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由地质矿产部区域第四纪地质中心筹委会与联合国亚太经社会(ESCAP)和亚洲近海矿产资源联合勘测协调委员会(CCOP)共同主办的“第四纪沉积学和实验技术培训班”于1983年5月20日至6月9日在青岛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举办.参加这届培训班的有来自孟加拉、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日本和中国的学员23人.担任培训班讲课的是荷兰著名的沉积学家梁瑞仁博士、荷兰乌德勒支大学比较沉积学家范赫尔德博士和美国地质调查所第四纪沉积学家莱茵哈特博士,还有CCOP的代表、荷兰第四纪地质专家克鲁斯博士.野外实习和实验技术课由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10位工程师讲授和指导.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寻找和开发近海矿产资源、解决沿海城市地面沉降和环境保护等一系列第四纪地质问题,这次培训班就是适应上述需要而举办的.培训班的内容包括理论讲授、野外实习和实验技术三个方面.理论课内容主要有现代河流、三角洲、潮坪沉积作用及其沉积相分析,原生沉积构造,第四纪海平面升降等,野外实习主要有胶洲湾大沽河冲积相和潮坪沉积的调查和研究,泻湖一沙堤复合海岸的地质旅行,胶洲湾泥质潮滩的地质旅  相似文献   

2.
应地质矿产部的邀请,以美国地质调查所海洋地质办公室主任特伦斯·埃德加(N.Terence Ed-gar)为首的美国地质调查所海洋地质代表团一行三人,于1982年10月中旬来华访问.该代表团在访问北京之后于10月19日——23日到青岛参观访问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外宾访问期间,该所科研人员向美国朋友介绍了我国东海“冲绳海槽第四纪晚期浊流沉积特征及沉积物中有孔虫介形类的分布特征”和“长江口外及其邻近陆架的沉积作用与沉积环境分区的特征”等研究成果.美国专家们对这些新成果表示了极大的兴趣.21日美国专家在该所举行了学术报告会.特伦斯·埃德加博士作了题为“美国海洋地质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海洋地质/地球化学家詹姆斯·比肖夫(James L.Bisch-off)博士作了题为“太平洋深部锰结核沉积物”与“太平洋扩张中心地带海底热泉及均匀构造的硫化物沉积”;美国地质调查所大西洋和墨西哥湾海洋地质分所主任戴维·福尔杰(David W.Floger)博士作了题为“墨西哥湾密西西比三角洲的沉积运移”与“大西洋陆架区乔治滩(George Bank)的沉积力学”的学术报告,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3.
1985年12月9日,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举行授衔仪式,地质矿产部授予荷籍著名沉积学家梁瑞仁教授(Prof.Swie-Djin NiO)为海洋地质研究所名誉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质矿产部石油海洋局副局长刘光鼎专程从北京来青参加授衔仪式,并代表地质矿产部向梁瑞仁教授颁发名誉研究员证书.青岛市施稼声副市长和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何起祥所长分别致词,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4.
由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张明书、何起祥等编著的《西沙生物礁碳酸盐沉积地质学研究》一书,将在1989年7月前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从三维格局阐明了西沙生物礁自中新世初形成以来的沉积地质学,提供了从中新世晚期到晚更新世的生物礁岩石地质学剖面,碳、氧稳定同位素曲线及相应的地球化学资料.并以这些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连续的和不连续的、均变的和事件性沉积作用,总结了生物礁的地方性沉积模式,提出了新的生物礁分类方案,讨论了西沙生物礁区若干第四纪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5.
书海拾贝     
海洋地质科学范时清著  海洋出版社出版本书共分9章,全面阐述了海洋地质调查及其发展史、海洋三维地震、深海钻探、海洋沉积物分类及现代海洋沉积作用若干原理、海洋浊流和等深线流沉积作用、海洋沉积地球化学、古海洋学与全球变迁、大陆边缘地质、大洋地质、海底矿产资源、大洋起源与演变理论等海洋地质科学的基本问题。本书共630千字,16开,定价98元,2004年11月出版发行。2020年的海洋———科学发展趋势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John G Field,Gotthilf Hempel,Colin P Lsummerhayes 著  海洋出版社出版本书以大量事例,全面总结和评…  相似文献   

6.
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 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1964年始建于南京,1979年重建于青岛。现有各类科技人员2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者70人,中级职称者100人。主要研究方向是在区域海洋地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以油气为重点的海洋矿  相似文献   

7.
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自1979年上级批准恢复以来,在前几年筹备的基础上,经过全所职工的努力,现在科研、实验及生活等设施已基本建成.现有职工234人,其中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干部91人.设有海洋沉积、构造地质、石油地质、地球物理、科技情报五个研究室及实验室.地质矿产部区域第四纪地质中心也设在这里.我国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业治铮教授为第一任所长.建所以来先后与海洋地质调查局合作开展了冲绳海槽地质调查,与南海地质调查指挥部合作编制《南海及周缘地质-地球物理图集》,我所负责编制重力均衡异常图和△T剖面平面图.联合开展珠江口三角洲全新世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弶港辐射沙脊成因探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弶港辐射沙脊位于现代长江三角洲以北,旧黄河三角洲以南,主要砂体展布于苏北岸外浅滩区.其独特的辐射状沙脊分布型式和极为巨大的规模引起学术界的广泛注意.但是由于工作条件的限制,该区目前研究程度还低,以至对这一重要沉积单元的成因至今众说纷纭.如何正确认识弶港辐射沙脊是认识全新世长江三角洲的整个发育过程的关键.本文根据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弶港辐射沙脊及邻近海域所作  相似文献   

