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闽西晚中生代基性岩脉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对闽西三个地区基性岩脉的地球化学研究发现,该区域的基性岩脉为亚碱性岩石系列,具有高 Al、低 Ti、Na2O > K2O的特征;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强场元素.半村辉绿岩脉和拔里角闪辉长岩脉以 Nb、Ta、Ti负异常为特征,林子坟辉长辉绿岩脉具有 Nb、Ta负异常和 Ti弱正异常.半村和拔里的岩脉稀土元素总量高,明显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N=6.8~8.4;林子坟的岩脉稀土元素总量相对较低,轻稀土元素弱富集,(La/Yb)N=2.0.结合基性岩脉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区域构造演化分析,初步认为半村和拔里的基性岩脉来自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富大离子亲石元素流体交代的富集地幔;林子坟基性岩脉是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地壳混染作用是其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原因.结合玄武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可知,半村和拔里岩脉具有的大陆边缘弧的特征并不指示基性岩脉形成的构造环境,而是说明其源区受到俯冲板片派生出来的流体交代作用.半村和拔里岩脉形成于大陆板内拉张带,林子坟岩脉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与华南其他地区的基性岩脉对比表明,虽然晚中生代华南地区处于拉张的构造背景下,但是岩脉形成的构造环境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均有明显的差异,反映了各地区构造环境演变和地幔演化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在对川西北壤塘金成矿带内中-基性岩脉(闪长岩、闪长玢岩、煌斑岩)时空分布及岩相学特征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典型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的研究,表明壤塘金成矿带内的中-基性岩脉与金成矿作用在时间、空间及成因上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基性岩脉为金成矿作用提供了成矿物质及赋矿空间。  相似文献   

3.
粤北长江铀矿田位于诸广山复式岩体中南部,发育不同类型和期次基性岩脉。文章通过开展系统的岩石学、Ar-Ar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探究了基性岩脉类型、成岩年龄、构造背景、岩浆来源以及与铀成矿的关系。岩石学和年代学研究表明,该地区基性岩脉类型主要为辉绿岩、辉绿玢岩、闪斜煌岩及辉石煌斑岩等,基性岩脉至少分为三期:136.8 Ma、120.7 Ma、113.8~110.1 Ma,与华南中生代主要的地壳拉张活动时间相一致。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基性岩脉中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Sr富集,高场元素Nb、Ta、Zr、Hf、Ti相对亏损,各类元素参数特征显示其具有拉张裂谷带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可能为俯冲交代作用形成的富集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综合分析认为,该地区铀成矿作用是基性岩脉侵位后的地质事件,基性岩脉与铀成矿时空关系密切,受控于华南岩石圈伸展的动力学背景。  相似文献   

4.
岩脉与金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矿床与岩浆演化后期的岩脉在空间上相依,在形成时间上相近。金矿化多半在中基性岩脉频繁活动时形成,并具有同源性,因此,中基性岩脉可作为找矿、预测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玉龙滩地区古元古代托赖岩群变质岩中发现了一套基性岩脉侵入体,岩石类型主要为辉长岩、辉绿岩,侵入于托赖岩群片麻岩、片岩,岩脉长轴走向大多以北西向为主,个别近南北向或北东向,露头规模一般长10~35m,宽5~10m。通过同位素测年分析辉绿岩脉地质时代为早二叠世,结合对地质特征、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其属于拉斑玄武系列,形成于伸展性构造环境。结合本区区域地质分析,该岩脉可能为祁连山造山带加里东期造山运动结束之后,由于陆壳加厚而发生伸展崩塌,造成幔源基性岩浆底侵,形成了该类相当于基性岩墙的产物。反映北祁连地区在早二叠世有一期陆壳加厚伸展背景下的基性岩浆底侵事件。  相似文献   

6.
在本刊1959年第12期上登載了“云南某地基性岩岩石学上的一些問題”一文,本文将继續扼要地論述此种与基性岩有关的硫化銅鎳矿床。一、地质概述硫化銅鎳矿床与該区的第二期基性岩侵入体有密切关系。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硫化銅鎳矿矿化現象有三种类型:(Ⅰ)浸染状;(Ⅱ)純硫化物脉;(Ⅲ)綠泥石硫化物脉。按矿化规模及工业价值而言,第一、二类型較重要。 1.浸染状硫化矿的矿化現象前文已述及該区第二期基性岩体分异良好,自岩体的底部至上部可分为四个岩相带:(1)輝綠岩,(2)橄欖苏长輝长岩,(3)苏长輝长岩,(4)閃长岩。  相似文献   

