,已不能适用。为此,本文利用几何方法,导出自由网起始误差传播规律和起始误差、观测误差共同影响下待定点位的几何误差曲线。最后,试述点位误差曲线。  相似文献   

4.
对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拼接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优化整合,并进行了分类和比较。平差参数选择的不同,数学模型在形式上的不同,坐标转换参数解的不同,扫描坐标转换后坐标的不同以及精度的差异,可以使用扫描转换的平面点位中误差、高程中误差和空间点位中误差(三项误差)来评定坐标转换精度。  相似文献   

5.
在三角测量中,通常是用点位中误差来表征由于观测误差而引起的待定点的点位精度,它是根据任意坐标系的两个互相垂直的坐标中误差求得,其几何意义是待定点位置误差的几何平均值。由于观测误差的影响,待定点的位置在该点各个方向上都包含有误差。为了全面地确定这些误差的大小,就需要计算待定点的误差椭圆。而点位中误差却不能反映这些具体方向上位置中误差的大小。  相似文献   

6.
天线高对GPS定位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家兵  姚刚  刘星  谷达华 《测绘通报》2003,(9):37-38,67
通过实例分析表明,天线高对点的坐标影响并不大,但对点位误差影响可能较大。  相似文献   

7.
以点位误差描述线元位置不确定性的误差带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蓝悦明  陶本藻 《测绘学报》2004,33(4):289-292
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提出按两端点的点位误差描述线元误差带的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对各种情况加以解释并给出各种不同情形的统一公式.  相似文献   

8.
利用光斑的特性确定激光点位在光斑中的不确定性,将误差熵引入到激光点位不确定性的评价中。根据激光反射特性,确定了激光点位不确定性的概率密度函数,利用信息熵的定义推导了激光点位的信息熵,同时,利用信息熵与误差熵的关系进行了激光点位误差熵的推导,根据误差熵关系式确定了误差熵与光斑面积的线性关系。根据点云光斑实际面积,得到了点云误差熵及每个激光点位的平均误差熵。利用入射角与误差熵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入射角对激光点位不确定性的影响程度,确定了扫描的最佳入射角范围。通过设置不同扫描间隔得到的点云数据,验证了利用误差熵对点云不确定性进行评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鉴于GNSS点位误差在大地坐标系和空间直角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公式复杂和参数单位不统一,借助子午圈曲率半径和平行圈半径将大地坐标系下经纬度的角度量误差转换为长度量误差,并推导了形式简单且为正交矩阵的误差转换矩阵。理论和算例证明,该误差转换公式可代替现有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与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之间复杂的误差转换公式。  相似文献   

10.
在后方交会过程中,控制点的坐标为已知点(无误差),通过精度估算可以得到点位误差的允许值:  相似文献   

11.
论文主要介绍了导航型GPS坐标转换参数的计算方法和测量误差的改正方法。该方法的要点是通过实测多个公共点来计算坐标转换参数,以此获得较好的转换精度;并进一步对观测结果加以误差改正,从而提高其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地提取GNSS站坐标时间序列的有用信息,降低噪声干扰,本文提出一种局部均值分解和奇异值分解相结合的信号降噪方法,并利用5个测站的实测坐标时间序列对新方法进行了验证。首先通过局部均值分解将坐标时间序列分解成一系列PF分量和余项,然后利用连续均方误差方法确定高频分量与低频分量的分界点,保持低频分量不变,运用奇异值分解方法对高频分量进行降噪重构,最后将重构的高频分量与低频分量叠加得到最终的降噪坐标时间序列,并对降噪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单纯的奇异值分解方法相比,局部均值分解和奇异值分解相结合方法能够自适应地选择合适的奇异值个数进行信号重构,提高了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13.
线元点位误差带的“纺锤形”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前GIS界流行的以点位误差描述线元位置不确定性的误差带理论提出相反的观点。最早提出的线元误差带理论为"ε-带"模型,后来又提出了"E-带"模型和在其基础上发展的"G-带"模型。后两者均认为以控制点点位误差描述的线元的误差带的基本形状呈"哑铃"形,即认为线元上端点的位置不确定性大于端点之间的点的位置不确定性。笔者的看法与此相反,笔者认为线元上两控制点之间的点的位置不确定性应大于控制点的位置不确定性,且在两控制点的中间达到最大,即线元误差带的基本形状应为"纺锤形"而不是"哑铃形"。  相似文献   

