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取得重要成果沈阳新一代天气雷达项目经过频率审批、建设方案论证、规划、设计、招标、土建施工、雷达吊装及安装调试等项工作 ,目前雷达塔楼工程基本完成 ,雷达设备全部安装完毕 ,于 2 0 0 2年 12月开始进入试运行阶段。2 自动站建设全面告捷辽宁 4 8个自动站的建设任务全面告捷。至此 ,全省 5个国家基准气候站、2 0个国家基本站、36个国家一般站均已建成了自动站 ,我省成为全国第 1个全部县级站建成自动站的省份。此外利用地方投资 ,沈阳市局建成 3个无人自动站 ;本溪市局建成 6个无人自动站 ;省科研所建成 1个包括…  相似文献   

2.
在“十五”中国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目标中,大气监测自动化项目是其重要项目之一。城市自动气象站是气象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大气监测自动化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他们的衣食住行对气象信息的需求也日益突出。为提高城市中尺度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能力,研究城市局地气候、分析局地小气侯规律,建立适当规模的城市自动气象站极具重要意义。南宁市中尺度自动气象站一期工程2002年底建成投入业务使用。本文首先介绍了自动气象站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国内地面自动站的发展概况,以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大气探测分公司在广西南宁市实施的HYA-M型中尺度自动气象站为例,简要介绍了广西南宁市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的建设,自动站资料的传输、监控情况;然后详细论述了南宁市中尺度自动气象站业务数据库系统的建立、数据处理及业务应用系统开发方面的技术要点,并对自动站资料在城市天气预报、环境预报等预报领域以及在政府决策网、公众网以及专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作为“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面气象观测网分系统”项目是2001年12月正式启动的,通过地面气象观测网的自动化建设及站网、监测项目的合理调整,最终建立一个在空间分布与探测时间密度都较为合理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面气象观测网。(1)项目建设概况截止至2004年底,全部共建设完成1698个自动站,其中利用国家投资(含大监项目、雷达项目、西部人影项目)1187个,省局自筹资金511个,所有自动站已全部投入业务运行,其中部分自动站已经进入单轨运行,并通过各省的通信路线进行联网发报,通过9210气象卫星通信网进行上行传输。(2)全区自动站建设与运行情况广西自动站建设从2002年开始,历经3年时间,已累计建成各类自动站55个,在气象业务的运行中体现了现代化技术装备的优势。南宁市吴圩自动站于2003年1月1日开始投入双轨业务运行,并于2005年1月1日开始进入单轨业务运行;后期建设的23个国家基准基本站及15个雷达校准站也于2004年1月1日起开始投入双轨业务运行。39个站均按照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及有关技术规定运行,其业务质量同时参加质量考核,并列入年度工作目标。2004年8月开始在区气象台网络中心组建自动站中心站,中心站数据服务器及前置通讯处理机放在区气象台网络中心,从2004年9月5日开始,全区39个自动站均须将小时观测数据自动上传至自动站中心站,实现了全区自动站小时观测数据的共享。自动站的监控、维护保障、标校检定由区装备中心承担。一年多以来通过电话支持以及下台站的方式,为台站排除了许多故障,为广西自动站的正常稳定运行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各自动站运行情况正常,雷击及供电情况不稳定对自动站的运行影响最大。(3)中尺度自动站组网建设展望根据中国气象局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建设规划,按照中国气象局对重点工程建设实行“矩阵式管理、七巧板战略”的建设思路,采取统筹规划、统一布局、统一要求、分步实施、数据共享的基本原则,力争用3年的时间,全区共建设约500多个自动气象站,形成一个间距20km左右,密度适宜、布局合理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中尺度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实现观测时间密度最小为每10分钟一次,一般情况下,每小时发送一次观测资料。2004年完成14个4要素自动气象站、42个2要素自动气象站和区气象台自动气象站中心站建设。2005年完成55个4要素自动气象站、4个5要素自动气象站和124个2要素自动气象站的建设。2006年完成50个4要素自动气象站、2个7要素自动气象站和120个2要素自动气象站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徐国元  陈明霞 《青海气象》2009,(2):43-45,40
大气探测自动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气象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2000年,青海省通过“青海省灾害性天气监测系统”建设,建成了34个MILOS500型自动气象站(以下简称自动站)。根据中国气象局《自动气象站现场校准操作规范》,需要1—2年对自动站的传感器进行校准工作,对于MILOS500型自动站的辐射传感器(以下简称辐射)校准存在很多客观原因,如价钱较贵,进货时间较长,备份少等,从工作实际出发,从传感器的技术指标上、所采集数据上进行分析,国产辐射能够代替芬兰产的辐射应用到自动站业务上,实现辐射国产化。  相似文献   