7.
孙华山 《黄金地质》2000,6(2):61-65
通过库布苏金矿不同岩脉、地层、石英脉内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含量与组成的研究。,得出库布苏金矿岩脉形成与区域岩浆活动有关,岩脉与区域中基性岩脉,泥盆纪火山-沉积地层在成矿物质上具有同源性或继承性。石英脉与岩脉、地层在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上差别较大。矿化与石英脉是不同阶段的产物,其为后期热液作用的产物。东准噶尔地区的金矿找寻应以围岩蚀变作为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新疆库科西鲁克地区广泛发育基性岩脉,多呈岩墙、岩枝和小岩滴。基性岩脉岩石类型为辉长岩和辉绿岩。辉长岩属于碱性玄武岩,而辉绿岩属于过铝质碱性系列碱玄武岩与粗面玄武岩过渡型,其形成深度(浅成相)比辉长岩浅(中深成相)。区内基性岩脉形成于闭合边缘岛弧、活动陆缘造山带环境,是由幔源原生岩浆经过分异并同化混染地壳物质而形成,结晶...  相似文献   

9.
新疆北部中基性岩脉K-Ar表观年龄为187~271Ma,岩性以辉长、辉绿岩以及闪长、闪长玢岩为主,属于亚碱性系列.主量元素、稀土元素以及微量元素分析表明,中基性岩脉经历了源区地壳物质的混合以及侵位过程中的分离结晶作用,并在区域分布特点上受部分熔融程度的影响,而且由于结晶分异和部分熔融的不同,还出现了中基性岩脉系列的成分变异.排除上述岩浆作用的干扰,有证据显示岩脉起源于亏损地幔,由于Nd同位素模式年龄tDM集中在363~769Ma,反映源区是一个古生代时期的新生岩石圈地幔,该地幔源区属于大洋岩石圈地幔.新疆北部广泛出露的中基性岩脉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多样性,但是在产状、岩性组合和同位素特征上具有相似的特点,指示研究区在古生代以来具有一个相对统一和完整的源区,推测这个源区与北疆地区古生代以来长期存在的残余洋盆及其相关岩石圈有关.  相似文献   

10.
新疆西准噶尔夏尔莆岩体岩浆混合的岩相学证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夏尔莆岩体由寄主岩石、微粒镁铁质包体和中基性岩墙群组成,具丰富、典型的岩浆混合岩相学特征.野外露头,寄主岩石中暗色矿物分布不均并发育暗色矿物集合体、微小的镁铁质包体和不均匀混合条带;包体具有明显的塑性变形,与寄主岩石或界线截然或渐变过渡,常发育反向脉和寄主岩石中的长石巨晶(捕虏晶);中基性岩墙群与微粒镁铁质包体紧密共生并延伸方向基本一致,发育寄主岩石中的长石捕虏晶,被寄主岩的反向脉横切.在镜下,包体与寄主岩混合带中均发育斜长石异常环带和多种不平衡矿物共生现象,包体中发育针状磷灰石.这些特征表明镁铁质包体和中基性岩墙群来源于与寄主岩石同一岩浆事件的基性岩浆,并与其发生了强烈的岩浆混合作用.岩相学特征为夏尔莆岩体岩浆混合成因提供了重要佐证.  相似文献   

11.
西准噶尔夏尔莆岩体岩浆混合的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尔莆岩体是西准噶尔地区典型的岩浆混合花岗岩体之一,由寄主岩石、微细粒镁铁质包体、中基性岩墙群3部分组成。元素地球化学成分的双扩散和相关度是判别岩浆化学混合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寄主岩石和中基性岩墙群的地球化学特征差异明显,具不同的演化特征。微细粒镁铁质包体与寄主岩石之间存在强烈的元素双扩散作用,与中基性岩墙又存在亲缘性,地球化学特征具两者之间的过渡性。初步认为夏尔莆岩体是以寄主岩石为代表的地壳岩浆和以微细粒镁铁质包体和中基性岩墙代表的地幔岩浆之间混合的产物。地球化学显示的岩浆混合信息印证了岩相学揭示的岩浆混合成因,为解决该岩体久存的成因分歧从地球化学角度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西准噶尔夏尔莆岩体岩浆混合岩石化学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尔莆岩体是西准噶尔地区较典型岩浆混合花岗岩.岩体由寄主岩石(中酸性侵入岩)、微粒镁铁质包体和中基性岩墙群3部分组成.寄主岩石(中酸性侵入岩)与微细粒镁铁质包体具相似岩石化学特征,有明显元素双扩散现象.在图解中,寄主岩石具良好线型岩浆混合演化特征,微细粒镁铁质包体也位于演化趋势上,显示两者具共同成因联系,中基性岩墙群具独立演化趋势,属不同岩浆端元.岩石化学显示的岩浆混合信息与岩相学表现的岩浆混合特征完全吻合,支持岩浆混合成因认识,为解决该岩体成因分歧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山东铜岭金矿的矿体定位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岭金矿位于山东省乳山市东南部,产在三佛山斑状二长花岗岩中,为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在三佛山岩体边部发育弧形脉岩群,铜岭金矿就位于该弧形脉岩群的弧顶外端,走向NW,与区内脉岩群垂直,据此提出铜岭金矿受三佛山岩体构造控矿的看法。铜岭金矿矿体的定位还受蚀变带宽度变化的影响,往往产于蚀变带狭缩处与膨大处的转换部位。铜岭金矿矿石金品位及矿体厚度在走向和倾向上均呈串珠状或波状变化。  相似文献   

