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 CAD 技术 强 大的 计算 功 能及 图形 处 理能 力,绘制 采 掘矿 图。 如 建立 通用 座标 系 ,绘 制 方 格 网;设 计 绘制新 矿图 ,修 改 已有 矿图 ;合 理利 用 图层 、块 的功 能 进行 复杂 矿 图的 制作 。 使用 AUTOLISP 语言 编 制 一 些 适合 绘 制 矿 图通 用符 号 ,提 高绘 图的 精 度和 速度 。 随着 CAD 绘 图技 术的 发 展,其在 煤矿 生 产中 将会 发挥 更 大的 作用 。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讨论1:1.6万航空像片测制1:2000地形图时,用交会法测定像控点的精度问题.按现行规范的规定不能满足1:2000测图精度要求。为保证连测的像控点精度的可靠性,本文提出了按交会基线长度和交会图形强度,增加适当测回数,提高测角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通化市开发区附近1∶500城郊规划图施测的需要,在该测区建立四等GPS平面控制网。本文论述了四等GPS平面控制网建立的方法、过程、施测精度及对观测成果的质量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珠江三角洲感潮河网区水环境引水调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杜建  陈晓宏  陈志和  陈栋为 《水文》2012,(4):16-21,96
本文以珠江三角洲中顺大围为例,提出通过引水调控措施将内河涌由双向流变为单向流改善河涌水环境,建立水量水质联合调控模型,模拟引水调控实施效果。调控结果表明,在截污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调度泵站及围内节制闸,从上游引入大量外江清水,抬高内河水位,加快水体循环,可逐步改善围内水环境;对类似河涌的水环境整治,可建立河涌与外江互通可控的水网体系,同时对内河涌的点源和面源污染采取截污治理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内河涌污染问题。本文的研究可为感潮河网区河涌整治提供参考,并为感潮河网区引调清水工程的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提 高对 采 区 范 围内 地 质 构 造的 控 制 程 度,开 滦钱 家 营 矿 先后 在 六 采 西区 、辅 六采 区 进 行 了三 维 地 震 探 测 ,以 查明 该 区内 的地 质 构造 、煤 层赋 存 状况 及火 成 岩分 布情 况 ,从目 前 的部 分实 见 情况 看,探测 结 果同 实 际情 况 有 较 大出 入。根 据实 见资 料 结合 该区 的 地震 地质 条 件分 析其 主 要原 因是 该 区地 震地 质 条件 复杂 ,造 成多 次 波发 育,对煤 层 波产 生了 强 烈的 干扰 ,影 响 了有 效波 的 接收 ,使 探测 结果 出 现偏 差。  相似文献   

6.
赵丽 《中国煤田地质》2004,16(Z1):94-95
人工 合 成 地 震 记 录 是 利 用 已 知 测 井 资 料 ,通 过 数 学 方 法 模 拟 实 际 地 震 记 录 的 一 项 技 术 ,其 主 要 用 途 是 :鉴别 反 射 波,识 别多 次 波 ,建 立 地震 模 型 。该 技 术 在 铁法 矿 区 地 震勘 探 中 的 应用 ,优化 了 地 震 勘探 设 计 、提 高 了 采 集 及解 释 精 度、准 确标 定 地 质 层位 。  相似文献   

7.
非饱和黏土质砂的渗气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苗强强  陈正汉  张磊  黄雪峰  钱尼贵 《岩土力学》2010,31(12):3746-3750
为了探讨非饱和黏土质砂的渗气规律,对常规三轴仪进行了改造,使其能够进行非饱和土渗气性量测,改进后的渗气装置具有构造简单、制样方便、试样均匀性好、加载系统稳定、可用量测的气压力梯度范围较大、提高了量测精度等优点,并解决了量测空气体积困难的问题和渗气试验气体从刚性壁和试样边缘流出的问题。使用该套仪器研究了不同干密度和不同含水率条件下气体流速与渗透系数随压力梯度变化的规律,分析了气体流速、渗气系数同含水率和干密度之间的依存关系,建立了渗气系数与含水率和干密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试样在所研究的含水率、干密度范围,非饱和黏土质砂中气体流动可用达西定律描述。  相似文献   

8.
姜根生 《地下水》2002,24(3):183-184,187
本文结合水利枢纽工程建立施工控制网不同网形实测精度比较分析,阐述了边角网和测边网的优缺点及其应用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东海陆架盆地新生代扩张率的估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重涛  叶洪 《地质科学》1999,34(1):29-39
东海陆架盆地是位于中国大陆东部边缘大陆地壳之上的边缘海盆地。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经历了断陷(初始沉降)和坳陷(热控沉降)两个阶段。本文利用钻井及地震反射剖面资料,通过钻井古地层剥蚀量和剥蚀时间的恢复,应用Mckenzie(1978)的均一拉伸模式和Sclater(1985)的双层拉伸模式对陆架盆地,主要是浙东坳陷的西湖凹陷进行了基底沉降和地壳岩石圈扩张率的定量估算。计算结果表明东海陆架盆地沉降速率早期较快,后期变慢。西湖凹陷新生代以来地壳岩石圈扩张率,在凹陷北部(D800测线)为40%-50%,中部(D688测线)为100%-140%,南部(G455测线)为60%-120%。  相似文献   

