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1999年12月广西严重霜冻天气同期500hPa高度场和海平面气压场特征及前期500 hPa高度的相关场分析,得到北半球中高纬度槽脊的位置与强度,地面大陆冷高压强弱,是影响广西12月霜冻的主要环流形势;当年1月、9月极涡强度、位置,北美高压脊强度,及黑海附近低槽强弱,是影响广西12月霜冻天气重、轻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999年12月21~28日,广西出现的严重霜冻、冰冻天气过程环流特征的演变、气象要素的变化、数值预报产品的分析,得到造成这次严重霜冻、冰冻天气的主要原因是:地面气压高、露点温度特低、相对湿度小、辐射降温明显。  相似文献   

3.
1概况1993年三月14日北方强冷空气入侵潮汕地区,气温急降。之后,冷空气不断补充,潮汕地区气温较低。1月28日至2月2日出现了低温霜冻过程,从表1可以看出:①1月28日至31日全潮汕有低温霜冻,2月1日至2日只有潮汕内陆地区出现霜冻;②这次过程最严重的低温出现在1月29日,最严重的霜冻出现在31日;③潮汕内陆地区的低温霜冻比沿海地区严重得多;④低温霜冻过程持续时间长达6天之久。南澳站连续2天出现了严重的低温天气过程,在历史上是少见的。本次低温霜冻过程在农业方面受到严重影响,绝大部分农作物遭受到冻害。香蕉等水果类减产六成以…  相似文献   

4.
云南严重低温霜冻灾害天气个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9年12月下旬特大霜冻灾害是云南1951年以来损失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受灾面积85万hm^2,直接经济损失55亿元。利用高空和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严重低温霜冻灾害的天气成因,并与历史上的1973/1974、1975/1976年冬季云南两次严重霜冻灾害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特大霜冻灾害是在云南连续暖冬背景下发生的,对云南经济作物和热带作物的危害最大。高空冷平流与地面冷高压控制下长时间夜间晴空辐射冷却降温是此次重霜冻形成的主要原因,500hPa、700hPa偏北气流和干冷南支槽是主要影响天气系统。碧空无云、静风、湿度小、气温低、气压高、露点温度特低是此次重霜冻的主要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冻害以滇南热带作物种植区最为严重。关键词霜冻低温冷平流晴空辐射暖冬  相似文献   

5.
利用梅州市气象观测站1952—2012年低温、霜冻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小波分析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梅州市近61 a来的低温、霜冻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梅州低温、霜冻日数呈明显减少趋势;12月和1月是低温、霜冻天气出现最多的2个月份,占总日数的70%以上。初低温日和初霜冻日存在延后趋势,终低温日和终霜冻日存在提前趋势。20世纪80年代初低温、霜冻强度开始减弱,低温、霜冻日数也在此时期发生突变减少。低温日数存在2—4 a、7 a和10 a的周期变化,霜冻日数存在2—4 a、6—7 a和10 a的周期变化。根据低温、霜冻天气出现的主要两类天气形势,再结合单站气象要素特征,归纳总结低温、霜冻天气的预报指标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云南楚雄州霜冻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楚雄州1980—2008年楚雄州出现的91次霜冻灾害天气,得到楚雄州霜冻天气出现的时间、空间以及地理分布规律,统计该91次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及影响频率,得到霜冻天气的影响系统分类。同时通过分析2009年3月14日的霜冻灾害天气,发现西风槽东移后整个高原突转为西北气流控制引导冷空气南下,冷平流的输送从高层延伸到中低层是产生"3.14"严重霜冻的主要原因。另外,低层冷高压控制,水汽辐合稀少,天气晴朗辐射降温也是霜冻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利用1962—2010年广东清远连山气象站低温、霜冻资料,通过数理统计、Mann-Kendall和Morlet小波分析、滑动t检验、Yamamoto等方法,对连山低温、霜冻日数的年、月变化以及初、终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连山年平均低温、霜冻日数分别为43.6和12.3 d。低温、霜冻日数每10年减少2.4和1.7 d左右;总体上低温、霜冻都呈现减少趋势。低温、霜冻主要集中在12月至翌年2月。低温日数在1月出现最多,平均为15.5 d;霜冻,出现最多月份为12月,平均为5.2 d。初霜冻总体呈现推迟趋势,初霜冻日主要出现在11月下旬和12月上旬;终霜冻总体呈现提早趋势,终霜冻日主要出现在2、3月上旬和1月下旬。无霜期呈显著的延长趋势。低温,霜冻,存在多重时间周期尺度上的嵌套结构现象,低温、霜冻没有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8.
清远市低温霜冻分析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1999年12月21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清远市出现了近年来少见的低温霜冻天气过程。23日早晨连山县最低气温达-6.0℃,清远1.7℃、佛冈0.8℃,其余各地在0~-3℃之间。连续6天大范围低温霜冻和冰冻天气,给清远市的农业、林业、养殖业等造成严重损失。与历史上的低温霜冻天气相比,这次天气过程还不是最严重的,但造成损失之大,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9.
1前言霜冻是洮南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它主要是对农作物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轻者叶片受伤,重者需要毁种,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做好霜冻的预报尤为重要。本文利用洮南1981-2002年的初终霜日资  相似文献   

