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敖包为何物?     
提起敖包相会,人们会想起那首动听的歌曲: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哟,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哟,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这首建国初期电影《草原上的人们》中的插曲,是影片中女主人公和未婚夫在敖包前约会时唱的情歌。  相似文献   

2.
新疆,我是从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和《达板城的姑娘》中认识的,浪漫而神秘。后来,我还知道新疆有个吐鲁番,是仅次于约旦死海的世界第二低地,酷热干燥,同时又是丝绸之路上的塞外绿洲,生长着铺天盖地的葡萄;还有别具特色的引水工程——坎儿井;神秘的火焰山和最使我梦牵魂绕的交河故城。  相似文献   

3.
你知道《孟子》《史记》所说的“中国”就在晋南吗?你知道山西在古代为什么叫“三晋”、“河东”、“山右”吗?你知道山西曾有过“北京”、“西京”、“中京”吗?你知道太行山有多长、有多少个名字吗?你知道山西有多少个温泉吗?等等。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对这些问题都作了明确而又很有意义的回答。我觉得这是一本很好的山西历史地理的工具书,真是爱不释手,特向关爱山西的读者介绍一番。  相似文献   

4.
昌吉曾有张堡城、彰八里、昌八刺等古地名。清代以来,对古地位置颇多考证记述,综述如下: 一、清以前对昌吉的记述: 1.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地理志》“北庭大都护府”条记载:“自庭州西……轮台县,又百五十里有张堡城守捉”。2.元代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记“重九日,至回绝昌八刺城”。3.明代宋廉:《元史地理志附录》有地名“彰八里”。  相似文献   

5.
为使通过新疆“百里、三十里风区”的铁路抗风达到既安全又经济的目标,使用风区内气象站和铁路测风站风资料分析了风速风向的分布规律和两种站之间风速相关关系,采用极值Ⅰ型分布推算确定了铁路沿线合理的设计风速.研究表明:十三间房和达坂城是两风区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的最大站,年平均风速分别为5.4 m/s和6.1 m/s,10 mi...  相似文献   

6.
李龙 《地理学报》2019,74(5):1059-1059
安居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需要之一,一般由两个部分或两个世界构成,一个是活着的世界,一个是死亡的世界。起初之时,活着的世界的重要性要大于死亡的世界。随着文明的发展,文化的产生,灵魂与信仰成为人类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存在,此时两个世界的区分、联络方式、空间安排成为重要的事情。南京师范大学潘晟教授以宋代为例,爬梳史料,深入思考,于2018年12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其新著《知识、礼俗与政治:宋代地理术的知识社会史探》。  相似文献   

7.
唐古拉山口,海拔5072米,是世界铁路海拔的最高点,被称为“世界的屋脊”。站在唐古拉山下,我们25名赴藏人员都用刀戳破了手指,将血滴进一碗碗白酒里,接着每人都端起来喝一大口,最后,把剩下的又泼在雪原上边,跪下来,朝着唐古拉山叩三个响头,一步一回首地走向军车……——报告文学《血祭唐古拉》  相似文献   

8.
一、课堂导入“歌”中乐“水资源”一节进行教学时,笔者是这样导课的:播放歌曲《离不开你》MV(荣获第29届奥组委帆船委员会颁发的优秀歌曲奖),“五个娃娃”组合高亢激昂的歌声感染着学生。我建议学生跟随MV字幕一起歌唱。孩子们在清唱前一段时还比较害羞,随着五音不全的我的加入,他们放声歌唱,气势磅礴。“生命不能没有了你,你是一切生命的源泉。人们把你视为珍珠,你是镶嵌在地球上的皇冠……”歌声飘荡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孩  相似文献   

9.
特  稿在中国林科院2004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赵学敏(1: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创建世界一流科研院所而努力江泽慧(1:3)……………………………………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司2004年工作要点(1:11)……………………………………………………………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全力推进林业标准化工作再上新台阶张永利(2:1)…………………………………在纪念郑万钧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暨《树木志》第四卷首发式上的讲话江泽慧(3:1)……………以人才为主线,以教育为基础,促进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为盛世兴林奠定…  相似文献   

