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各向地图信息传输模型是传统地图信息传输理论在Web2.0时代的延伸与发展,对提升现代地图学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Web2.0地图的特点和相关工作,研究地图制图模式及其相应的地图信息传输模型,引入信息生态学和布鲁克斯方程,重点探索了基于Web2.0地图的各向地图信息传输模型,利用信息学的布鲁克斯方程对Web2....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地图制图中常见视错觉现象的规律和原理,并对此在地图制图应用中作了一些初步探讨。合理地利用视错觉规律,“将错就错”,不仅可减少地图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噪音,提高地图的传输信息效果;还能提高地图表达力,增强地图信息载负功能,为最佳地图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灾害应急服务中,地理实体时空分布地图、专题信息统计地图等已成为重要的辅助决策手段。面对难以预测、复杂多变的防灾减灾形势,灾害应急地图服务要求做到迅速响应、实时更新。设计了一种面向灾害应急服务的自适应制图技术,在分析灾害应急场景的制图需求、地图内容和操作体验的基础上,阐述自适应制图的内容策略和技术流程,进一步剖析知识表达、模板构建、符号引擎、态势标绘、订单式制图和用户地图空间等制图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应用实例,为灾害应急服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马超  刘文兵 《东北测绘》2012,(10):153-155
分析了移动地图的特点,通过对现有地图信息传输模型的改进,得到了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条件下的地图信息传输模型。该模型强调了实时信息在移动地图信息传输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移动地图的信息传输过程,为移动地图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随着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的标准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应急管理部门对应急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的主动性和适应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应急制图作为应急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的重要内容,也面临着提升制图速度、覆盖应急处置全过程的迫切需求。以地质灾害为例,梳理了地质灾害孕育、产生、发展到消亡全过程的地理场景模型;提出了决策者、执行者、承灾者、旁观者等4个用户类别并逐一解析了不同地理场景模型中应急制图的用户需求模型;设计了数据制图模式、模型制图模式以及专家制图模式等一套满足多场景的地质灾害专题制图方案,并以中国浙江省地质灾害中的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工作为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Web2.0是互联网的发展方向,Web2.0条件下的网络地图与用户的交互性强,表示的内容更加人性化。文中系统总结国内外网络地图的发展现状,阐述Web2.0与地图制图的关系,分析Web2.0网络地图的特点优势,总结网络地图信息传输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网络地图信息传输模式进行设想。最后,重点探讨Web2.0条件下网络地图信息传输模式中的数据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省级地图数据库应急保障体系的总体架构,以及体系的建设内容和示范应用子系统功能。进行省级地图数据库应急保障制图体系的探索与建设,可将基础地图信息数据和专题图数据集中管理,并具有全面的数据采集更新、数据编辑处理、数据入库管理、应急地图产品的快速定制及出版印刷等功能,为地图制图的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并推进应急保障制图快速化服务进程。  相似文献   

8.
地图制图专家知识对地理信息符号化过程的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纸质地图数字化得到地理信息(空间数据)的过程中存在地图信息损失的问题,阐述了产生这种损失的原因.数字化后得到的地理信息是各种GIS应用系统的重要数据源,在GIS应用中需要把这些地理信息重新再现成地图.为了得到较好的地图显示效果,有必要将数字化后损失的地图信息在从地理数据到地图符号化的过程中进行补偿.论述了在符号化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地图制图专家的多年知识和经验,将用自然语言表达的不确定性的专家知识形式化,以此来控制整个符号化的过程,达到改善地图显示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回顾了信息论在地图学中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地图信息度量的方法,归纳了地图各类型信息的度量方法,分析了地图信息度量在地图信息理解方面、基于信息传输的制图综合评价以及空间分析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地图制图专家知识对地理信息符号化过程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纸质地图数字化得到地理信息(空间数据)的过程中存在地图信息损失的问题,阐述了产生这种损失的原因。数字化后得到的地理信息是各种GIS应用系统的重要数据源,在GIS应用中需要把这些地理信息重新再现成地图。为了得到较好的地图显示效果,有必要将数字化后损失的地图信息在从地理数据到地图符号化的过程中进行补偿。论述了在符号化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地图制图专家的多年知识和经验,将用自然语言表达的不确定性的专家知识形式化,以此来控制整个符号化的过程,达到改善地图显示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柯拉斯尼模型的基础上,借助因特网通信体系的分层方法,提出了Web 2.0地图作为空间信息平台的双向传输体系,丰富和完善Web 2.0环境下的地图信息传递理论。  相似文献   