14.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全国各地新建了大批复杂钢结构,其结构复杂,建筑体量巨大,在钢结构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为了进行精确的钢结构拼接和方便其他部件的安装,需要获取钢结构部件上的特征信息。传统钢结构建筑物的安装与检测获取特征信息困难,延误施工工期。三维激光扫描可以通过大范围密集扫描快速获取钢结构的点云数据,经过处理可以获取钢结构的特征信息。本文以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大型钢结构圆盘构件节点坐标获取为例,介绍了钢结构点云数据的获取和数据处理流程,提出了基于几何位置关系的构件节点坐标提取方法。结果表明,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工程坐标系下的钢结构构件特征,从而满足工程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介绍计算机载激光测深采样点空间位置的一种方法,其中要求建立必要的坐标系,并进行一系列坐标变换。设计计算扫描仪中心位置的两种方案。给出机载激光测深水深点在WGS-84坐标系下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6.
两种测地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施一民  冯琰 《测绘学报》2002,31(Z1):22-26
从数学上论证以长度量为坐标参数的测地坐标系与大地坐标系能够成为表述3维欧氏空间中点位的正则坐标系的条件及限定区域,然后着重阐述了测地坐标系与大地坐标系相互转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用算例验证了其正确性,从而为进一步实现测地坐标系应用于DEM和3 DGIS建模提供了可能,这就为最终解决在统一的真3维坐标系统中建立DEM和3 DGIS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空间点坐标非接触测量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对可能的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之后提出了一种基于该原理的建模思想,并对该模型进行了误差分析。以该模型为基础设计了相应的检测方案,并在某型位置检测装置的实验室标定,及其测量精度检测试验中进行了应用。在试验中通过对多组不同条件下的实测数据进行比对,证明了该测量模型的合理性和误差分析的正确性。最后,本文分析了该测量模型在其它类似条件下应用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阶段各类坐标系间的高精度转换在定位导航等方面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根据现有的坐标转换模型设计了坐标转换框架,在坐标转换框架中确定一个中间坐标系,各个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都通过中间坐标系来完成,从而建立框架下所有坐标系间的公共关系。新加入的坐标转换关系继承了坐标转换框架下原有的坐标转换关系,简化了新坐标系与框架下已有坐标系间的转化工作,坐标转换精度为20 cm,验证了使用坐标转换框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坐标转换问题成为诸多项目研究热点,在进行不同国家坐标系以及国家坐标系与地方独立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时问题层出不穷。通过坐标转换,实现了不同坐标系下数据与数据之间转换精度研究及影像与数据叠合精度分析。本文就WGS-84与西安80坐标转换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With the proposition of the Digital Earth (DE) concept, Virtu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VGIS) has started to play the role of a Digital Earth prototype system. Many core problems involved in VGIS, such as out-of-core management and interactive rendering of very large scale terrain and image data, have been well studied in the past decades. However, the jitter problem, a common problem in VGIS that often causes annoying visual artefacts and deteriorates the output image quality, draws little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after an intensive analysis of the jitter problem,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is proposed to address such a problem while accounting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data types in VGIS, such as terrain or ocean mesh data, vector data and 3-D model data. Specifically, this framework provides an improved dynamic local coordinate system (DLCS) method for terrain or ocean mesh data. For vector data, the framework provides a simple and effective multiple local coordinate systems (MLCS) method. The framework provides a MLCS method for 3-D model data making full use of the existing local coordinate system of the model.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oposed methods over current approaches are analysed and highlighted through case studies involving large GIS datase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