10.
一程序功能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不同测网、非规整测区的趋势面分析问题,若把它划成同一测网、规整测区来处理是难办的。本程序是采用解体的办法把不同网度的非规整测区分成若干块(NN块)相同测网、规整测区来处理的。本程序是把各块的信息(x,y座标实测值)逐块累加,形成包括全部信息的正规方程组,然后用豪斯豪特法解方程组,求出待定系数。经试算程序能算出一~四次趋势面、残差及统计量QQ、U、C值。  相似文献   

11.
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PositimingSystem),以其连续、实时、高精度、全天候测量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对经典大地测量学的诸多方面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在与物化探测量相关的控制测量及测网布设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该文通过一个物探项目中GPS测量整体方案的设计与实践过程,针对GPS控制测量、RTK测量、手持GPS测量几种作业方法的探讨及对相关数据的分析,概括总结了GPS技术应用于地勘项目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地形测量技术的不断提高,GPS技术广泛地应用在测绘工作中,并日益发挥了其卓越的优势,文章对GPS技术的原理及在数字化地形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同时对GPS技术和常规地形测量技术在工作中的应用进行比较,希望通过本文能对数字化地形测量工作有所帮助,使数字化地形测量方法得到进一步完善和丰富。  相似文献   

13.
GPS在大地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勇 《陕西地质》2007,35(1):92-95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研制并在1994年投入使用的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在测量领域,GPS系统已广泛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以及地形测量等各个方面。本文以汉阴县城镇地籍调查项目为例,概略叙述GPS系统在大地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RTK技术是GPS发展的最新技术 ,已经开始应用于测量的很多方面。主要论述了GPSRTK在地籍测量中的相关技术 ,并且将其与地籍测量中的其他技术进行了一些比较 ,提出了将GPSRTK与全站仪结合进行地籍测量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5.
对勘探精度及分辨率要求越来越高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对测量技术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而“3S”(GPS、RS、GIS)技术在物探测量中的应用,为物探测量工作带来更好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3S”技术在测量中存在的若干技术和概念问题.指出GPS技术在物探测量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测量精度,保证测量数据的可靠性,提高测量效率,降低工程费用:RS技术在物探测量中的应用.为在沼泽地、高山区等不易到达的地区施测提供了参照资料,其小于1m的影像图分辨率,对于物探施工设计、变观放样及精确绘制测线草图,提供了较大方便;基于位置多属性处理和分析的GIS技术,在数据处理、图形处理、空间查询、可视化表达等方面,为提高物探测量技术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结合徕卡ATX1230RTK双频接收机在夏河县三索玛矿山测绘中的应用,简述了RTK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其精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白浩铁路一期工程线路自桑锡线的白音库伦车站引出,直至门迪诺尔,全线长约52.253km。根据野外施工条件采用GPS定位技术进行E级网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采用几何水准方法,在施测时加测一个临时点以增加图形强度。测量施工采用4台S82-2008双频GPS接收机按静态观测方法进行同步观测,观测时间控制在45min~60min。根据GPS网平差后坐标和点位精度分析,该项勘测工程控制网设计与施工措施合理,测量结果满足规范所规定的各项限差要求。白浩铁路一期工程GPS施测控制网的布设方法为GPS在沙漠地区特殊条件下的应用提供了一成功例证。  相似文献   

18.
手持GPS在地质矿产调查中常用来测量地质观察点和一般地质工程点点位坐标.本文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探讨手持GPS的使用及坐标转换,获取需要的各种测量成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刘影  王少峰  钱晓辉 《安徽地质》2016,26(2):146-149
通过东山坞矿区的测量作业,简要介绍RTK在测量中的强大功能,重点介绍了GPS-RTK在地质勘探测量中的控制测量、工程点测设以及勘探线剖面测量等应用情况。结合常规测量仪器及技术方法,既弥补了RTK在矿山测量的不足,又体现了GPS-RTK的作业优势,同时反映出常规测量仪器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GPS监测网的布网原则和设计方案出发,对GPS外业观测和内业数据处理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大城市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灾害监测的作业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案。通过西安地区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的GPS监测实践,证明了本文提出的监测网的布设原则、GPS外业施测和内业数据处理方案是切实可行的,并且通过GPS监测获取了西安地面沉降和地裂缝近期活动的有关数据信息,且其与精密水准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