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多年用海底压力式验潮仪的研制(英国Proudman海洋研究所,POL,Bidson观测站R.SPencer,P.R.Foden,C.McGarry,J.M.Vassie)1引言POL技术研究方案的一部分是MYRTIE(重现多年潮位的设备MultiYe...  相似文献   

2.
粘土矿物对尖刺拟菱形藻多列型生长和藻毒素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于1994年1-7月在加拿大贝德福(Bedford)海洋研究所进行粘土矿物(halloysite)对尖刺拟菱形藻(Psuedonitzschiapungensf.multiseries)生长和藻毒素软骨藻酸(DomoicAcid,下简称DA)生成的影响研究,在Gompertz菌类生长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尖刺拟菱形藻生长速率模型,得到各实验条件下的藻细胞最大生长速率,结果表明,粘土矿物对藻细胞的“遮  相似文献   

3.
海底地震仪记录中的横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海底地震仪记录中的横波阎贫(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510301)1993年5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与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及千叶大学合作在南海北部共同开展了综合地球物理测量实验。此次实验中采用了两类四通道海底地震仪。其中,一...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海底地震仪(OBS)实验室正在研究和实验一种先进的仪器,用于测量海底在不同测量尺度时的变形。我们的初步研究是在国家科学基金海底地震仪组(OBSIP)的支持下,与伍滋霍尔海洋研究所及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合作下进行的。拉蒙特海底地震仪组(OBSIP)能够支持国家和国际科学委员会在海底长期测量宽带海底地震检波器。这些复杂的仪器必须能够放在海底,并且记录地震波时间达一年以上,  相似文献   

5.
太平洋牡蛎垂下式养殖方法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洋牡蛎垂下式养殖方法与技术龚孟忠(福建省宁德市水产局352100)太平洋牡蛎Grassostreagigas(Thanbeng)是广盐性、广温的内湾贝类,具有个体大、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的特点。它的软体部丰满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是人们...  相似文献   

6.
于1988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南沙群岛进行综合考察,在采集到的多毛类标本中,发现了背褶沙蚕Tambalagamia的一新种,其与代表种背褶沙蚕T.fauveli和东方背褶沙蚕T.orientalis在眼、双背须出现的刚节数以及背须的形状等有明显的区别,故定名为中华背褶沙蚕Tambalagamia sinica,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浅海压力式验潮仪的精确度(法国,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物理海洋学实验室,J-M.Verstraete)1引言海平面的变化与气候有明显的关系,因为海表面以下3m海水的热容量相当于整个大气的热容量。实际的气候程序可以监测海平面的变化,这是因为海平面研究能提...  相似文献   

8.
《热带海洋学报》2006,25(2):30-30
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提出并负责制定的海洋行业标准HY/T090—2005《压力式波潮仪》近日经国家海洋局批准发布,自2006年1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的实施为压力式波潮仪产品的定型生产、鉴定验收和出厂交验提供了科学依据,将为压力式波潮仪产品标准化、产业化以及产品质量监督提供依据。“压力式波潮仪”研制课题得到“九五”863计划的资助,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王盛安高级工程师课题组主持研制。  相似文献   

9.
利用流式细胞计进行虾类倍性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在生物有机体中,一个细胞核中含的DNA总量对于某种类有机体是一定的。利用流式细胞计测量细胞中的DNA含量,可以和来鉴别有机体的倍性,本文处次报道了用流式细胞计测定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日本对虾(P.japonicus)和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ensis)倍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压力式波潮仪》海洋行业标准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负责起草,标准编制组的主要成员王盛安、龙小敏、蔡树群、陈俊昌、姚小桂是近年来从事压力式波潮仪研制、试生产的科研人员。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对漂流藻属(Planktoniella)细胞形态观察,发现我国海域有两种漂流藻:太阳漂流藻(P.solSchutt)和美丽漂流藻(P.formosaQianetWang).后者是根据详细观察研究后对Valdiviellaformosa(SchimperexKarsten)Karsten重订的。  相似文献   

