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湿地需警惕的外来入侵物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湿地同森林和海洋一样,是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之一,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被誉为"地球之肾",在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由于地表径流影响、人为活动干扰等因素,湿地也是容易遭受外来物种入侵的生态系统,许多外来入侵物种,给我国湿地环境造成了  相似文献   

2.
<正>以"生态可持续性-修复地球的生态系统服务"为主题的第四届世界生态高峰会(EcoSummit)将于2012年9月30日至10月5在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举行。本次论坛将以创新为理念,探讨为人类及人类文明修复和改善这些生态系统,以确保世界范围内生态  相似文献   

3.
湿地魅力     
湿地是地球上最能干的生态系统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类型犹如众多的动植物一样,种类繁多,丰富多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生物能储存起来,供其他生物享用。固定太阳能的多少是衡量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通常用初级生产力来进行度量,初级生产力高,固定的太阳能就多;  相似文献   

4.
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在地球系统科学 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地球系统科学是以地球系统为研究对象, 重点研究各圈层、各要素以及自然和人为现象 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 是在科学技术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共同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 地球系统科学概念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全球性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需要, 是地球科学向综合集成 方向转变的重要阶段。目前在地球系统科学思想的指导下, 在全球规模上已经组织了一系列重要 国际联合研究计划, 企图组织全球的科学家协作推动地球科学的发展。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离不开 对地球系统要素和圈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综合观测工作的支持。自20 世纪80 年代以 来, 一些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项目都纷纷建立了国家、区域甚至全球尺度的观测、监测和信 息共享网络。国际长期生态研究网络(ILTER) 自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建设, 其目的是对生态过程 进行长期的监测, 研究各种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及生态过程, 从而揭示出生态系统和环境的长期 变化, 为生态系统评价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 始建于1988 年, 在中国生态系统动态观测、科学研究和试验 示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5 年在CERN 的基础上, 由国家科技部组织开始建立中国国家生 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N) , 目前已经遴选出了53 个台站, 开始对农田、森林、草地( 含荒漠) 和 水体( 湖泊和海湾) 的动态进行观测研究, 该网络必将成为全球地球观测系统(GEOSS) 的重要组 成部分, 在我国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发展地球系统科学角度, 讨论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在地球系统科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潮滩湿地N、P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潮滩湿地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海岸湿地,其生态系统表生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以及特殊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研究已经日益成为海岸生态系统相关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其独特的演化过程、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和所受的动力条件,使N、P在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不同于其他湿地类型。通过对潮滩湿地N、P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特点和循环过程、盐沼植物在N、P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以及潮滩湿地生态系统N、P的输入和输出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潮滩湿地N、P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研究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相关问题的主要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6.
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益及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28  
张峰  周维芝  张坤 《地理科学》2003,23(6):674-679
湿地生态系统作为独特的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在地球上广泛分布。湿地生态系统在改善环境、调洪蓄洪、为人类提供各种资源等方面,具有调节气候和水文的生态服务功益、保护水禽迁徙和繁育的生态服务功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降解和富集污染物的环境服务功益、物质生产服务功益和旅游服务功益等。鉴于目前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益的片面理解和不合理利用问题,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益的可持续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益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对策,包括全面认识和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和环境服务功益;正确处理直接和间接服务功益的关系,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利用效率;寻求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综合经济服务功益的最佳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7.
茶园生态系统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年作者及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一般茶园(非F污染区,非高F地质背景区)生态系统F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估算茶园生态系统各子系统F的库容和库之间的F流量,分析茶园生态系统F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1)茶园生态系统F的惰性库:调节库:活动库为239:4:1,活动库占总库容的比例高达0.41%,其比例是非常高的;2...  相似文献   

8.
湿地生物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景双 《湿地科学》2005,3(4):302-309
湿地生物地球化学是湿地生态系统生态过程的核心研究内容。为了系统认识和了解这一核心内容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对大量的文献和实践研究成果的分析,阐述了湿地生物地球化学的内涵、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阐明了湿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气温、水文、植被、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的关系;论述了湿地生态系统对相邻生态系统的作用与影响;分析了湿地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响应。湿地生物地球化学信息的提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将成为湿地环境研究的热点领域;湿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模型的建立,以及模型模拟的时空尺度转换,碳、氮、硫、磷、等营养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研究将成为湿地生态过程的研究核心内容。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将成为湿地环境功能和服务功能的评价、湿地系统健康与稳定的诊断和退化湿地系统生态修复的重要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遥感测量   总被引:7,自引:8,他引:7  
生态系统功能是地球生命系统的支持系统,为人类创造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条件,有巨大的直接与间接经济价值。利用遥感技术,通过对生态系统类型、植被覆盖度和净第一性生产力的测量,建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遥感定量计算模型,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内蒙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定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10.
荒漠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婷  张威  刘光琇  陈拓 《中国沙漠》2018,38(2):329-338
荒漠生态系统占地球陆地面积三分之一,是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部分。荒漠干旱高温、缺乏植被、UV辐射强,曾被认为是没有生命的地方。然而在这恶劣环境中却蕴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资源,尤其是荒漠土壤富集了大量微生物。微生物参与和主导整个荒漠生态系统地球生物化学循环,对于调节重要生态过程、修复和稳定荒漠生态系统起到重要作用,对其的研究生态学意义突出。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荒漠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群落功能多样性以及微生物群落、微生物与植物、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现状,旨在充分了解荒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总结对荒漠微生物生态认识的不足,为荒漠微生物生态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