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地名中特殊的土俗读音,是指地名中有些字的读音与标准音不同,与方言也不同,只是在地名中读音才用,被一方的人们所接受。唐山市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古音型,指地名特殊的土俗读音是承袭古代的读音。唐山市此类地名用字较典型的是“乐”。“乐”字的标准读音据一些常用字典及辞海、词源的注释只有“le”和“yue'’两个读音,唐山市地名中的特殊读音却是“lao"。地名有乐亭县、乐亭镇等。其实“乐”字读“lao'’是古代标准读音之一。《中华大字典》中“乐”的注音就有“lao”这一读音。“乐  相似文献   

2.
海南方言地名的标准化处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峙字地名的标准化处理的质疑 “峙”字作为我国沿海各地岛礁通名的由来已久。在浙江、广东和海南均有含峙字之地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的峙字作为岛礁通名或专名的约200余处。 海南方言中,“峙”读dī音, 而作为岛屿通名时则读为du;前者为文读,后者为白读。地名学者曾庆刚先生在其《“峙”小考》文中,有:“‘峙’,其标准读音有二:一读shì,二读zhì,笔者认为,作为地名用字的标准读音应读作shì。……另外,从方言读音考之,亦可证明这个“峙”是广东和海南土生土长的。”“……故可以说,‘峙’不论读si、shì、du,都是‘小岛’的意思,是中国地名专用字之一。”  相似文献   

3.
1.地名用字地名用字是汉字大家庭里的重要成员,可以作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地名用字指用于记录地理名称的汉字。狭义的地名用字是指仅仅用于记录地名以及与地理称谓有关的汉字。狭义的地名用字除用于书写地名及与地名有关的称谓而外,没有别的用法,也没有别的意义。广义的地名用字,除用于书写地名外,还有别的用法和别的意义。狭义的地名用字可称之为地名专用字,这类字专造专用,基本上不表示地名以外的意义。如“蜀、浙、郴、  相似文献   

4.
庞森权 《中国地名》2011,(11):12-13
地名作为地理实体的名称,与其他物体的名称相近,在汉语文字的使用上存在着三要素:字音、字形、字义。地名汉字中音、形、义的特殊要求,直接决定了专名选字、组词的基本走向。对于规划地名过程中的选字、组词来讲,具有两层含义:既有技术上的基本规定,这是必须遵守的事项;又有服务中的基础要求,这是精益求精的考虑。  相似文献   

5.
说楚     
前言 目前已发现的甲骨卜辞用字近5000个,有人统计地名用字接近500个,可见因为交际的需要,地名字出现较早。上古地名多为地理实体或异事缘起,和汉字形成相同,也是先有义,后有音,又经过很长时间才逐步有记录符号。上古地名既有人迁名留,也有人迁名随,所以同名异地重名并存者为数不少。考察古地名来历及其变迁,可探知上古部族发祥和迁徙的足迹,因而是民族人文研究的重要环节。 笔者十几年来,从甲骨卜辞及金文研究入手,结合语言资料、历史文献,并经实地考察,破解了曹、宋①等夏商地名,分别为确定夏禹治水业绩和商汤亳都…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名》2011,(5):76-77
地名具有音、形、义三要素,已为多数人所承认。此外,地名还应有第四要素:色彩。地名是语言的一部分。地名必定会带上语言色彩,表现为地名色彩。当然,这里讲的地名色彩,不是指地名前带有色彩字眼,譬如红安、黄河、青岛、白城、黑山等。这是所说地名的色彩要素,是指地名本身表现出的地方色彩、民族色彩、感情色彩、时代色彩等。  相似文献   

7.
地名标准化工作开展可以聘请高校语言文字学者为顾问,研究当地地名通名词义,推荐合适用字。在实地调查后,本着尊重历史和当地居民习惯的原则规范地名用字(比如"巨、柜、具"等规范为"埧","更、大"规范为"埂、埭")。跨省、市分布的地名通名在规范时各地应该加强联系沟通,避免同一通名在不同行政区域里采用不同的汉字的书写(比如"浜兜"义通名浙江如今多统一为"兜",但江苏吴江一带却规范为"斗")。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名作为城市物质空间的代码,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其形成和演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该文运用文献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方法,以1982年和2010年南京市主城区城市道路地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发现,经过近30年的快速城市化,城市道路地名变化剧烈,总体变化率达82.3%;消失的道路地名主要集中在"老城南"地区,新增城市道路地名集中在秦淮区的西北部以及河西新城地区,呈现团块状分布;城市道路地名主要类型由反映典故故事、建筑和经济活动等,演变为以反映居民区和山水地物最多,各类型城市道路地名的比重变化较为显著。基于空间生产视角分析其演变的动力机制,认为城市道路演变过程受到权力主导,是权力的空间表征,资本城市化过程则是推动城市道路地名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尤其是房地产开发促使大量道路地名的产生,而在道路地名命名的过程中,隐含着地方文化与全球化过程中的资本、商业文化"博弈"。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名》2012,(2):13-13
地名具有音、形、义三要素,此外,还应有第四要素——色彩。地名是语言的一部分。地名必定会带上语言色彩,表现为地名色彩。当然,这里讲的地名色彩,不是指地名前带有色彩字眼,譬如红安、黄河、青岛、白城、黑山等。这是所说地名的色彩要素,是指地名本身表现出的地方色彩、民族色彩、感情色彩、时代色彩等。地名色彩和意义的关系非常密切,色彩是意义的外露和发展,意义是色彩的内容和  相似文献   

