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津沙 《海洋世界》2011,(7):55-57
15世纪,随着磁罗经、观象仪等航海仪器的使用,人类开始远航.但由于舰船上没有冷藏设备,船员们只能靠硬饼干和腌咸肉充饥,使得坏血病大肆泛滥,成为当时海上的头号杀手.  相似文献   

2.
张箭 《海洋世界》2007,(11):61-63
卡博特的首次远航探险极大地鼓舞了英国人。他们认为自己没花多大力气便取得了与西班牙人一样、比葡萄牙人还抢先一步的巨大成绩,因为卡博特首航发生在哥伦布首航之后,达.伽马首航之前。于是,英国很快组织了对"中国"的第二次远航探险。1498年3月,  相似文献   

3.
伸向客轮的战争魔爪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虽然冰海沉船的灾难给人类航海史上留下了难以抚平的深深创伤,但是只要世界贸易与人口迁移的客观需要继续存在,人类跨越海洋的远航就不会停止,巨型客轮的生命力不会终结。冰海沉船之后,在遍布世界五大洲蔚蓝的海洋上,一艘艘远航  相似文献   

4.
“毛里求斯”号沉船自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来,它曾先后建造、收购了数十艘远航船只,其中“毛里求斯”号帆船就是东印度公司最古老的商船之一。1601年,“毛里求斯”号帆船成功下水,开始它的第一次远航旅程。随后几年,“毛里求斯”号先后数次起航,出色完成了远东贸易任务。  相似文献   

5.
1995年8月15日至21日,在印度尼西亚庆祝独立50周年的日子里,印尼政府邀请21个国家的80余艘舰船,在雅加达丹戎不碌港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国际舰队检阅活动。由中国海军168号导弹驱逐舰、540号导弹护卫舰、605号远洋综合补给船,组成远航编队,在南海舰队司令员王永国少将的率领下,参加了这种多边交流的国际性重大活动。我们用目光握手8月15日,雅加达时间上午9时整,中国海军168号导弹驱逐舰重2.5吨的霍尔首锚,伴随着机内轰鸣声,缓缓沉入印尼首都雅加达丹戎不碌港海底。6天6夜的航行之后,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准时抵达集结锚地。海面上披着淡淡的轻雾。印度尼西亚海军礼宾舰635  相似文献   

6.
“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昨日,重现于今天军校学员从“黄水”到“蓝水”。我海军单舰跨越太平洋——印度洋这无异于一次跨世纪的远航! 外国航海权威称:只能在近海航行的海军,叫黄水海军,有力量走出近海到大洋远航的海军,叫蓝水海军,而且,这才是真正的海军!约600年前,我国明代伟大的航海家郑和,曾率领一支举世无双的庞大船队,扬帆东海、南海、穿越马六甲海峡,遨游印度洋,遍访亚、非数十友邦,至今为炎黄子孙们引以自豪!  相似文献   

7.
梁斌 《海洋世界》2010,(7):74-76
翠绿的密西西比河水依然静静地流淌着,艾伦港的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躲过了一次污染灾难。"武昌湖"又开始下一个远航了,站在甲板上的船员们无一不为自己的壮举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8.
《海洋世界》2007,(5):39-43
2005年11月,绿色和平“保护我们的海洋”远航活动开始,南极水域的“希望号”就是其中一只船舰。此次活动成功阻止了82头鲸被捕杀。  相似文献   

9.
张箭 《海洋世界》2007,(8):50-57
哥伦布的首次远航把大航海时代的近海靠陆的远洋航行推进到远离陆地跨洋航行的新阶段,并为此后的麦哲伦环球航行和发现铺平了道路,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千百年前,我国海外贸易就已经蒸蒸日上,东南亚地区各国对中国古代的瓷器,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这一年,一个名叫福阿德·塞夫拉的马来西亚商人,听闻中国的瓷器能够带来巨大的财富,于是他决定远航中国,到那儿去寻找“宝物”。  相似文献   

11.
二百年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其《历史哲学》一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尽管中国濒临海洋,并拥有远航的技术,但是并没有分享到海洋所赋予的文明,文化没有受到海洋的影响。虽然黑格尔说的有点绝对,但他把南海与太平洋分  相似文献   

