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粤北山区,具有以赤壁丹崖为特征的红色碎屑岩的“丹霞地貌”,地质构造发育,岩体受侵蚀程度严重,园区地质环境条件较为复杂。野外调查及评价认为,园区主要地质灾害为崩塌、滑坡,分布有地质灾害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针对该地质公园的资源禀赋和地质灾害特点,对园内地质灾害进行评价并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保障当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永定河西岸,地跨北京市房山区和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涞源县,总面积953.95km2。划分为8个园区:周口店园区、石花洞园区、十渡园区、百花山-百草畔园区、上方山-云居寺园区、圣莲山园区、野三坡园区和白石山园区。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是全球唯一位于国家首都的世界地质公园,按照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空间布局,属于北京“西部生态带”的范围。建设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将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带动首都西南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12年7月21日,房山地质公园出现了多年一遇的强降雨,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科学建设是地质公园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中国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环境条件比较复杂,园区内以崩塌、滑坡为主的地质灾害较为发育,文章论述了园区内地质灾害类型及影响因素,并对园区内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成因探讨,对园区环境地质条件分析后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对策,运用SNS(Safety Netting System)柔性拦石网防护施工技术及抗滑桩加固法治理危岩体及滑坡体.  相似文献   

4.
河南关山国家地质公园于2005年9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成立,该公园位于河南辉县市西北的太行山区。地质公园由关山、八里沟、回龙、万仙山和宝泉5大园区组成,地质环境条件复杂。随着景区建设的大力进行,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类型众多,主要有地面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给公园建设、地区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文章在野外大量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关山、八里沟园区为例详细阐述了地质灾害特征,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人类工程活动、气象等方面探讨了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基于公园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特殊性,提出了相关建议,为关山国家地质公园及周边其它景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沂蒙山地质公园以蒙山为主体,由9大园区组成,是一个多种地质遗迹资源并存、综合性的大型地质公园。园区内既有代表性的地质构造剖面、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又有恐龙足迹化石、地质灾害遗迹,同时还是金刚石的典型产地。该文在对区内主要地质遗迹资源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内容及保护措施,对该区地质遗迹合理保护开发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秦亮 《河南地质》2009,(7):24-24
五月份以来,修武县西村国土资源所对辖区村庄、学校、通往地质公园园区道路两侧以及历史上曾发生过地质灾害的三门河周边的169座山头进行了“体检”,在13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树立了警示标志,确保过往行人、群众和游客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7.
2012年4月23日,经国土资源部批准,河南尧山地质公园获国家级地质公园建设资格。该地质公园由白草垛园区、下汤温泉群及九女洞群典型剖面园区和中汤温泉群及控泉构造园区三大园区组成,总面积126.96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8.
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是世界地质公园主要功能之一。建立世界地质公园有利于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研究世界地质公园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可为提升世界地质公园的生态功能提供技术支撑。基于Costanza等的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单价模型,建立了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单价,并以延庆世界地质公园为例,运用GlobeLand30数据和ArcGIS软件对2000—2020年间延庆世界地质公园及邻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近20年间延庆世界地质公园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基本保持稳定,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延庆世界地质公园园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3040百万元人民币、3103百万元人民币和3086百万元人民币;在园区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以森林、草原和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主,占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96%以上。针对园区生态系统特点,提出生态地质调查和生态保护建议:一是加强园区林分组成、林分结构、林分质量和林地土壤调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二是开展湿地地下水和水土流失监测,防止湿地进一步萎缩;三是连通妫水河流域和官厅水库水系,维护河流生态流量;四是基于系统观开展园区生态地质调查,...  相似文献   

9.
关阳 《山西地质》2014,(5):16-16
近日,山西大同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正式揭碑开园。国土资源部地环司和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有关领导,大同市、县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揭碑开园仪式。 大同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129.8平方公里,分为三个园区:大同火山群园区、桑干河峡谷园区及秋林峪园区。大同火山群是我国六大著名火山群之一,属世界稀有的黄土高原区板内裂谷系火山群,已知火山30余座,在全国各火山群中名列榜首。  相似文献   

10.
从地质公园的定义出发,通过地质公园与风景名胜区的对比,指出了地质公园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差异。以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彭州园区为例,对地质公园规划范围的界定及地质公园规划原则、功能布局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点、线、面开放式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指对生态系统加以保护和恢复,并对其进行可持续管理,从而造福人类的行动。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可采用NbS对抗生态系统退化、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针对NbS的研究和相关理论仍处于构建阶段,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为代表的研究机构已经初步建立了NbS全球标准和使用指南。我国针对NbS的现有研究主要参考该国际标准,但尚未形成本土化的理论和标准体系,同时缺少基于该标准的相关实践工作。通过总结NbS的相关文献和成果,分析目前国际上NbS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并以印度Banni草原生态系统修复作为典型案例,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对中国在NbS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工作上的7点建议,即: 将NbS政策主流化、加强区域和国际合作、加强NbS资金投入、建立适应本土的NbS标准体系、开展多部门合作、重视试点实验以及加强自下而上的参与模式。期望可以为我国的NbS研究者及从业者提供更广泛的国际视角。  相似文献   