12.
就目前网络地图服务过程中所涉及的信息传输机制问题进行了研究。传统的地图传输模式主要偏向于信息的表达和获取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地图符号化以及使用者对地图表达的认识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地图服务传输的基本框架,探讨了网络地图服务传输的新模式。认为它们必须经过服务请求和服务响应两个过程,以及需求信息到数据描述语言的转换、需求描述到服务描述的转换、数据描述语言到地图数据提供的转换等3种信息转换。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二十多年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历史,分析了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为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输出-地图生产是地理信息产业的主要任务之一。搞好这项工作应建立GIS数据库到地图数据库的双向通道;扩展地图数据库的地图制图和桌面出版功能;编制好系列基础底图和社会公众普遍需要的普通地图、政区图、地名图、交通旅游图,逐步实现编制导航地图,争取导航电子地图资质;做好用户需求调查,编制若干专题地图产品;开发影像地图、三维地图、实景地图等地理信息新品种;跟踪国家开展的各类普查或调查项目,编制高科技含量的地图集。  相似文献   

14.
针对GIS生成的地图产品脱离GIS地理空间数据,割裂地理要素与地图对象完整性,导致输出地图产品更新困难。结合制图单位实际生成需求,研究GIS静态图式表达和GIS制图表达;基于GIS制图模板和GIS符号库,采用C#+ArcEngine编程技术,实现GIS专题制图系统。系统具有GIS静态图式渲染功能和GIS制图表达功能,并以某区域专题制图项目为例,对比分析不同方式专题制图效果。结果表明基于地理空间数据规则的地图制图表达技术能够兼顾GIS和地图制图对数据的不同要求,可快速完成地图制作,部分解决传统上必须通过大量人工编辑才能够完成的制图任务,一定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测绘地理信息是有效应对自然灾害的基础性关键信息,对应急测绘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应急地理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与共享应用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信息采集技术难以满足应急救灾地理信息快速实时采集的需求,因此,本文针对应急救灾行业,建立了基于"天地图·黑龙江"应急救灾地理信息采集平台,为行业提供应急救灾信息快速采集更新的手段,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辅助和技术支持,同时也对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增强测绘地理信息对公共安全的应急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和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地图语言是地图制图学理论的常用术语,多种地图产品如多媒体地图、电子导航地图等的出现使得传统地图信息传输方式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扩展。分析地图语言和自然语言的概念,分别从视觉、听觉及触觉方面讨论两种语言在信息传输方式上的异同点。借鉴自然语言的多通道传输方式,探讨地图信息传输的多感知表现形式,为地图符号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纸质地图制作和地理信息生产构成数字地图制图中两大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在分析两者异同的基础上,设计了纸质地图与地理信息一体化生产流程,阐述了实现一体化生产必须解决一体化数据结构设计、多源数据综合利用、地图符号化机制建立、基于地理属性管理的地图编辑、地图数据质量检查、一体化地图输出等关键技术。纸质地图与地理信息一体化生产标志着数字地图制图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以基础地理数据为基础,从多尺度数据分级分类组织方法、地图制图表达方法设计以及要素表达中的空间冲突关系处理3个方面对面向网络电子地图的制作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各类问题的处理原则和解决方案,得出模版制作方法。该方法已在项目中得到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