9.
对珠江三角洲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的一些认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形成模式的研究,在国内外沉积岩石学研究领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深入研究三角洲沉积,又可为油气勘探、环境工程地质调查、区域稳定性评价调查等,提供十分丰富而重要的资料和类比信息.我国近年来,对若干三角洲进行了不少有价值的专题研究或综合调查,初步查明了某些大河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及其演化模式.对珠江三角洲也发表了不少专著,但从现代沉积研究入手,通过地质、物探、钻探、测试分析等多种手段,对三角洲的水上、水下两部分,进行综合性、类比性、多学科的系统研究则显得不够.从1982年起地质矿产部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与海洋地质研究所合作,开展了《珠江三角洲沉积模式》的研究,就是这方面研究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0.
张明书副研究员1956年毕业于南京地质学校。先后在甘肃镜铁山地质队、甘肃区域地质测量队、从事铁矿普查、勘探和区域地质调查。1962年调入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从事区域地质和铬、铁、铜矿的成矿条件、找矿方向研究。1979年调入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曾任海洋沉积研究室主任,现任海洋第四纪地质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珊瑚礁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古海洋工作组成员。  相似文献   

11.
郑直 《海洋与湖沼》1981,12(6):573-574
北海盆地全新统海洋沉积国际会议是由国际沉积学会委托荷兰乌特勒支大学、荷兰海洋研究所、荷兰地质调查所召开的一次地区性的、专题性的讨论会。目的在于交流高纬度地区现代海洋沉积的研究成果。出席会议的有17个国家,216名代表,论文105篇、内容包括:全新统海平面升降问题、潮坪和海湾沉积作用、近岸沉积作用、大陆架沉积作用、与沉积作用相联系的地球化学和生物作用、海洋污染、波罗的海、白令海、大西洋、墨西哥湾等海盆与北海盆地的对比、以及现代海洋沉积研究方法和技术等。  相似文献   

12.
1987年8月18日下午,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举行隆重仪式,地质矿产部授予国际著名地质学家许靖华教授(Kenneth J.Hs(?))为海洋地质研究所名誉顾问.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矿部第四纪地质中心主任、海洋地质研究所技术顾问业治铮教授专程来青参加仪式,并代表地质矿产部向许靖华教授颁发名誉顾问证书.青岛市施稼声副市长和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何起祥所长分别致词,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13.
抚今追昔放眼未来──庆祝业治铮教授从事地质教育和科研工作55周年暨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重建15周年何起祥业治铮教授是我国沉积学和海洋地质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专业地质教育的拓荒者。几十年来,他为我国的地球科学研究和地质教育事业默默耕耘,锲而不舍...  相似文献   

14.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是原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和地质矿产部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心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1年,在国内外地学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对该刊论文作者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了解我国海洋地质科研队伍的现状及发展历史。1《海洋地质与第四纪...  相似文献   

15.
冲绳海槽晚更新世—全新世沉积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关于岛弧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一直是举世瞩目的重大地质问题之一.板块学说问世以来,其重要性越发显得突出.冲绳海槽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钓鱼岛隆褶带与琉球岛弧之间,地处弧后,呈弧形向东南方向凸出(图1),是环太平洋弧、沟体系中的一个扩张型半深海盆地.其沉积作用、火山活动和地史演化,与岛弧的发育过程关系密切,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多年来,国外的许多研究单位和科学家,曾先后开展了包括地质学、海洋学和地球物理学等多方面的调查研究.我国的一些单位也开展了综合性的地质调查.本文仅就地质矿产部组织的两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对海槽沉积物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作一简略报导.所有资料,均由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调查局和海洋地质研究所联合组成的冲绳海槽地质调查队提供.调查工作是由《东方号》考察船完成的.使用W-33-CR-421IC型垂直探鱼仪测  相似文献   

16.
黄庆福 《海洋与湖沼》1982,13(6):578-578
由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召开的全国海洋沉积作用与浅层地层学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7月3日—8日在青岛市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地质矿产部和高等院校等有关部门五十个单位的130名代表。美籍华人、美国联邦地质调查所吴景祯教授应邀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是我国从事海洋沉积与浅层地层学研究工作的专家和科学工作者的第一次聚会,是检阅和交流有关中国海洋沉积作用与浅层地层学研究成果的大会。它标志着中国海洋沉积作用与浅层地层学的研究水平将进入  相似文献   

17.
1中心概况 国土资源部海洋地质实验检测中心(以下称中心)隶属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原名为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是原地质矿产部下属的专业检测机构。国务院机构体制改革后,由国土资源部批准更名为国土资源部海洋地质实验检测中心。经过20多年的努力,现已建成实验工种比较齐全、海洋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实验检测中心。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海洋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学会海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碳酸盐比较沉积学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9月3—8日在青岛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86位代表,分别来自地质矿产部、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石油部、国家海洋局和出版界等属42个单位.向大会提交学术论文64篇,在大会上交流13篇,小会交流18篇.就碳酸盐比较沉积学而言,在我国还是第一次聚会.通过交流和讨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碳酸盐比较沉积学的开展,对促进与碳酸盐沉积有关矿产资源的普查工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德合作南海现代沉积作用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7年起,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与德国汉堡大学生物地球化学与海洋化学研究所利用先进的时间系列沉积捕获器开展了南海现代沉积作用过程研究。本文从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研究成果从展望阐述了本项目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经上级批准恢复整整六年了.六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初步建成一所综合性的海洋地质专业研究所,科研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并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为了总结六年来科研工作,开展学术交流和促进学科发展,于1984年12月24—28日召开了海洋地质研究所第一届科研成果交流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质矿产部技术顾问关士聪高级工程师,学部委员、地矿部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副局长刘光鼎高级工程师,学部委员、所技术顾问业治铮教授等专家专程来青参加会议指导工作.在青兄弟单位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