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士林夜市是台北颇具规模且相当知名的夜市,也是台湾最著名的旅游观光夜市。夜市分两大部分,一是慈诚宫对面的市场小吃;一是以阳明戏院为中心,包括安平街、大东路、文林路围成的区域。南北小吃、流行服饰、杂货、如织的人潮,士林夜市溢散热闹滚滚的气息。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士林夜市即演绎起它的繁华。  相似文献   

2.
士林夜市是台北颇具规模且相当知名的夜市,也是台湾最著名的旅游观光夜市。夜市分两大部分,一是慈诫宫对面的市场小吃;一是以阳明戏院为中心,包括安平街、大东路、文林路围成的区域。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学》2013,(3):64
正环青海湖开发的景区有鸟岛、沙岛、仙女湾、金沙湾和二郎剑等。8月10日,记者来到游客最多的景区之一——二郎剑。这里是我国首个鱼雷发射试验基地,距西宁151公里,又被称为151基地。景区位于青海湖东南岸,是一条狭长的陆地堤带,草原、沙滩、动物等各种自然资源丰富。而如今,这里却被大量垃圾覆盖。在距二郎剑约10公里处有一个填埋场,记者远远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臭味。走近一看,这个填埋场并没有  相似文献   

4.
夜游秦淮     
来到南京,我就迫不及待地要去看看秦淮河。我认识秦淮,自然最先是从文学作品中认识的。比如,杜牧的名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以及朱自清、俞平伯的同题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在他们的诗文里,绘声绘色地显示出千古秦淮的旖旎风光和30年代的市井风情。一说起秦淮,我的脑海里,总不免闪现出“繁华,绮丽,粉黛气息”几个字眼。友人告诉我,游秦淮,须夜晚去才更有诗意、情趣和氛围。次日,早早吃完晚饭,驱车来到城南,果然看见灯光夜市,热闹非凡:有卖各种小吃的,有卖旅游…  相似文献   

5.
美丽的湟源峡谷,前方就是湟源县城。青藏铁路与唐蕃古道过城之后就一南一北分道扬镖了。在离青海省西宁市区以西40多公里的湟源峡谷,我们找到了历史和现实的交汇之处四条并行寻向前的大S  相似文献   

6.
《地理教学》2000,(12):40-41
早在50年代,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就开始对青藏铁路(西宁至接萨)进行勘测设计。其中西宁至格尔木南山口段845千米,1984年5月建成通车,8月经国家正式验收。由于种种原因.格尔木南山口至拉萨段1085千米没有继续修建,直到现在。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发西部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7.
西宁是青海省的省会,古称西平郡、青唐城,取"西陲安宁"之意,是青海省第一大城市,亦是整个青藏高原最大的城市。西宁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西宁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是青藏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西宁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城  相似文献   

8.
运用ArcGIS方法对兰州-西宁经济区36个县级行政单元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时空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0年来兰州—西宁经济区发展比较缓慢,强经济增长中心表现为兰州、西宁和白银三足鼎立的格局,经济区空间结构表现为两主一副态势.根据区域经济水平的综合测度,将经济区划分为发达区、较发达区、欠发达区和不发达区.经济发达区域呈散状斑块分布,欠发达区域和落后区域呈大面积的连续分布.这说明,一方面经济区发展总体上比较缓慢,且经济塌陷区域覆盖面较大;另一方面,两大核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能力较弱.夯实两大核心城市的实力,加速经济区内欠发达和不发达区域的隆起,是兰州-西宁经济区联动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西宁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RS和GIS技术支撑下,利用城市空间紧凑度模型,分析西宁1987,1996,2001,2006年近20年的城市影像图.认为西宁城市空间形态呈现出"X"形,在城市空间形态演化过程中表现出扩张速度加快,湟水南岸扩张速度快于湟水北岸,并且主导西宁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类型;从城市内部来看,近20年湟水北岸城市空间扩张以填充紧凑型模式演化,湟水南岸表现出从填充紧凑型过渡为外延扩张型为主.最后分析得出西宁城市形态跨河发展演化机制中,湟水、南川河与北川河流向奠定了其城市空间形态总体格局,交通网络体系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经济基础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等.  相似文献   

10.
《盐湖研究》2001,9(1):18
20 0 1年元月 5日下午 ,青海锂业有限公司开发东台吉乃尔盐湖二期产业化项目建设投资协议签字仪式在西宁举行。青海省副省长马培华代表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和 ILION公司代表在协议上签了字。由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与 ILION公司合资兴办的青海锂业有限公司在完成一期项目的基础上 ,为加快进行东台吉乃尔盐湖产业化项目 ,于 2 0 0 1年元月 4日至 5日在西宁就进一步加强合作 ,共同开发青海盐湖锂资源的产业化项目进行了商谈。该产业化项目包括年产 3 0 0 0吨碳酸锂、2 50 0吨硼酸和 2 50 0 0吨硫酸钾。ILION公司评估了青海盐湖…  相似文献   