12.
七种微藻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本文对来自4个门类的7种微藻的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种微藻中,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的蛋白质含量最高[49. 875×10~-2(m/m) ],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和 Nannochloropsts sp.的蛋白质含量次之,分别为[21.036、22.742×10~-2(m/m)]; 4种硅藻中除优美旭氏藻(S.delicatula)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外[19.519×10~-2(m/m)],其它三种硅藻的含量则较低。不同微藻的氨基酸组成和比例基本相似,但也存在一定的种间差异。此外,微藻的必需氨基酸比例还与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幼体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它们的饵料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异硫氰酸苄酯(BITC)的抑菌试验表明:BITC对3种海洋细菌(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T108株,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E204株和异单胞菌Altermonas.sp.E113株)的完全抑制浓度分别为4.0,1.0和2.0mg/L,50%抑制该3种海洋细菌生长(相对生长率)的浓度分别为2.67,0.37和0.44mg/L。  相似文献   

14.
厦门西港表层沉积物中DDTs,HCHs和PCBs的含量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厦门西港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含量与分布进行调查研究。含量范围:HCHs为0.14-1.12ng·g(-1),DDTs4.45311ng·g(-1),PCBs0.05—7.24ng·g(-1)。与香港维多利亚港表层沉积物含量进行比较,厦门西港表层沉积物的PCBS含量低于维多利亚港,DDTs含量则高于维多利亚港。  相似文献   

15.
广东沿海养殖对虾疾病流行特点及病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超群 《海洋科学》1994,18(6):9-10
广东目前人工养殖的对虾有班节对虾(Penaeusmonodon)、中国对虾(P.chinensis)、长毛对虾(P.penicilla-tus)、墨吉对虾(P.merguiensis)、日本对虾(P.japonisus)、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和近缘新对虾(M.affinis)等,是我国南方养殖对虾的重要产区之一。近几年养殖对虾疾病呈加重趋势,已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探讨近两年广东沿海养殖对虾疾病的流行特点及病因。1概况以斑节对虾为主,多品种、多造次交替养殖,即以养殖…  相似文献   

16.
压力式验潮仪的精密基准控制1引言目前,世界上使用了不同类型的验潮仪,包括传统的浮子式和验潮井式验潮(Noye,1974年;IOC,1985年;Pugh,1987年)、声学验潮仪(Gill和Mero,1990年)以及测量次表面压力的验潮仪(Pugh,1...  相似文献   

17.
约翰逊,M.W.(MartinWiggoJohnson,1893.9.30~?)美国海洋生物学家。1893年9月30日出生于南达科他州的昌巴。1924年获华盛顿大学理学土学位。1930年获理学硕士学位、1931年获动物学博士学位。历任华盛顿大学弗拉德港实验室主任(1924~1929)、华盛顿大学教师(1932~1933),1934年后一直在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任职。其在海洋研究上的贡献是:1.在海洋学名著《海洋》(TheOcean)中撰写海洋生物学,从而与H.U.SverdruP和R.H.Fleming共同闻名于海洋界;2第二次世界大战早期,提出水下不寻常的背景噪声乃是由于许多虾蟹…  相似文献   

18.
11种微藻脂类和EPA/DHA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研究了11种微藻在可比较的条件下,其生物量、总脂含量和多不饱和脂肪酸(EPA/DHA)有组成。结果表明:卡德藻(Tetraselmis sp.)的生物量最大,细胞干重可达0.140g/(L.d);南极冰藻(Berkeleya rutilans)次之,可达0.074g/(L.d)。以叉鞭金藻(Dicrateria inornata)和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的总酯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乌斯特,G.AO.(GeorgAdolfOtoWtist,1890615~197711.8)德国海洋学家。生于1890年6月15日,卒于1977年11月8日。1919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46年任基尔大学教授、基尔海洋研究所所长。在海洋学上的贡献是,通过分析一系列系统观测,对大西洋的分层结构和深层环境有基本了解。在海洋考察上,1925~1927年,与AJ.M‘德凡特(AlbertJosephMariaDefant,1884~1977)。G.迪特里希(G.Dietrich)等乘《流星号》完成了南大西洋的科学考察。协助德凡持完成《流星号》调查报告(16卷,1932~1944)。1938年负责国际墨西哥湾流考察…  相似文献   

20.
高尚德  吴以平 《海洋学报》1995,17(4):112-117
研究了不同浓度(0.2、0.4、0.6、0.8、1.0μg/dm3)的三苯基氯化锡(TPTC)和三丁基氯化锡(TBTC)在不同温度(18、20、22、26、28℃)下,培养不同时间(12、24h)对扁藻(Platymonassp.)和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zhanjiangensis)呼吸作用的影响,指出温度越高,2种有机锡的毒性越大;培养时间不同,2种藻呼吸速率发生不同的变化;扁藻对有机锡的耐受力大于金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