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庐山地区第四纪岩石地层单位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国刚  冯晔 《江西地质》1994,8(4):272-280
庐山地区第四纪地层发育,成因类型复杂,岩性岩相变化大,我队在1:5万区调中以沉(堆)积物为客观实体,应用多重地层划分理论,进行了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与填图,并对气候地层、年代地层、生物地层进行了划分与对比,初步建立了庐山地区第四纪地层层序。  相似文献   

2.
李淳 《地层学杂志》1991,15(1):69-75
<正> 长期以来,地质学家以地层序列中的不整合、假整合或间断作为地层单位界线。这不足为怪,因为经常伴随着地层不连续的岩相突变、动物群“冲断”以及构造角度在所有地层层序中确是一些可辨识的最明显、最突出的特征。分界不整合是最早在西欧被认识的地层单位赖于建立的基础,现作为标准全球年代地层表中的一些系原来就是不整合为界单位。这种做法并不仅限于早期的地层工作或仅限于西欧,曾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沿用至今。在构造幕被认为是基本上全球等时的时代,不整合为界单  相似文献   

3.
略论“不整合界定单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文博  王训练 《现代地质》1999,13(2):256-257
Wheeler(1958,1959)可能最早提出“不整合界定单位”(unconformity boundedunits)这一术语、并建议以se quence为其单位名称。之后HKChang(1973,1975)向国际地层委员会提出了正式建议及相关...  相似文献   

4.
贵州寒武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恭正 《贵州地质》1996,13(2):115-128
通过对贵州寒武纪地层的清理,现保留22个岩石地层单位(组),44个生物地层单位和继续沿用13个年代地层单位。本文着重对22个岩石地层单位的命名、涵义和顶、底界线及层型剖面地点进行了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各个组的涵义。此外,分区列述了生物地层单位,将扬子区划分为19个生物地层单位,过渡区划分为18个生物地层单位,江南区(中、上寒武统)划分为7个生物地层单位。在沿用我国所通用的年代地层单位中包括3个统和10个阶。经过进一步的清理,基本上理顺了贵州寒武纪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的关系,并进行了对比(详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李兼海  王国平 《福建地质》1995,14(4):203-256
本文按照地层的多重划分概念和原则,对福建省各类地层单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清理研究,划分出前泥盆纪、泥盆纪-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新第三纪3个断代地层和各地层小区岩石地层单位名称、序列并对其进行了对比,提出本省采用的岩石地层单位78个,建议不采用的土  相似文献   

6.
陈中强 《地层学杂志》1995,19(4):274-281
层序是层序地层学常用的且最重要的地层单位,它既是以客观不整合面为界面的岩石地层单位,又是有严格时间属性的年代地层单位,具岩石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的两重性,它具横向可预测、全盆地统一及时限短等特性。与传统的地层单位有严格的区别,克服了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在划分与对比地层时的缺点,提高了地层划分与对比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色尔腾山地区寒武系,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和单位,根据三叶虫化石的时代,将其划分为三个“统”级年代地层单位,并作为基本单位进行填图。显然不符合采用岩石地层单位进行填图的要求。本文首次根据地层多重划分原则,对本区寒武纪岩石地层单位进行了划分,自下而上建立了两个组,下部为色麻沟组;上部为老孤山组。本文还对层型剖面等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岩石地层单位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地质》1995,4(1):1-27
分三个部分对青海省岩石地层单位进行概要介绍。第一部分是建议采用岩石地层单位;第三部分是建议采用的岩石地层单位名称索引(一)、(二);第三部分是建议不采用的地层单位名称。为方便读者查找,文前附有编辑说明。  相似文献   

9.
交有对本区三叠纪地层作了大量地层古生物研究工作先后创名2群23组共25个地层单位。作者综合研究该区三叠纪岩石、岩相、古生物化石等资料后发现:1.岩石地层属稳定的大陆架沉积,可划分为岩性稳定连续、界线清楚的三套穿时地层体即三个岩石地层单位:下部土隆群,中部曲龙共巴组和上部德日荣组。2.生物群属典型特提斯动物群,化石丰富,属种繁多,尤以菊石,双壳,腕足类及牙形刺最丰富。  相似文献   

