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内蒙古扎木钦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扎木钦矿床处于大兴安岭中南部的锡林浩特-霍林郭勒多金属成矿带内,是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区发现的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之一.扎木钦铅锌矿床赋存在侏罗系上统白音高老组酸性火山碎屑岩中,矿体呈层状或似层状,受层状酸性火山碎屑岩控制,矿石组分复杂.铅锌多金属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密切相关,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矿床成因类型属于与火山热液有关的火山岩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2.
1概况位于扬子地块西缘上扬子地区的渝东南地区分布了大量的铅锌矿床,矿床规模为中小型,容矿地层主要为古生代碳酸盐岩和细碎屑岩。自渝东南北部至南部,铅锌矿床的产出特征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北部石柱县一带,矿体常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如万宝铅锌矿、都会铅锌矿。矿石矿物包括有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铁矿以  相似文献   

3.
矿床产由于中下元古界陈蔡群变质岩系中。矿体具有一定层位,呈层状、似层状。矿石类型为:Ⅰ类条带状、浸染状铅锌矿石,Ⅱ类块状铅锌多金属矿石,Ⅲ类脉状含铅锌铜矿石。据同位素研究,成矿系统具有大气降水与混合岩化热液水混合特征,Ⅰ类矿石铅主要为下地壳铅,Ⅱ类则为上地壳与下地壳的混合铅。矿床经历了多次成矿作用是多矿源的复成矿床。成因归属于火山气液沉积——变质、混合岩化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4.
颠达铅锌矿床区域上北西、北西西向断裂、褶皱十分发育.铅锌矿体呈似层状、脉状沿断层接触带产于F1断层上盘波里拉组(T3b)中厚层状泥晶灰岩中.矿石类型简单,矿体的产出受地层、构造控制较为明显.根据矿床地质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构造演化,认为本矿床是该区较为典型的碳酸盐岩层控热液脉型铅锌矿床,并建立了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5.
三江县老堡铅锌矿床为广西首次发现的一个中型扬子型铅锌矿床.矿区内共圈定铅锌矿体11个,均呈层状、似层状产于震旦系上统老堡组硅质岩、下统陡山沱组白云岩层间构造中,与地层同步褶曲.矿石组分相对简单,主要金属矿物有闪锌矿、方铅矿,次为黄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白云石、石英、方解石,次为重晶石和绢云母.围岩蚀变较弱,以白云石化、硅化和方解石化为主.通过综合分析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等证据,笔者认为老堡铅锌矿床为热水沉积一中低温热液改造成因.成矿金属和硫源多来源于地层,少部分来自热液流体.成矿流体为地层中的环流热卤水.  相似文献   

6.
羊儿窝铅锌矿床产于花岗岩与白云岩的不整合面附近破碎带内,矿体呈透镜状、扁豆状、似层状;矿石类型为方铅矿、闪锌矿;铅锌的形成与断裂构造、热液活动、生物活动等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矿床成因为热卤水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7.
红墩铅锌矿床与哈腊苏铅锌矿床均产于新疆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克兰晚古生代火山-沉积盆地内,容矿地层为中泥盆统阿勒泰镇组下亚组第二岩性段,赋矿岩石为纹层状硅质岩及变石英粉砂岩。主要矿体呈似层状、透镜体状顺层产出,矿石具条纹、条带状、块状构造,矿体严格受层位和岩相控制,矿石沉积特征明显,均表现为锌多铅少,且闪锌矿为含铁较少的低温闪锌矿,红墩铅锌矿床不含铜,而哈腊苏铅锌矿含少量铜,与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均表现为硅化、褐铁矿化、白云母化、钠长石化、黄铁矿化等。哈腊苏铅锌矿床尚属首次发现,通过综合对比研究,表明哈腊苏铅锌矿床可能位于红墩铅锌矿床的东延带上,与红墩铅锌矿床成因类型相同,归属于SEDEX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成县李家沟铅锌矿床成矿特征及成因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家沟铅锌矿床产于中泥盆统安家岔组厂坝级变质的碎屑岩加碳酸盐岩建造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地整合产出。矿石具条带磁状构造。地层、岩石、岩相古地理和相变带是主要控矿因素。矿石硫化物富集重硫,铅同位素基本上属较均匀单阶段演经的正常铅。本方石怀围冉方解石的氧、碳同位素值相近。原始成矿溶液为高盐度的氯化物型热卤水。该矿床应属地下水 水喷益-沉积变质层状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9.
新疆和田县火烧云铅锌矿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整合产出于下侏罗统碳酸盐岩中,矿石矿物是原生铅锌碳酸盐(即菱锌矿和白铅矿)。根据矿床、矿体宏-微观、同位素等方面的特征,推断火烧云铅锌矿属于"原生喷流-沉积铅锌碳酸盐型铅锌矿",属于SEDEX型铅锌矿床的新类型。  相似文献   

