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987年12月,地级黄山市成立以来,一场源自对徽州改名黄山是否妥当的争议一直持续至今,文化、历史、地理、旅游界的人士对黄山市的区划、地名现状所起的批判之声响至今日而不绝。1994年,当荆州市被改名荆沙后,由于一场对于荆州地名复归的讨论使得在两年后“荆州”之名又重新出现在地图上。“徽州”之名所产生的影响是决不逊于荆州的,但对于黄山改名徽州的争论至今已持续了16年之久,却还是未见黄山有重新改名徽州的迹象。  相似文献   

2.
孟磊 《中国地名》2012,(2):64-65
"梦笔生花"是安徽省黄山的一处奇异景观,位于黄山的北海景区,在黄山东北部、北海散花坞左侧,笔架峰相近处,是一孤立石峰,形同笔尖朝上的毛笔,峰尖石缝中,长有一株奇巧古松,盘旋曲折,绿荫一片,宛如盛开的鲜花。峰下有一巧石,形如人卧睡,故名"梦笔生花",为黄山胜  相似文献   

3.
地名拾零     
《中国地名》2011,(2):80-80
黄山与黄山市为何不在一地?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赞日:“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从来没去过黄山的人一定会认为,只要到了黄山市就到了黄山脚下。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那就是大错特错。殊不知,黄山市与黄山风景区还60公里之遥。为何二者不在一处呢?谈到这个问题,还得从地名的变更说起。  相似文献   

4.
帐篷支起个家,风雪与苍茫伴着四季。有找矿成功的惊喜,更有找矿途中各种未知的惊险。一年四季,地勘人早已接受了这种"孤独走天涯"的生活。用文字讲述过往峥嵘。找矿途中的点点滴滴,看似平淡无奇,但却有一些东西在不知不觉间触碰了我们的心灵。也许你流泪了,也许你震惊了,因为你被感动了!"地勘人的故事",让我们更深地走进地质勘查的那些人、那些年、那些事……征稿电话:0471-3261565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的东北地区,有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那就是自古以来充满神秘自然色彩和人文故事的大兴安岭。当你走进这个神秘之地的时候,一定要前往这座山岭北段顶峰的东端,那里可以纵观奇险的峰峦,也可感悟蔽日松桦那幽深隐秘的情感,而更为让人流连  相似文献   

6.
名人与美食     
中华食文化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倒也出了不少名人与名食的趣事。朱元璋与徽州毛豆腐如果你到黄山旅游,不妨品尝一下“徽州毛豆腐”,因为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与明太祖朱元璋还有关连。据说,朱元璋幼年在一家财主家做苦工,白天放牛,晚上还要和长工们一起为财主推磨做豆腐。后来被财主辞退,过着沿街乞讨的生活,食不果腹。那些长工们十分同情朱元璋,每天偷了饭菜和鲜豆腐藏在草垛里,朱元璋悄悄取食。一次,朱元津去外地行乞,几日未归,回来后,发现豆腐上长了一层白毛,但饥饿难耐,只好煎了就食,不料清香扑鼻,可口异常.朱元璋做…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政协委员、沈阳恒泰企业集团董事长汤军是个富有爱心的人,他富了不忘乡亲,心中装着百姓。一天,当他从报上看到一则催人泪下的报道时,他向贫困孩子伸出了援手。家住兴城市原台村的潘宇患先天性心脏病,从小失去了父母,今年6岁的他,身高还不足110厘米,小潘宇每天跟着奶奶艰难度日,经常沿街乞讨,由于营养不良,他的体重只有13.5公斤。小潘宇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最近由奶奶带他来辽宁省人民医院就医,大夫建议小潘宇做手术。小潘宇手术后,生命是保住了,但昂贵的医疗费让这个贫困的家庭一筹莫展。奶奶心疼地说,小潘宇长这么大,他吃到最好的东…  相似文献   

8.
当我们问及身边的人,中学时代最喜欢上什么课?什么老师让你印象深刻?当中的回答不乏“地理”与“地理老师”。这样的回答多么让人自豪!确实,在我们心目中,那种与生俱来的对自然的好奇与花色品种畏之心,还有年少时对地理课和地理老师的美好回忆,正是这种地理情结让我们今天走到了一起,加入中学地理教师的队伍,走进了地理课堂。  相似文献   

9.
正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徽州,也是江南省分割后安徽之"徽"的命名来源。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改歙州为徽州,府治今歙县,从此历宋元明清四代,统一府六县,明清时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余年,有"无徽不成  相似文献   

10.
詹姆斯·希尔顿于1934年出版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对香格里拉这个世外桃源进行了细腻而详尽地描写,其中兰月亮山谷的风土人情、美丽、明朗、安然、休闲、悠远、知足、宁静和谐的生态景观无不令人振奋,令人向往。由此诞生了"香格里拉"一词,香格里拉也成为一个神秘的所在,成为人们追寻的圣地。关于"香格里拉"一词的由来、含义和地域的真实所在,也成为未解之谜。  相似文献   

11.
徽州古村落的景观特征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陆林  凌善金  焦华富  王莉 《地理科学》2004,24(6):660-665
富接江南、文风昌盛和秀丽山水是明清时期徽州地理环境的主要内涵,创造了灿烂的徽州文化。古村落是历史上徽州人生产生活的中心之一,是徽州文化的主要载体。聚族而居、宛如城廓的村落以及村落中众多高大的祠堂、牌坊形成直观可视的文化景观,极大地渲染了古时徽州的宗法观念和宗法制度。文风犹存的书香村落拥有大量的书院、私塾等文化建筑,淡雅明快的居民等建筑大多饰以典雅工丽、寓意深刻的雕刻和楹联,体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园林化是徽州古村落人居环境的主要特征之一,园林化村落拥有的水口园林、书院园林和宅院园林等多种园林烘托了徽州古村落的园林情调。  相似文献   