10.
广东奥陶纪岩石地层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颐 《广东地质》1995,10(1):17-22
广东奥陶纪沉积分为两种类型,类复理石含笔石页岩沉积(出露于桂湘赣分区及东江分区)和产三叶虫,腕足类的浅海壳相砂页岩沉积(出露于云开分区)。前者整合于八村群之上,以硅质岩、灰岩为标志,自下而上划分新厂组,虎山组,下黄坑组,长坑水组,半坑组,古亭组与黄竹洞组等7个岩石地层单位,后者以角度不整合覆于八村群之上,以砾岩,含砾砂岩及灰岩为标志,自下而上划分为罗洪组,罗东组,东冲组与兰瓮组等4个岩石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11.
第四纪地质是工程地质的基础,第四纪沉积物的地层时代、岩性组合等是土体工程地质单元划分的重要依据.通过武汉市地貌、第四纪地质特征(地层、成因、岩性等)及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等综合调查和分析,提出基于"地层时代+岩性组合(岩石地层单位)+岩性层"的武汉市工程地质单元体划分原则.根据城市建设的需要,将武汉市都市发展区土体工程地质单元体分为3级:单元层(1)、亚单元层(1-1)、基本单元层(1-1-1),其划分的控制因素依次为:地层时代、岩性组合(岩石地层单位)、岩性层.据此划分出工程地质单元层6个、亚单元层14个、基本单元层28个.并对各个工程地质单元体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严海麒  裴玉华  云辉 《华北地质》2005,28(3):144-150
以现代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分析多重地层划分单位的标准,首次引入层序地层学,对寒武系进行层序地层的划分。在寒武世地层中识别出一个“1”型不整合层序界面,五个“2”型不整合层序界面,将寒武系划为一个超层序,详细研究了超层序内部不同类型层序的沉积特征。重点讨论了地球化学分层、层序地层与传统地层学的关系,重新厘定了寒武纪的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以河南汝州阳坡剖面为例说明多重划分理论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建议江苏采用和摒弃的地层单位名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学思 《江苏地质》1997,21(2):72-79
《江苏地层清理项目组》以现代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经3年的工作,搜集了江苏100多年来大量的晚太古代至第三纪地层资料。以岩石地层为主导,从近300个地层单位名称后,经筛选,建议使用104个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和4个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对168个不使用的地层名称提出了理由。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作为典型的多旋回叠合盆地,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印支、燕山和喜山等多期构造运动,造成中—新生界构造格局与古生界构造格局差异较大.应用航磁、重力、钻井、测井以及地震等资料,获得了盆地中-新生界地层分布、区域构造变形特点和含油气性特征,兼顾基底形态和后期改造作用影响,对塔里木盆地中-新生界构造单元划分为“三坳一隆一斜坡”,即北部坳陷区、西南坳陷区、东南坳陷区、中央隆起区和东北斜坡区5个一级构造单元和11个二级构造单元.显然,该构造单元的划分对盆地中—新生界次生油气蘸和隐蔽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阳原盆地晚新生界以其出露完好, 层序清楚, 富含古生物、古人类遗存而闻名于世。近年来, 随着研究精度的不断提高, 在地层详细划分与地层单元的使用上却不很统一, 甚至较为混乱。我们在开展《1:5万化稍营、北水泉幅区域地质调查及泥河湾层研究》和《我国北方晚更新世标准地层单元“许家窑组”再研究》等科研项目中, 对阳原盆地东部上新世红土、泥河湾层进行多重地层划分与地层单元的厘定。鉴于篇幅所限, 本文仅就阳原盆地上新世红层、许家窑组, 以及许家窑组与泥河湾层的关系等方面作一介绍。其主要成果有: 一、阳原盆地上新世红层从岩石地层、生物地层、磁性地层及古环境分析, 应属一套多成因的红层建造, 不应重复建组, 建议合并, 沿用石匣组。二、通过对许家窑遗址一带, 以火山灰层为标志的第四纪地质结构调查和剖面的测制, 化石的新发现, 证实含许家窑动物群、文化层之上的地层时代为晚更新世, 之下的岩石地层应属中更新世。这些成果为泥河湾盆地晚新生代标准地层单元的岩性特征及属性提供了新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的指导下,以中期旋回的洪泛面为基准,根据不同时期河道砂体顶面的高程差异划分地层单元,可以实现河流相地层的等时划分与对比。