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圳“12.20”山体滑坡是共造成58人遇难、77人失踪、33栋建筑物被埋或受损的重特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灾害.文章通过分析深圳市域内重要的地质灾害隐患,结合灾前及灾后卫星影像与航空照片等资料,分析了光明新区恒泰裕山体滑坡的滑坡体物源组成、物源区演化及滑坡形成过程、灾情影响等,并结合深圳历史滑坡、滑坡和崩塌隐患点及2015年深圳市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数据等资料,参阅本次滑坡灾情及成因情况,初步划定了深圳市域内的重大地质灾害防范区,总结了深圳地质灾害安全避险建议,这对深圳防灾避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和施工单位资质管理,保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有效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和施工单位资质,实施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和施工单位资质管理,适用本办法。本办法所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是指对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或者地质灾害隐患,采取专项地质工程措施,控制或者减轻地质灾害的工程活动。第三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  相似文献   

3.
湖南、江西、浙江、广东、广西、福建省(区)国土资源厅:据气象部门预报,6月21日~24日,广西、广东北部、湖南南部、江西中南部、浙江中南部、福建中北部将有暴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并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为加强近期强降雨过程中的突发性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现就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一、做好险情巡查和预测预报工作各地要迅速组织力量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和排查工作,巡查和排查中,要重点关注居民点、中小学校、集市等人员较为集中的地段。对经排查发现的隐…  相似文献   

4.
川东北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发,对管道的安全运营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有必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识别管道沿线地质灾害隐患。本文以达州市某油气管线为例,利用InSAR开展区域形变监测,并结合高精度光学遥感初步识别管道沿线地质灾害隐患;同时运用机载LiDAR技术获取重点区域坡体形变精细化特征及迹象,对地质灾害隐患进一步确认。结合调查资料成功识别出1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管线附近有4处历史滑坡或不稳定斜坡,3处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研究表明,该方法体系能有效识别油气管道沿线潜在地质灾害隐患,可为管道沿线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南方丘陵区是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区域,麻阳则是其典型代表,地质灾害遍布全县23个乡(镇),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地面塌陷、不稳定斜坡等。本文利用光学遥感和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开展麻阳县地质灾害隐患的遥感解译,再辅以人工地面调查、测绘和工程勘查手段,确定地质灾害点213处,其中不稳定斜坡35处,滑坡162处,崩塌15处,地面塌陷1处。基于区域地质、地形地貌等孕灾背景数据,分析了其基本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和形成条件。从地理位置看,地质灾害主要发育在海拔100~250 m的丘陵地区,超过80%分布于坡度20°~50°之间的斜坡,坡向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以北西、南东分布为主。滑坡与岩土的工程地质特性的关系非常密切,以软质红色碎屑岩岩组与红层碎屑岩类风化残坡积粘土、粉质粘土发育最多。另外,麻阳地质灾害多沿构造带分布,规律较明显,在麻阳向斜、锦和压性断层及麻阳压扭性断层附近发育程度较高。区内水系对地质灾害的发育也发挥了很大影响,麻阳地质灾害主要发育在锦江等河流沿线。本文研究结果为麻阳地质灾害防治与预警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河北国土资源》2006,(9):23-24
兴隆县地貌形态复杂多样,切割坡度大,属地质灾害易发区。经过调查确定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100多处,全县重点防范区和次重点防范区面积达1710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55%,防治任务十分艰巨。为此,我局地灾防治工作人员深感责任重大。如何将压力变动力,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和探索,我们认为答案只有一个,即:制定好制度,落实好措施,牢固树立“防灾无小事”观念,用我们扎实的工作,才能换来党和人民群众的信赖,真正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近年来,在省厅、市局的关怀指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文件精神,制定有效措施,以防为主,真抓实干,排除隐串,较好地完成了地质灾害防治任务。  相似文献   

7.
首先通过建立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体影像解译标志,进行了河南方城县的遥感地质灾害解译,共解译地质灾害点24处,其中崩塌10处、滑坡13处、泥石流1处;其次分析了河南省方城县地质灾害与与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土地覆盖等影响因素的关系;最后得出地形地貌是发生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岩土体及其物性特征是发生地质灾害的物质条件,地质构造是发生滑坡、崩塌的孕育因素,气象与水文是发生地质灾害的诱因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8.
兰州市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处,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南北两山陡峭高峻,黄土结构疏松,沟谷纵横,局地暴雨多,加之发展空间狭小,土地资源稀缺,人口和建筑物密集,许多地质灾害易发区、高发区集中在市区南北两山坡脚台缘地带,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日益加剧的人类工程活动以及频发强降雨等因素相互作用,使得兰州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十分严重,防灾形势非常严峻,防治任务十分艰巨. 据2015年底最新统计,兰州市现有重大险情隐患点达2446处,主要集中在主城区、人口稠密区和工矿区.目前有50多万群众生活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内,市境内的大量铁路、公路、水库、通讯线路、电力设施、提灌工程、厂矿企业、居民区、名胜古迹等约350多亿元财产安全直接受到地质灾害的威胁.因此,兰州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无论从类型上、分布上、规模上、数量上,还是从发生的频次及所造成的实际损失上,已成为全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会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9.
仙居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县域面积2000平方公里.全县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易发区占陆域面积达87%,呈点多面广、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多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工程”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控”理念,夯实党委和政府地灾防治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测群防体系,多措并举防治地灾,通过避险搬迁和工程治理排险,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96处,使5226人摆脱了地质灾害威胁,成功避让4起山体滑坡等地灾,避免236人伤亡.全县连续14年未发生因地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2015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  相似文献   