14.
西准噶尔夏尔莆岩体岩浆混合的锆石U-Pb年代学证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尽管岩相学标志是识别岩浆混合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但其寄主岩石、幔源包体及基性岩墙群的精确同位素定年则是对岩浆混合证据的重要补充。夏尔莆岩体由寄主岩石、微细粒镁铁质包体和中基性岩墙群组成,高精度LA-ICP-MS锆石U-Pb测年表明三者的年龄分别为297.6±2.5Ma、298.2±8.0Ma、298.9±5.0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说明三者是同一岩浆事件的产物,为夏尔莆岩体岩浆混合成因提供了年代学证据。夏尔莆岩体的岩浆混合成因的确立证实了早二叠世西准噶尔地壳深部发生过强烈的壳幔岩浆混合作用,并导致了该地区一次重要的地壳垂向生长事件,而岩体中大量的微细粒镁铁质包体和中基性墙群正是这次生长事件的物质记录者。  相似文献   

15.
An example of diffusion in a natural solid rock is described using 87Sr as a tracer. The distribution of excess radiogenic 87Sr across the contact of a metamorphosed basic dyke in a granodioritic gneiss is shown to fit closely to a mathematically modelled theoretical diffusion curv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excess radiogenic Sr was generated by the breakdown of older Rb-rich biotite in the country rock to form chlorite during a late-stage greenschist facies metamorphism, and then taken up into a fluid phase migrating along the country rock — dyke interface. This fluid introduced silica, alkalies, light REE, H2O, CO2, N and Cl into the marginal zone of the dyke, probably during fluid migration along grain boundaries. The present irregular distribution of the volatile constituents across the contact and in the dyke excludes a diffusion controlled distribu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volatiles probably reflects the influence of the existing mineralogy on the geochemical anomaly actually recorded from a post magmatic process. Evidence is presented that the diffusivity of radiogenic Sr was enhanced by the presence of a volatile phase.  相似文献   

16.
西准噶尔托里县阿达依金矿所在的布尔克斯台岩体主要由寄主岩石、闪长质微细粒包体和中性岩墙组成。为判别岩浆的化学混合及岩浆混合作用与金、铜成矿作用的关系,对布尔克斯台岩体地球化学成分的相关度和寄主岩石的金、铜含矿性进行了研究。寄主岩石、闪长质微细粒包体和中性岩墙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和微量元素蛛网图形态相似,在岩石硅酸盐成分哈克图解、同分母氧化物比值相关图解、微量元素相关图解和同分母比值相关图解上均呈现直线状趋势,表明岩浆混合作用过程中发生了显著的元素迁移和成分交换。寄主岩石金、铜含量均较高且分布规律相似,在闪长质微细粒包体相对富集区域异常强烈,表明以闪长质微细粒包体为代表的幔源基性端员可能为阿达依金矿的形成提供了金、铜成矿物质来源。布尔克斯台岩体壳幔岩浆混合作用与金、铜成矿作用的相关关系,表明幔源的基性端员对成矿作用的贡献可能是达尔布特构造-岩浆带金、铜富集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波龙谷金矿床产于新生代火山岩岛弧环境。金矿体主体赋存于石英闪长玢岩岩体和岩墙之内和内、外接触带,矿石构造以细脉状、细粒浸染状为主,蚀变带和矿化带受石英闪长玢岩岩体、岩墙形态和接触带控制。矿床形成与玢岩岩体、岩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属于斑岩型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8.
广西大厂锡矿“东岩墙”地质特征与控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东岩墙”位于广西大厂铜坑-长坡锡矿(大厂主体矿山)东侧,一直被认为是单一花岗斑岩岩墙。文章研究认为“东岩墙”除了花岗斑岩外,还有次玄武岩、闪长玢岩及构造破碎带。“东岩墙”是一SN向、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带,是大厂锡矿的主要控岩控矿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