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作者高鹗的祖籍问题,是胡适先生最早提出来的。1921年春,胡适先生在《致顾颉刚托查高鹗之履历书》的信中说:“我想一考高鹗。此人在嘉庆辛酉己为‘侍读’不知有法子考出他的籍贯与中进士翰林的年月吗?”顾先生在《答胡适查得关于高鹗及曹寅的材料书》的回信中写道:“高鹗的名字,在国子监见到了。他是镶黄旗汉军人,乾隆六十年乙卯科进士,殿试第三甲第一名。这与先生所设‘他中进士在乾隆庚戌与嘉庆辛西之间’的假定相合。又可见先生藏的程排本红楼梦高鹗名字上模糊的一字,是‘岭’字,铁岭是奉天府的属…  相似文献   

2.
四塔镇江     
肇庆名胜古迹很多,其中有四座充满神话传说的古塔,给古城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西江河,历来水患频繁,迷信的人说是“河妖” “祸龙”作怪。为镇服“河妖”便建起宝塔。巍峨耸天的四座塔,分别建在西江两岸。北岸的两座塔,靠江下游一座叫元魁塔,是明代天启年问渡头村的书生梁士榘第一个中了探花,奉敕建造的,所以叫“元魁”。靠江上游一座塔  相似文献   

3.
石鼓与金达     
金达字德孚,浮梁引京都(今英溪)人,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乡举第一,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会试第二(探花),翰林院编修。他的五开间府厅祠门罩为“国学师”牌坊,现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的墓葬在峙滩与福港之间的茅坞。  相似文献   

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个省份,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近年来,我馆在不断完善地名档案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的关于地名语源、地名历史沿革及命名规律的研究,我们欣喜地发现,地名对国土领属、当地的自然环境、民族演变规律的印证具有重要意义。一、地名由来印证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地名是祖国版图印证的有力证据。地名的历史沿革证明,自西汉以来,新疆已纳入中国版图。新疆的命名,是清代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建省时,从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所称的“西域新疆”中省略了“西域”二字而来。  相似文献   

5.
清代关中地区土地垦殖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清代文献资料,探讨关中地区有清一代土地垦殖过程及时空特征。分析认为清代册载田亩数据不能反映本区土地垦殖的真实情况,并与实际情况有相悖之势,但在反映地域变化情况时,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提出关中地区清代土地垦殖过程的五个阶段:即明末清初的抛荒期、顺治十年至乾隆六年的复垦期。乾隆六年至咸丰末年的拓垦期、同治元年至光绪六年的新抛荒期和光绪六年至清末的新复垦期,大致在雍、乾之际宜农土地即已复垦完毕,耕地面积可达或接近原额水平,道、咸年间出现耕地数的历史峰值。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不同地域土地垦殖的差异性,认为关中地区清前期的复垦是以平原、原为主,中期拓垦则以山地、丘陵为主,晚期复垦与康、雍复垦相比,在地域上具有明显的类同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名》2011,(12):33-35
“朝阳”一名始于清代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以境内凤凰山上的朝阳洞得名。据民国二十年(1931年)出版的《朝阳县志》记载:“因城址东邻凤凰山脚下,山形如青凤昂首展翅对城似鸣状”,即取储经·大雅》篇“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之意,引“凤鸣朝阳”之句而取“朝阳”二字命名。  相似文献   

7.
郑家屯,地处吉林、辽宁、内蒙古的交界。早年,有一个叫郑月的人在此开店,故人们称此地为郑家屯。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22年)在此设辽源州,当时有铺户500余家,3000多人口,清末在此设立县府。由于辽河帆船频繁往来营口,这里商贸日益兴隆,1917年和1922年又修建了四洮、大郑铁路,这里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名》2011,(12):64-65
关于五女山的名称由来,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出版的《怀仁县乡土志》。书中称,光绪三年(1877)始建怀仁县。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山西省怀仁县重名,将辽宁省的怀仁县改桓仁县,以古桓州得名。该志在《地理类·山脉》中记载:“五女山,在县城之北,形如石屏,屹立佟佳江岸,相传古有五女屯兵其上,因此得名。”宣统元年(1909年)、民国十九年(1930年)出版的《怀仁县志》均沿袭此说。  相似文献   

