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影响影像图质量的因素有多种,这些因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在制作影像图过程中,其间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步骤都会对影像图的质量产生影响,其中控制测量、数字空三、DEM采集精度会对影像图的精度产生影响,而摄影质量、色彩调整、匀色、影像图修饰都会对影像图的美观程度产生影响。本文针对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过程,比较详细地解析了影响影像图质量的各种因素,从而为今后制作大比例尺数字正射影像图提供了有利的作业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热辐射光谱仪(TES)数据,对火星进行热红外遥感矿物填图。通过对几种典型填图方法的简要介绍,结合火星环境及方法的使用条件,对填图结果进行简单比较,初步分析了填图方法的差异性,为火星矿物填图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并为方法和模型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介绍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利用统计工序控制中的控制图方法对GIS产品进行质量控制的问题,着重讨论了控制图中对数据分组时,组内数据的合理个数,经过实验得出,对于均值—级差控制图(x軃-R控制图)和均值—标准差控制图軃控制图而言组内元素个数为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4.
以山东荣成近海实测侧扫声纳数据为例,利用CODA镶嵌软件制作了该区侧扫声纳数据镶嵌图,对声图增强处理、海底追踪精度分析、声图重叠区处理三个关键点做了详细分析,发现声图增强处理可有效均衡声图灰度,提高镶嵌声图分辨率;海底追踪精度越高侧扫声图左右通道的拼合度越高,镶嵌声图连续性越好;声图重叠区处理可有效减小拼接痕迹提高镶嵌声图的质量。通过对侧扫镶嵌声图制作效果的分析,发现侧扫声图镶嵌技术可提高海底目标物的分辨率及连续性,是区域性海底地貌研究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测图精灵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测图精灵功能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测图经验,总结了利用测图精灵测绘地形图的方法步骤,并对测图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一种快速制作地形图图幅结合表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娟 《北京测绘》2010,(2):78-80,60
以1:1万比例尺地形图图幅结合表制作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应用ArcGIS Create Fishnet工具制作地形图图幅结合表的方法,通过对图幅多边形要素属性表的操作,完成图幅号的计算、标注以及图幅级的分析操作,方便广大测绘工作者对测绘项目或工程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以IKONOS卫星立体像对为数据源,检测了IKONOS卫星影像在不同控制点布设方案的情况下的测图精度,找出了最经济、最有效进行1∶10000地形图测绘的方法;利用IKONOS卫星影像进行1∶10000测图,并分析了卫星像对影像更适合哪种地形测图;将卫星影像测图与航测测图进行效益和效率比较,分析了卫星影像测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RTK技术在控制测量与大比例尺测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时动态测量技术(RTK)测图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以泰安市龙泽小区为例进行实验,对其数据精度进行误差分析,根据数据偏差来源提出了三种质量控制的方法。利用遥感影像对测图数据进行补绘从而解决了RTK测图中信号遮蔽干扰等问题,既充分发挥了RTK测图的优点,又解决了其在测图中存在的不足,极大地提高了测图效率。  相似文献   

9.
公共安全应急联动态势图是应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有效保障手段之一。文中提出基于"一张图"的观点,对基于"一张图"的公共安全应急联动态势图的体系架构进行阐述,说明基于"一张图"的公共安全应急联动态势图中,应急联动数据链节点构成和应急联动数据链的功能,介绍"一张图"的输出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10.
航测成图与卫星影像测图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在测绘生产中具有了较大的应用潜力,打破了过去测图单纯依赖航测的局面,并给航测成图带来很大的挑战。本文从航测成图与卫星影像测图的发展现状出发,对两者的成像原理、立体像对的获取方式、测图原理以及实际测图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说明了将两者结合起来应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地震应急专题地图的不同需求分别制定不同的应急专题地图出图逻辑流程。建立地震应急专题图基础数据库,并利用ArcGIS模型构建器对专题图数据库中的数据需求分类进行快速调取数据和处理数据。使用Arcpy自动出图脚本进行地震应急专题地图的自动批量制图,从而加快不同要求下地震应急专题图的制图速度,提高专题图的出图效率。  相似文献   

