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磊 《岩土钻凿工程》2014,(2):119-121,144
如何快捷、简便、经济、有效地修复大口径排水管道病害,使管道系统保持在较好的工作状态,已成为市政管网安全运行的重要课题之一,天津开发区在泰丰路DN1500污水管道上成功运用CIPP浸渍玻璃纤维拉入法修复技术,是国内管道修复技术应用的突破,对今后全国运用CIPP技术对遭到腐蚀或结构性破坏的大口径管道进行修复,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要论述了排水管道CIPP拉入法内衬修复技术采用紫外线固化的工艺过程、技术优势;并根据紫外线固化工艺存在的技术缺陷,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质量验收方法,希望对管道业主同仁们在紫外线固化工程验收时有所助益,以进一步促进管道非开挖修复事业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研究紫外线固化软管内衬修复技术和设备。结合传统热固化软管内衬修复技术和深层辐射固化理论,对光固化树脂胶黏剂配方、浸渍树脂软管结构、紫外线固化工艺和设备进行试验和设计。研制出了管道内衬修复用光固化树脂胶黏剂配方,设计了软管结构,确定了紫外线灯的波长、功率、辐射时间等主要工艺参数与软管口径、壁厚的关系,设计制造了紫外线固化灯组和监控设备及辅助机具。经过试验研究、样品检测和工程实际应用,紫外线固化软管内衬修复技术是排水管道非开挖内衬修复的理想选择,内衬管样品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超过国外同类标准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排水管道采用原位固化内衬(CIPP)进行非开挖修复的设计理论并不完善,主要参考《城镇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CJJ/T210-2014,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考虑CIPP内衬出现的各种几何缺陷,包括褶皱、环状间隙等对圆周支撑系数K值的影响。通过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内衬的尺寸比DR、褶皱和环状间隙等参数对K值有重要影响,建议在CIPP修复设计中,引入褶皱和环状间隙等几何缺陷的强度折减系数;在进行CIPP内衬修复设计时,应该通过施工前CCTV检查结果,结合施工经验预测几何缺陷尺寸,综合确定相应的圆周支撑系数K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要论述了排水管道在不停榆状况下的内衬修复工艺,并以天津市湖北路排水管道修复工程为例介绍了不停输状况下CIPP安装过程,创造了排水管道在不停输状况下内衬修复施工的先例。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家对地下排水设施的建设和修复工作十分重视,属于非开挖内衬修复技术之一的CIPP原位固化法得到了大力的推广,但由于国内原位固化法修复工艺起步较晚,在国内进行修复时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原位固化施工中潜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在施工时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支管修复施工已在世界各个角落展开,T-liner一步法对主管和支管进行原位固化法(CIPP法)内衬修复,已成为一种常规方法,未来还会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介绍了管道修复CIPP施工的固化施工工艺和固化温度监测设备。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CIPP(原位固化法)管道修复技术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列举了CIPP技术在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例如:针孔与缺口、起皱和白斑等等。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另外,作者还介绍了美国材料试验学会(ASTM)关于CIPP内衬管性能参数的检测方法,包括弯曲性能、拉伸强度、泄漏试验、分层试验以及抗化学腐蚀试验等。  相似文献   

10.