9.
提起“鸡鸣台”,不得不说到函谷关。函谷关是秦朝的重要关口,它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城北15公里的王垛村。据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灵宝县志·沿革志》载:“灵宝在夏商为豫州地,周为畿内,置函谷关……”王昌龄呕歌“秦时明月汉时关”,而函谷关则是“夏商明月周时关”,比其他关的岁数长出许多,可算得上关口的龙头老大。函谷关建在峡谷中,深险如函,素有“天  相似文献   

10.
珍妃,镶红旗,满洲人,生于光绪二年二月初三,为礼部左侍郎长叙之女。光绪十四年(1888年)10月初五慈禧太后选定其弟,副都统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为光绪帝之后,同时封珍妃与她的姐姐瑾妃为嫔,时瑾嫔15岁,珍嫔13岁。光绪二十年,两人同时晋封为妃。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8月初,八国联军集结兵力进攻北京,慈禧  相似文献   

11.
提起宫保鸡丁这道名菜,人们可能不约而同地联想到它的可口美味,但大多数人可能尚不知道它是一道以山东巡抚丁宝桢的官衔命名的菜。据《历代名人年里碑传》及(续碑佳集·二十八》载:丁宝桢,字稚璜,咸丰进士,贵州平远人。清仁宗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庚辰生,清德宗光绪十二年(1886年)丙戍卒。曾任山东巡抚,以诛太监安德海名震天下,官至四川总督。丁宝桢曾被赐封为“太子太保”,简称宫保。这是一种荣誉头衔,在清代一般二品巡抚、总督多授此衔。所以,人们又尊称了宝桢为丁宫保。丁宝桢于清同治六年(1876年)到济南…  相似文献   

12.
河南沈丘县新编《沈丘县志》在“历史沿革”一节中,讲临泉县在春秋时期为寝丘。而安徽临泉县的新编《临泉县志》也接受了这一说法,在其“历史沿革”中照抄无误地讲临泉在春秋时期是寝丘。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本人生在临泉,并在临泉县地方志办公室研究临泉历史沿革多年,对“寝丘”一地略有涉猎。我认为,当时的寝丘,决不在临泉,应在今河南的固始(此见解得到固始县地方志办公室的认可)。 寝丘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秦及前汉时称谓不一,或叫浸,或叫寝,或叫 在古代历史沿革中,它又与固始紧紧地连接着,可谓不可分割。《汉书·…  相似文献   

13.
吴承忠  邓辉  舒时光 《地理研究》2014,33(8):1579-1592
研究清代陕蒙交界地区的土地利用问题,可以反映出该地区300多年以来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历史地理学的历史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禁垦时期、限垦时期到放垦时期陕蒙交界区土地开垦的发展过程。结果表明: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清代陕蒙交界地区“南田北草”格局的分界线存在一个由“二边”—“大边”—康熙线—乾隆线—光绪线逐步北移的过程,但仍是“相对稳定”、“相对清晰”的。清代陕蒙交界地区“南田北草”格局分布及农业生产的发展,始终存在一个“理性垦殖”选择的过程,这是由特有的地理环境决定并受到当时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地名渊源解释是中国传统地名学的主要内容 ,但专门解释地名渊源的著作非常罕见。最早的地名渊源实例可上溯到先秦时期 ,然而第一部专门解释地名渊源的著作则晚至明万历年间始告诞生。从明末到清亡 ,近三百年间仍无这样专门的著作。第二部专门解释地名渊源的著作 ,直到民国年间方才问世。这就是吕式斌所著《今县释名》一书。吕式斌(1883—1962) ,字允甫 ,山东省文登县(今为县级市)吕家集人。父吕正斯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进士 ,官至工部主事。式斌自幼好学不倦 ,18岁中秀才 ,23岁列优贡生。后受业于柯劭先生门下 ,“…  相似文献   

15.
有一年,乾隆皇帝回盛京,去沈阳祭祖。他路过新民县时,听说于家店的于老板很有文才,工于诗词联对儿,而且乐善好施,人称“于善人”。心想:怎么没人说我皇上怎么怎么好呢。乾隆越想越不服气,哼,我何不  相似文献   