12.
老照片     
《西部资源》2012,(3):36-37
如果非要去还原历史,恐怕只有照片最有发言权了。文字是含蓄的,记录的是被人咀嚼之后的东西。只有照片,真实地记录了原汁原味的历史,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定格了历史的瞬间,凝固了流逝的岁月,铿锵有力的讲述着过往的峥嵘;一张张没有经技术处理的老照片,记录着当时真实的喜怒哀乐,看似暗淡无光,但是,却有一些东西在不知不觉间触动了我们的心灵。也许你流泪了,也许你震惊了,因为你被感动了。《西部资源》的"老照片"栏目,带您一同寻访地质勘查的那些人,那些年,那些事……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既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历史学家,也是一位地名专家。在伟大的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以哲学家的视角给地名这个多彩世界以极大的关注。通过谈地名故事拉近与谈话者的距离。毛泽东每见一新同志均以五湖四海之胸怀问:"你是哪里人"?待对方有明确答复时,他便很快地把眼前对话者与该人的原籍、故  相似文献   

14.
括苍山上     
正巍巍大山,绵延起伏。括苍山,不愧是一座奇秀的"神山",令人向往。行之,能上天入地;观之,见山海风云;悟之,品江南情怀。一山上有比较,比较中有看点。括苍山高吗?只是浙东南最高峰,但比起世界之最的喜玛拉雅山脉,其主峰约8848米海拔高度的珠穆朗玛峰,一点也不高。括苍山名气大吗?仅仅为浙江名山之一,在泰山、黄山、峨眉山、庐山、喜玛拉雅山等中华十大名山面前,连边  相似文献   

15.
帐篷支起个家,风雪与苍茫伴着四季。有找矿成功的惊喜,更有找矿途中各种未知的惊险。一年四季,地勘人早已接受了这种"孤独走天涯"的生活。用文字讲述过往峥嵘。找矿途中的点点滴滴,看似平淡无奇,但却有一些东西在不知不觉间触碰了我们的心灵。也许你流泪了,也许你震惊了,因为你被感动了!"地勘人的故事",让我们更深地走进地质勘查的那些人、那些年、那些事……征稿电话:0471-3261565  相似文献   

16.
正在威宁西边有一个被誉为"高原明珠"的美丽天然淡水湖——草海。传说草海湖与云南昆明的滇池湖是父子。在很远很远的时候,有一个小伙子从昆明来到威宁。刚到下,顾不得歇息,就在城郊巡视起来,他围着威宁城巡视了3天,之后的一个大清早,他大步流星地朝着城的繁华南门走去。在南门口,他遇到了一个身上挎着包急匆匆赶路的人,便上前拦住施礼道:"请问你是什么人,急匆匆要赶往那里去?"那人说:"我是信使,要赶着去送信件。"这个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南极乔治王岛地区雪藻的分布和种类组成,以及相关的有色雪的物理和化学特征,如积雪性状、雪融水的pH、电导率和营养盐浓度,以便了解影响雪藻分布的环境因子。乔治王岛地区的大多数雪藻是属绿藻门的种类,与其他淡水生境相比,兰藻和硅藻数量稀少。利用菲尔德斯半岛和阿德雷岛沿岸的三种主要雪型研究雪藻群落的生态学:由绿藻的红色休眠细胞占优势的红色雪,由一种丝状绿藻(Klebsormidiumsp.)占优势的绿色雪和由一种小球状的金藻占优势的褐色雪。红色雪和褐色雪趋向于以粗糙粒状雪的性状出现,而绿色雪则趋向于以渍水性雪的性状出现。所有有色雪的pH值处于同一水平(pH为5~6),但绿色雪融水的电导率和氨氮(NH4-N)浓度高于红色和褐色雪,且绿色雪的叶绿素a含量比红色雪高得多。有色雪的叶绿素a含量与NH4-N和PO4-P浓度的相关性不明显,但在所研究的环境因子中,雪的性状、雪融水的电导率和NH4-N浓度对雪藻的分布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及其机理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古时徽州景色秀美、地形闭塞 ,是历史上因战乱等原因中原人口三次南迁的重要迁徙地。南迁人口不乏世家大族 ,他们聚族而居、举族迁居在徽州境内形成众多的古村落。中原人口三次南迁至晚清 ,徽州古村落经历了形成期、稳定发展期、勃兴鼎盛期和衰落期。徽州古村落鼎盛期的经济基础是徽商 ,在徽商的支持下形成许多至今仍有影响力的古村落 ,晚清徽商失势徽州古村落趋于衰落。呈坎、棠樾、宏村和西递 4处典型古村落的发展验证了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与演化机理。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是有史以来,我国人民特别是文人向往的理想社会。只要留意,便可从诗文、典籍及传说中,见闻人与人、人与畜、人与大自然"贵和"的重要性和怎样构建"和谐社会"。人与人"贵和"。《论语·颜渊》中说:"……四海之内皆兄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这就是说,人与人之间是可以亲如兄弟的。或者说一个人的视野达到(君子)境界时,什么人都可能成为兄弟(朋友)。在《礼记·礼运》中,孔子与子游的对话就更为详细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相似文献   

20.
亲爱的读者,你也许有过河钓、湖钓、江钓、塘钓或内海边钓鱼的经历,但你有过在烟波浩森、水深逾万米、浪涌如山的太平洋上钓鱼的感受吗?那种垂钓不再是一种柳荫树下,细风拂面似的体闲钓,而是一种人与自然的抗争,你将从中体验一种人的渺小和自然的博大,这种难得的休闲更令人终生难忘,请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