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是龙的国度 ,龙字地名在我国是广泛存在的 ,以政区类龙字地名为例 ,使用汉语地名的各省区中 ,省级龙字地名1个(黑龙江省) ,市、地、县级龙字地名就达几十个 ,乡镇级龙字地名200余个 ,至于村级龙字地名数不胜数。自然山水类龙字地名 ,尤其是水系地名 ,如江、河、泉、湖、沼、泽、池、潭、源、湾、井、港、溪、水、渠、滩、沟、洼、塘矶等与“龙”字组合的地名 ,更俯拾即是。若将各类地名综合统计 ,每个地区龙字地名都不在少数。最少者也不低于20几处。以龙之居处命名的就有龙门(山西、陕西、安徽、福建、海南)、龙关(河北)、…  相似文献   

2.
在韩国,地名通名被称为后部要素。所谓后部要素,自然是相对前部要素而提出的概念,韩国地名大部分是由前部要素结合后部要素而构成的。前部要素对应的是我国地名学研究中的"专名"。专名的形成和人们对该地域的最初理解和认识相关,体现着各式各样的"命名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地名的"得名之由"。而通名标志着人们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  相似文献   

3.
何沛东 《地理研究》2022,41(3):777-793
海域地名是中国海洋文明的历史见证,在维护海洋权益、发展海洋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据地方志等历史资料,以“海(洋)”地名为例,对中国海域地名的源流和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中国海域地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生命力,其发展可以分为海域地名的空间指代模糊时期(先秦至宋代)、海域地名的空间指代清晰时期(宋代至清末)、海域地名中西融合时期(清末至1949年)、海域地名的系统整理和有序管理时期(1949年以后)4个阶段。②中国海域地名的得名原因主要可分为7种:因方位得名、因岛礁沙洲得名、因水文特征得名、因沿陆岸(或较大岛屿岛岸)的地理事物(政区、聚落、山峰等)得名、因航海相关的传说等得名、因海洋出产得名、因海域地形得名。③中国海域地名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以长江口为界,南方沿海诸省级行政区(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海域地名数量远高于北方,南方又以浙江、福建、广东三省为最,岛屿数量等自然地理因素和海洋贸易等社会经济因素是造成此种差异的主要原因。④2018年国家海洋局、民政部受权公布了《我国部分海域海岛标准名称》,其中的“海(洋)”地名是1980年代中国海域海岛地名普查成果的体现。针对中国海域地名整理和研究的现状,提出加强海域地名的整理、公布与命名,明确海域的相关概念,规定海域地名的通名,海域地名的处理需符合国家海洋权益4条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地名,是人类赋予特定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名称,它首先是一种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其次,地名在语言学中属于专有名词,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地名中,我们可以了解当地的自然特征、风土人情、历史演变。对于地名进行语言学的研究有利于深入发掘沧州的文化内涵。沧州,是河北省一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因东临渤海而得名,意为"沧海之州"。沧有"暗绿色"之意,形容水的颜色,州指有城墙防御的城市。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国区域差异最明显的省区——陕西省现有117条政区地名的命名规律、命名缘由和命名时间等属性的分类统计分析,发现陕西全省现有半数以上政区地名在明代及其以前就已产生,且越早出现的政区名称,以自然地理实体特征得名愈突出;越晚出现的政区名称,因社会人文事象得名越明显。从时空分布看,陕西政区地名随时间变迁呈现出明显的与三大地域开发序列相对应的空间特征。研究表明:区域开发、地缘政治形势以及全国政区体制变化是陕西省政区地名文化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地名与历史事件相连地名因人而起地名以字附义1.以名人命名。有因帝王或领袖人物而得名的如洪武路、逸仙桥、中山门、中山路、中山(东、南、北)路、中山桥、中山码头等;有为纪念某些名垂青史的名人的,如郑和公园、正学路、杨公井等;还有一些因曾为官员府邸而得名,如张府园、王府园、李府巷、常府街、马府街、邓府巷、许府巷、邓府山、沈举人巷、石婆婆巷、杨将军巷、程阁老巷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名》2012,(2):66-66
气候特征和气象变化,是一个地方的自然因素之一,因此气候特点也成为一个地方地名的来源。人们只要闻其名便知其气候特点,这是十分有趣的事。因云雾而命名的地名。广东西部有个云雾山,因其主峰四时云雾不散而得名。贵州省贵定县也有一个云雾山,是因其常年云遮雾绕。台湾省台  相似文献   

8.
茶陵,自先秦置县后,历有荼陵、声乡、茶陵、茶乡之称谓。前三者,是今茶陵县区划地名。后者,是对今茶陵县的一种雅称,并非县名。一、荼陵与声乡荼陵,为茶陵古名。上古属荆州地域。是否得名,实不可考。《尚书》列"九州",始有荆州之名。但其时荆州,是以自然地理实体为界限的区域地名,并非区划地名。称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南部,大自然的偏爱与厚赐,不仅为辽宁创造了优越的自然经济条件,奉献了宝贵的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优美风光,还为后代留下了诸多名胜古迹及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因此而产生了大量的与自然地理有关的传说和故事。古老的故事与悠久的文化相伴,秀丽的山川与神奇的传说共生。 我省各地的各种地名传说不胜枚举,许多地名、名胜、山川、岛屿、温泉、村镇,甚至一湾池水、一块礁石都有一段神话般的动人传说。因地理环境而得名的地名也是不计其数。辽宁省的名称就是由辽河而起,辽河纵贯全省,注入渤海,世代生息在这土地上的人们,为了祈愿辽河  相似文献   