16.
肖文燕 《地理教学》2010,(10):35-36
一、初识“水学校” 2008年国庆前夕,学校领导唐主任告诉我:学校在工作安排中把我列为“水学校”乡土教材低年级组的编写人员。什么是“水学校”?这个工作要做什么?怎么做?我脑子里全是问号。因为8月四川片区教师培训时,学校没有派我参加。向唐主任请教,我了解到“长江水学校”是一个项目,  相似文献   

17.
张馨月 《中国地名》2014,(12):60-60
辽宁与“羊”有关的地名有8个。辽宁有“羊河、羊肠河、羊角台、羊山镇、羊拉寨、羊官堡、羊圈子、羊肠河堡”8处带有“羊”字的地名,并被收录到《东北古今地名大词典》中。羊河,位于辽东半岛东南部,《全辽志》中称为五重河,《嘉庆一统志》里称其为哨子河,这条河出自岫岩,是丹东凤城和大连庄河的界水,距庄河90公里,流入黄海,现在称“大洋河”。关于大洋河还有一段传说,从前大孤山下住着一个石匠,女儿叫洋菊。南海龙王的三太子因犯宫规,被贬到大孤山。  相似文献   

18.
清代陵寝制度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陵寝制度,是伴随着封建专制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而嬗变的。它的变化,往往可以窥视出历代政治生活的兴衰以及文化领域的更迁。清代,作为封建专制统治的最后一站,其陵寝制度汇集了古代之大成而形成陵寝史上的终结性格局,成为足以与秦汉、唐宋相轩轻的一个嘎然而止的顶峰。清王朝统治者在入关前即仿汉族典章制度,在关外建有永、福、昭、东京四陵;入关后在河北遵化县马兰峪建东陵,计有顺治的孝陵、康熙的景陵、乾隆的裕陵、咸丰的定陵、同治的慧陵;在河北易县永宁山下建西陵,计有雍正的秦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嘉陵、光绪的崇陵。清…  相似文献   

19.
“8.25”曲靖突发性局地大暴雨,在近30年来8月强降雨中是罕见的。采用Barnes带通滤波方法分离出中尺度天气系统表明,500hPa上的中尺度低压扰动系统和700hPa上的中尺度低涡是产生这次暴雨天气过程的直接的天气系统。在潜在不稳定条件下,由于中尺度系统的扰动,局地水汽强烈辐合,造成了此次强降水。同时中尺度数值模式MM5结果很好地模拟了这次局地暴雨过程的落区、雨强以及发生和发展。强降水发生时有强的上升运动与深厚饱和气柱互耦结构是富源、马龙大暴雨产生的重要动力机制。师宗站上升运动主要出现在对流层中高层,降雨量与上述两站相比要小得多。深对流气柱内云团发展的微物理结构显示,造成富源大暴雨的强对流云不是只含有云水和雨水的暖云云体,在对流层高层有含有雪和冰的混合相云体。马龙暴雨的强对流云团的微物理结构上在对流层中低层与富源云团性质一样,同属暖云云体,但云水合比和雨水混合比均比富源云团小,在对流层高层马龙云团为仅含有雪的单一云体。师宗云团与上述两站均不同,雨水混合比在3者之中最小,产生强降水的主要是对流层高层含有雪和冰的混合相云体。  相似文献   

20.
六百年来汾河上游人口压力增长与环境状态演变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文献学方法、野外勘查和实测数据,研究六百年来汾河上游行政区划变迁、人口、耕地和土壤侵蚀的发展,得到以下结论:(1)本区耕地增长远不及人口增长,故人均耕地减少1/3,而粮食单产并无明显提高;(2)通过对晚清阳曲县府推行土地清丈的成果分析,指出当时官方公布的耕地数不及实际数的一半;(3)清乾隆至光绪间,因坡地开垦而使侵蚀量有所增加,但在总侵蚀量中比重极小;(4)清光绪朝至今,由于较多开垦陡、急坡地,人为因素有所增长,但耕地上的侵蚀仍远少于自然力导致的沟蚀,只居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