城市发生道路塌陷、道路渍水、地下水污染等灾害,多因地下排水管道出现堵塞、渗漏、开裂引起,排水管道的检测评估现已成为城市管道管理运营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常用的排水管道检测技术有管道闭路检测系统、声纳、潜望镜、红外线温度记录分析技术及透地雷达等,各种检测技术适用于不同的环境。为尽量减少干扰民生,原位固化法、螺旋缠绕法、折叠内衬法和短管内衬法等非开挖管道修复加固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通过介绍局部树脂固化修复技术的工作原理、适用范围及工作程序,提出了该方法的检查项目及质量标准等,为城市排水管道现状评估及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孙新胜 《探矿工程》2014,41(2):10-12
阐述了快速下套管抽采瓦斯技术原理、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并介绍了快速下套管抽采瓦斯技术在安徽淮南新庄孜矿松软突出煤层顺层抽采瓦斯钻孔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煤矿井下定向钻进工艺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定向钻进技术以其精确控制钻孔轨迹逐渐被应用于煤矿井下瓦斯抽采钻孔及防治水钻孔施工中。从定向钻进技术的原理入手,以国内多家煤矿企业井下施工定向钻孔的实际资料,研究了定向钻进技术在煤矿井下进行瓦斯抽采、地质构造探测及防治水施工的适用条件、布孔方式和成孔原理。结果显示,定向钻进技术在煤矿井下瓦斯抽采、地质构造探测及防治水领域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非开挖HDD技术具有对环境干扰小、施工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给排水、电力、通信、油气等领域的新管道敷设和既有管线修复中。本文结合英国某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导流治理工程,分别从技术原理、工程背景、工艺过程、应用效果和改进措施等方面展开了论述。工程实践表明,HDD技术可应用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平排放孔的施工中,并应根据现场地层条件和工艺参数对施工过程加以优化。由于填埋堆体含有大量金属废弃物,采用有线导向系统替换了无线电磁导向,可极大提高导向钻孔轨迹的定位精度。采用正向扩孔和管道敷设技术有助于降低阻力,提高敷设效果。对比运行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的渗滤液竖井抽排模式,水平钻孔排放效率更高,成本投入也相对较低,但在设计施工中应充分考虑堆体非均质对施工过程的影响,降低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14.
我国煤层气开发主要集中在中浅煤层,深部?超深部煤储层地质条件更加复杂,储层压裂改造技术及排采管控技术是影响深部煤层气井能否成功开发的两大关键。渝东南地区龙潭组煤层埋深可达2 000 m,且该区没有超深煤层气井开发经验可供借鉴。基于此,以渝东南地区NY1井为例,通过优化压裂工艺,以减阻水压裂液体系为基础,按照大排量、低砂比、段塞式、不同粒径复合加砂的技术思路完成该井的压裂施工;在排采过程中,采用分段控制、逐步降速、适时调整、无套压生产的方式,尽可能增加煤层气井见气前返排率,扩大供气半径,并且避免液面大幅波动形成速敏效应影响煤储层渗流通道。结果表明:NY1井压裂过程中施工压力平稳,未见砂堵现象,排采过程中保持了日产气量2 800~3 000 m3。根据生产实际,NY1井实现了高产和稳产,该井的压裂工艺和排采制度的成功实施,对超深煤层气井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向山硫铁矿尾矿库联合排渗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水平排渗钻孔、碎石桩及盲沟等联合排渗工艺在向山硫铁矿某尾矿库再利用工程中应用的成功经验,介绍水平排渗孔等工艺在尾矿库再利用工程中的施工过程以及该工艺在尾矿坝中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王永全  周兢 《探矿工程》2017,44(11):35-41
钻探作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煤矿大口径排水井钻进技术、底板多分支水平井地面定向钻进及注浆加固改造技术、井下定向探(疏)放水钻进技术、注浆封堵突水通道钻探技术和矿井突水灾害快速钻进救援技术等煤矿防治水钻探技术,在煤矿水害防治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加强防治水钻探配套设备的研发和相关钻探工艺技术研究,将有力促进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针对淮南矿区顶板复杂地层条件下大直径高位定向钻孔成孔难度大的问题,结合淮南顾桥矿工业性试验,开展了顶板复杂地层成孔工艺技术研究,形成了顶板复杂地层信息探查技术、爬坡复杂孔段和目标层复杂孔段定向钻进技术、完孔技术等关键工艺技术,并成功实施完成了10个孔径153 mm的顶板大直径高位定向钻孔。抽采试验阶段,试验钻孔标况瓦斯抽采纯流量平均达到11.07 m3/min,平均瓦斯抽采体积分数达到31.39%,与邻近高抽巷瓦斯抽采水平相当,初步实现了"以孔代巷"的目标。研究成果为淮南矿区及类似地质条件矿区瓦斯治理提供了新途径,具有显著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GT-铁氧体法处理电镀含铬废水的各种工艺条件,按照该工艺提供的工艺参数处理电镀含铬废水,可以使处理后的排水中的铬含量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陈平安 《探矿工程》2016,43(10):209-214
针对大直径钻孔采空区施工技术难题,结合新庄孜矿大直径瓦斯孔工程实例,对大直径钻孔采空区施工工序、成孔技术与下管固井工艺等施工难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总结了大直径瓦斯孔采空区的重点施工技术。对遇到类似工程的施工单位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