10.
国土资源部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行业标准规范编制工作,2000年以来,在认真总结三峡库区等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先后组织编制出台了《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等行业规范。  相似文献   

11.
《河北国土资源》2006,(9):43-43
汛期将至,宣化县国土资源局对全县地质灾害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隐患点33处。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该局与各乡镇签订了责任状,对隐患点实施24小时无间断监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地灾危害带来的损失,确保安全渡汛。  相似文献   

12.
《国土资源通讯》2007,(24):43-46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治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地质灾害,包括因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  相似文献   

13.
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和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地处浙江省南端,是全省地质灾害多发县之一。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以毛洋一沙湾一英川及澄照为主,在空间分布上以海拔500米~800米地段居多,300米~500米次之,其显著特征是:点多面广,类型以滑坡为主,泥石流、崩塌次之。现已发现需防治的地害隐患点123个,涉及全县22个乡镇,威胁6959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4.
《国土资源通讯》2012,(21):21-31,1
《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为积极主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个环节,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部制定本规划。规划对象是《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的六种地质灾害类型,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规划》的基准年为2010年,以2011~2015年为规划期,展望到2020年。《规划》全文内容共七个部分,即: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需求,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资金筹措和实施安排,环境影响与效益评估,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日,唐山市国土资源局推出了市局领导干部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分片负责制度。该局制定《市局领导分片负责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工作的实施方案》,局领导分工负责,对遵化、迁西、迁安、玉田、丰润、滦县、古冶、开平、路南、路北等10个县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行分片负责。为了解和掌握分片区域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6.
永嘉县是浙东南沿海典型的以山地为主的丘陵县,年平均降雨量达1700毫米以上,属浙江省多雨型区域,东北部山区是全省暴雨中心.据调查,截至目前,全县地质灾害易发区占县域总面积的92.1%,共有地质灾害点352处,直接威胁1962户近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温州市地质灾害点数量最多的县.近年来,永嘉县按照“点面结合、动态管理、预防为主、科学防范”的要求,始终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守护生命工程抓实抓好.2010年,成为全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2012年,实现了基层国土资源所“五到位”;2013年,成为温州市唯一的高标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截至今年4月底,全县连续14年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  相似文献   

17.
2017-08-08T21:19:46四川省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中位于九寨沟核心景区内。地震触发了数千处崩塌、滑坡灾害,对九寨沟熊猫海等旅游景观和景区道路造成较严重破坏。景区内山高坡陡、植被茂密,地质灾害隐蔽性强,传统的地质灾害排查方法遇到极大困难。采用机载激光雷达和高分辨率光学影像数据联合开展九寨沟景区地质灾害解译工作,给出了高植被覆盖山区地质灾害激光点云采样密度建议值,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现场调查初步划分了地层岩性和断裂构造,利用光学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综合建立灾害三维解译标志,由此获取已有地质灾害、同震地质灾害及灾害隐患发育分布特征,为景区恢复重建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质灾害点多面广,且大多地处高位并被植被覆盖,传统的人工调查排查在一些地区进行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已显得无能为力,这也是近年来绝大多数灾难性地质灾害事件都不在预案点范围内的主要原因。提出通过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三查”体系进行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早期识别,再通过专业监测,在掌握地质灾害动态发展规律和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地质灾害的实时预警预报,以此破解“隐患点在哪里”“什么时候可能发生”这一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难题和国家急切需求。“三查”体系首先通过光学遥感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实现区域扫面性地质灾害隐患的普查,随后利用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light laser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和无人机摄影测量实现高地质灾害风险区段和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详查,最后采用现场调查、地面与坡体内部监(探)测等手段,实现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复核确认和排除,即核查。监测预警则是通过InSAR和地面观测手段(如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裂缝计等),在掌握滑坡崩塌的变形规律和阶段以及时间-空间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分级综合预警体系,并利用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逐步实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实用化和业务化运行。  相似文献   

1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局)、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教育局: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部分工程建设活动的影响,在我国的广大山地丘陵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呈上升趋势,给分布在这些地区的大量中小学校校区(舍)构成了严重威胁。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有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中小学校安全防范工作的批示精神,有效防止中小学校校区(舍)周边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各级国土资源、教育行政部门要共同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和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  相似文献   

20.
新疆策勒县地处低-中山区,地质灾害频发.本文首先以RapidEye和ASTER GDEM数据为数据源,在建立遥感解译标志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自动提取和人工判读相结合,遥感解译结果与野外验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策勒县遥感地质灾害解译.共解译出各类地质灾害点108处,其中崩塌60处、滑坡27处、泥石流21处.其次,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解译地灾点与坡度、高程、地层、地质构造、水文条件等影响因素的关系,归纳了灾害点发育程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最终得出地形地貌为发生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地层、地质构造和水文条件为地质灾害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