10.
1)以歌词、乐曲导入:这类方法适用于导人著名河漉及其沿岸国家和地区。因为许多大江大河孕育了人类文化,艺术家们为此留下了许多篇章.如以《长江之歌》导入“长江”一节(引用歌词“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等引入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省区、地形区等);播放一段脍炙人口的《蓝色的多瑙河》导入该河的故乡——欧洲。  相似文献   

11.
《乌鲁木齐地区水资源若干问题研究》,是为适应干旱地区经济发展和未来国家建设重点战略西移而提出的课题。由中国科学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组织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等有关单位共同完成。主要成果有:(1)柴窝堡—达坂城地区水资源与环境。(2)新疆柴窝堡盆地第四纪气候变迁及水文地质条件。(3)乌鲁木齐河山区水资源形成与估算。(4)乌鲁木齐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及其合理利用。全文共120多万字,由施雅风、曲耀光主编,科学出版社于1989—1992年分四册出版。同时,还有一套印刷精美的1: 25万土地资源系列图(土壤图、土  相似文献   

12.
~~有苎翁泉,又呼陆家井。唐隐士陆羽号‘桑苎翁’,著有《茶经》传世。陆家井为苎翁泉。余杭县志也有类似记载。”(《集刊》1986年第一期总第三期)于是把陆羽著《茶经》的地点进一步定格在余杭双溪。接着,又有张堂垣先生的《陆羽泉记》,称:“弟子沈君偶见《双溪十景诗》,其中记有苎翁泉,知余正苦于寻觅,乃撕下此页,辗转送来。”又说:“根据县志记载,几经查访,果在双溪附近找到苎翁泉。又据《双溪十景诗》、《苎泉怀古》诗和《余杭县志》所记,陆鸿渐隐居苕溪,当更确切。”(《集刊》1989年第一期总第六期)所谓的《双溪十景诗》被称为“古书”,…  相似文献   

13.
长期在城市的人,深感大城市的繁华:林立的大厦,宽广的商场,红红绿绿的广告、舞厅、酒吧……但繁华必然熙熙攘攘,必然热闹非凡。 当你进入千岛湖,犹如跨进了另一个世界。千岛湖,是50年代后期国家建设新安江水电站筑坝蓄水形成的人工湖,因湖而拥有1078个大小形态各异的岛屿而得名。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陈昱、廖克、施曼丽编著的地图科普著作《走进地图世界》,由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以科普角度,呈现既古典又现代的地图世界。全书三百余页,含古今中外彩色地图500余幅,共分为四篇:第一篇"地图的趣闻",包括100个地图故事,从远古到现代,把读者引入色彩缤纷的地图世界;第二篇"地图的魅力",300余幅各国彩色地图,使人赏  相似文献   

15.
徐建春 《地理学报》2001,56(4):501-501
1999年 1 0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李铃等编著的《国土资源管理概论》,过了 8个月后的 2 0 0 0年 6月 ,江苏教育出版社又出版了倪绍祥主编的《我国国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出版了两本国土资源方面的著作 ,说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国土资源学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也预示着国土资源学科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我国的国土资源表现为以下的特点 :1、总量丰富 (土地、矿产、水、森林等总量名列世界前茅 ) ,品种齐全 ,人均占有量少 ;2、地区分布不均匀 ;3、开发历史悠久 ,开发利用程度低。针对我国国土资源的上述特点 ,…  相似文献   

