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受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邀请 ,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大久保修平教授、孙文科博士于 2 0 0 2年 4月2 2日至 2 5日访问了我所。大久保修平 (ShuheiOKUBO)博士是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教授 ,现任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监测与计算地球科学处主任 ,日本国测地学会理事 ,日本国国家大地测量委员会秘书长 ,《JournalofGeodesy》杂志编辑 ,国际大地测量学会邦佛奖获得者 (1991) ,日本坪井忠二奖首次获奖者 (1993) ,Inoue奖获得者 (1997)。与大久保修平教授同行的孙文科博士 ,1977~ 1982年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取得学士学…  相似文献   

2.
应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姚运生所长的邀请,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地质与矿产资源研究所所长Sibgatulin Victor博士、俄罗斯伊尔库茨克技术大学副校长——地质学教授Lobatskaya Raisa女士,于2005年9月19日访问了我所。  相似文献   

3.
为执行中越短期科技合作交流项目“越南地壳形变与地球动力学中越合作研究 (5 - 10 7C)”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副所长吴云应邀率团于 2 0 0 3年 10月 2 2日~ 2 8日访问了越南国家自然科学与技术中心地球物理研究所。此次访越代表团成员还有 :中国地震局国际合作司王满达副处长、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吕宠吾、秦小军研究员。访越期间 ,他们受到了越南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阮玉水、副所长HaDuyenChau、地球动力学研究室主任高庭朝 (CaoDinbTrieu)博士等人的热情接待。代表团在高庭朝博士的陪同下参观了越南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平地壳形变观…  相似文献   

4.
2005年10月14日,美国地质调查局终身教授、美籍华人金继宇博士及其夫人应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长姚运生博士的邀请来所访问。金继宇博士此次来访的目的是帮助《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编辑部编辑《Geodesy and Geodynamics》。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及《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联合主办单位正在积极申办该英文刊,此项申办预计年底将得到新闻出版总署的批准。  相似文献   

5.
2004年7月15日至22日,越南科学技术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高庭朝(Cao Dinh Trieu)一行4人访问了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此次访问主要目的是执行国家科技部“关于越南境内地壳运动的基本科学研究方法(5—203V)”。  相似文献   

6.
2000年9月17日至21日在武汉召开了高精度GPS观测资料处理、解释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和中国地震局科技发展司联合主办、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承办、武汉大学(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协办的。到会代表共76人,分别来自中国地震局系统的地震研究所、地质研究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第二地形变监测中心、分析预报中心、福建省地震局;中国科学院系统的上海天文台、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汉物理所;解放军总参系统的西安测绘研究所、信息工程大学;高等学校中的同济大学、华中…  相似文献   

7.
2004年10月28日至30日,留日博士凌苏群对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做了题为《微动勘探法的原理和应用实例》的学术报告。会议由地震研究所科技处副处长杜瑞林主持,姚运生所长出席报告会并做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8.
受越南国家自然科学技术中心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NguyenNgocThuy教授的邀请 ,2 0 0 2年 7月 2 1日至 8月 1日 ,我所吕宠吾研究员等一行 6人访问了越南。在越期间 ,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NguyenNgocThuy教授、副所长LeHuyMinh博士、副所长HaDuyenChau博士和地球动力学实验室主任CaoDinhTrieu博士接待了代表团一行 ,吕宠吾研究员代表李强所长向越南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致以问候 ,并邀请他在2 0 0 3年访问我所。代表团还分别就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  相似文献   

9.
20 0 3年 12月 15日至 12月 17日 ,湖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召开省级重点学科及学位点立项建设评审会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吴云副所长参加了此次会议。经省学科评议组专家评审 ,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批准了地震研究所申报的《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立项建设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又有两硕士学位点获准立项$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范春林  相似文献   

10.
20 0 2年 9月 9日至 16日 ,叶叔华、丁国瑜、魏子卿、许厚泽、宁津生、刘经南等 6名中科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齐聚江城武汉 ,共商天文、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学科发展大计 ,为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等 5家联合主办发行的《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杂志出谋划策。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本刊名誉主编叶叔华院士主持了这次会议。会议首先听取了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长、刊物主编李强研究员关于刊物近几年来的工作、办刊方向 ,地震研究所人才结构、人才培养 ,承担的科研项目、成果 …  相似文献   

11.
20 0 2年 5月 30日至 6月 2日 ,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戎绍昌、吴荣辉二位同志来武汉就我所下一步科技体制改革进行调研。调研中 ,副主任戎绍昌、吴荣辉广泛征求了我所专家和中层干部的意见 ,大家一致认为科技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符合我国科技发展的形势与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愿望。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是地震系统内惟一以大地测量理论和方法研究、监测地壳形变与地震孕育的研究机构 ,地震科学实践证明 ,大地测量是地震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四大支柱学科之一 ,因此 ,在中国地震局的科技体制改革中 ,对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的科技体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震学会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委员会于 2 0 0 1年 12月 5日到 10日在海南召开学术年会暨陈鑫连研究员 70华诞学术报告会 ,到会的代表来自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中国地震局第二地形变监测中心、中国地震局综合观测中心  相似文献   

