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将GIS与空间聚类算法相结合,可以从空间数据集中发现对象的凝聚趋势、分布规律和发展方向,并可进一步挖掘分析,从而获取更加概括和精练的信息。本文以河南省108个县级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其三年的人口及从业人员等状况进行聚类分析。采用系统聚类中的离差平方和法,以欧式距离的平方作为度量标准,对变量以Z得分作为转换标准,最终把样本划分为5类,并制作聚类划分结果专题地图。结合聚类分析和聚类分布图,进一步证实了空间聚类在县级城市空间分析中的可用性,能为河南县级城市的发展规划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经典K-means聚类算法以欧氏距离作为相似度判断法则进行聚类划分,而未考虑聚类对象的各属性值对聚类划分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值变化程度定权的聚类算法。通过采用Iris dataset数据进行实验,该算法相对于其他聚类算法获得了更好的聚类效果,且该算法适用于生物物种分类、遥感影像识别等工作领域,能提高聚类运算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出租车运营过程缺少路径优化指导造成运营能力分布不均、空载率高的问题,本文以成都市安装有GPS设备的出租车所采集的轨迹数据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出租车效益为目标,采用了一种基于网格的出租车载客热点聚类算法,通过对出租车GPS轨迹数据进行处理和聚类分析,充分挖掘出租车载客热点区域,从而为出租车的运营者和管理者提供信息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4.
魏源  金绍华  李树军  王磊  边刚  王沫 《测绘学报》2022,(11):2294-2302
借鉴人工交互处理视角下多波束测深后视图中异常值的图像特征,利用密度聚类算法实现了无效数据的剔除及存疑数据的识别定位。利用聚类算法将多波束测深数据自动划分为可信、存疑和无效3类数据,可信数据保留,无效数据自动剔除,存疑数据人工判断。通过这种部分人工介入的异常值自动清理算法可较好地解决自动处理算法可信度低而人工交互处理效率低这一矛盾问题。实例计算表明:该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动处理算法所得结果的可信度,对实现高可信度、高效率的多波束测深异常值清理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居民公共交通出行的需求增长,要求有更精细化的聚类方法提取出租车载客的热点区域。针对基于密度聚类在出租车数据聚类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路网约束的改进DBSCAN算法。该算法通过将行程距离引入DBSCAN算法中,改进原有DBSCAN算法在出租车数据聚类中存在的精细尺度聚类参数选择和设置困难问题,弥补现有聚类算法在出租车载客热点区域提取方面的不足。利用武汉市出租车GPS轨迹数据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加入道路约束后,算法在出租车载客热点区域的精确提取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顾及POI与土地利用数据的城市功能区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功能区划分是落实智慧城市用地政策和用地开发管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科学探测其分类及分布,对于支撑智慧城市空间规划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现有方法在功能区划分时受限于格网或者路网的束缚,易出现POI权重设置不科学及划分不精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确定主体功能单元下的功能区划分方法.首先,基于POI数据,综合利用KD-Tree聚类算法、泰森多边形等算法,实现主体功能地块的划分;然后,基于核密度算法、像元阈值法等方法,实现精准功能区划分;最后,利用研究区真实数据,对城市功能区划分进行精度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此方法进行功能区划分精度的Kappa值达到了 0.763,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MRF随机场和广义混合模型的遥感图像分级聚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限混合模型FM的分级聚类已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然而,它的计算复杂度与观测数据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在海量数据方面的应用就受到了限制。另一方面,多光谱图像数据中同时包含有空间和光谱两类信息,但大多数基于像素的多光谱图像聚类方法,仅使用了其频谱信息而忽视了空间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广义有限混合模型GFM的分级聚类方法,该算法把MRF随机场和GFM模型结合在一起,分类数可以通过PLIC准则自动确定。算法在执行过程中,采用K均值聚类方式获得过分类图像,分级聚类从过分类图像开始,代替原来从单点类开始的方式,这样可以方便获取GFM模型成分密度的初始参数。最后,采用由Gibbs采样器生成的仿真测试图对算法的精度进行了定量评价,通过与K均值聚类和FM聚类的比较说明了本文算法的优越性,同时用荷兰Flevoland农业地区的极化SAR图像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聚类数未知条件下面状地理实体的聚类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有效性函数的聚类方法。给出了适合面状地理实体k-中心点聚类算法的聚类有效性函数;将该有效性函数改写为适应度函数,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面状地理实体聚类算法。该算法在计算聚类数的同时能得到划分聚类结果。实验结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数据集的结构信息特征。  相似文献   

9.
基于聚类有效性函数的面状地理实体聚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聚类数未知条件下面状地理实体的聚类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有效性函数的聚类方法.给出了适合面状地理实体k-中心点聚类算法的聚类有效性函数;将该有效性函数改写为适应度函数,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面状地理实体聚类算法.该算法在计算聚类数的同时能得到划分聚类结果.实验结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数据集的结构信息特征.  相似文献   

10.
杨帆  米红 《测绘科学》2007,32(Z1):66-69
区域划分是依据人口和社会经济指标将行政统计单元或其他地理实体划分成若干个不同水平或类别的集合。由于大多数的人口和社会经济指标来源于面状数据-行政统计单元,常用的区域划分的空间聚类方法是基于面状数据的,本文通过分析现有面状数据的聚类算法特点和不足,进而提出一种新的算法,该方法提出将面状统计单元进行网格划分,引入基于网格密度聚类算法的思想,克服现有面状聚类的诸多缺点,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更好地发现潜在信息。  相似文献   