12.
为查清山西省阳泉地区旅游地质资源分布状况,方便当地政府掌握区内旅游地质资源现状,为地质公园开发、保护与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原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于2018年开展了“山西省阳泉地区旅游地质资源调查”项目,基于三维可视化遥感影像,采用目视解译方法,并结合已有地质资料和野外调查数据,获取了阳泉旅游地质资源分布信息。在阳泉中东部圈定了一条呈月牙形的旅游地质资源密集分布带,该分布带西起盂县藏山,向南东过平定玉皇洞,终至平定县娘子关,分布在碳酸盐岩区,集山地地貌景观、岩溶地貌景观和泉域地貌景观于一体,是我国北方地区规模较大、较为典型的碳酸盐岩地貌、岩溶地貌和泉域地貌出露区,在区域上连片分布,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建议在“藏山旅游区—岩溶地貌景区—娘子关旅游区”范围申请建立北方碳酸盐岩景观多成因类型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13.
宝鸡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宝鸡地区危险性地质灾害易发区集中分布在渭河盆地高阶地及其周边,宝成线、宝天线、宝中线以及主要公路沿线和人口密集区。本文以宝鸡市区为重点,兼对周边地区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类型、发育特征及成因给予初步总结,并提出地质灾害风险预测、防范和防治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4.
三清山风景区内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类的崩塌、危岩体及落石,主要分布在陡坡、陡(悬)崖或石柱部位。预测区内工程切坡稳定性中等至好;地基稳定性除上站和19号支架点较差外,其余较好至好;工程施工对风景区内的“女神峰”、“巨蟒出山”二重要景点稳定性影响小。预测认为索道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及工程建设本身遭受地质灾害总体危险性中等,19号支架点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大。拟建场地作金沙客运索道工程建设用地基本适宜。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的世界地质公园方山景区位于早白垩世磨石山群九里坪组的火山岩地层上。方山所具有的火山岩台地地貌景观的形成与构成方山台地的较坚硬且不易风化的流纹岩有关。据现场考察,方山景区的岩体具有层状结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为良,但与游路相关的高陡反坡却存在着较多的落石,并在台风来临时还可能发生水带泥石落下的问题。它们在某些游客出现的部位有可能形成地质灾害的严重隐患。例如方山景区两宜亭景点就曾在2013年台风来临的季节发生了一次两宜亭被从上述高陡反坡顶部水冲下来的泥石砸坏。此外,作者还在两宜亭景点发现了散落在地面上的大量落石。显然,两宜亭景点存在严重威胁旅游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问题。在两宜亭景点地质灾害的防治方面,作者提出了基于工程地质学与旅游规划学相结合所形成的山地旅游规划工程地质方法来调整景区的游路,以达到既确保旅游安全又可维护方山景区原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上游地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与区划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河上游地区是中国地质灾害特别发育的地区之一。主要地质灾害有: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黄土湿陷、融冻等,除了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各种工程设施安全外,还严重破坏国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是阻碍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受地质、地貌以及气候等条件控制,各地区地质灾害发育情况有很大差异,可划分为3个地质灾害类型区:以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和地震为主的北部区;以地震、崩滑流和水土流失灾害为主的中部区和以融冻为主的西南部及西北部区,3个灾害区又可进一步划分为13个亚区。  相似文献   

17.
拟建中国遂宁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盆地中部腹地,处于川中平缓褶皱带,侏罗纪地层层序发育相对完整,广泛出露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侏罗系上统遂宁组和蓬莱镇组地层。公园地形东部较高,逐渐向西北倾伏,总体构造方向近东西向,在大地构造上属于蓬莱镇背斜中段北翼,以发育构造变形幅度较小的平缓褶皱构造为主,断裂构造较少发育,天然气、岩盐、卤水等沉积矿产丰富。古生物化石、地层剖面和重要采矿遗址成为了公园三大主导地质遗迹。本文通过对公园内古生物化石、地层剖面和盐卤资源的成因进行分析研究,从区域地层年代划分、地层对比,古环境、古地理、古气候重建,探究四川盆地侏罗纪古地理格局与古生态环境变迁、古生物演化等方面,为提升地质公园的科学内涵与科研价值、发挥其科学普及功能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8.
东兴区地质灾害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危害严重,以小型崩塌(危岩)为主。主要分布在区域东北部、西北部窄谷深丘地貌区及中南部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即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其发生时间多集中在每年7~9月。地质灾害发育分布受多种因素控制及影响。即地形地貌控制着地质灾害的规模及空间分布;软硬相间的岩性组合易产生差异性风化,引起斜坡失稳;近水平的地质构造可产生大量的斜坡失稳;斜坡结构形式控制着崩塌(危岩)发生的可能性;降雨使岩体受到冲刷及软化并且在岩体内部产生水压力,促进斜坡失稳;人类工程活动导致斜坡原始状态破坏,诱发斜坡失稳。根据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及控制和影响因素,建议采取治理与避险搬迁、加强监测以及保护斜坡地质环境等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