10.
题目作者刊期中国地名学的兴起牛汝辰1987年第1期试论地名的音、形、义吴金山1987年第2期湖北地名用字的物理景观特点汪虹波1987年第2期关于“辽东”地名几个问题的探讨王成国1987年第2期苏北矿产地名浅谈俞显尧1987年第2期中国东北侨置郡县述略邸富生1987年第3期目前中国理论地名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牛汝辰1987年第4期略谈我国地名单一罗马化陈根良1987年第4期云南地名的主要特点吴光范1987年第4期水体系列地名之窥见赵艺学1987年第5期对地名标准化、规范化的一点看法曾世英1987年第5期城市“新村“通名小议蒋露平1987年第6期具有地名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闻韬 《中国地名》2012,(2):29-29
历史文化古城西安,由上千条老街巷组成。西安的老地名有的以"市"得名;有的因街巷内建有寺、庙而取名;有的以历代官府曾经在此街巷办差、兴学、名人或官员居住等而得名。也有的以"门"命名,地名中都带个"门"字,如东仓门、书院门、东厅门、端履门、后宰门、南院门、北院门、阁老门、教场门、贡院门、太阳庙门、五岳庙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穷尽式统计的基础上,对江苏地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20多个地名通名用字及较为独特的几个地名首字的词汇意义、地理分布及历史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江苏省乡镇地名可分为江南和江北两大类型,同时还存在诸多地域特征鲜明的内部差异。  相似文献   

13.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地名根据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有的旧地名消失了,而新的地名又出现了,还有的虽然名称相同,但所指的地方不同,如“蓟”字地名的使用,有蓟、蓟国、蓟城、蓟邱、蓟门、蓟县、蓟州、蓟镇等。特别是蓟县这个名称在古书中经常出现,并使用至今。历史上在蓟这个地方发生了许多事件,史书上也多有记载,往往人们一看到蓟就以为是今天的蓟县,而有相当部分的志书也是这样记载的。把“周武王封帝尧之后于蓟”,“汉高祖元年,封臧荼于蓟”,“献帝初平四年,公孙瓒据蓟,建安五年袁绍灭瓒有其地”的蓟,都说成是现在的蓟县,…  相似文献   

14.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南海诸岛地名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静  张争胜  陈冠琦  南文龙 《热带地理》2016,36(6):1045-1056
地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正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是中国政治敏感地带,多国为主权归属问题摩擦不断,研究其地名文化历史演变问题可为维护中国领土主权提供有力证据。基于南海诸岛地名命名、变更和演变等资料,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分析《更路簿》和不同时期公布的南海诸岛命名资料,并利用 GIS 将地名的演变情况进行地理可视化表达,同时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开发者--渔民和老船长等进行深入访谈。研究发现:南海诸岛的土地名主要依据岛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而命名,地名的更替、消亡与社会文化环境紧密相关;1935 年公布的地名以音译英文地名为主,1947 年更名以去外国化、美化、纪念地名为主,1983 年对 1947 年所公布的标准地名更改很少,在这 118 个地名中,增加了前几次未公布地名 39 个,这些地名几乎都沿用渔民命名的土地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名》2012,(2):67
泉州有多少年历史,其古巷就有多少年沧桑。泉州民间流传着从"一"字至"十"字的古地名,这是在其他地方难以找到的。一峰书——在北门街东北侧,因这里有"一峰书院",是明代泉州人为纪念谪官来泉在此讲学的江西人罗伦(号一峰)而建的书院,后人因简称书院附近地区为"一峰书"。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宝山区地名志》图文并茂,内容翔实。地名要素齐全,地名用字规范,资料新颖可靠。特别是对宝山区地名的形成、发展、分布、通名使用状况及其命名特点等,进行了认真研究并详加记述,这  相似文献   

17.
滁州得名于滁河。滁河古称"涂水"。滁州由古代的"涂中"演变而来。滁州地名从"涂"到"滁"的演变,是古人对客观发展的认识在造字法上的运用,可以用来解析滁州山水形胜的地理特点。"涂"是一个形声字,从"水"从"余"。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读作tu,指发源于四川益州,流向云南一条河流(即今天的牛栏江)。江淮人借用同一个字"涂",而发出了不同的音称作"涂chu水",也只是声母的差别。  相似文献   

18.
正吉林省敦化市所辖雁鸣湖镇,位于敦化市东北50公里处,面积近1500平方公里,人口1.1万人。是个美丽富庶的地方。它的原名叫"大山嘴子"。是小说《雁鸣湖畔》的背景地。地名的演变有一段生动的故事。地名是历史的产物,它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与文化共生并同步发展,因此,地名与文化也是一对"双胞胎",共同出生于中华民族历史的母体中。在编辑、审读有关地名志书时,通过研究地名的产生会发现,地域的命名与人们生活的  相似文献   

19.
地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第5届地名标准化会议6号决议提出:"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汉语地名,都是用汉字记录的。在汉字大家庭中,地名汉字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有不少汉字仅仅作为地名用字出现。地名汉字的使用范围大  相似文献   

20.
昌吉地名考     
1 地名演变昌吉是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驻地。唐代称张堡城,属庭州所辖。据史学家岑仲勉考证:“张堡即于田文Cammaidi Badaiki取其两字之首音”而得名。宋元称“彰八里”(qanbalik)。在《元史、李进传》也称“掺八里”,《元史、耶律希亮传》又称“昌八里”,《长春真人西游记》(上)还称“昌八刺”。实际上这些都是一音之转,一地异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