11.
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四川省GDP空间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模拟省级格网GDP问题,该文选取2000、2006以及2010年DMSP/OLS稳定夜间灯光数据、辐射定标夜间灯光数据和四川省第二、三产业社会经济GDP数据,运用相关性分析、对比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的方法,模拟出四川省GDP空间化密度图并分析与高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省级范围内,GDP与辐射定标灯光数据的相关性明显高于与稳定灯光数据的相关性,且前者的灯光指数CNLI与GDP相关性最高;运用3年的辐射定标灯光数据模拟得到四川省GDP密度图与GDP统计数据的拟合精度均达到0.99以上;2000-2010年四川省GDP呈现由成都市向四周不断扩张的趋势并随高程变化显著,四川省GDP高值区主要集中在高程1 000m以下的成都平原及周边区域,西部高原和山地地区GDP值较低。  相似文献   

12.
针对西藏农业气象灾害数据库系统数据类型多样,数据管理困难、挖掘利用不充分等问题,本文以B/S架构和GIS组件技术,以Oracle数据库为数据存储管理中心,设计研发了西藏自治区农业气象灾害数据库系统。实现对该区域1987—2015年农业气象数据、灾害事件、社会经济、基础地理信息的有效管理,系统具有用户管理、数据维护、数据查询、统计分析、趋势预测和防灾措施、地图可视化表达等功能,通过业务化试验与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功能齐全、界面友好、运行稳定,对发展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预报理论、区域农业气象灾害数据统计分析、管理决策与防灾减灾等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管片姿态的水平偏差计算复杂、人工干预大等局限,提出一种基于设计参数的管片姿态水平偏差的自动计算方法。文中介绍地铁盾构管片姿态的测量方法,推导出直线段、圆曲线段以及缓和曲线段的姿态水平偏差的数学模型。通过工程实例,验证该方法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且能准确地、高效地反馈管片姿态水平偏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谭龙飞  陈彦  童玲  段崇棣 《测绘科学》2019,44(7):164-170
地物的空间分布状态会影响微波后向散射特性,针对因生长特性而无明显行列向的水稻,该文利用L、C双频段全极化后向散射计对水稻整个生长季进行后向散射系数测量,提出了聚集度指数表征这类植被不同时相的空间特性。通过分析不同空间聚集度的水稻散射特性,研究了水稻后向散射系数在高低频的时空响应。实验结果表明,拔苗期至分蘖前期,下垫面土壤散射为主要散射分量时,C波段后向散射响应随着水稻聚集度变化而规律变化,从分蘖后期开始,随着生物量变大植被体散射增加,L波段后向散射相较C波段对空间聚集度响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铁路变形监测项目有着数据量大、数据类型丰富、工程庞大复杂等特点,BIM技术可以用数字化的方式表达铁路工程沿线监测点、线路构筑物、基本设施设备等实体信息。本文在对高速铁路轨道检测数据和沉降监测数据可视化研究中,验证了BIM技术可用于高速铁路监测数据可视化分析、管理,并在Microstation平台下初步建立了高速铁路沉降监测BIM建模流程,可用于高铁沉降监测点成果录入、表达和管理,并在工程实例中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在政府大力推进"三农"问题解决的背景下,针对传统农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无法提供实时、便捷、可移动的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现状,本文运用"移动互联网+三农"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综合移动GIS技术、地图切片技术、数据库技术初步设计了基于移动终端的农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在线/离线的地图服务模式,实现了村组人口、经济、区域现状概况统计,民房住建、水利、学校等农村基础设施可视化地图查询,地理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采集、删除、修改及GPS定位功能,为地级政府在新农村政务规划中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人口统计数据的空间化能真实地反映人口空间分布情况,对研究人口分布的区域差异及其发展过程起指导作用,在此过程中,空间化格网尺度效应影响着模型的精度。为探究人口空间化的尺度适宜性问题,本文以四川省为研究区域,基于全球地表覆盖数据(Globle Land 30,GL30)及其派生的网格数据,对四川省2010年人口普查统计数据进行了人口空间化模型的尺度效应探究。通过基于人口密度、地表覆盖类型实现了研究区域的二次分区,实现了模型精度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县级尺度上在30 m、240 m、450 m、660 m、870 m、1 080 m 6个网格尺度上人口空间化的精度,得出县级尺度上在450 m网格尺度下,人口空间化精度最优。  相似文献   

18.
根据二次曲面函数拟合模型,多面函数拟合模型的优点探讨二次-多面函数拟合模型的精度,并且以某铁路的CP1点作为实验数据,结合Matlab编程建模,分别进行二次曲面拟合、多面函数拟合、二次—多面函数拟合并且进行精度比较。实验证明,组合模型的高程拟合精度要高于其中单一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龙门山南段(芦山段)旅游资源遥感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山县地处龙门山南段,是成都平原向龙门山山地过渡的地带,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和人类活动造就了区内山体、峡谷、岩溶、瀑布、湖泊、河流、森林和花卉等一大批自然景观,同时孕育了大批极具旅游价值的人文景观。这些旅游景观多以点状方式散布在全县范围内,人们对于全县的旅游资源,尤其是自然景观的分布范围和规模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此必须对芦山县的旅游资源进行大范围的调查。但是逐一调查每个景观难度较大,也难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去把握资源的分布和特征,本文利用ETM遥感图像,按照先解译自然景观,再结合其他资料间接判定人文景观的方法,实现了对区内旅游资源的调查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高铁轨道中长波不平顺值是评价轨道几何状态的重要参数,也是指导高速铁路现场轨道精调作业的主要依据,是列车安全高速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针对目前高铁轨道矢距差法计算不平顺值,存在计算复杂、计算与检测弦起点的选择有关、结果并不唯一、计算值与实际轨道精调作业调整量方向不一致等问题,提出基于坐标绝对偏差法计算轨道中长波不平顺值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不仅使轨道中长波不平顺值的计算变得简单,而且还与轨道检测弦的起点无关,计算结果唯一,并能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