16.
1961-2004年乌鲁木齐城市化过程中的冷化效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乌鲁木齐和达坂城1961-2000年月平均气温,2001-2004年月平均最低气温和月平均最高气温资料,分析了乌鲁木齐和达坂城两地平均温Tm、平均最高温Tmax、平均最低温Tmin及其对应值的差值(ΔTu-rm、ΔTu-rmax、ΔTu-rmin)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特征。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城市化过程中冷化效应和热岛效应同时存在。近40多年来,乌鲁木齐年Tmm、Tmax有微弱的下降趋势,春季、夏季Tm、Tmax、Tmin和秋季Tm、Tmax均呈下降趋势,以夏季最为显著,而冬季Tm、Tmax、Tmin呈上升趋势;乌鲁木齐和达坂城之间年、春季、夏季和秋季ΔTu-rm、ΔTu-rmax、ΔTu-rmin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冬季气温差值显著上升。降水量的增加、城市绿化和城市灌溉面积的增大,可能对乌鲁木齐城市化过程中的气候冷化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7.
乌鲁木齐地区近50a降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根据乌鲁木齐地区分布在不同垂直高度上的4个气象站近50 a的实测降水资料,运用回归分析、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小波周期分析及变异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乌鲁木齐地区近50 a来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乌鲁木齐地区降水量时空分布极不均匀,空间分布上中山带的年平均降水量最大,为551.4 mm,其次是高山带,为458.4 mm,乌鲁木齐市区263.2 mm,达坂城最小,仅为71.8 mm;从时间分布来看,表现为较明显的季节分布差异,各地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春季大于秋季,冬季最少。(2)近50 a来乌鲁木齐各地区的降水都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其中山前平原乌鲁木齐市区增加的幅度最大,降水趋势倾向率为26.02 mm/10 a,其次是高山带,倾向率为21.84 mm/10 a,中山带和达坂城倾向率分别为10.23 mm/10 a和8.55 mm/10 a。各地在年代际变化趋势上变现的不完全一致。(3)降水突变的时间各地不完全相同,山前平原区乌鲁木齐气象站降水发生突变时间出现在1982年,达坂城出现在1991年,高山带出现在1994年,而中山带没有明显的突变。(4)乌鲁木齐地区各地的降水量均存在准6 a的周期,6 a的周期可能是影响乌鲁木齐地区降水量的主导周期;山前平原区达坂城和乌鲁木齐降水波动较大,中山带和高山带表现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8.
正在朋友的指引下,我在北京看到了一种既上得了豪宴,又经常出现在普通人的家庭餐桌上的北京名酒——红星二锅头。位于一座免费参观的中国第一瓶二锅头酒诞生地"源昇号"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青色屋檐下的一组雕塑,两个长袍、瓜皮帽、大辫子的人在一张小桌前正划拳,一个得意扬扬地捋起袖子,翘起大拇指,仿佛说"四喜来财",一个急得屁股离开了板凳,脚丫子都跑到了鞋子外边,伸开五指,似乎在喊"全到了!"在两人的身后,弓腰站立着小二哥儿,肩膀上搭着  相似文献   

19.
范今朝 《地理学报》2020,75(7):1554-1555
正刘君德先生继2017年完成自传性质的《我的地理人生:涉足山区·致力政区·钟情社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7;以下简称"《地理人生(1)》")后,又于2020年4月出版《我的地理人生2:山区·政区·社区研究文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20;以下简称"《地理人生2 (文集)》"),构成丛书性质的"地理人生系列"。两书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完整而全面地展示了作者60余年从事区域地理学、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61-2006年的日照资料,分析了近46年来乌鲁木齐市及同一气候区的周边邻近城市和郊区的日照时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中城市的年日照时数是趋于减少,且减少的倾向率与城市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呈正相关.大城市乌鲁木齐和中等城市昌吉、米泉的日照时数距平百分率分别以4.1%/10 a、2.2%/10 a和2.0%/10 a的趋势递减,米泉的日照时数距平百分率1998年以后呈现为剧减的趋势;而小城镇达坂城的年日照时数距平百分率则以0.8%/10 a趋势递增.城市中日照时数减少最明显的季节为污染排放量大、逆温层厚而强的冬季,其中又以1月份日照百分率减少趋势最为明显.达坂城四个季节的日照百分率均随着年代的推移而增加,其中春季和夏季增加趋势最明显,增加速率分别为1.64%/10 a和0.63%/10 a.在乌鲁木齐及昌吉两城市,除气候变化和天气因素外,影响日照时数变化的主要因子是大气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