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17年4月22日,我们迎来了第48个世界地球日,这是宣传我国国土资源国情国策、提高公众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意识、普及地球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时机。国土资源部把这次地球日主题定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众所周知,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人类最重要的财富。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无时无刻不在索取地球资源,然而,地球资源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随着地球资源不断地被开发利用,地球环境持续恶化,保护地球、保护资源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河南国土资源》2005,(B07):32-33
人类的历史与地球的历史紧密相连,地球的外观和地貌就是人类生活的环境。地质遗迹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保护好这些遗迹是人类的责任。正如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了解地质环境的过去、现在,才能预测未来。保护地质遗迹,则是这种探索的基础,而建立地质公园是保护地质遗迹的最好形式。  相似文献   

3.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4月22日)是呼唤人们尊重地球、保护地球和善待地球的日子,更是我们探索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日子.今年,我国纪念世界地球日活动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2003年4月22日是第34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善待地球——保护资源”。 地球是人类的惟一家园,人类生于斯、长于斯、繁衍于斯。地球不但负载着人类,在茫茫宇宙中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庇护所,还用她的资源养育着人类,如母亲哺育儿女一般。人类的衣食住行,  相似文献   

5.
今年4月22日,是第36个世界地球日。今年我国纪念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在这个全人类共同的节日里,希望人们尊重地球、保护地球、善待地球;希望人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资源基本国策,更好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的母亲。人类依赖地球提供的一切自然资源,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灿烂文明。千万年来,无论是刀耕火种的蛮荒古代,还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是来自地球资源。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化的发展,地球的负载变得越来越…  相似文献   

6.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4月22Et)是呼唤人们尊重地球、保护地球和善待地球的日子,更是我们探索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日子。今年,我国纪念世界地球日活动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今年4月22日是第34个“世界地球日”,其主题是“善待地球,保护资源”。地球是亿万种生命的摇篮,是迄今所知惟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自然资源是地球母亲给予人类的宝贵财产。自然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和创建文明的物质基础。因此,必须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4月22日是第43个世界地球日.43年前的今天,一个美国学生发起了保护地球活动,并得到了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和参与.时至今日,保护地球,守护人类家园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尤其在工业文明鼎盛、地球资源过度消耗的现实中,社会各界渐渐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只有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才能永葆地球的健康,保护我们家园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今天是第42个世界地球日。每一年的今天,我们都会怀着敬畏的心情,隆重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互相传递一种理念: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保护地球,就是守护人类自己的家园。今天,面对工业文明鼎盛、地球资源过度消耗  相似文献   

10.
2009年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确定这个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认识地球保障发展--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为解决当前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供应、生态环境、防灾减灾等问题,自20世纪中期以来人类运用了多种手段不断加大对地球深部的探索与了解.关注、了解我们地球家园的深部,正在成为人类保护地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潮流.  相似文献   

11.
所长"道歉"     
"老杨,我是来向你道歉的,同时就你反映的宅基地问题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在家正忙活的修武县周庄乡杨楼村村民杨某,听到薛所长的话后愣住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2.
13.
14.
慎"辟谣"     
也许是近些年来接二连三的大灾害留给我们太多痛苦的记忆,也许是人类在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向大自然无度地索取而引发严重的生态危机,近段时间以来,一些有关各种自然灾难的消息和新闻逐渐在坊间流播,老百姓对此难以明辨是非,于是有关部门出于职业敏感站出来辟谣.  相似文献   

15.
对司马迁<报任安书>"彼观其意"之"彼",几家主要注释都把它作代词看待,在所代内容上有分歧,有的认为代"李陵",有的认为代作者,有的认为代"匈奴";在断句上意见也不相同,这些观点均有不足之处.在对这些观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彼"通"夫",是句首语气词.  相似文献   

16.
何谓“招鸟”?即通过植树造林,改善环境而招来百鸟归。鸟多了,不仅意味着这个地方环境改善了,而且也为这个地方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因为鸟不骗人,因而一些地方政府要出环境政绩就要“环境成绩鸟报告”。如北京市就是这样办的。据报道,北京由于实施了“招鸟工程”,现在己  相似文献   

17.
刘恒是一个在创作风格上不断探索和努力变化的作家 ,他从 80年代中后期苍凉朴质的风格 ,变为 90年代中后期戏谑调侃的风格。这种大“悲”大“喜”的创作风格上的变化非常明显。实质上 ,这不过是作家在叙述姿态上的调整、叙事策略上的转换 ,其悲剧性的精神内核并未彻底改变。刘恒作品的独特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这种悲天悯人的精神内蕴。  相似文献   

18.
对“以后”和“后来”进行详细深入的对比分析。在语义上,“以后”可以表示时间和范围,“后来”只用来表示过去的时间;在句法功能上,方位词“以后”既可以单用也可以作后置成分,而时间名词“后来”常常单用,单用的“以后”和“后来”在同现副词、连词以及句式选择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最后对留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误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从语义角度对时间副词"一直"与"总"进行比较分析,并从"一直"与"总"各自具有的与其语义特点密切相关的功能形式角度加以解释论证。指出"一直"表达的是一种持续量,基本语义为持续不变;"总"表达的是一种重复量,基本语义为无例外地重复;事情事件、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等的重复是达成"一直"和"总"相通之处的原因,两者能否互换,关键在于句中是否给事情事件、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等提供一个可以重复的语义环境。  相似文献   

20.
论《颜氏家训》的"是"字判断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氏家训>是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发展的一份有价值的材料.对<颜氏家训>"是"字判断句的语法功能进行考察分析,以反映它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基本面貌及其过渡性质,对于系统研究汉语判断句式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