10.
陕西凤县铅洞山大型铅锌矿床,产于中泥盆统古道岭组上岩段含碳生物灰岩和星红铺组下岩段炭质千枚岩夹薄层灰岩的过渡带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铅洞山背斜的鞍部及两翼,受层位、岩相和构造控制。矿石按工业类型分混合及氧化铅锌矿石两类,前者金属矿物组合简单,主要为闪锌矿和方铅矿,并以黄铁矿量少为特点,脉石矿物以方解石、白云石、石英为主,但缺乏重晶石和萤石,矿石组构既有同生沉积之纹层状、条带状、斑点状构造和草莓状结构,又具后生改造之脉状及广泛发育的交代组构,矿床成因属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1.
新疆托克赛铅锌矿床位于伊犁-伊赛克湖微板块赛里木地块,矿体赋存于下元古界温泉群碳酸盐岩中,含矿层延伸稳定,矿体呈层状顺层产出,矿石主要呈条带状、纹层状构造,矿石矿物组合简单,分析认为其成因类型属碳酸盐岩容矿的沉积-变质型铅锌矿床。矿区处于1∶20万水系沉积物及金属量测量异常区内,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矿区内圈出了Pb-Zn-Ag综合异常,主成矿元素Pb、Zn异常面积大,强度高,套合较好,与地表铅锌矿化体对应极好。激电扫面圈出的中低电阻、高极化率异常反映了地表及浅部铅锌矿化体分布范围,瞬变电磁测量高磁变率异常可以较好地指示中深部富矿体的存在。在综合分析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异常特征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2.
大塘铅锌矿位于黔东铅锌成矿带中段,区域性施洞口断裂北西侧,矿体及矿化体呈似层状、脉状和透镜状赋存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及中寒武统石冷水组地层中,含矿岩系为角砾状白云岩,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及少量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及少量方解石。矿石结构以粒状结构和假象结构为主,矿石构造主要为浸染状、细脉状和角砾状构造。该类型铅锌矿矿床有一定的规模,找矿标志明显。黔东铅锌成矿带中段内有铅锌矿点和铅锌地球化学异常区多处,通过了解该类型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可望找到更多、更大的铅锌矿。  相似文献   

13.
黔西北艾家坪-水城地区是贵州重要的铅锌矿化集中区,铅锌矿主要赋存于石炭系碳酸盐岩中,威水背斜近轴部高角度逆冲断层是主要控矿构造.本文通过对艾家坪-水城地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的分析认为,构造是本区铅锌矿的主要控矿因素,地层及其岩性作为特定的层状构造及岩石剖面组合成为有利成矿的场所和理想的容矿空间,北西向逆冲断层、层间剥离构造和石炭系碳酸盐化灰岩是本区铅锌矿的重要找矿标志,进而指出贵州艾家坪-水城地区铅锌矿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和找矿前景,经过进一步的地质工作,可望找到中-大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4.
湘西北地区铅锌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湘西北铅锌矿带属于中国16个重点成矿区带之湘西-鄂西成矿带的南西段,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形成保靖、洛塔、花垣渔塘、凤凰4个矿田。文章在野外考察和室内研究的基础上,以洛塔矿田中的下光荣、江家垭等铅锌矿床、花垣渔塘矿田中的李梅铅锌矿床为例,从地层、岩性、构造等分析入手,采用同位素测试、包裹体分析等手段,对湘西北铅锌矿带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区内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寒武纪地层,成矿作用过程中,油田卤水在构造作用下的大规模运移、循环,导致了成矿物质的富集和沉淀,主要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期。  相似文献   