11.
曾永年  马海洲 《中国沙漠》1997,17(3):226-229
西宁盆地大墩岭黄土剖面L1、L2、L15中存在3层古风成砂。沉积年代及各种环境的分析表明,这3层风成砂分别代表了1.2MaB.P.以来西宁盆地中更新世初,中更新世末和晚更新世晚期发生的3次较大规模的流沙活动。进一分析得出西宁盆地的沙漠化正逆过程受地第四纪全球气候波动变化以及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第四经青藏高原冰川的冰缘作用为其边缘的沙漠、黄土沉积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2.
远处传来了藏族女歌手德乾旺姆暸亮的歌声。随着"啊,青海湖,青海湖"那激情的呼唤,我的思绪飘向大西北那高高的湖上。青海湖,我深深地思念你。我思念青海湖的美。清清的海水,袖珍的鸟岛,神秘的湖心岛在远远的深处似隐似现。鸟儿在水面上时尔低飞时尔冲天而起,忽尔又一头扎进水面里叼起一只小鱼然后嘴对嘴地给孩  相似文献   

13.
窦贤 《西部资源》2009,(5):45-47
住在黄河边,亦曾行走于大河上下,所见黄河石多多,但到青海贵德,方见天下黄河石之大气象者皆汇集于此。出西宁,南行越湟中,翻过海拔近4000米的日月山支脉拉鸡山,就到了贵德。让贵德名扬天下的便  相似文献   

14.
1999年10月26日,朱镕基总理和国家有关部委负责人在视察了青海以后,当即决定立项建设涩北——西宁——兰州天然气长输管线工程,并要求2000年4月1日前开工建设,2001年10月1日把天然气送到西宁、兰州。这一世界海拔最高的天然气管道,已在2000年3月30日距西宁市28千米的上新庄正式开工兴建。  相似文献   

15.
兰州—西宁城市区域空间整合战略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国内外城市区域以及兰州-西宁城市区域发展现状,认为行政区经济、产业结构趋同、交通通达度不高是制约城市区域空间整合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指出兰州-西宁城市区域空间整合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区域空间整合发展战略构想.具体包括构建"两心、三轴"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城市区域优势产业分布新格局,以点轴开发模式构建城镇一体化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最后,提出了兰州-西宁城市区域空间整合发展的战略措施,包括实施空间与产业双重整合;构建网络化基础设施体系;确立城市区域空间整合发展的战略意识;促进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走近毕加索     
我们坐在阳台上看圣维多利亚峰和对面松林里的古堡,这似曾相识的14世纪建筑,原来是毕加索有名的别墅,他死后就葬在这里。为了保持伏芳那格村居民环境的安宁,法国政府从不宣传这事,知道的人不多。吃完午饭,女儿和我散步到古堡的铁门前。门旁告示上写着:“毕加索博物馆在巴黎,请勿坚持要入内参观。“铁门内坐着一只目光炯炯大黑眼睛的浅色短毛狗。它安静而好奇地看着站得远远的我们。不知何时,我们身后出现了一对中年夫妇模样的人,那位先生大概看了告示不以为然,竟上前去摇铁栏杆门,那狗马上对他大叫起来。那人退了一步,就拿出录…  相似文献   

17.
对兰西城市群规模结构和网络结构特征及变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规模结构的Kernel密度在整体上存在着“东高西低”的特点,东西带状分布明显,区域内部差异较大;城市群“核心-边缘”的结构模式明显,“点-轴-面”的演化进程缓慢,由于辐射能力有限,“双圈”间的经济带联系存在一定程度的“断裂”。网络结构上,2001—2017年城市间的联系有一定的提升,西宁-海东都市圈节点城市的经济联系弱于兰州-白银都市圈的节点城市;城市群经济发展仍表现为向兰州和西宁集聚变动;城市间的联系多要通过兰州和西宁发挥作用,网络结构单一,且城市间的联系有依赖于行政区划分演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西宁大墩岭黄土剖面古地磁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古地磁系统测量分析得出:西宁大墩岭黄土剖面位于布容正向极性世与松山反向极性世内。B/M界线位于L_8顶部。S_1S_2至S_1S_3之间存在布莱克事件;在L_9上部可能存在后哈拉米洛事件。在S_(10)中下部至L_(12)顶部存在哈拉米洛事件。根据磁性地层界线年龄推算出:西宁黄土最早形成于1.2MaB.P.  相似文献   

19.
西宁盆地晚始新世泥岩地层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宁盆地较为完整地保存着一套新生代(约55~17 Ma)地层,盆地内的水湾村附近出露的晚始新世石膏-红色泥岩旋回沉积序列,是研究晚始新世气候演变的理想地质记录。关于这套地层的沉积环境存在不同的观点,尤其是关于其中泥岩地层成因的争论颇多,主要有洪积扇远端沉积、咸水深湖沉积和风积成因3种观点,差别甚大,至今没有统一的认识。沉积物的粒度可以用来反演其形成时的沉积动力及沉积环境,为了明确该段地层中泥岩的沉积环境,本研究选取水湾剖面代表性泥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粒度测量及分析,结果表明,西宁盆地晚始新世泥岩沉积与黄土高原典型黄土-古土壤粒度特征类似,应为风积地层,而不是洪积扇远端或咸水深湖沉积。西宁盆地晚始新世风积地层的发现为盆地区域构造和古气候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20.
天路奇观     
王万里 《地理教学》2013,(21):2+65-F0002,F0003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被誉为“天路”。它北起西宁,南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是中国20世纪四大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之一,也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青藏铁路包括两段,北段西宁-格尔木,1979年动工,1984年投入运营,长达814公里。南段格尔木-拉萨,2001年6月动工,2007年7月投入运营,长达1142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