12.
方陵生 《海洋世界》2006,(11):36-39
在一个风帆远航为海上最快速交通工具的时代里,大陆和海洋向着不可知的远方延伸着,人类显然无法测定各大海域的界限。在一些有关混沌初开的神话传说里,人类深感大海的浩渺辽阔,以人类自身的渺小,如何给这片无边无际的永恒大海命名呢?  相似文献   

13.
1994年10月28日下午3时整,我乘坐我国新引进的1.5万吨极地破冰船“雪龙”号驶离上海民生码头,开始了赴南极的第一次远航。“雪龙”船载着第十一次南极考察中山站度夏和越冬队员以及极地物资,途径西太平洋宫古海峡、所罗门群岛、新爱尔兰珊瑚海、澳大利亚东海岸,11月15日抵达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洲的霍巴特港,补给燃料、淡水和新鲜蔬菜等食品后,于11月21日起航穿越西风带。西风带位于南纬45度至60度,在长达1145海里的西风带航线上“雪龙”船遇到5个强气旋,1.5万吨的庞然大物在海上犹如一片柳叶,忽而被送上波峰,忽而又跌入波谷,多数队员晕船呕吐。我虽没  相似文献   

14.
1994年10月15日至12月14日,由大连舰艇学院院长陈庆季少将率领的“郑和”号训练舰,沿着5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的航路,对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泰王国进行了友好访问。笔者有幸参加了这个历时60天、航行1.2万海里、单舰跨越两大洋的远航出访活动,所见所闻至今记忆犹新。礼节·英语·知识面·素质南亚四国军队十分讲究礼节礼貌。一次,我们在依山傍湖的孟加拉卡布台训练中心参观游览,路遇一群正在拔草的士兵,我们本不想惊动他们,可他们老远就停下手中的活,原地立正向我们敬礼。又一次,我们乘坐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40年代,日本造船厂投入大量资金,建造了一艘远洋的万吨油轮,并将它取名为“阿波丸”号。这艘油轮全长154.9米,宽20.2米,深12.6米,总吨位11249.4吨,最高航速可达到20节。它本是一艘远航油轮,并不具备攻击和防御能力,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相似文献   

16.
郑和于1405~1433年的28年间七下"西洋",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船队航行29.6万千米,远航至东南亚、印度洋、红海、东非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比欧洲航海家达·伽马、哥伦布等人的"地理大发现"要早将近一个世纪。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评价郑  相似文献   

17.
远洋航船常年飘泊在大洋里,海员们习惯在舷窗旁摆上花果盆景。望着这些多彩的植物,海员们心里有股说不出的亲切感,称它们为“海上伴侣”。肖惠惠来自海员大省福建,是位资深的海乘。当地人有个习惯,每当离家远航,总会把家乡一种叫“望乡花”的植物带上船,摆在舷窗旁。  相似文献   

18.
英国的一位礼仪专家经过研究指出,1000多年前.礼炮刚刚诞生时,原起源于港口,与欢迎异国贵宾并无关。那时,当船只远航至外国港口,行将靠岸时,为让对方港口放心,水手们便将船上所剩的用于自卫的炸药.统统用大炮放完,而港口如  相似文献   

19.
孙洁 《海洋世界》2011,(7):30-31
麦哲伦(1480-1521年),全名费迪南德·麦哲伦,是葡萄牙的贵族.他是著名的航海家和探险家,曾先后为葡萄牙和西班牙作航海探险.在麦哲伦开始环球探险的27年前,哥伦布率先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但是哥伦布至死都认为那是自己梦想中的亚洲大陆.麦哲伦在环球探险之前也完成了数次远航,积累下了丰富的航海知识.  相似文献   

20.
这一行船队乘风破浪、历经艰难,经过5个月的航行,终于来到了大西洋中部的英属圣赫勒拿岛湾海域。当时一支葡萄牙武装军队正在附近海面巡航,当他们航行到圣赫勒拿岛湾附近时,葡萄牙海军瞧见正在海面航行的荷兰船队。葡萄牙海军将领一眼就瞧出,这支船队是远航归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