15.
甘肃洛坝铅锌矿床的构造控矿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甘肃洛坝铅锌矿床矿体形态复杂,长期存在"背斜控矿"与"单斜控矿"的争论.矿体及赋矿岩石夹持于区域性的黄渚关断裂与江洛-人土山断裂间,两断裂在矿区相距不足1 km,矿床整体处于其间的断裂破碎带中.层状矿体形成后遭受了强烈的构造挤压变形改造,相当一部分"千枚岩"为强挤压的断层岩,其中含有灰岩及矿石角砾.矿体不再是简单的"秦岭型"铅锌矿的背斜控矿或单斜控矿,而是受控于断裂破碎带.对矿区控矿断裂的研究将有助于已知矿体的开采和深部与外围地区盲矿的勘探.  相似文献   

16.
徐强  薛卫冲 《江苏地质》2013,37(4):647-652
福建省政和县铁山铅锌矿床位于闽东中一新生代火山活动带。大地构造上处于建瓯一遂昌上古台拱与浙闽粤沿海断陷交接处。矿体产于晚震旦世一早古生代稻香组与铁山混染正长岩及燕山晚期枫林黑云母花岗岩接触带以及接触带围岩一侧的顺层裂隙之中。矿体与接触带产状基本一致,主要受地层产状及接触带控制。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部分呈脉状。矿石品位较高,以铅锌矿石为主,次为黄铜铅锌矿石和铅锌磁铁矿石。矿床物质来源于地层、岩体特别是沉积岩中的火山质夹层。矿床成因类型为层控矽卡岩型。  相似文献   

17.
新疆鄯善彩霞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模型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彩霞山铅锌矿床位于塔里木板块北缘活动带卡瓦布拉克-星星峡中间地块,容矿地层为长城系星星峡群,含矿岩性为黄铁矿化白云石大理岩、少量为含碳质粉砂岩.矿体受阿其克库都克大断裂之次级断裂形成的破碎带控制,矿体形态多为脉状、透镜状、似层状.近矿围岩蚀变强烈,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透闪石化、碳酸盐化等.其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中低温热液改造型.  相似文献   

18.
江启煜 《福建地质》2009,28(1):36-41
尤溪县金鸡山矿区牛角顶矿段铅锌矿产于南园组第二段火山岩覆盖层下部栖霞组地层与石英闪长岩体接触处所形成的矽卡岩中。主要为交代作用,属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状与矽卡岩近乎一致,呈不规则状、透镜状和似层状,矿石组分较复杂,品位中等,矿床规模为中型。  相似文献   

19.
贵州赫章猪拱塘铅锌矿床是贵州省内发现的首个中低温热液型超大型铅锌矿床。铅锌矿体严格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主要赋存于北西向F1、F2及隐伏F20、F30断裂破碎带及次级断裂破碎带内。根据矿体的空间展布特点,以控容矿断裂作为矿体对比连接的依据,圈定69个铅锌矿体,探明铅锌金属资源量275万吨。Ⅰ-1号主矿体为区内规模最大铅锌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于猪拱塘断层(F1)破碎带内,赋矿围岩建造为二叠系中统栖霞组(P2q)泥灰岩、灰岩、白云质灰岩建造。矿体长度1 640 m,平均厚11. 01 m,铅平均2. 81%,锌平均8. 71%。铅锌资源量182万吨,占矿床总资源量的57%,资源量规模达特大型。通过对Ⅰ-1号主矿体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详细论述,为矿床总体特征及成矿规律总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飞 《地质与勘探》2012,48(4):713-727
[摘 要]温泉钼矿床的形成与西秦岭造山带印支期碰撞造山事件和岩浆活动密切相关。西秦岭温泉钼矿床成因及成矿过程的研究成为揭示印支期秦岭造山带构造体制转换与大规模成矿关系的关键,对发展秦岭造山带印支期成矿理论和印支期花岗岩的成矿潜力评价以及找矿勘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前人对温泉钼矿床区域地质和矿床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对该矿床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做了进一步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温泉钼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花岗岩浆气水热液,成矿与印支晚期花岗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产生的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温泉钼矿床具备岩浆热液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其成矿过程为:晚三叠世秦岭造山带发生由挤压向伸展转变的构造体制转换引起下地壳发生熔融形成富含Mo的花岗质岩浆,岩浆在结晶过程中冷凝分异出的成矿流体经充填和交代作用而使Mo 富集形成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