10.
正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北部,因境内最大的河流黑龙江而得名。黑龙江流域本是满、蒙古、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锡伯、赫哲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诸多地名都是用少数民族语言命名的。后来,汉族大量迁入,许多地名音译为汉语,并加入汉族人对生活的理解,于是诞生了许多既美丽又有趣的地名。比如我们熟知的松花江,其自元、明开始被称为"宋瓦江"或"宋阿江",至清代,也被称作满语"松阿里乌喇"  相似文献   

11.
地名影像资料是地名工作者运用摄影器材(照相机、摄像机)所拍摄、记录下来的具有地名实体概貌及变迁影像特性的图像资料档案。其特点是直观、可视性、比照性强。根据《地名管理条例》及《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所赋予的职责,做好地名影像摄制工作有着非常重要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12.
汉译地名是指汉语、汉字翻译其它语言文字 的地名。 我国的汉译外语地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史记》的《大宛列传》中已经出现了诸如: 安息、条支、奄蔡这些音译地名。 在我国正式出台《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 这一国家标准之前,国内一直没有对汉译外国地 名予以规范。众所周知,汉字有时一种发音就可 以写出多种汉字,而有的字有多种发音,基本无 法按发音准确译写。译名者掌握资料不同,方言 读音的存在导致了出现同一地名有的人音译、有  相似文献   

13.
地名,作为地面实体的标志,其得名原因多种多样,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特别是作为北魏京都近百年的大同,其不少地名都与当年的平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本文中所涉及的地名并不全限于北魏,只是以北魏为主。此外,文中对于某个地名的诠释亦多为臆断猜想,无多少证据,这是需先向读者说明的。  相似文献   

14.
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宝地的伊犁,古往今来一直闻名遐迩。从历史长河中去寻觅“伊犁”这个地名的语源,既是地名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也是对当前沉渣泛起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罪恶阴谋的有力反击。“伊利”因河而得名,史称伊列、伊丽、伊里、亦列、益离、帝帝河等。最早见于《前...  相似文献   

15.
伊鸣 《中国地名》2012,(2):76-77
龙是华夏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的龙地名可谓多姿多彩,就数量而言,中国历史上和现有的龙地名加起来足有上千个之多;就造型而言,有飞龙、卧龙、腾龙、盘龙等;就色彩而言,有黄龙、赤龙、白龙、黑龙等;就龙所涉及的地名通名而言,有山、水、桥、路、街、巷、胡同,涵盖了省、市、县、区、乡、镇、村等各级行政区划。  相似文献   

16.
闻韬 《中国地名》2012,(2):29-29
历史文化古城西安,由上千条老街巷组成。西安的老地名有的以"市"得名;有的因街巷内建有寺、庙而取名;有的以历代官府曾经在此街巷办差、兴学、名人或官员居住等而得名。也有的以"门"命名,地名中都带个"门"字,如东仓门、书院门、东厅门、端履门、后宰门、南院门、北院门、阁老门、教场门、贡院门、太阳庙门、五岳庙  相似文献   

17.
董奇 《中国地名》2012,(5):68-69
浙龙门镇被喻"富春江畔的明珠"川龙门镇被誉"川西北第一镇"陕龙门镇被称"华北入陕第一镇"在我国含有"龙"字的地名中,龙门镇这一地名重名率颇高,南方北方、东部西部、沿海内地均可见,一省多个、一市多个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深圳因位于深圳河边而得名,深圳((田川))河则因其深切于两岸广阔的水稻田中顾名思义而得名,所以,“深圳”是一个反映地理特征的地名。 目前,深圳市是一个付省级市,包括深圳经济特区和宝安县两部分。海陆总面积为1890.70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为1865.57平方公里,其中经济特区357.23平方公里,宝安县1508.34  相似文献   

19.
由于从事地理制图工作的关系,经常和地名打交道,这里就谈谈济水、济渎、济源诸名称的来历吧。 地名是数千年人类历史的产物,是人类在进行生产斗争中产生的。大凡地名都有其涵义,没有涵义的地名是无从理解的。那么,济水、济渎、济源之得名,自然也是有一定因由的。而且任何地名的出现,都有其自己的历史,其历史从大范围来讲,有的可能无关宏旨,有的则值得保存。久负盛名的“济渎金蒜”以济渎命名,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济水历史之悠久和历史地位之重要。  相似文献   

20.
陈效忠 《中国地名》2011,(10):42-42
信息化就是把杂乱无章的数据组织成可以方便分类检索的信息。而地名信息化,就是把政区、村、街道、小区、山河湖岛等各种地名和与地名相关的数据,全部分门别类地输入到计算机里,并建立一定的联系,通过多种途径为社会和大众提供服务,这是对地名信息化服务最简单直观的解释,其受众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各行各业,比如说图文联动,使人们能够方便的检索、查询地名信息。我们前期所做的在《国家地名数据库》上的地名录入工作,就是地名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当然,地名信息化还包括其他内容,比如,矢量化电子地图处理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