10.
利用NECP2.5°×2.5°分析资料和常规天气资料.对2010年12月江门两次强冷空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天气系统及成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00hP形成的异常强冷温度平流,是造成大幅降温的主要原因,冷平流降温和辐射降温相结合造成部分地区的严重低温霜冻;850hPa冷暖空气的辐合和200hPa辐散是强冷空气造成降...  相似文献   

11.
利用河源市观象台1953~2010年最低气温≤5℃的低温日数和霜冻日数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河源市近58年来低温和霜冻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8年来河源低温日数和霜冻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12月和1月是低温和霜冻天气出现最多的2个月份;初低温日和初霜冻日存在较明显退后趋势,终霜冻日存在明显提前趋势,但终低温日的提前趋势不明显;低温日数和霜冻日数分别在1976年和1994年发生突变;低温日数存在2~4年、8年左右和准14年的周期变化;霜冻日数存在2~3年、5~7年和准13年左右的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玉林市各站建站至1999年12月的霜冻及低温日(日极端最低气温≤5℃的低温天气)天气的分析,得出了平均初、终霜日的出现日期和平均低温日的开始和终止日期。  相似文献   

13.
广西一九八八年第四季度天气的主要特点是:气温偏高,雨量偏少,我区出现严重的干旱天气,初冬霜冻旱,但时间短。一、天气概况1.气温10月、11月的气温桂北偏高、桂南略偏低;12月全区的气温明显偏高。与常年同期相比较,10月桂北大部正常略偏高0.1~0.6℃,桂南大部正常略偏低0.1~0.8℃,11  相似文献   

14.
广西1999年12月严重霜冻与典型霜冻重年的环流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9年12月广西严重霜冻天气同期500hPa高度场和海平面气压场特征及前期500hPa高度的相关场分析,得到北半球中高纬度糟脊的位置与强度,地面大陆冷高压强弱,是影响广西12月霜冻的主要环流形势;当年1月、9月极涡强度、位置,北美高压脊强度,及黑海附近低槽强弱,是影响广西12月霜冻天气重、轻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5.
根据云浮市1965~2010年46年的低温霜冻资料,用统计和直观的折线图等方法,总结出云浮市低温霜冻的气候特征:云浮市低温霜冻经常出现在12月下旬到1月上旬的隆冬季节,低温和霜冻的逐年分布不均匀,出现日数呈明显减少趋势;结合日常的低温霜冻预报经验,认为有两种典型的环流形势常造成云浮低温霜冻天气,西路或中路南下路径的中等偏强冷空气对云浮影响较大,T639、日本数值预报对预报低温霜冻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结合单站要素特征,归纳总结出一些低温霜冻预报指标和技巧,这对云浮市的低温霜冻预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霜冻是我区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特别是晚霜冻对正在拔节、孕穗、抽穗的冬小麦和刚刚出苗的玉米等春播作物危害更大。群众说:“四月八黑霜杀”。根据统计,平凉地区平均每年因霜冻受灾面积有十四万七千亩,最严重的一九七○年受灾竟达七十六万多亩,占粮田面积的百分之十二点二。因此,做好霜冻预报,开展群  相似文献   

17.
霜冻是在强冷空气影响下出现的天气现象,是韶关市常见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本文主要分析韶关市连续霜冻天气的气候概况、环流背景,并利用欧洲中心96小时数值预报资料做韶关市连续霜冻天气的中期预报。  相似文献   

18.
利用柳州地面气象观测站1963~2007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柳州市霜冻天气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5a间共有40a出现了霜冻,柳州市霜日数1月最多,12月次之。1996年后霜的初终间日数呈明显减小的趋势,初霜日推迟、终霜日提早、无霜期延长。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1999年12月下旬广西大范围严重霜冻、冰冻天气对广西农业生产造成的灾害影响,得出受害作物的受害特征与受害程度,为有关部门评价这次灾害和制定防灾抗灾对策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04年入冬后清远市首次低温霜冻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2004年12月5~14日清远市北部地区出现的大面积连续低温霜冻天气,发现低温的出现与850hPa的负变高和露点温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霜冻出现和结束与环流形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