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0 毫秒
1.
刘一良  张景  王丝丝  苗晨  李晗  宋婉娟  张松梅 《遥感学报》2022,26(10):2106-2120
持续开展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对于认识和评估全球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和人类生存环境状况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是面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等目标和愿景,提升综合地球观测能力和应对全球生态环境挑战的务实行动。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遥感中心聚焦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防灾减灾和韧性城市等优先事项,通过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国际组织和社会公众的协同,连续十年(2012年—2021年)发布和共享了“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共29个专题报告和100余个遥感数据集。此项工作取得的成果包括:在遥感技术方法创新方面,基于国产高分辨率卫星和多源遥感影像,针对生态系统状况和人类活动痕迹的高精度遥感监测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算法模型和数据产品;在人类生存环境认知方面,显著提升了公众对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城市扩展、土地退化和自然灾害风险等全球生态环境热点问题的科学认知;在生态环境重点区域方面,对“一带一路”、南极、非洲、东盟等典型区域开展精细化监测和评估。该项工作是中国作为地球观测组织GEO(Group on Earth Observations)联合主席国对国际社会的实质贡献,为相关机构和部门决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参考。本论文在此项工作开展十周年之际,系统阐述和总结了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的主要内容和亮点成果,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遥感科学与技术类专业人才是"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智力支撑之一,然而,目前遥感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尚未有效突出遥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所培养人才的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一带一路"的要求。因此,在培养遥感类专业人才的过程中,需要将"一带一路"相关的素材整合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在此基础上,引入翻转课堂、问题导向式学习等先进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开拓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视野,增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来华留学的规模和质量,提升遥感类专业教学的国际化水平。这些举措有利于从空间信息技术的角度为"一带一路"的建设与实现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青海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与青海省国土规划院联合开展的《兰西城市群青海部分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报告》顺利完成,标志着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有了一次成功的应用,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为青海省融入"一带一路"提供了科学依据。"一带一路"是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青海省作为联通南北的主要交通枢纽,是连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省份,在"一带一路"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理和区位优势。青海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充  相似文献   

4.
采用遥感技术对矿区生态环境进行监测与评价,对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遥感生态指数(RSEI)改进方案,除了采用原模型的绿度指标、湿度指标、热度指标及干度指标4个生态指标外,引入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指标,并对矿区生态环境进行各单生态指标评价分析,然后采用改进后的遥感生态指数,对神府矿区2000—2016年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6年,神府矿区的遥感生态指数呈整体升高趋势,RSEI增幅约为0.1/10 a,大部分区域植被生产力逐渐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恢复,生态环境质量逐渐提升。  相似文献   

5.
微测绘     
正北斗服务"一带一路正当时(博主:朱幼平)我国正在加快"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依托通讯、遥感、导航卫星等空间基础设施,为沿线国家提供空天一体化,高效互联的空间信息通道,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提供空间信息支撑。预计到2018年我国将发射4到5颗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服务。由于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亚太地区靠近中国,天基和未来可能的地基增强作用,以及导航定位、通信、遥感三  相似文献   