以渤海Q油田北区明化镇组下段N2m2油组为例,基于砂体发育频率和高程差异构建了一套河流相地层等时划分方法:首先对地震相、测井相、砂岩发育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后期河道的下切位置,"回填"被侵蚀破坏的部分,恢复中期旋回末期的原始洪泛泥岩界面,将其作为等时地层划分的基准;然后根据砂体发育的频率特征以及砂体顶面与中期旋回洪泛面的高程关系,构建等时界面识别曲线,刻画泥岩的集中发育位置,识别短期或超短期旋回的等时界面,实现地层的等时划分。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不同地层单元之间的界面位置,将N2m2油组划分为6个等时单元,不同时期河道的沉积特征符合中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内的河道沉积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地层划分对比厘定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地层大部属华北地层大区晋冀鲁豫地层区,再分为华北平原、鲁西及鲁东三个地层分区,鲁东南海域日照市平岛、达山岛及车牛山岛等属华南地层大区扬子地层区连云港地层分区。岩石地层分为27个(岩)群120个(岩)组12个正式段,还有相当数量的非正式段。恢复奥陶纪东黄山组、北庵庄组、土峪组、五阳山组、阁庄组、八陡组,并6个组为马家沟群;恢复二叠纪黑山组、万山组、奎山组和孝妇河组,并4个组为石盒子群;在青州—临朐地区识别出奥陶纪亮甲山组。地质代号原则上遵从最新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8.
新疆—甘肃—内蒙古衔接区地层对比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新疆—甘肃—内蒙古相邻的天山—北山衔接区由于分属不同行政区域,在地层单位划分上出现差别。通过地层特征对比,认为从天山东段至北山,地层具有连续性。统一的地层系统可为正确划分构造单元提供重要依据:太古宇—古元古界北山杂岩(A r2P t1Bc)、中元古界长城系星星峡群(ChX)、古硐井群(ChG)和蓟县系卡瓦不拉克群(JxK)、平头山组(Jxp)构成星星峡-旱山微板块中心的地块;太古宇-古元古界敦煌杂岩(A r2P t1Dc)及少量中元古界长城系铅炉子群(ChQ)构成敦煌微板块中心的地块;红柳河-牛圈子-洗肠井蛇绿岩带被厘定为早古生代缝合带的辅助依据,是其南侧保存有指示南北两个板块开裂前伸展拉张浅海-次深海环境沉积的寒武系含磷钒铀锰矿地层,证明该带代表南北两个板块间分裂和聚合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标准、依据和原则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发展,人们对盆地的构造格局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了一些新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但没有一种方案获得广泛的认可,其重要原因是没有建立起有说服力的构造单元划分标准、依据和原则。本文根据前人有关构造单元划分惯例、构造单划分规范,结合塔里木盆地实际情况,提出了塔里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标准、依据和原则。划分标准包括命名标准和填色、标注和界线标准,规定一级构造单元名称为隆起和坳陷;二级构造单元名称为凸起、凹陷、斜坡、冲断带和低凸起。划分依据包括界线依据和定名依据,界线依据为深大断裂、-6500m等深线、地层的尖灭线、深大断裂走向趋势线、构造体系包络线和坡折带转折端;定名依据为深大断裂上、下盘、勘探目的层和烃源岩层、构造演化、基底和构造体系,其重要程度在台盆区和前陆区有所不同。根据油气勘探实际和盆地构造演化,提出了七项构造单元划分原则。  相似文献   

20.
火山地层具有如下显著特征:建造短暂和剥蚀长久的时间属性,受喷发方式和古地形控制的空间属性,地层产状变化规律与喷出口相关。尝试以地层界面反映时间属性、岩石组合和几何外形反映空间属性,结合产状变化规律对火山地层单位进行了厘定,从常用的地层单位中选用术语,从小到大依次是层、堆积单元、火山机构、段、组和群。本文详细介绍前三类单位的分类和识别标志:层是根据颜色、化学成分和岩石组构的差异划分;堆积单元依据喷发方式和就位环境划分为熔岩流/火山碎屑流/再搬运火山碎屑流3类,单元内地层产状变化连续,单元之间常以喷发不整合/整合界面分隔;火山机构是堆积单元有序叠置的产物,火山地层沿喷发口向四周倾斜、向边缘过渡时地层倾角逐渐变缓,火山机构间常以喷发间断不整合界面分隔。指出盆地火山地层格架的建立需要突出地层的空间属性、火山地层埋藏史应该基于火山机构的中心和远源两个区域来分析,基于重新厘定的火山地层单位建立的地层格架更有利于对储层分布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