5.
目前 ,广东省已建成中尺度自动气象站 3 0 0多个 ,预计两到三年内将会建成五至六百多个 ,如何合理组织和高效应用如此庞大的中尺度气象观测资料 ,已成为当前急切需要解决的工作问题。结合92 1 0工程SYBASE业务数据库 ,广东局已组织完成全省中尺度自动气象站资料数据库的建库工作 ,本文介绍实现中尺度自动气象站资料数据库的设计方法 ,在桌面应用上 ,介绍实现数据库资料在MI CAPS系统上的应用方法。1 设计思路  中尺度自动气象站资料数据库设计将充分利用 92 1 0工程建设的软、硬件资源 ,同时还要方便各级气象业务系统管理人…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0—2019年广东区域自动站逐时雨量定义短时强降水日,采用500 hPa和700 hPa广东区域日平均垂直速度来客观衡量天气尺度强迫,并对年均和强/弱天气尺度强迫下的短时强降水进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广东区域的短时强降水主要发生在4—9月,发生频次具有准双峰的日变化;粤西是短时强降水最频发区;茂名山区的短时强降水主要发生在白天,弱天气尺度强迫下占比达80%以上;频发次中心位于珠江三角洲,持续1小时以上的短时强降水占该地发生频次75%。强天气尺度强迫下短时强降水4—6月最多,弱天气尺度强迫下则7月达到峰值。弱天气尺度强迫下,仅历时1小时的短时强降水在粤北河源-梅州北部山区、粤东莲花山脉附近有次中心;历时2小时及以上的相对集中在粤西、珠江三角洲北部和粤东惠州-汕尾一带;3月肇庆-云浮和珠江口附近弱天气尺度个例占比高;7月粤北占比高;早晨07时在粤西阳江沿海有孤立的高频中心。   相似文献   

7.
1引言中尺度区域加密自动站建设是自治区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三站四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立稳定的中尺度区域加密自动站,获取高质量、稳定、连续的区域性天气、气候资料,提高区域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是我们建站的最终目标。中尺度区域加密自动站是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通讯为一体的气象观测设备。数据采集部分包括雨量、温度和风速风向等传感器;数据处理部分对采集到的气象数据按照气象要求进行运算与分析;数据存储部分采用动态链表方式存储小时气象数据,最多可以存贮3个半月的气象数据;数据通讯部分一般采用…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2001年秋季连阴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史宝秀  瞿汶 《干旱气象》2002,20(2):12-13
引 言甘肃省自 80年代中期以来秋季降水偏少 ,而在 1 999~ 2 0 0 1年连续 3a出现秋季连阴雨天气 ,2 0 0 1年连阴次数虽然比 2 0 0 0年少 ,但过程雨量比 2 0 0 0年大[1 ] 。连续 3a出现秋季连阴雨天气 ,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利用甘肃省 80个气象站 9~ 1 0月的日降水量 ,对 2 0 0 1年秋季连阴雨出现的时段、范围、形成原因、影响等进行分析 ,为政府提供决策服务及短期气候预测都有重要的意义。1 连阴雨标准和降雨时段表 1 甘肃 2 0 0 1年秋季连阴雨时段、连续天数、过程雨量mm站名 第一次连阴雨过程时段天数雨量 站名 第二次连阴雨过…  相似文献   

9.
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的判断和维修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到目前为止 ,全省已建成投入使用的自动气象站 (以下简称自动站 )达 30 0多个 ,如何使它正常工作 ,为天气监测服务 ,做好维修保障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介绍自动站的一些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供自动站维护人员参考。1 自动站监测系统的组成简介  大部分的自动站监测系统都由自动站数据采集设备 (通常所说的自动站 )和数据处理中心两大部分组成。自动站数据采集设备主要由如下 5个部分组成 :传感器单元 ;连接电缆 ;数据采集器 ;供电单元 ;通讯单元 (图 1 )。数据处理中心由数据处理计算机和调制解调器、通讯线路组成 (图 2 )。其中调制解调器…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区域性暴雨个例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自动站雨量、FY-2C卫星TBB和多普勒雷达探测等资料对2006年6月2~3日发生在陕西的一次区域性暴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区域性暴雨是中尺度辐合线、中β尺度云团共同作用产生的。尺度分离的流场能清晰地分辨中尺度天气系统,中尺度系统与强降水中心有较好的对应。强降水与雷达上强回波、逆风区、低空急流、暖平流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