12.
白鹤群 《地图》2004,(4):82-83
我收藏的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出版的《鉴史辑要图说》,是一册较为详尽介绍中国历史沿革的图册。该书共有14幅地图,均为彩色:书为16开本,地图为对页8开;封面、封底为布面烫印。书中14幅地图分别为唐虞夏商图、周朝列国图、战国七雄图、秦三十六郡图、汉代图、三国图、南北朝及隋图、唐代图、五代图、北宋及辽图、南宋及金图、元代图、明代图、大清国图。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数字成图的三种作业方法(原图数字化,航测数字成图,地面数字测图)及数字测图工作中的三种测绘软件,并对它们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RTK控制网结合全站仪在城市测图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RTK和全站仪测图是城市测图技术的发展趋势。根据多年RTK控制网结合全站仪进行城区测图的实际生产经验对测图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GPS-RTK控制测量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全站仪测图的特点和易出错的环节。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的EPAD图,是对日立公司开发的PAD图的进一步完善和扩充,这里主要介绍了EPAD图在数据描述和数据处理中的图形表示法,并提出了使EPAD图能直接为计算机所接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地形图数据中的地貌要素进行基于空间特性的数据挖掘,派生得到三种新的专题地图数据,即平均坡度图、景观敏感度图和流域比降图,分别阐述制作这些新专题图的原理和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7.
地貌晕渲图是指利用数字高程模型( DEM)来生成,可以很好地反映地形、地势的变化,具有较好立体感的地图。本文以地貌晕渲基本理论为出发点,利用Global Mapper软件实现对制图数据的地貌晕渲图自动生成。对制图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地貌晕渲图在计算机上实现的关键技术,整体性考虑对地貌晕渲图效果的影响,合理分析设置Global Mapper软件中的各类参数,并利用Photoshop软件对地貌晕渲图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8.
建成区的建筑物等地物通常高于周围地表,因此高度梯度在其边缘发生突变。从立体像对生成两幅核线影像及其对应的视差图,然后利用该规律由视差图生成立体像对视差指数(stereo pair disparity index,SPDI)图。对SPDI图的高值像素进行空间聚类,得到该视差图对应的核线影像中的建成区结果,并且该结果可投影定位于立体像对的原始影像。此外,对于立体像对的两幅影像中分别检测的不一致结果,由于视差图包含了同名点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利用视差图有利于对齐不一致结果。然后,对取交集可获得高可信度的、一致的建成区结果。最后,采用两组立体像对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从立体像对检测出高精度的建成区。  相似文献   

19.
InSAR干涉图最优化方向融合滤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尹宏杰  李志伟  丁晓利  蒋弥  孙倩  王平 《遥感学报》2009,13(6):1099-1113
在分析干涉条纹图噪声特征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能有效保持干涉图条纹的边缘和细节信息的InSAR干涉图滤波算法——基于最优化融合的自适应方向平滑算法。该算法首先对8个线性方向窗口进行统计分析, 然后根据干涉图的相干性选择合适的线性方向窗口, 按照最优化融合的方法, 以方差倒数为权重对各个方向窗口的均值进行加权平均。模拟和真实干涉图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不仅能有效的抑制干涉图噪声, 而且能较好的保持干涉图的细节和边缘信息, 具有很好的信息保持能力。  相似文献   

20.
泰森多边形和狄洛尼三角网的林木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oronoi图依据地物之间邻近关系对空间进行剖分,Delaunay三角网是Voronoi图的对偶图.文章以单株木为平面点构建Voronoi图和Delaunay三角网,Voronoi图多边形面积表示林木影响范围,Delaunay三角网中每个三角形边长表示对应林木之间距离.在岳阳平江福寿林场设置12块标准地进行试验,计算基于Voronoi图的角尺度、传统的角尺度、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集聚指数和Voronoi图多边形面积的变异系数,结果表明:这4个指数均能反映样地林木之间的空间分布,变异系数对空间均匀分布和聚集分布有较好的区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