6.
肯尼亚的蒙内铁路建设之初是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基于为"一带一路"倡议今后在肯尼亚的建设与发展更明确为目的,以2006年和2016年Landsat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选取肯尼亚53个主要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面向对象方法提取城市建成区边界作为研究区。根据肯尼亚独特的区域特征,将研究区分为荒漠区、农业区和沿海区三部分来具体分析城市扩张模式,得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在肯尼亚建设的参考性建议,同时为"一带一路"向非洲进军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福州市植被生态环境遥感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晋明 《测绘学报》2005,34(1):93-93
以福州市为研究区域,以陆地资源卫星TM影像为主要遥感信息源,在GIS数据的支持下开展了植被生态环境的系列研究,通过对植被覆盖的科学预测,初步掌握了福州植被在未来50年变化趋势;根据这些研究结果,设计出了生态环境速查技术并对福州生态环境进行监测,评价获得了基于遥感信息的生态环境等级;随着研究的深入,又开展了直接反映生态环境状况的遥感本底值的研究,获得了福州生态环境遥感本底值,为实现业务化监测奠定了基础;最后根据遥感监测结果和GIS数据在人工智能和虚拟技术的支持下对典型区进行了3维虚拟表达,为智能化决策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1月25日-27日中国·三亚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对外经济合作的重大战略构想。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深化各方在海洋经济、生态环保、灾害管理、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将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乃至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的国家重大需求,亟需针对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任务中的技术难点开展研究。该文提出了自然资源无缝数据立方体(NR-SDC)构建与要素智能监测评价框架,并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区域开展了试验验证和应用示范。结果表明,该文设计的基于虚拟星座的多源数据融合重建框架,能够显著提高遥感数据质量,有效支撑了逐日NR-SDC研制,可服务于自然资源状况近实时监测。该文研发的自然资源全要素动态智能监测框架,显示出优异性能,可支撑长时序、高分辨率逐年自然资源要素智能提取。该文所形成的自然资源要素监测评价框架,可服务于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域自然资源要素时空变化量化,可为国土空间用途优化、生态状况评价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建设哈尔滨新区是国家实施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对于促进龙江振兴发展、建设"龙江丝路带"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基于遥感影像与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监测分析新区建设发展过程中建成区扩张形态、地表覆盖变化、建设用地结构等新区空间格局变化情况,及时掌握新区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对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促进新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顾及地理空间视角的区域SDGs综合评估方法与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世界各国正积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其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英文缩写为SDGs),重要举措之一是利用统计和地理信息进行SDGs进展评估监测。就总体而言,国内外这方面研究尚处于概念设计、方法探讨和单指标、小范围试点阶段。究其原因,主要是涉及因素众多、技术过程复杂,既面临全球指标体系的科学理解、海量时空数据的融合处理、顾及地理视角的指标计算、基于事实的SDGs分析评估等诸多技术难题,还要实现跨学科的综合分析、多机构的沟通协调等。针对这一国际前沿课题,笔者研究提出了统计和地理信息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方法,完成了浙江省德清县践行2030议程情况的定量综合评估。既为总结当地践行SDGs经验、发现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方案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也为国内外其他区域开展SDGs定量评估监测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与范例。  相似文献   

12.
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11个超大城市为例,基于长时间序列的Landsat MSS/TM/ETM+/OLI和HJ-1卫星CCD数据,利用基于面向对象的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分类方法提取20世纪70年代到2015年的城市不透水层,并结合景观格局指数—最大斑块指数LPI(Largest Patch Index)、斑块密度PD(Patch Density)和欧几里得最邻近距离ENN(Euclidean Nearest Neighbor Distance)分析了超大城市的发展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面向对象的SVM分类方法能够高效提取城市不透水层;平均总精度高于87.9%,平均Kappa系数高于0.87;过去40余年,各超大城市的面积扩张了4—13倍,中国和印度的超大城市扩张最快,广州、上海超过12倍;各城市以"中心—边缘"或"沿海—内陆"的方向扩张,表现为"扩散—聚集—再扩散"的扩张模式;总体来看,沿线的城市化进程仍处于上升期。本研究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e United Nations'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ets seventee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to be achieved by 2030. Earth observation are needed that can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ransformation policies to make progress towards the SDGs. A participatory and inclusive goal-based approach (GBA) is introduced that links societal goals, targets and indicators to Essential Transformation Variables (ETVs) of the human and non-human environment. The GBA is complementary to the widely used expert-based approach. The GBA is applied to the SDGs at the goal, target and indicator levels. The high-level conceptual model used for the SDGs is humanity embedded in the Earth's life-support system (ELSS). At the goal level, very few of the SDGs are directly focusing on the ELSS and its physiology. Most of the SDG Targets focus on transformations in society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Having targets that explicitly focus on the physiology of the ELSS would be important for sustainability. Most of the current indicator measure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the embedded social fabr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quires a functioning ELSS, and to ensure this, complementary indicators that bring environmental aspects to the monitoring of SDG targets are needed.  相似文献   