13.
正《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是由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发展研究中心、地壳应力研究所、第一监测中心、地球物理勘探中心、第二监测中心、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地震大地测量学专业学术期刊。为进一步提高刊登论文的代表性,发挥本刊在国内外地震及测绘领域的学术辐射优势,特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1.稿件内容: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地球动力学、地球物理学、现代大地测量  相似文献   

14.
李辉 ,四川人 ,1 982年毕业于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同年 9月考入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 ,1 985年毕业。毕业后留在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重力与固体潮研究室工作至今。 1 993年 1 0月作为访问学者被派往日本京都大学访问进修学习。 1 996年被遴选为国家地震局跨世纪人才培养对象。 1 999年获湖北省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现为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 ,中国地震学会地壳形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科学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15.
正《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是由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发展研究中心、地壳应力研究所、第一监测中心、地球物理勘探中心、第二监测中心、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地震大地测量学专业学术期刊。为进一步提高刊登论文的代表性,发挥本刊在国内外地震及测绘领域的学术辐射优势,特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1.稿件内容: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地球动力学、地球物理学、现代大地测量学、地震工程与水库地震、对地观测技术与地震仪器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稿件  相似文献   

16.
正《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是由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发展研究中心、地壳应力研究所、第一监测中心、地球物理勘探中心、第二监测中心、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地震大地测量学专业学术期刊。为进一步提高刊登论文的代表性,发挥本刊在国内外地震及测绘领域的学术辐射优势,特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1.稿件内容: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地球动力学、地球物理学、现代大地测量学、地震工程与水库地震、对地观测技术与地震仪器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稿件  相似文献   

17.
正《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是由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发展研究中心、地壳应力研究所、第一监测中心、地球物理勘探中心、第二监测中心、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地震大地测量学专业学术期刊。为进一步提高刊登论文的代表性,发挥本刊在国内外地震及测绘领域的学术辐射优势,特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1.稿件内容: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地球动力学、地球物理学、现代大地测量学、地震工程与水库地震、对地观测技术与地震仪器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稿件  相似文献   

18.
20 0 3年 6月 2日 ,湖北省地震局召开会议 ,学习传达中国地震局关于直属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组织实施工作的文件 ,以及经中国地震局批准的《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参加会议的有机关全体工作人员 ,各研究室、中心、经济实体负责人及副高级以上科技人员。会上宣布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武汉科技创新基地正式组建。吴云副局长主持会议 ,人事教育处负责人对组建武汉科技创新基地有关问题作了说明 ,并对下一步工作作了安排。李强局长在会上做了动员。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湖北省地震局 )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正式启…  相似文献   

19.
省地震局蔡亚先研究员应缅甸联邦交通部气象水文厅邀请 ,随中国地震局国际合作司组团于 2 0 0 3年 4月 2日~ 18日赴缅甸访问。这次访问的主要任务是执行中缅合作数字地震台建设任务。该任务是中国地震局正在启动的环华数字地震台网的一部分 ,也是中国与缅甸科技部签订的中国援缅项目中数字地震台建设合作项目。本次出访计划 :(1)安装中国科技部和中国地震局援赠缅甸政府的数字化地震仪器及其相关设备 ;(2 )培训缅甸交通部气象水文厅管理地震台站的专家和技术人员 ;(3)与缅甸交通部气象水文厅官员和专家商讨今后的地震科技合作计划。代表团…  相似文献   

20.
使用固定台网与喜马拉雅三期台阵数据,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对临汾盆地及周边地区的地震位置和速度结构进行联合反演,最终获得研究区地震精定位和精细速度结构。地震重定位结果表明,临汾盆地地震具有2个优势地震地层,分别为5~9 km和18~25 km,且下层地震多于上层;地震具有明显的丛集性,发震层下界清晰;洪洞凹陷和辛置凸起下方地震成簇,震源深度最深的小震全部集中在该区域。速度结构研究表明,研究区浅层速度梯度与出露地质构造高度吻合,说明反演结果具有可靠性,12 km以下速度结构与浅部构造特征不同,说明该区域地壳总体呈现深浅构造不一致的特征;灵石隆起先期存在连通临汾、太原盆地的古河道,后期发生断块式穹状隆起,本研究可为其提供地球物理佐证,并推测古河道位于灵石隆起西侧;地震条带处于灵石隆起西侧的原因为西侧较东侧具有低速构造,在鄂尔多斯块体逆时针转动作用力下西侧易于破碎;临汾盆地下方至18 km处整体呈现低速低密度特征,这与构造含水有关;临汾1695年M7地震发生在速度转换带上,洪洞1303年M8地震发生在高速构造区,这说明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及机理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