14.
南极生态环境分类及其脆弱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迄今,尚无关于南极大陆环境分类的论述,本文依据多年对南极东西部不同类型生态环境的连续调研,对南极大陆冰盖、冰架、海洋、湖泊、沿岸带,以及陆地等不同类型生态环境的结构特征进行比较,并就其脆弱性因子进行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建议和措施,以利于南极考察站和辐射环境生态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5.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as a significant focus on infrastructure, trad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cross a vast region, and it also provides significant opportunit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combined pressure of climate variability, intensified use of resources, and the fragility of ecosystems make it very challenging, however, to achieve future sustainability. To develop the path in a sustainable way,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se issues across nations and evaluate them in a scientific and well-informed approach. In this context, the Digital Belt and Road (DBAR) program was initiated as an international venture to share expertise, knowledge, technologies, and data to demonstrate the role of Earth obser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big Earth data applications to support large-scale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we identify pressing challenges, present the research priorities and foci of the DBAR program, and propose solutions where big Earth data can mak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his paper calls for further joint actions and collaboration to build a digital silk road in suppor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 national, regional and global levels.  相似文献   

16.
覃帮勇  万雪  轩诗宇  李盛阳  刘康 《遥感学报》2020,24(9):1088-1098
港口城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遥感影像数据可以为港口城市的动态监测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搭载的宽波段成像仪是新一代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具有谱段宽、视场大等特点,在可见近红外、短波红外、热红外谱段共设置有18个通道,空间分辨率分别为100 m、200 m和400 m,自2016-09—2019-07获取了大量的对地观测多光谱影像数据。本文面向 “一带一路”沿线的25个港口城市,从天宫二号宽波段成像仪获取的多光谱数据中挑选出58组不同时间获取的高质量影像,经过预处理、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处理和数据质量控制,构建了“一带一路”沿线港口城市专题影像数据集,并对该数据集的应用价值和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数据集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港口城市及其周边区域资源环境遥感监测提供重要信息支撑,在港口城市相关的中大尺度场景分类识别方面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利用遥感和GIS研究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环境变化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利用TM和MSS卫星遥感数据提取反映生态环境的植被、土壤亮度、湿度、热度指数,结合气候数据和其它地学辅助信息,在GIS的支持下建立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评价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19876、1987、1996年跨越20年的环境变化,从区域平均环境质量指数的变化和各级指数分布的区域面积变化两方面说明了研究区20年来的环境退化;分析了气候因子对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定量说明了半干旱地区影响环境变化的气候因子主要是湿润度,指出20年来人为因素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以及国土空间规划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从扩大社会参与度、突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意义等8个方面,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构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实证研究,能够为不同城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本文从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角度,以格网为评价单元,运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法,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做了空间上的定量预测;并运用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和GIS叠置法从土地利用布局上评价建设用地布局的生态合理性。以鄂城区为例,划分了702个格网,规划实施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减少了414.54万元;建设用地布局具有较好的生态适宜性,只有0.23%分布在高度敏感区内。因此,鄂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是可行的,但还应注重对森林和水域等重要生态用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鄂州市生态环境矛盾和生态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根据生态红线原理和目标,提出较为完整的生态红线划定方法,保障生态系统完整性及连续性,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安全。从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生态灾害危险评价等3方面构建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展开生态适宜性分析。在GIS与RS支持下,创建了鄂州市网格空间属性数据库,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叠加分析、空间分析等技术方法最终完成生态适宜性评价,将鄂州市划分为红线、黄线、蓝线、绿线等4个区域,同时,叠加整合已有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并将红线区划分为一级管控区和二级管控区,明确重点保护方向,确定生态红线管控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